一种侧门联动迫紧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5989发布日期:2020-06-30 19:4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门联动迫紧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箱体或柜体的门把手。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箱体或柜体的门把手,在使用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实现关闭,尤其是对于大型冷柜,由于密封条的反作用力,要关上密封门则相对大的力量,且现有这类型的门把手主要是单扣形式工作,对密封门作用有限,需要多个方位布置门把手,操作时需要逐个操作,使用繁琐、不便。再者,密封条使用久了会出现密封弹性减弱,导致密封门关闭后依然存在密封不足问题,这时则必须替换密封条,使用成本增加,也影响了箱体或柜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侧门联动迫紧把手,多点联动,整体结构良好,方便操作,且迫紧点可调,保证密封关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门联动迫紧把手,其具有握杆,该握杆的两端头均组设转动臂,该转动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握杆,第二端则铰接连接固定座;所述转动臂上还组设迫紧钩,该迫紧钩按可调节形式布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迫紧钩具有迫紧斜面及挂接部,挂接部衔接迫紧斜面;所述迫紧钩挂接迫紧座,该迫紧座上设有挂台,该挂台适配迫紧钩的迫紧斜面迫紧挤压并最终滑入挂接部中挂接;所述固定座和迫紧座分别安装在相互配合的载体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迫紧钩为7字形状,迫紧钩具有横置的安装部,该安装部由下往上贴合转动臂,且安装部与转动臂贴合的部位设有第一防滑齿纹,该第一防滑齿纹与该转动臂上预设的第二防滑齿纹啮合,所述转动臂上还设有长孔,该长孔配合迫紧钩调节安装并供锁紧螺钉穿设锁紧迫紧钩,实现迫紧钩稳固连接转动臂。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转动臂的第二端上设有助力弹簧,该助力弹簧提供迫紧钩退出挂台时的助力。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迫紧座上的挂台是具有自转的轴套,挂台通过销轴安装在迫紧座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转动臂的第一端上设有套接孔,该套接孔的内部设有分隔壁,分隔壁将套接孔分隔形成左右相对的盲孔形态;套接孔的一端套接握杆,并由螺钉穿设分隔壁锁接握杆,套接孔的另一端嵌设端盖遮盖螺钉;所述转动臂的第一端外周还设有两颗定位螺丝,两颗定位螺丝分别径向锁入支顶握杆和端盖。

本实用新型利用握杆的两端头带动转动臂动作,转动臂上组装迫紧钩,并利用迫紧钩的迫紧斜面迫紧挤压及挂接部挂接迫紧座的挂台,由此实现多点联动迫紧挂接,整体结构良好,方便操作,实现密封门紧密关闭,极大提升箱体或柜体的使用性能。同时,迫紧钩按可调节形式布置在转动臂上,达到迫紧点可调,以获得适宜迫紧效果,保证密封关门,减少拆换密封条,节约使用成本及拆换工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方便组装使用及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图2实施例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侧门联动迫紧把手,其具有握杆1,该握杆1的两端头均组设转动臂2,实现握杆1的两端头同步操作两个转动臂2,多点联动,提升作业效率及产品的功效。该转动臂2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连接握杆1,第二端22则铰接连接固定座3,实现转动臂2相对固定座3偏转,用于迫紧工作。所述转动臂2上还组设迫紧钩4,该迫紧钩4按可调节形式布置在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迫紧钩4具有迫紧斜面41及挂接部42,挂接部42衔接迫紧斜面41;所述迫紧钩4挂接迫紧座5,该迫紧座5上设有挂台51,该挂台51适配迫紧钩4的迫紧斜面41迫紧挤压并最终滑入挂接部42中挂接;所述固定座3和迫紧座5分别安装在相互配合的载体上,如固定座3安装在门体上,迫紧座5安装在门框上,这样即可实现门体关闭时,利用握杆1带动两端的转动臂2转动,由迫紧钩4的迫紧斜面41迫紧挤压迫紧座5的挂台51,使门体和门框紧密接合,并最终通过挂接部42挂接迫紧座5的挂台51,实现门体定位关闭,随后附加上锁即可。利用迫紧斜面41迫紧挤压迫紧座5的挂台51,操作更轻便,且多点联动,操作简便、快捷。迫紧钩4按可调节形式布置在转动臂2上,达到迫紧点可调,以获得适宜迫紧效果,保证密封关门,减少拆换密封条,节约使用成本及拆换工序。

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迫紧钩4为7字形状,迫紧钩4具有横置的安装部43,该安装部43由下往上贴合转动臂2,且安装部43与转动臂2贴合的部位设有第一防滑齿纹431,该第一防滑齿纹431与该转动臂2上预设的第二防滑齿纹23啮合,实现调整定位且防滑,有助于迫紧钩4与转动臂2稳定连接。所述转动臂2上还设有长孔24,该长孔24配合迫紧钩4调节安装并供锁紧螺钉6穿设锁紧迫紧钩4,实现迫紧钩4稳固连接转动臂2。该结构简单,方便调整及锁定,维护也简便,制作成本低。迫紧钩4可调节,利于调整迫紧点及迫紧力,以匹配密封条密封之需要。

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臂2的第二端22上设有助力弹簧8,该助力弹簧8提供迫紧钩4退出挂台51时的助力。本实施例的助力弹簧8是压缩弹簧,固定在转动臂2的第二端22上,当转动臂2相对固定座3转动迫紧时,助力弹簧8受压支顶固定座3,起缓冲减震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平稳迫紧,使迫紧钩4的迫紧斜面41紧密贴合迫紧座5的挂台51来迫紧挤压,增加迫紧效果。当需要打开时,扳动握杆1,使转动臂2偏转并带动迫紧钩4,让迫紧钩4的挂接部42退出迫紧座5的挂台51,这时助力弹簧8弹性助力,使打开更轻松、省力。

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迫紧座5上的挂台51是具有自转的轴套,挂台51通过销轴安装在迫紧座5上,迫紧钩4的挂接部42为适配挂台51外轮廓的凹弧状,利用挂台51的可自转,有助于与迫紧钩4的迫紧斜面41迫紧动作,减少硬摩擦,延伸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臂2的第一端21上设有套接孔211,该套接孔211的内部设有分隔壁212,分隔壁212将套接孔211分隔形成左右相对的盲孔形态;套接孔211的一端套接握杆1,并由螺钉215穿设分隔壁212锁接握杆1,套接孔211的另一端嵌设端盖213遮盖螺钉215;所述转动臂2的第一端21外周还设有两颗定位螺丝214,两颗定位螺丝214分别径向锁入支顶握杆1和端盖213。该结构方便转动臂2与握杆1连接,并有效避免相对转动、打滑的现象,提升迫紧功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方便组装使用及维护。利用握杆的两端头带动转动臂动作,转动臂上组装迫紧钩,并利用迫紧钩的迫紧斜面迫紧挤压及挂接部挂接迫紧座的挂台,由此实现多点联动迫紧挂接,整体结构良好,方便操作,实现密封门紧密关闭,极大提升箱体或柜体的使用性能。同时,迫紧钩按可调节形式布置在转动臂上,达到迫紧点可调,以获得适宜迫紧效果,保证密封关门,减少拆换密封条,节约使用成本及拆换工序。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被限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