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6668发布日期:2020-07-14 17:26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柳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



背景技术: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全国有三大柳编生产基地,湖北、山东,安徽(另外河南也盛产柳编)。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

柳编物品大多为类圆筒形结构,传统的编织过程需要手动对工件不断地旋转,或者将工件固定编织者进行旋转,该操作方式较为麻烦,有所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编织过程需要手动对工件不断地旋转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中间的圆槽内设置有圆盘,圆盘的顶部环绕设置有活动条,活动条的两侧与固定座顶部条形槽的两边侧壁滑动连接,且活动条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圆盘的顶部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的结构和所述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所述圆盘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凸齿,且圆盘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齿轮的顶部连接有直杆的一端,直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座的顶部连接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设置有立柱,立柱与支撑盘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立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轴杆与支撑盘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周围设置有圆环,圆环的中心与支撑盘的中心相重合,且圆环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条靠近支撑盘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形的橡胶块,橡胶块与活动条通过胶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架,底架与立柱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工编织工作台采用圆盘和活动条等结构可将工件快速固定在支撑盘上,并通过可旋转的支撑盘使得工件能够方便的进行旋转,从而让编织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齿轮和圆盘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活动条仰视图。

图中:1、圆环,2、齿轮,3、圆盘,4、支架,5、立柱,6、支撑盘,7、轴杆,8、橡胶块,9、活动条,10、转把,11、直杆,12、固定座,13、电机,14、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包括支撑盘6,支撑盘6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与支撑盘6通过螺丝连接或者焊接固定,固定座12中间的圆槽内设置有圆盘3,圆盘3与固定座12为转动连接,两者可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圆盘3的顶部环绕设置有活动条9,活动条9如图2中所示设置有六个,活动条9靠近支撑盘6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形的橡胶块8,橡胶块8与活动条9通过胶合固定,橡胶块8材质更加柔软,不仅能够防止夹持工件时造成机械损伤,且能够提高夹持后的摩擦力,让夹持更加稳定,活动条9的两侧与固定座12顶部条形槽的两边侧壁滑动连接,且活动条9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圆盘3的顶部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的结构和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该结构使得圆盘3的旋转能够推动活动条9沿着固定座12顶部的条形槽进行直线滑移,当多个活动条9同时向支撑盘6中心位置移动时,则能够将工件夹持固定,而当多个活动条9同时向支撑盘6外壁方向移动时,则能够将夹持的工件松开,圆盘3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凸齿,且圆盘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2,齿轮2的顶部连接有直杆11的一端,齿轮2与直杆11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焊接固定,直杆1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座12的顶部连接有转把10,直杆11与固定座12转动连接,转把10与直杆11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焊接固定,此结构使得操作者通过旋转转把10便可控制圆盘3旋转,操作更加便捷,支撑盘6的底部设置有立柱5,立柱5与支撑盘6为转动连接,两者转动连接结构如图1中所示,此结构使得支撑盘6能够方便的进行旋转,立柱5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立柱5内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通过螺栓安装固定,电机13通过轴杆7与支撑盘6的底部连接,轴杆7与电机13通过联轴器连接,而与支撑盘6的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此结构使得被夹持固定在支撑盘6上的工件能够自动旋转,从而更加方便,立柱5的底部设置有底架14,底架14与立柱5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底架14具有更大的支撑面积,能够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支撑盘6的周围设置有圆环1,圆环1的之间大于支撑盘6,圆环1的中心与支撑盘6的中心相重合,且圆环1的底部通过支架4与立柱5固定连接,支架4与圆环1和立柱5均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圆环1能够对伸出的编织条进行支撑,防止编织条下垂弯折。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手工编织工作台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预先将产品编织出一部分,再将产品安放于支撑盘6的正中间位置,然后旋转转把10,转把10通过直杆11带动齿轮2旋转,齿轮2带动圆盘3旋转,圆盘3的顶部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的结构和活动条9底部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使得圆盘3的旋转能够推动活动条9沿着固定座12顶部的条形槽进行直线滑移,当多个活动条9同时向支撑盘6中心位置移动时,则能够将产品夹持固定,而当多个活动条9同时向支撑盘6外壁方向移动时,则能够将夹持的产品松开,当产品被夹持固定后,将电机13启动,电机13可通过带动支撑盘6旋转,使得固定在支撑盘6上的产品旋转,从而让编织操作更加便捷,这就是该手工编织工作台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盘(6),所述支撑盘(6)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中间的圆槽内设置有圆盘(3),圆盘(3)的顶部环绕设置有活动条(9),活动条(9)的两侧与固定座(12)顶部条形槽的两边侧壁滑动连接,且活动条(9)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圆盘(3)的顶部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的结构和所述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所述圆盘(3)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凸齿,且圆盘(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2),齿轮(2)的顶部连接有直杆(11)的一端,直杆(1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座(12)的顶部连接有转把(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6)的底部设置有立柱(5),立柱(5)与支撑盘(6)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立柱(5)内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通过轴杆(7)与支撑盘(6)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6)的周围设置有圆环(1),圆环(1)的中心与支撑盘(6)的中心相重合,且圆环(1)的底部通过支架(4)与立柱(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条(9)靠近支撑盘(6)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形的橡胶块(8),橡胶块(8)与活动条(9)通过胶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的底部设置有底架(14),底架(14)与立柱(5)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工编织工作台,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中间的圆槽内设置有圆盘,圆盘的顶部环绕设置有活动条,活动条的两侧与固定座顶部条形槽的两边侧壁滑动连接,且活动条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圆盘的顶部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的结构和所述弧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所述圆盘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凸齿,且圆盘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齿轮的顶部连接有直杆的一端,直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座的顶部连接有转把,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设置有立柱。该手工编织工作台采用圆盘和活动条等结构可将工件快速固定在支撑盘上,并通过可旋转的支撑盘使得工件能够方便的进行旋转,从而让编织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枣乡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