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装承重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4834发布日期:2020-07-24 15:5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装承重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易安装和调试、以及支撑效果好的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门窗的安装和调试都采用人工反复调整的方式进行,在安装窗户时,工人需要将铰链插入窗体和窗框上,用螺栓拧入窗体和窗框内并对窗体进行预先定位、调整位置和调试平衡,当两边的窗体调试完毕后才拧紧螺钉将窗体与铰链、铰链与窗框之间固定。但由于传统铰链没有预先定位窗体的结构,所以工人得用螺钉进行预锁紧再调试,当位置不对时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达到好的安装效果;另外传统的铰链与窗框连接后还存在受力面积小、连接处受外力容易被翘起的不足。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支撑效果好的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易装承重铰链,该铰链主要包括底板、扇连接件、长连杆件、第一导向折片、以及第二导向折片。所述扇连接件采用l形结构设计,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底板包括用于窗体的打开和关闭的第一滑块、用于预先固定铰链的第二滑块、以及底槽。所述底槽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设置在底槽内,并可在底槽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二滑块位于底槽的一端,其移动范围为第一滑块至底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用于预先固定和调节窗体的第一调节孔、以及用于固定铰链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位于靠近底槽一端的一侧,第一固定孔位于靠近第一滑块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折片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扇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折片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长连杆件连接。所述长连杆件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扇连接件连接。所述底板、扇连接件、长连杆件、第一导向折片、第二导向折片和第一滑块之间均采用铆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方便调整铰链在窗框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调节孔采用长椭圆形结构设计。使用时,先将第二滑块推至底槽的一端,使第一调节孔(长椭圆形)与底板上对应的孔(椭圆孔,尺寸大小一致)重合,然后用螺钉拧入将铰链与窗框进行预先固定,当调整好窗体之后再拧其他螺钉进行固定和锁紧。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窗体在安装前进行预先固定和细微调整,实现一次安装到位,大大提高窗体的安装效率,节省来回调整窗体的时间。

进一步的,窗体在生产时会在侧边底槽内打入螺钉来实现窗体框部的固定,为了在安装时避开这些凸起的螺钉,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段的两侧采用向上折边的结构设计。折边后,扇连接件的本体在插入窗体底槽时高于底槽内凸起的螺钉,这样就可以确保铰链的顺利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在安装时对窗体进行预先固定,便于后续对窗体位置的微调,本实用新型所述竖直段上设有用于预先固定窗体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固定设置在竖直段上,包括调节螺钉和类菱形调节片。所述调节螺钉位于竖直段的外侧,调节片位于竖直段的内侧,所述调节螺钉从外侧穿过扇连接件后与调节片固定连接,并可带动调节片转动。使用时,先将扇连接件的水平段插入窗体底部的底槽内,竖直段与窗体侧边的凹槽贴合,然后转动调节螺钉,使类菱形调节片的长轴两端旋转90度并将凹槽扣住,实现窗体的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窗体与铰链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竖直段采用向上加长结构设计,并在延长段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窗体的第二固定孔。当窗体位置调整好后,就可以在第二固定孔上打螺钉,实现窗体侧面与扇连接件之间的进一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由于在窗体调整位置阶段,窗体的重量全靠铰链来承受,因此,为了增大铰链与窗框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铰链与窗框脱离引发事故,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和预先固定底板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设置在底板的另一端上。安装时,先将用螺钉拧入第一调节孔内,对底板的一端进行预固定,然后用另一颗螺钉拧入第二调节孔内,对底板的另一端进行预固定,这样铰链在预固定阶段就已经对两端固定好,就可以避免窗体在安装时的意外脱离。

优选的,为了增大铰链在窗框上的调节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调节孔采用长椭圆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调节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程度,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还包括用于调节窗体密封程度的调节顶块。所述调节顶块设置在扇连接件与第一导向折片之间,分别与扇连接件和第一导向折片铆接。调节时,通过推动调节顶块在扇连接件与第一导向折片之间的间隙中伸出或缩入便可调节窗体的密封程度,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底板与窗框之间的连接强度,由原来的线接触(螺钉与底板之间)变成面接触(螺钉通过第三滑块与底板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还包括用于增大螺钉与底板接触面积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设置在底槽内,位于第一滑块与底板另一端之间,其上设有用于固定底板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为圆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装承重铰链采用两侧向上折边的结构设计,避开窗体凹槽内的凸钉(凸起的螺钉),以适用于更多设有平槽、凹槽的窗体,同时也方便工人对窗体进行安装和调试。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装承重铰链采用调节螺钉+调节片的组合设计,在窗体位置的调节阶段对窗体进行与固定,大大提高了窗体的安装和调试效率,节省反复调试、调整位置的时间。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装承重铰链采用加长滑块(长椭圆孔)及加长尾部椭圆孔固定块设计,使螺钉通过第二滑块/尾部椭圆孔与底部面接触,大大提高了接触面积,加强了铰链与窗框的连接效果,使窗体在调试阶段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装承重铰链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装承重铰链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装承重铰链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装承重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底板,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21-第一调节孔,122-第一固定孔,13-底槽,14-第二调节孔,15-第三滑块,2-扇连接件,21-水平段,211-折边,22-竖直段,221-调节螺钉,222-调节片,223-延长段,224-第二固定孔,3-长连杆件,4-第一导向折片,5-第二导向折片,6-调节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易装承重铰链,该铰链主要包括底板1、扇连接件2、长连杆件3、第一导向折片4、以及第二导向折片5。所述扇连接件2采用l形结构设计,包括水平段21和竖直段22。所述底板1包括用于窗体的打开和关闭的第一滑块11、用于预先固定铰链的第二滑块12、以及底槽13。所述底槽13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2均设置在底槽13内,并可在底槽13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二滑块12位于底槽13的一端,其移动范围为第一滑块11至底槽13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12上设有用于预先固定和调节窗体的第一调节孔121、以及用于固定铰链的第一固定孔122。所述第一调节孔121位于靠近底槽13一端的一侧,第一固定孔122位于靠近第一滑块11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折片4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扇连接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折片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长连杆件3连接。所述长连杆件3的一端与底板1连接,另一端与扇连接件2连接。所述底板1、扇连接件2、长连杆件3、第一导向折片4、第二导向折片5和第一滑块11之间均采用铆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方便调整铰链在窗框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调节孔121采用长椭圆形结构设计。使用时,先将第二滑块12推至底槽13的一端,使第一调节孔121(长椭圆形)与底板1上对应的孔(椭圆孔,尺寸大小一致)重合,然后用螺钉拧入将铰链与窗框进行预先固定,当调整好窗体之后再拧其他螺钉进行固定和锁紧。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窗体在安装前进行预先固定和细微调整,实现一次安装到位,大大提高窗体的安装效率,节省来回调整窗体的时间。

进一步的,窗体在生产时会在侧边底槽内打入螺钉来实现窗体框部的固定,为了在安装时避开这些凸起的螺钉,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段21的两侧采用向上折边211的结构设计。折边211后,扇连接件2的本体在插入窗体底槽时高于底槽内凸起的螺钉,这样就可以确保铰链的顺利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在安装时对窗体进行预先固定,便于后续对窗体位置的微调,本实用新型所述竖直段22上设有用于预先固定窗体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固定设置在竖直段22上,包括调节螺钉221和类菱形调节片222。所述调节螺钉221位于竖直段22的外侧,调节片222位于竖直段22的内侧,所述调节螺钉221从外侧穿过扇连接件2后与调节片222固定连接,并可带动调节片222转动。使用时,先将扇连接件2的水平段21插入窗体底部的底槽内,竖直段22与窗体侧边的凹槽贴合,然后转动调节螺钉221,使类菱形调节片222的长轴两端旋转90度并将凹槽扣住,实现窗体的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窗体与铰链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竖直段22采用向上加长结构设计,并在延长段223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窗体的第二固定孔224。当窗体位置调整好后,就可以在第二固定孔224上打螺钉,实现窗体侧面与扇连接件2之间的进一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由于在窗体调整位置阶段,窗体的重量全靠铰链来承受,因此,为了增大铰链与窗框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铰链与窗框脱离引发事故,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和预先固定底板1的第二调节孔14。所述第二调节孔14设置在底板1的另一端上。安装时,先将用螺钉拧入第一调节孔121内,对底板1的一端进行预固定,然后用另一颗螺钉拧入第二调节孔14内,对底板1的另一端进行预固定,这样铰链在预固定阶段就已经对两端固定好,就可以避免窗体在安装时的意外脱离。

优选的,为了增大铰链在窗框上的调节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调节孔14采用长椭圆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调节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程度,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还包括用于调节窗体密封程度的调节顶块6。所述调节顶块6设置在扇连接件2与第一导向折片4之间,分别与扇连接件2和第一导向折片4铆接。调节时,通过推动调节顶块6在扇连接件2与第一导向折片4之间的间隙中伸出或缩入便可调节窗体的密封程度,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底板1与窗框之间的连接强度,由原来的线接触(螺钉与底板1之间)变成面接触(螺钉通过第三滑块15与底板1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1还包括用于增大螺钉与底板1接触面积的第三滑块15。所述第三滑块15设置在底槽13内,位于第一滑块11与底板1另一端之间,其上设有用于固定底板1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为圆形孔。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