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4250发布日期:2020-07-04 01:1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



背景技术:

盘根也叫密封填料,通常由较柔软的线状物编织而成,通常截面积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的条状物填充在密封腔体内,目前,通过在抽油机井口的填料函内加注盘根,实现对井口和抽油机光杆之间的腔体密封,避免井口漏油,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对填料函内添加盘根时,一般会使用锤子和撬棍将盘根敲打挤入填料函内部呈螺旋排列,但是使用这些工具作业比较费时费力,同时现场作业时为了废旧物品的利用和节约盘根使用量,通常将部分废旧皮带代替盘根加入填料函内,再在这些皮带上方添加少量的成品盘根,这样虽然能够减少了盘根的使用量,但是本已磨损的皮带形状不规则,难以使用锤子和撬棍将其敲打挤入填料函,并且敲打时用力不当还会将原本受损的皮带扯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其结构合理,能快速将盘根添加到井口填料函内,同时,还能够作为将废旧皮带替代盘根添加到井口填料函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包括旋进套、芯筒、旋转压盖和加力杆;

所述旋进套呈管状结构,并且旋进套的侧面开设有轴向的通槽,所述旋进套上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旋进套下端与井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芯筒呈管状结构,并且芯筒的侧面开设有轴向的通槽,所述芯筒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的外周与旋进套的内径适配,所述芯筒的外壁位于第二限位台阶下方的部分设有螺旋肋片,所述螺旋肋片的外缘与旋进套的内径适配;

所述旋转压盖上沿径向开设有u型槽,所述加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压盖的外周上;

所述旋转压盖位于旋进套的上方,所述芯筒位于旋进套的腔内,并且芯筒的顶部与旋转压盖底部连接,所述旋转压盖、芯筒和旋进套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螺旋肋片在芯筒和旋转压盖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形成螺旋通道。

所述旋进套下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井口处外螺纹适配。

所述旋进套下端沿旋进套的径向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连接有顶紧螺栓。

所述螺纹孔为3个,并且等间距的分布在旋进套的壁上。

所述u型槽的宽度、旋进套侧面的通槽宽度以及芯筒侧面的通槽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将盘根绞入到井口填料函内,然后将填料函内的盘根进行压实,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密封性和耐磨性;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作为将一些废旧皮带代替成型盘根添加到井口填料函内的专用工具,具体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螺旋通道,使这些表面不够光滑或者表面有破损的皮带沿着螺旋通道顺畅的绞入填料函中,既能使皮带很好的盘成螺旋状,又能使皮带整体受力避免扯断,经压实后的皮带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磨性,即节省了成品盘根成本,又使废旧皮带得到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进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芯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转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旋进套,2、第一限位台阶,3、芯筒,4、第二限位台阶,5、螺旋肋片,6、旋转压盖,7、u型槽,8、加力杆,9、顶紧螺栓,10、光杆,11、井口,12、盘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皮带式盘根12旋进器,包括旋进套1、芯筒3、旋转压盖6和加力杆8;

参见图1所示,旋进套1呈管状结构,旋进套1的侧面开设有轴向的通槽,旋进套1上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2,第一限位台阶2具体呈环形的结构,旋进套1下端与井口11可拆卸连接。

参见图2所示,芯筒3呈管状结构,芯筒3的侧面开设有轴向的通槽,芯筒3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限位台阶4,第二限位台阶4的外周与旋进套1的内径适配,芯筒3的外壁位于第二限位台阶4下方的部分设有螺旋肋片5,螺旋肋片5的外缘与旋进套1的内径适配。

参见图3至图5所示,旋转压盖6上沿径向开设有u型槽7,u型槽7的宽度、旋进套1侧面的通槽宽度以及芯筒3侧面的通槽宽度相同,并且均与光杆10的直径适配,具体宽度可以是略大于光杆10的直径,加力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压盖6的外周上。

旋转压盖6位于旋进套1的上方,芯筒3位于旋进套1的腔内,芯筒3的顶部与旋转压盖6底部连接,同时通过第一限位台阶2和第二限位台阶4的配合使芯筒3转动连接在旋进套1的腔内,旋转压盖6、芯筒3和旋进套1均位于同一轴线上,螺旋肋片5在芯筒3和旋转压盖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形成螺旋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旋进套1下端与井口11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是在旋进套1下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开设内螺纹,内螺纹与井口11处的外螺纹适配,使旋进套1与井口11通过螺纹连接;

对于一些没有外螺纹的井口11,可以通过在旋进套1的下端沿旋进套1的径向开设一组螺纹孔,每组螺纹孔优选为3个,等间距的分布在旋进套1的壁上,螺纹孔上连接有顶紧螺栓9,使用时先将旋进套1的下端套在井口11外,再拧紧每个顶紧螺栓9,通过顶紧螺栓9将旋进套1固定在井口11上。

工作步骤:参见图6所示;

首先,将u型槽7的开口、旋进套1的通槽以及芯筒3的通槽对其,并穿过光杆10,然后将旋进套1下端与井口11固定连接;

下一步,将单根盘根12穿入芯筒3和旋转压盖6之间的螺旋通道,并将端部塞入井口11的填料函内;

下一步,转动加力杆8,加力杆8带动旋转压盖6和芯筒3转动,同时盘根12随螺旋通道绞入井口11内的填料函中;

最后,不断旋转加力杆8,使整根皮带沿着螺旋通道挤入填料函内后,再继续使加力杆8旋转几圈,利用芯筒3的底部向下压实填料函内的盘根12。

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将盘根12绞入到井口11填料函内,然后将填料函内的盘根12进行压实,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密封性和耐磨性;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作为将一些废旧皮带代替成型盘根12添加到井口11填料函内的专用工具,具体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螺旋通道,使这些表面不够光滑或者表面有破损的皮带沿着螺旋通道顺畅的绞入填料函中,既能使皮带很好的盘成螺旋状,又能使皮带整体受力避免扯断,经压实后的皮带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磨性,即节省了使用成品盘根12成本,又使废旧皮带得到了利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进套、芯筒、旋转压盖和加力杆;

所述旋进套呈管状结构,并且旋进套的侧面开设有轴向的通槽,所述旋进套上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旋进套下端与井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芯筒呈管状结构,并且芯筒的侧面开设有轴向的通槽,所述芯筒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的外周与旋进套的内径适配,所述芯筒的外壁位于第二限位台阶下方的部分设有螺旋肋片,所述螺旋肋片的外缘与旋进套的内径适配;

所述旋转压盖上沿径向开设有u型槽,所述加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压盖的外周上;

所述旋转压盖位于旋进套的上方,所述芯筒位于旋进套的腔内,并且芯筒的顶部与旋转压盖底部连接,所述旋转压盖、芯筒和旋进套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螺旋肋片在芯筒和旋转压盖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形成螺旋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进套下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井口处外螺纹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进套下端沿旋进套的径向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连接有顶紧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为3个,并且等间距的分布在旋进套的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宽度、旋进套侧面的通槽宽度以及芯筒侧面的通槽宽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式盘根旋进器,包括旋进套、芯筒、旋转压盖和加力杆,旋进套和芯筒均呈侧面开设有轴向的通槽的管状结构,旋进套上端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旋进套下端与井口可拆卸连接,芯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第二限位台阶的外周与旋进套的内径适配,芯筒的外壁位于第二限位台阶下方的部分设有螺旋肋片,螺旋肋片的外缘与旋进套的内径适配,旋转压盖上设有U型槽,旋转压盖位于旋进套的上方,芯筒位于旋进套的腔内,且芯筒的顶部与旋转压盖底部连接,螺旋肋片在芯筒和旋转压盖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形成螺旋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快速将盘根添加到井口填料函内,同时还能作为将废旧皮带替代盘根添加到井口填料函内。

技术研发人员:隋爱妮;孙文海;张伟伟;薛婷;耿建颖;安小伟;汪洋;蔚贝贝;刘佩佩;颜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隋爱妮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