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5313发布日期:2020-08-21 15:07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自吸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吸锁。



背景技术:

目前,公交车门、客车门都不是用锁锁住,公交车完全靠气缸拉住车门,如气缸断气或漏气车门就可自动开启,很不安全。现在的客车主要靠车门提升自锁,如提升机构损坏,车门也会自动开启,也很不安全。而且这两种车门在车门驱动机构损坏时,均不能手动关闭车门,为了提高车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领域内的研究人员主要将研究的对象放在车门锁的结构上。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吸锁,不管门锁处于何种状态时上锁电机损坏,都能够手动解锁;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同的门锁可以使用功率较低的上锁电机,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能耗较小,降低成本。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锁,包括基座、上锁电机、齿轮片、驱动块、拨动杆、虎口锁块、限位块、解锁片以及解锁电机,所述上锁电机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其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片的一侧啮合,所述齿轮片的另一侧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齿轮片的另一侧可回转转动连接;所述拨动杆、所述虎口锁块、所述限位块以及所述解锁片均与所述基座可回转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块、所述拨动杆、所述虎口锁块以及所述限位块之间依次旋转连动;所述解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拉丝与所述解锁片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锁片与所述限位块以及所述驱动块之间均为旋转连动。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杆与所述驱动块旋转连动的一端安装有滚轮。滚轮的安装使驱动块与拨动杆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驱动块对拨动杆的拨动更加平滑有效,降低上锁电机的驱动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上固定有挡柱,所述解锁片与所述驱动块之间通过所述挡柱旋转连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转轴d上固定有连动块,所述解锁片与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所述连动块旋转连动。

进一步地,该自吸锁还包括与所述上锁电机和所述解锁电机均信号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均信号连接且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第三接触开关和第四接触开关;所述虎口锁块在未上锁时,其上的接触柱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接触,在上第一道锁时,所述接触柱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接触,在上第二道锁时,所述接触柱与所述第三接触开关接触;所述第四接触开关在解锁时与所述连动块分离。上述控制器、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第三接触开关和第四接触开关的设置使得本自吸锁能够自动解锁和自动上锁。

优选地,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齿轮片的另一侧通过第一回转件可回转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回转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片固定连接。第一回转件优选使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驱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片固定连接,中部绕在驱动块的转轴a上。

优选地,所述拨动杆通过第二回转件与所述基座可回转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回转件的一端与所述拨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第二回转件优选使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拨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中部绕在拨动杆的转轴b上。

优选地,所述虎口锁块通过第三回转件与所述基座可回转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回转件的一端与所述虎口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第三回转件优选使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虎口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中部绕在虎口锁块的转轴c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通过第四回转件与所述基座可回转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回转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第四回转件优选使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中部绕在限位块的转轴d上。

优选地,所述解锁片的中部通过第五回转件与所述基座可回转转动连接,所述第五回转件的一端与所述解锁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第五回转件优选使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解锁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中部绕在解锁片的转轴e上。

有益效果:本自吸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本自吸锁在通过解锁电机驱动解锁片旋转时,解锁片能够在驱动驱动块与拨动杆分离使拨动杆复位的同时,驱动限位块与虎口锁块分离,这样就能够保证在上锁电机出现功能障碍时,可以通过手动拉动拉丝解锁,因为拨动杆是用于驱动锁扣上锁的部件,而在现有技术中拨动杆不能手动复位,这样,在上锁电机出现功能障碍时,锁扣就会因为拨动杆不能手动复位而被其锁死,从而导致锁扣不能手动解锁;而本申请中的自吸锁中,可以通过手动拉动拉丝驱动块将其与拨动杆分离而使拨动杆可以手动复位,即,不管该自吸锁处于何种状态,均能够通过手动拉动拉丝解锁,避免车辆在出现故障或车祸时上锁电机无法使用导致车门锁打不开的状态,有效提升本自吸锁的安全性能。

(2)本自吸锁中的上锁电机直接通过齿轮片驱动驱动块,进而通过驱动块驱动拨动杆带动虎口锁块上锁,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上锁电机驱动与齿轮片转动连接的拨动杆,进而通过拨动杆带动虎口锁块上锁相比,缩短了上锁电机对拨动杆的作用力臂,能够有效降低上锁电机的功率,即,给相同型号的自吸锁上锁,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使用较小功率的上锁电机既可以实现对本自吸锁的上锁,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吸锁未上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自吸锁上第一道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自吸锁上第二道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自吸锁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基座1、齿轮片3、驱动块4、拨动杆5、虎口锁块6、限位块7、解锁片8、接触柱10、第一接触开关11、第二接触开关12、第三接触开关13、第四接触开关14、上锁电机的输出轴15、转轴f16、转轴a17、第一回转件18、滚轮19、转轴b20、第二回转件21、转轴c22、转轴d24、第四回转件25、连动块26、挡柱27、转轴e28、第五回转件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吸锁,如图1至4所示,主要由基座1、上锁电机、齿轮片3、驱动块4、拨动杆5、虎口锁块6、限位块7、解锁片8、解锁电机(图中未示出)、控制器、第一接触开关11、第二接触开关12、第三接触开关13以及第四接触开关14组成,上锁电机固定在基座1上,其输出轴15与齿轮片3的一侧啮合,齿轮片3的另一侧与基座通过转轴f16转动连接;驱动块4与齿轮片3的另一侧通过转轴a17和第一回转件18可回转转动连接,第一回转件18优选使用扭簧,其一端与驱动块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片3固定连接,中部绕在转轴a17上;拨动杆5的一端与驱动块4相切,为了减小驱动块4与拨动杆5之间的摩擦,在拨动杆5与驱动块4相切的一端安装有滚轮19,使滚轮19与驱动块4相切,使驱动块4与拨动杆5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拨动杆5的另一端与基座1通过转轴b20和第二回转件21可回转转动连接,第二回转件21优选使用扭簧,其一端与拨动杆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中部绕在转轴b20上;虎口锁块6与基座1通过转轴c22和第三回转件(图中未示出)可回转转动连接,第三回转件优选使用扭簧,其一端与虎口锁块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中部绕在转轴c22上;限位块7与基座1通过转轴d24和第四回转件25可回转转动连接,第四回转件25优选使用扭簧,其一端与限位块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中部绕在转轴d24上。虎口锁块6在旋转时能够拨动限位块7旋转;驱动块4、拨动杆5、虎口锁块6以及限位块7之间依次旋转连动,驱动块4在绕转轴a旋转时能够拨动拨动杆5绕转轴b旋转,拨动杆5在旋转时能够拨动虎口锁块6绕转轴c旋转,虎口锁块6在旋转时能够拨动限位块7绕转轴d旋转。

解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拉丝与解锁片8的一端(图示a点)连接,解锁片8与限位块7以及驱动块4之间均为旋转连动,限位块7的转轴d24上固定有连动块26,解锁片8与限位块7之间通过连动块26旋转连动,驱动块4上固定有挡柱27,解锁片8与驱动块4之间通过挡柱27旋转连动;解锁片8的中部通过转轴e28和第五回转件29与基座1可回转转动连接,第五回转件29优选使用扭簧,其一端与解锁片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中部绕在转轴e28上。

控制器与上锁电机和解锁电机均信号连接,第一接触开关11、第二接触开关12、第三接触开关13和第四接触开关14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且均固定在基座1上;虎口锁块6在未上锁时,其上的接触柱10与第一接触开关11接触,在上第一道锁时,其上的接触柱10与第二接触开关12接触,在上第二道锁时,其上的接触柱10与第三接触开关13接触;第四接触开关14在解锁时与连动块26分离,其余时间均与连动块26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的自吸锁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门锁打开时,如图1,限位块7位于虎口锁块6的虎口外部一侧,连动块26与第四接触开关14接触使其闭合,虎口锁块6上的接触柱10与第一接触开关11接触使其闭合,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接触开关11和第四接触开关14均闭合的信号,获得门锁此时是打开状态的信息。

当需要锁门时,门上的锁扣(图中未示出)随着门的关闭进入到虎口锁块6的虎口内,由于门的惯性带动锁扣触碰挤压虎口锁块6使其绕转轴c22逆时针旋转,虎口锁块6转动则会带动与其虎口一侧相切的限位块7绕转轴d24顺时针旋转,在旋转到一定弧度后,虎口锁块6的虎口一侧会越过限位块7的阻挡,限位块7则会由于第四回转件25的回弹力的作用回转到初始位置,并在该初始位置将虎口锁块6的虎口一侧抵住以防止虎口锁块6回转,此时,限位块7位于虎口锁块6的虎口内,相当于给锁扣上了第一道锁,如图2;在上第一道锁的同时,接触柱10会接触到第二接触开关12使其闭合,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接触开关12闭合的信号后,控制上锁电机正转,通过其输出轴15驱动齿轮片3绕转轴f16逆时针转动,齿轮片3的逆时针转动带动驱动块4的逆时针转动,驱动块4的逆时针转动则会挤压与其相切的滚轮19带动拨动杆5绕转轴b20顺时针旋转,拨动杆5顺时针旋转到与虎口锁块6相切并挤压虎口锁块6使其继续绕转轴c22逆时针旋转,当虎口锁块6的虎口另一侧旋转到与限位块7相切后再次挤压限位块7使其顺时针旋转,在虎口锁块6旋转到一定弧度后,其虎口另一侧也会越过限位块7的阻挡,限位块7则会再次由于第四回转件25的回弹力的作用回转到初始位置,并在该初始位置将虎口锁块6的虎口另一侧抵住以防止虎口锁块6回转。此时,限位块7位于虎口锁块6的虎口外部另一侧,相当于给锁扣上了第二道锁,如图3;在上第二道锁的同时,接触柱10会接触到第三接触开关13使其闭合,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接触开关13闭合的信号后,控制上锁电机停止转动。

当需要解锁时,控制器通过控制解锁电机旋转180°拉动拉丝带动解锁片8绕转轴e28逆时针旋转,解锁片8的中部通过挤压挡柱27带动驱动块4绕转轴a17在齿轮片3上逆时针自转,使驱动块4与拨动杆5分离,拨动杆5则会在第二回转件21的回弹力的作用下绕转轴b20逆时针旋转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拨动杆5与驱动块4分离),然后,解锁片8的末端会带动连动块26进而带动限位块7绕转轴d24顺时针旋转,使限位块7与虎口锁块6分离,同时连动块26与第四接触开关14分离,虎口锁块6则会在第三回转件的回弹力的作用下绕转轴c顺时针旋转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虎口锁块6上的接触柱10再次与第一接触开关11接触,虎口锁块6的虎口内的锁扣此时可以从虎口内拉出,实现解锁(此时控制器接收不到第四接触开关14的信号且能够接收到第一接触开关11的信号),如图4。解锁后解锁电机继续转动180°复位,拉丝正好也复位。

解锁后解锁片8则会在第五回转件29的回弹力作用下绕转轴e28顺时针旋转到初始状态,限位块7则会在第四回转件25的回弹力作用下绕转轴d24逆时针旋转到初始状态,驱动块4则会在第一回转件18的回弹力作用下绕转轴a17顺时针旋转到与拨动杆5再次接触,此时连动块26也会再次与第四接触开关14接触;控制器再次接收到第四接触开关14闭合的信号后则会控制上锁电机反转,进而上锁电机通过其输出轴15驱动齿轮片3绕转轴f16及其上的驱动块4整体顺时针转动到初始状态时停止,等待下一次上锁动作,如图1。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