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7666发布日期:2020-07-17 15:4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装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在转向节的生产领域,有些孔需要安装橡胶衬套,传统的安装方式是在专用设备上用夹具将转向节工件定位,用压力机将衬套压入转向节孔内;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用简易的压装工装将衬套手动压装到转向节孔内,目前尚没有一种满足手动压装的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可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该工装在使用中可以通过手动将衬套压入到转向节的孔中,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套、弹簧、定位芯轴、套筒、定位锥、螺栓、螺母,滑套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并且在滑套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定位芯轴为上下端均开口的圆筒形,定位芯轴的外圆直径略小于滑套的内孔直径,定位芯轴的外侧壁与滑套的内侧壁间隙配合;在滑套内部的底面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定位芯轴下方;套筒为上下端开口的圆筒形,套筒的内孔直径略大于定位芯轴的外圆直径,套筒的内孔上端设置定位锥,定位锥的外侧壁与套筒的内侧壁间隙配合,定位锥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套筒和滑套的内孔直径略大于工件安装孔的直径,套筒和滑套用于卡在工件安装孔外的上下两侧;定位芯轴的外圆直径略小于工件安装孔的直径,定位芯轴用于插入到工件安装孔中,套筒、定位锥和定位芯轴围城的空腔用于放置衬套;螺栓依次穿过定位锥上的第二通孔、套筒、定位芯轴、滑套,并从滑套底面的第一通孔伸出;螺母安装到滑套的下方,螺栓的下端穿过螺母,螺母与螺栓配合;旋紧螺母,定位锥可以将衬套压入到工件安装孔中。本实施例中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定位芯轴可以沿着滑套的内侧壁滑动,定位锥可以沿着套筒的内侧壁滑动,将定位芯轴插入到工件安装孔中,套筒和滑套卡在工件安装孔外的上下两侧,套筒、定位锥和定位芯轴围城的空腔里放置衬套,然后,旋紧螺母,定位锥可以将衬套压入到工件安装孔中,从而实现手动将衬套压入到转向节的孔中,结构新颖,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通用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锥的第二通孔的下端开口为锥形,定位锥的第二通孔的下端开口与衬套的内管上端面配合;定位芯轴的内孔直径略大于衬套的内管下端的外圆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定位锥下端的锥形开口与衬套的内管端面配合,实现定位锥与衬套的同轴,同时利用衬套底部与定位芯轴上端的配合实现衬套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以上两点使衬套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均匀的被压入工件安装孔中,手动安装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芯轴上端的内孔根据直径大小分内孔上部和内孔下部,内孔上部直径大,内孔下部直径小;内孔下部直径略大于衬套的内管下端的外圆直径,内孔上部直径略小于衬套的外管直径。本实施例中通过内孔下部和内孔上部实现实现衬套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保证衬套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均匀的被压入工件安装孔中,手动安装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中空转轴,中空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定位锥上端的第二通孔内;螺栓从中空转轴的顶端向下穿入,从滑套的下方穿出。本实施例中设置中空转轴,使旋紧螺母的时候螺栓不会影响到定位锥,保证定位锥下压的力量均匀,保证安装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芯轴的一侧设置竖直的第一滑槽,第一紧定螺钉固定在滑套的内侧壁的上方,第一紧定螺钉的一端与定位芯轴上的第一滑槽配合。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一紧定螺钉,通过二者的配合使用,保证了定位芯轴不会从滑套中滑出,使该装置使用更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二滑槽,第二紧定螺钉固定在定位锥上,第二定位螺钉的一端与套筒上的第二滑槽配合。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二滑槽和第二紧定螺钉,通过二者的配合包保证了定位锥不会脱离套筒,同时限定了定位锥的轨迹,使该装置使用更安全,同时保证了较好的衬套安装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包括滑套、弹簧、定位芯轴、套筒、定位锥、螺栓、螺母,将定位芯轴插入到工件安装孔中,套筒和滑套卡在工件安装孔外的上下两侧,套筒、定位锥和定位芯轴围城的空腔里放置衬套,然后,旋紧螺母,定位锥可以将衬套压入到工件安装孔中,实现手动将衬套压入到转向节的孔中,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的使用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转向节衬套压装工装的使用时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母、2-滑套、3-弹簧、4-第一紧定螺钉、5-定位芯轴、6-套筒、7-定位锥、8-轴承、9-中空转轴、10-螺栓、11-第二紧定螺钉、a-转向节工件、b-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转向节衬套b压装工装,包括滑套2、弹簧3、定位芯轴5、套筒6、定位锥7、螺栓10、螺母1、轴承8、中空转轴9、第一紧定螺钉4、第二紧定螺钉11。滑套2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并且在滑套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定位芯轴5为上下端均开口的圆筒形,定位芯轴5的外圆直径略小于滑套2的内孔直径,定位芯轴5的外侧壁与滑套2的内侧壁间隙配合,定位芯轴5可以沿着滑套2的内侧壁滑动;并且在滑套2内部的底面设置有弹簧3,且弹簧3位于定位芯轴5下方;在所述定位芯轴5的一侧设置竖直的第一滑槽,第一紧定螺钉4固定在滑套2的内侧壁的上方,第一紧定螺钉4的一端与定位芯轴5上的第一滑槽配合,通过二者的配合使用,保证了定位芯轴5不会从滑套2中滑出,使该装置使用更安全。套筒6为上下端开口的圆筒形,套筒6的内孔直径略大于定位芯轴5的外圆直径,套筒6的内孔上端设置定位锥7,定位锥7的外侧壁与套筒6的内侧壁间隙配合,定位锥7可以沿着套筒6的内侧壁滑动,并且在所述套筒6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二滑槽,第二紧定螺钉11固定在定位锥7上,第二定位螺钉的一端与套筒6上的第二滑槽配合,通过二者的配合包保证了定位锥7不会脱离套筒6,同时限定了定位锥7的轨迹,使该装置使用更安全,同时保证了较好的衬套b安装效果。定位锥7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定位锥7的第二通孔的下端开口为锥形,定位锥7的第二通孔的下端开口与衬套b的内管上端面配合。中空转轴9通过轴承8安装在定位锥7上端的第二通孔内。套筒6和滑套2的内孔直径略大于工件安装孔的直径,套筒6和滑套2用于卡在工件安装孔外的上下两侧;定位芯轴5的外圆直径略小于工件安装孔的直径,定位芯轴5用于插入到工件安装孔中,套筒6、定位锥7和定位芯轴5围城的空腔用于放置衬套b。定位芯轴5的内孔直径略大于衬套b的内管下端的外圆直径,如此利用衬套b底部的内管与定位芯轴5上端的配合,内管卡在定位芯轴5的内孔内实现衬套b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使衬套b均匀的被压入工件安装孔中,手动安装效果好。螺栓10从中空转轴9的顶端向下穿入,从滑套2的下方穿出,螺栓10依次穿过中空转轴9、定位锥7上的第二通孔、套筒6、定位芯轴5、滑套2,并从滑套2底面的第一通孔伸出;螺母1安装到滑套2的下方,螺栓10的下端穿过螺母1,螺母1与螺栓10配合;旋紧螺母1,定位锥7可以将衬套b压入到工件安装孔中。

结合附图1-2可见该装置包括螺母1、滑套2、弹簧3、第一紧定螺钉4、定位芯轴5、套筒6、定位锥7、轴承8、中空转轴9、螺栓10以及第二紧定螺钉11,定位芯轴5的外侧与滑套2的内孔间隙配合,配合间隙0.01mm;第一紧定螺钉4固定在滑套2的上方,其顶端与定位芯轴5上的滑槽配合;弹簧3安装在滑套2的内部,置于定位芯轴5的下端;定位芯轴5的外圆直径比工件压装孔的直径小0.02mm;定位芯轴5的内孔与衬套的内管外圆配合;定位锥7的外圆与套筒6的内孔间隙配合,配合间隙0.01mm;套筒6的内孔直径比衬套的外圆直径大0.5mm;定位锥7的中间有一个通孔,孔径比螺栓10的直径大0.5mm;定位锥7的下端为锥形,与衬套的内管端面配合;中空转轴9通过轴承8安装在定位锥7上方的孔内;第二紧定螺钉11固定在定位锥7上,其尾端与套筒6上的滑槽配合,防止套筒6与定位锥7分离;螺栓10从中空转轴9的顶端向下穿入,从滑套2的下方穿出;螺母1安装在滑套2的下方,与螺栓10配合。

在工作过程中,将定位芯轴5插入到转向节工件a被压装的工件安装孔内;定位芯轴5的上端面与衬套b的外管下端面配合,实现衬套b的轴向定位;定位芯轴5的内孔与衬套b内管下端的外圆配合,实现衬套b的径向定位;套筒6套在衬套b的外侧,定位锥7下端的锥面与衬套b内管的上端配合,实现定位锥7与衬套b同轴;螺栓10从中空转轴9的顶端向下穿入与螺母1配合,用扳手旋紧螺母1,使定位锥7的下端面向衬套b外管上端面施加力,将衬套b压入到转向节孔中。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位芯轴上端的结构有所不同。结合说明书附图3-4所示,具体在实施例2中:所述定位芯轴上端的内孔根据直径大小分内孔上部和内孔下部,内孔上部直径大,内孔下部直径小;内孔下部直径略大于衬套的内管下端的外圆直径,内孔上部直径略小于衬套的外管直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内孔上部和内孔下部的设计使所述定位芯轴上端的内孔开口处形成一圆形台阶,衬套的内管下端伸入定位芯轴的内孔,衬套的外管下端卡在所述圆形台阶处。本实施例中通过内孔下部和内孔上部卡住衬套,实现实现衬套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保证衬套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均匀的被压入工件安装孔中,手动安装效果好。实施例2中其余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