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8427发布日期:2020-10-17 00: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门锁后门功能与前门相同,随着商用车门锁功能要求提升,为后门提供儿童安全锁装置,可提升后门的安全防护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实现儿童锁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包括底板、儿童锁止钮和内开拨臂,内开拨臂通过转轴设置于底板上,底板上设有安设孔,儿童锁止钮套设于安设孔内,儿童锁止钮可在安设孔内转动,儿童锁止钮的内端布置于锁体内,儿童锁止钮的外端布置于锁体外,儿童锁止钮的内端端头靠一侧设有偏置锁块,偏置锁块上外侧横向设有卡槽,内开拨臂上设有卡板,内开拨臂绕转轴转动至儿童锁止钮一侧,即为锁体锁止位,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至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卡入卡槽内,防止内开拨臂转动形成对内开拨臂的锁止,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远离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从卡槽内脱出,内开拨臂为可转动状态形成对内开拨臂的解锁。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还包括闭锁器和锁止机构,闭锁器和锁止机构均设置于底板上,锁止机构与闭锁器连接,锁止机构连接有拉线;通过拉线连接锁止机构及闭锁器,实现电动锁止功能,锁止机构实现内锁止功能。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还包括开启机构,开启机构设置于底板上,内开拨臂与开启机构连接,内开拨臂连接有拉线;通过拉线连接内开拨臂联动开启机构,实现内开启功能。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儿童锁止钮的外端设有钮头;便于人工旋扭儿童锁止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偏置锁块为半柱体或尾端一侧带有弧形缺口的柱体;当偏置锁块为半柱体时,两个卡槽横向布置于半柱体的宽边两侧,当偏置锁块为尾端一侧带有弧形缺口的柱体时,两个卡槽横向布置于柱体上,设置于弧形缺口的两侧。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偏置锁块为斜锥体或斜锥台;斜锥体或斜锥台的底部(底部即面积大的底面)与儿童锁止钮的内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至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卡入卡槽内,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远离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从卡槽内脱出,实现儿童锁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儿童锁止钮和内开拨臂的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止状态下儿童锁止钮和内开拨臂连接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锁状态下儿童锁止钮和内开拨臂连接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中,1-底板,2-儿童锁止钮,3-内开拨臂,4-钮头,5-闭锁器,6-拉线,7-锁止机构,8-开启机构,9-卡板,1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包括底板1、儿童锁止钮2和内开拨臂3,内开拨臂3通过转轴设置于底板1上,底板1上设有安设孔,儿童锁止钮2套设于安设孔内,儿童锁止钮2可在安设孔内转动,儿童锁止钮2的内端布置于锁体内,儿童锁止钮2的外端布置于锁体外,儿童锁止钮2的内端端头靠一侧设有偏置锁块,偏置锁块上外侧横向设有卡槽10,内开拨臂3上设有卡板9,内开拨臂3绕转轴转动至儿童锁止钮2一侧,即为锁体锁止位,当卡槽10随儿童锁止钮2旋转至内开拨臂3一侧,使卡板9卡入卡槽10内,防止内开拨臂3转动形成对内开拨臂3的锁止,当卡槽10随儿童锁止钮2旋转远离内开拨臂3一侧,使卡板9从卡槽10内脱出,内开拨臂3为可转动状态形成对内开拨臂3的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还包括闭锁器5和锁止机构7,闭锁器5和锁止机构7均设置于底板1上,锁止机构7与闭锁器5连接,锁止机构7连接有拉线6;通过拉线6连接锁止机构7及闭锁器5,实现电动锁止功能,锁止机构7实现内锁止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还包括开启机构8,开启机构8设置于底板1上,内开拨臂3与开启机构8连接,内开拨臂3连接有拉线6;通过拉线6连接内开拨臂3联动开启机构8,实现内开启功能。

进一步地,儿童锁止钮2的外端设有钮头4;便于人工旋扭儿童锁止钮2。

进一步地,所述的偏置锁块是指尾端沿轴线向一侧偏置,如半柱体或尾端一侧带有弧形缺口的柱体,亦或斜锥体或斜锥台。

进一步地,偏置锁块为半柱体或尾端一侧带有弧形缺口的柱体;当偏置锁块为半柱体时,两个卡槽10横向布置于半柱体的宽边两侧,当偏置锁块为尾端一侧带有弧形缺口的柱体时,两个卡槽10横向布置于柱体上,设置于弧形缺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偏置锁块为斜锥体或斜锥台;斜锥体或斜锥台的底部(底部即面积大的底面)与儿童锁止钮2的内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儿童锁止钮2安装在锁体辅助底板1上,儿童锁止钮2在两个垂直面上分别设计两种不同操纵,通过旋转儿童锁止钮2实现儿童安全锁的开启和关闭操作,儿童锁开启时,开儿童锁止钮2上造型的卡槽10,限制内开拨臂3运动,无法达到开锁位置,从而实现儿童锁作用;当儿童锁关闭时,开儿童锁止钮2上造型让开内开拨臂3运动轨迹,使其能运动到开启位置实现开锁。

功能实现说明:

儿童锁开启状态:儿童锁止钮2旋转至开启状态,此时其造型面限制了内开拨臂3的运动轨迹,无法达到开锁位置,实现儿童锁功能;

儿童锁关闭状态:儿童锁止钮2旋转至关闭状态,此时其造型面让开了内开拨臂3的运动轨迹,使其可正常运动靠开锁位置,完成开锁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个零件的两个不同造型面设计,通过两个角度的旋转实现了儿童锁的开关,结构简单,通过一个儿童锁止钮2零件,两个造型面,实现儿童锁功能,通过闭锁器5连接锁止机构7实现电动闭锁功能,通过拉线6连接内开启和锁止机构7分别实现内开启和内锁止功能。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儿童锁止钮和内开拨臂,内开拨臂通过转轴设置于底板上,底板上设有安设孔,儿童锁止钮套设于安设孔内,儿童锁止钮可在安设孔内转动,儿童锁止钮的内端布置于锁体内,儿童锁止钮的外端布置于锁体外,儿童锁止钮的内端端头靠一侧设有偏置锁块,偏置锁块上横向设有卡槽,内开拨臂上设有卡板,内开拨臂绕转轴转动至儿童锁止钮一侧,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至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卡入卡槽内,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远离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从卡槽内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还包括闭锁器和锁止机构,闭锁器和锁止机构均设置于底板上,锁止机构与闭锁器连接,锁止机构连接有拉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还包括开启机构,开启机构设置于底板上,内开拨臂与开启机构连接,内开拨臂连接有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儿童锁止钮的外端设有钮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偏置锁块为半柱体或尾端一侧带有弧形缺口的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偏置锁块为斜锥体或斜锥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门的儿童锁机构,包括底板、儿童锁止钮和内开拨臂,内开拨臂通过转轴设置于底板上,底板上设有安设孔,儿童锁止钮套设于安设孔内,儿童锁止钮的内端布置于锁体内,儿童锁止钮的外端布置于锁体外,儿童锁止钮的内端端头靠一侧设有偏置锁块,偏置锁块上外侧横向设有卡槽,内开拨臂上设有卡板,内开拨臂绕转轴转动至儿童锁止钮一侧,即为锁体锁止位,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至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卡入卡槽内,防止内开拨臂转动形成对内开拨臂的锁止,当卡槽随儿童锁止钮旋转远离内开拨臂一侧,使卡板从卡槽内脱出,内开拨臂为可转动状态形成对内开拨臂的解锁。实现儿童锁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陈刚;尚福军;韩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