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7338发布日期:2020-11-25 17:5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锁、特别是侧门锁,该锁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具有转动锁叉和至少一个锁定爪、操纵杆系,该操纵杆系具有至少一个操纵杆和释放杆,其中,借助于释放杆能解锁被锁止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还具有位于操纵杆与释放杆之间的联接元件,其中,联接元件能借助于支承在机动车锁中的惯性元件控制。



背景技术:

由文献de202013104118u1已知了一种机动车门锁,该机动车门锁配设有惯性锁止件。机动车锁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配备有控制杆和联接元件。在此,联接元件设计为具有弹簧装置。锁定装置在操纵杆未被操纵时被锁定或者在操纵杆被操纵时才被以弹簧驱动的方式解锁。如果在操纵杆被操纵时出现操纵速度高于预先确定的速度阈值,则控制杆的惯性确保了延迟地进行操纵杆的操纵。

此外,由文献de202012007312u1已知了一种具有操纵杆和联接装置的机动车锁。操纵杆与联接装置这样共同作用,使得有关的操纵杆与接合的联接装置断开联接,并且使得断开联接的联接装置保持在断开联接的状态中。

如果在事故的情况下导致操纵杆以高于确定的速度阈值的操纵速度操纵,则由于联接装置的由惯性决定的延迟联接,操纵杆执行空行程。

由文献de102014001490a1已知了一种用于释放杆的基于惯性的操纵系统。在此,操纵杆与联接杆共同作用,该联接杆可摆动运动地安装在释放杆上。在此,安置在操纵杆上的弹簧接合到联接杆上并且因此能实现联接杆在操纵杆被操纵时联接。在联接状态中,锁定装置可以借助于释放杆解锁。附加地设置有锁定杆,联接杆也能借助于该锁定杆在由惯性引起的事故的情况下断开联接。

由文献de102014002581a1已知了另一种在用于机动车的锁中的基于惯性的闭锁系统。该闭锁系统具有单独的惯性元件。联接杆安装在操纵杆上并且以弹簧预紧的方式位于下述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联接杆在操纵杆被操纵时与释放杆接合。

在超过操纵杆的操纵速度阈值的情况下,锁止杆作用到联接构件上,从而使联接构件与释放杆脱离接合。锁止杆又以弹簧预紧的方式贴靠在释放杆上并且当以正常的操纵速度操纵该操纵杆时可以跟随操纵杆的运动。在发生事故并且因此操纵杆的速度过高的情况下,控制杆不能通过与控制杆接合的惯性元件跟随操纵杆的运动并与联接杆接合。控制杆然后引起联接杆偏移。在此,用于锁的释放机构的锁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例如将惯性元件固定在偏移状态中,在该偏移状态中控制杆与联接杆接合,从而即使在操纵杆继续被操纵时也不能对锁定装置进行解锁。

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基于惯性的机动车门锁中,惯性元件被接纳在金属的阶梯状芯轴上。在此,阶梯状芯轴一方面用于支承惯性元件,另一方面用作惯性元件的固定件,其中,可以将阶梯状芯轴例如在一侧成型或铆接。金属的阶梯状芯轴在对于惯性元件的支承部位方面提供了高程度的稳定性,并且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用于惯性元件的持久的支承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已知的现有技术出发提供一种改进的机动车锁。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锁,该机动车锁在惯性元件的支承方面提供了高程度的功能安全性、易于安装并且具有少量部件就足够了。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的用于固定惯性杆的可能方案。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要指出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能实现对说明书、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描述的特征的任意的变型可能性。

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的目的由此实现,即,提供一种机动车锁、特别是侧门锁,该锁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具有转动锁叉和至少一个锁定爪;操纵杆系,该操纵杆系具有至少一个操纵杆和释放杆,其中,借助于释放杆能解锁被锁止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还具有位于操纵杆与释放杆之间的联接元件,其中,联接元件能借助于支承在机动车锁中的惯性元件控制,其中,惯性元件能借助于塑料芯轴支承在机动车锁中。通过机动车锁的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使得能够提供一种确保高程度的功能安全性的为惯性元件提供支承的可能性。特别地,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支承的塑料芯轴来消除由腐蚀引起的磨损或者由腐蚀引起的支承部位损坏。此外,通过塑料芯轴可以提供成本低廉的构件,该构件能够以高程度的灵活性制造或构造。因此提供了用于惯性元件的支承部位,该支承部位一方面能实现高程度的功能安全性并且同时能实现对于惯性元件的支承在结构上有利的设计。作为另外的优点,在选择材料时,具有低导热率和低重量的塑料可被用于该支承的芯轴,这继而以有利的方式影响机动车锁的功能性和重量。

在也称为闭锁系统的机动车锁中装配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锁叉和至少一个锁定爪。锁中的锁定装置在此与锁保持件共同作用,该锁保持件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或者固定在门、舱盖、滑动门等部件上。在此,在锁保持件与转动锁叉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转动锁叉摆动并且同时锁定爪与转动锁叉接合。存在具有预锁定和主锁定的锁定装置,这些锁定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广泛已知的。

根据实施方式存在单级的或两级的锁定装置,这些锁定装置具有预锁定和/或主锁定。在这种情况下,锁定爪优选以弹簧预紧的方式与转动锁叉接合。为了解锁,也就是说为了将锁定爪从转动锁叉释放,使用释放杆。在此,锁定爪被释放杆作用以使得锁定爪脱离与转动锁叉的接合并且转动锁叉可以从锁定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在此,转动锁叉的运动大多时候借助于弹簧元件和/或基于由锁保持件与门密封装置组合而产生的拉力负荷进行。

为了操纵释放杆,使用具有至少一个操纵杆的操纵杆系。操纵杆例如可以是内操纵杆或外操纵杆。借助于操纵杆使释放杆运动并且使锁定装置解锁。根据本发明,在操纵杆与释放杆之间布置有联接元件。联接元件能够使操纵杆系、即操纵链在例如车门内把手、内操纵杆和释放杆之间脱开。在此,操纵杆系的脱开借助于惯性元件来控制。在此,通过冲力进行控制。该冲力例如可以由机动车的碰撞产生。来自碰撞的冲力可以例如使外操纵杆移动,该外操纵杆继而使操纵杆系开始移动。惯性元件反作用于/抵抗该冲力并且阻止释放杆的致动。在此情况下,冲力被用于控制联接元件以使得操纵杆系中断。优选地,操纵杆系在机动车锁的未被操纵的状态中联接,并且在机动车受到冲力的情况下联接被脱开。

在本发明的一个变型方案中,塑料芯轴穿过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特别是穿过壳体的部分能借助于成型的方式与壳体连接。机动车锁的壳体优选由塑料制成。附加地,壳体可以由锁板或锁盒至少局部地包围,其中,锁盒或锁板优选地由钢板制成。在此,塑料芯轴穿过壳体和/或锁板或锁盒伸出。在此,塑料芯轴穿过壳体或锁盒或锁板如此远以至于使得能实现将塑料芯轴固定在机动车锁上。塑料芯轴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借助于成型的方式与机动车锁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该塑料芯轴可以例如被设计为圆柱形的并且延伸穿过该壳体的孔和/或套筒,从而能实现对该惯性元件的支承的额外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变型方案中,所述成型能借助于超声波方法实施。塑料芯轴的穿过壳体或者从壳体中伸出的部分可以借助于超声波方法成型,从而产生例如铆钉头形式的不可拆松的连接。附加地,壳体例如可具有插入斜面或倒角部,塑料芯轴的成型的塑料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成形到该插入斜面或倒角部中,从而能附加地、牢固地紧固塑料芯轴。借助于超声波方法或超声波铆接的成型在此提供了高过程安全性的优点和低成本的安装方法,以实现用于惯性元件的支承部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变型方案中,塑料芯轴具有至少一个接合面、特别是用于接纳惯性元件的接合面。机动车锁中的结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惯性元件可以平行于机动车锁中的其它构件——例如杆、齿轮或滑块——布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间隔垫圈、导向垫圈或间隔保持件,以便能够确保安全地操纵机动车锁的部件。根据本发明,塑料芯轴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接合面,该接合面可以同样实现多功能。一方面,接合面可用于牢固地定位惯性元件,从而能实现惯性元件在机动车锁中的定向和稳定地定位。此外,接合面可被定尺寸或设计足够大以使得接合面可以同时用于导向、稳定或用于引导机动车锁中的其它部件。有利地,接合面可一体形成在塑料芯轴上。此外,接合面也可以用作塑料芯轴的止挡面或用作惯性元件的支承元件,例如,在塑料芯轴局部地延伸穿过壳体的孔和/或开口和/或套筒的情况下,由此接合面可以同时用作止挡面和/或用于成型塑料芯轴的穿过壳体的部分的配对支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有利的是塑料芯轴能与惯性元件摩擦锁合/力锁合地、形锁合地或材料锁合地连接。这将得到上文所述的将塑料芯轴安装在机动车锁中的优点,同时塑料芯轴也可以用于将惯性元件固定在机动车锁中。因此,塑料芯轴不仅承担支承惯性元件的任务,而且塑料芯轴同时也可以用于在机动车锁中定位、紧固和/或稳定惯性元件。根据阶梯式芯轴的实施方式,在此可以设想,塑料芯轴仅用作用于惯性元件的支承部位,从而惯性元件相对于塑料芯轴运动,并且另一方面还可以设想,塑料芯轴与惯性元件固定地连接,从而塑料芯轴在惯性元件偏移或摆动时一起运动。根据机动车锁的实施方式,在此有利的是,塑料芯轴摩擦锁合地(例如借助于螺纹连接)、形锁合地(例如以螺纹连接的形式)和/或材料锁合地(例如以粘接的方法)与惯性元件连接。当然,根据本发明也可以设想惯性元件在塑料芯轴上的组合的安装方式和/或组合的保持方式。

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惯性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与塑料芯轴相对应的缺口。以有利的方式,惯性元件可以适配于塑料芯轴的形状。这例如在应当在惯性元件与塑料芯轴之间建立形锁合时是有利的。通过在塑料芯轴与惯性元件之间的形锁合的接合可以实现力矩的可靠传递。此外,在惯性元件与塑料芯轴之间的相配合的缺口可以用于确保对于惯性元件的可靠安装,即当惯性元件由结构决定地仅具有一个装配位置时,从而能防止错误的安装。

有利地,塑料芯轴能够被引导穿过惯性元件。在此塑料芯轴穿过惯性杆,继而又提供了对于惯性元件的可靠支承,并且同时塑料芯轴例如可以用于在例如壳体盖中的进一步支承。当然也可以设想,塑料芯轴在机动车锁的壳体两侧延伸穿过壳体,从而借助于塑料芯轴例如得到将机动车锁壳体、特别是壳体盖与壳体底部连接的可能性。优选地,壳体可以借助于塑料芯轴可拆松地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型方案中,塑料芯轴能与惯性元件锁定,特别能以卡口式连接的形式锁定。如果塑料芯轴至少局部地经过惯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但也可能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缺口而延伸穿过惯性元件,那么一方面可以提供牢固的安装并且同时可能的是,在将惯性元件接合到塑料芯轴上以及转动惯性元件之后能实现将惯性元件固定在塑料芯轴上。形锁合的连接和特别是借助于卡口式连接的连接能实现惯性元件和塑料芯轴的可靠的、快速的、成本低廉的和牢固的连接。借助于形锁合的、特别是卡口式的连接,能够实现牢固地保持惯性元件并且确保惯性元件在惯性元件的摆动区域中安全地起作用。为此特别使用卡口式连接,其中,惯性元件首先能与塑料芯轴连接,惯性元件在塑料芯轴接合到锁壳体中之后获得牢固的支承部位。以有利的方式,塑料芯轴也可以具有关于锁壳体的接合辅助件,从而在将塑料芯轴接合到壳体中的方面也能实现可靠的定位。由此有利地能够形成或增补用于惯性元件的可靠的接合、特别是以卡口式连接的形式。并且形成或增补在机动车锁的壳体方面的接合辅助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变型方案中,惯性元件至少部分地由塑料制成。在由塑料和例如铁组成的复合材料制造惯性元件时,一方面产生如下优点,即,在惯性元件中能提供足够的质量,并且另一方面惯性元件的塑料部件可供用于贴靠在塑料芯轴处。此外,由复合材料制造惯性元件提供的优点为,能防止在惯性元件的表面处的腐蚀或氧还原。在惯性元件上的污物和/或损坏可以影响在塑料芯轴上的支承并且影响惯性元件的功能性。通过塑料芯轴的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结合至少部分地由塑料制成的惯性元件提供了一种材料组合,该材料组合至少绝大部分可以不受负面的金属影响地起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型方案中,有利地塑料芯轴形成为单一件/一体件,特别是形成为单件的塑料注塑件。塑料芯轴的单件式/一体式结构和特别是作为塑料注塑件的制造提供了高程度的结构自由度并且同时提供了使塑料芯轴具有另一种功能的可能性。借助于塑料芯轴的单件式结构,例如可以在支承芯轴的固定方面实现对喷溅水的防护。如果例如湿气到达与壳体相连接的塑料芯轴的部分中,则可以通过一体地接合的接合面来阻止湿气进入到惯性元件的支承区域中。因此,塑料芯轴同时具有关于惯性元件的支承部位的密封功能。所示的变型方案在减少构件数量的同时能实现高程度的功能安全性并且具有结构自由度高和机动车锁结构轻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型方案中,塑料芯轴具有接合面,其中,接合面能设计成使得弹簧预紧力能导入到惯性元件中。该惯性元件优选地借助于卡口式连接与塑料芯轴相连接。在制造技术和功能方面,在阶梯状芯轴与惯性元件之间可设置公差和/或必然需要公差,因为惯性元件在锁或闭锁系统中相对于塑料芯轴运动。在惯性元件与塑料芯轴中的缺口之间的制造技术上的间隙为大约0.5mm。通过根据本发明将弹簧预紧力施加到惯性元件上,可以在制造公差方面阻止惯性元件的无意的运动。因此,可能以有利的方式阻止噪声、例如嘎嘎响声。

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弹簧预紧力能借助于至少一个成型到接合面中的接片——特别是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接片——导入到惯性元件中。将弹簧元件集成到接合面中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以尽可能少的构件数量能实现惯性元件在闭锁系统中的可靠支承。塑料芯轴和特别是形成在塑料芯轴上的接合面在此可以具有一体地形成在接合面的指向惯性元件的方向的表面中的接片,所述接片在制造上突出超过接合面的指向惯性元件的方向的表面。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并且通过接片的可运动性将弹簧预紧力传递到惯性元件上。换句话说,接片至少局部地突出于接合面,从而在将惯性元件安装到塑料芯轴上时使接片变形。一体地形成在塑料芯轴上的接片的变形于是引起朝向惯性元件的方向的弹簧预紧力。

有利地,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对称地成型到接合面中的接片。接片的对称布置提供了弹簧预紧力到惯性元件上的均匀的力传递或传导的优点。如果惯性元件借助于卡口式连接与塑料芯轴连接,则塑料芯轴具有臂,这些臂与惯性元件中的缺口共同作用。优选地,这些接片可以至少在其取向上与塑料芯轴的臂相一致,从而能朝向臂的方向产生弹簧预紧力并且朝向臂在塑料芯轴上的延伸的方向有针对性地产生弹簧预紧力。对称的布置仅当惯性元件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时才是有利的。

因此,也可以有利地使接合面中的接片的取向和数量与惯性元件的几何构造特别是相对于惯性元件的质量相关地取向或形成所述数量。因此,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将弹力施加到惯性元件的相应质量上。惯性元件有利地关于塑料芯轴的中心轴线质量平衡。也就是说,惯性元件的重心与塑料芯轴的中心轴线重合。特别是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将接片对称地布置在接合面中可以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型方案中,接片从阶梯状芯轴的中心轴线出发径向向外在接合面中延伸。弹簧预紧力传导可以有利地在接合面的径向外圆周上导入到惯性元件中。这具有的优点是可提供用于导入到惯性元件中的尽可能大的杠杆力矩。在此,杠杆元件意味着,从阶梯状芯轴的中心轴线出发,接片被设计为使得接片从中心轴线出发径向向外延伸,从而使得杠杆臂可从中心轴线出发径向向外地构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型方案中,接片至少在惯性元件上的贴靠面的区域中具有弧形部/半径,特别地,贴靠面能被设计为球面形的,从而能建立尽可能减小的贴靠面,特别是能建立在接片与惯性元件之间的点接触。一方面,弹簧预紧力可以阻止惯性元件的不期望的运动,但是另一方面,弹簧预紧力反作用于惯性元件相对于塑料芯轴的运动。通过将接片在惯性元件上的贴靠面设计为线形或点形的构造,待导入到惯性元件中的力可以构造成使得虽然能传递必要的力,但在接片与惯性元件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小到最小。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弹簧预紧力导入到惯性元件上的接片的构造,由此能以较少的部件数量成本低廉地制造或提供另一个用于实现高功能安全性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然而适用的是以下原理: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而仅仅表示有利的实施方式。所示出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说明书的其它特征以及权利要求组合地实施。

图中示出:

图1示出具有滑动件、塑料芯轴和惯性元件的机动车锁的三维视图,

图2以穿过机动车锁的壳体的剖面示出安装在塑料芯轴上的惯性元件的视图,

图3示出塑料芯轴的三维视图,该塑料芯轴具有形成在其中并用于将弹簧预紧力导入到惯性元件上的接片,和

图4示出在与壳体和惯性元件一起的处于安装状态中的沿着图3的线iv-iv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三维视图并且仅以机动车锁1的部件的一部分示出机动车锁1。由于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思想,省去机动车锁1的其它部件。在图1中示出壳体2、滑动元件3、塑料芯轴4和惯性元件5。惯性元件5沿着轴线a固定在塑料芯轴4上,其中,塑料芯轴4能插入到壳体2的开口6中。在开口6中可以看到开口7的延伸部,从而塑料芯轴4可以形锁合地插入到开口6中。在该实施例中,塑料芯轴4因此能抗转动地接纳在机动车锁1中。

塑料芯轴4具有延伸穿过壳体2的圆柱形延长部8。接合面9一方面用作用于例如铆接圆柱形延长部8的配对支座并且另一方面用作用于滑动元件3的引导面。此外,接合面9的任务是,在围绕轴线a摆动运动的过程中可靠地引导惯性元件5。在该实施例中,接合面9与塑料芯轴4一体地设计并且设计为塑料注塑件。塑料芯轴4具有延长部10,该延长部延伸穿过惯性元件5。从延伸穿过惯性元件5的延长部出发,塑料芯轴4具有臂,这些臂从塑料芯轴4出发向外延伸。在该实施例中3个臂11与惯性元件5中的缺口12协同作用,使得臂11能被引导穿过惯性元件5的缺口12。

为了安装惯性元件5,塑料芯轴4的臂11被引导穿过惯性元件5的缺口12并且随后惯性元件5经历转动,其中,惯性元件5相对于塑料芯轴4的转动在结构上被设计成使得惯性元件5可以自由运动而臂11不与缺口12相重合,使得能够实现惯性元件5的可靠地功能和保持。在该实施例中实现了在塑料芯轴4与惯性元件5之间的卡口式连接。在将惯性元件5与塑料芯轴4接合并且将塑料芯轴4导入到壳体2的开口6、7中之后,塑料芯轴4抗转动地接纳在壳体中。为此,增厚部13延伸到开口6的延伸部7中。

在图2中,安装的惯性元件5在壳体2中的安装位置中在阶梯状芯轴4上示出。在此,阶梯状芯轴4形成用于惯性元件5的支承面14,其中,塑料芯轴4位置固定地保持在开口6或保持在开口6和延伸部7中。塑料芯轴4的臂11延伸超过惯性元件5的表面15,并且因此将惯性元件5保持在机动车锁1中的定向的位置中。在此,惯性元件5在臂11与接合面9之间可摆动地/可枢转地保持在机动车锁1中。

塑料芯轴4从接合面9出发借助于其圆柱形延长部8穿过壳体2的套筒状的凸起部16延伸并且突出超过壳体2的端部17。开口6在壳体17的端部处配设有倒角部18,该倒角部可以用于接纳圆柱形的延长部的成型的部分。如果圆柱形延长部8和特别是圆柱形延长部8的超过壳体2的端部17伸出的部分例如借助于超声波方法u而被作用,则可以进行成型,并且该成型的部分如铆钉头19那样插入到开口6或倒角部18中。铆钉头19在图2中借助于虚线示出。通过圆柱形延长部8的变形可以在塑料芯轴4与壳体2之间建立不可拆松的连接。因此,惯性元件5获得能由塑料芯轴产生的可靠的支承部位。

图3示出具有成型到接合面21中的接片22、23、24的塑料芯轴的另一个实施例。接片22、23、24设计为塑料芯轴20的一体的组成部分。在此,接片22、23、24从塑料芯轴20的中心轴线a出发径向向外延伸。接片22、23、24在此这样设计,即,只要惯性元件5还没有与塑料芯轴20连接或者惯性元件还没有安装在塑料芯轴20上,接片22、23、24就突出于接合面21的表面25。

接片22、23、24可自由运动,也就是说,接片22、23、24从连接面26出发径向向外延伸,其中径向外端27弹性地贴靠于惯性元件5。在该实施例中,三个接片22、23、24成型到接合面21中,当然也可以设想根据惯性元件5的结构设计和在塑料芯轴20中所需的弹簧预紧力设置另外的接片22、23、24。

在图4中以三维视图示出沿图3中的线iv-iv的剖面。图4示出与安装在壳体2中的惯性元件5一起的塑料芯轴20。相同的部件被分配有与前面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塑料芯轴20具有接片22,该接片将力f作为弹簧预紧力导入到惯性元件5中。如在图4中可见,接片22在安装惯性元件5时沿箭头p的方向摆动,使得在接片22中出现弹簧预紧力f,这将弹簧预紧力施加到惯性元件5上。

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该实施方式中,接片22具有球面形的贴靠面28。也就是说接片22在其径向外端部27上至少在朝向惯性元件5的方向上设计为球面形,从而在接片22与惯性元件5之间存在点接触。因此在惯性元件5与塑料芯轴20之间的相对运动时出现最小的摩擦面并且因此出现滑动摩擦。

附图标记列表:

1机动车锁

2壳体

3滑动元件

4、20塑料芯轴

5惯性元件

6开口

7延伸部

8圆柱形延长部

9、21接合面

10延长部

11臂

12缺口

13增厚部

14支承面

15、25表面

16延伸部

17壳体的端部

18倒角部

19铆钉头

22、23、24接片

26连接面

27径向外端部

28贴靠面

a轴线

u超声波

f力,弹簧预紧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