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片组与旋转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1097发布日期:2021-07-23 2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沿轴向高度可调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可正向旋转且可反向旋转地设置;所述摩擦片组旋转选定的角度之前与之后具有不同高度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包括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沿轴向分布;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可相对旋转且在完成选定角度的相对转动前与转动后,所述摩擦片组具有不同高度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互抵顶并使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沿轴向相对移动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至少其中之一可正向旋转且可反向旋转地设置;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至少其中之一正向旋转且可反向旋转时两者相互作用使所述摩擦片组具有不同的轴向高度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包括第一摩擦片本体,所述第二摩擦片包括第二摩擦片本体;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互抵顶并使所述第一摩擦片本体与所述第二摩擦片本体沿轴向相对移动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具有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二摩擦片具有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与所述第二抵顶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抵顶面与所述第二抵顶面至少其中之一沿圆周方向具有高度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包括第一摩擦片本体和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沿轴向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摩擦片本体;所述第一抵顶面至少存在两个位置,所述两个位置沿轴向突出于第一摩擦片本体的高度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面沿圆周方向平滑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面沿圆周方向为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本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块,两个第一凸块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抵顶面两侧;所述第一凸块沿轴向突出于所述第一摩擦片本体及所述第一抵顶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片包括第二摩擦片本体,所述第二摩擦片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沿轴向突出于所述第二摩擦片本体;所述第二凸块上远离所述第二摩擦片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为所述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二凸块位于两个第一凸块之间,且所述第一凸块沿圆周方向阻挡所述第二阻挡块以使所述第一摩擦片本体与所述第二摩擦片本体联动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段;所述第二抵顶面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二抵顶面与其中一段第一抵顶面相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的相对旋转的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数目为两个以上且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块插置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且可在所述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沿圆周方向移动;两个所述第一凸块阻挡所述第二凸块可限制所述第二凸块旋转的角度;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其中之一设置在第一摩擦片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摩擦片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台阶,另一个套装在所述台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片包括第二摩擦片本体和所述台阶;所述台阶沿轴向突出于所述第一摩擦片本体,所述第一摩擦片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摩擦片本体和所述台阶的第二通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摩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设置有内齿,所述内齿用于与驱动轴相配合将所述第一摩擦片与驱动轴连接。

19.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器包括:

权利要求1至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摩擦片组;

第一被动摩擦片;

第二被动摩擦片;

沿轴向,所述第一被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二被动摩擦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摩擦片两侧;所述第一被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相接触,所述第二被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器还包括外壳、弹性元件以及固定圈;所述外壳设置有管腔;所述弹性元件、第二被动摩擦片、摩擦片、第一被动摩擦片及固定圈依次沿轴向排列并设置于所述管腔内;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外壳连接,将所述弹性元件、第一被动摩擦片、摩擦片及第二被动摩擦片限制在所述管腔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摩擦片组与旋转阻尼器,所述摩擦片组沿轴向高度可调地设置。本发明中的摩擦片组沿轴向高度可变,在正向旋转与反向旋转时具有不同的高度,因此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与第一被动摩擦片及第二被动摩擦片的摩擦力不同,因此可产生不同的阻尼。这样的旋转阻尼器使用在后备箱尾门上时,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电机的负载也不相同,因此电机的负载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不同,对电机的性能要求降低,可以节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卡兰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