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8860发布日期:2020-08-07 19:52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或飞行器发生事故时,门锁机构易产生错位、变形,可能导致门锁失效,无法实现应急撤离。发生事故时对门的抛放能使门与结构间迅速脱离,满足应急撤离需求。目前普遍采用的对门进行抛放的技术方案为抛放时将门上的铰链接头与固定结构上的铰链接头脱开。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布置在铰链所在一侧,然而铰链通常布置在外部,从而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会影响抛放装置的寿命,另外还存在不美观的问题等。另外,目前的抛放装置难以实现抛放力大小的调节,抛放力易受到零件制造精度、装配精度等影响,从而使用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满足铰链门应急状态下的抛放需求,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安装在铰链的另一侧,实现抛放装置的保护,同时抛放力大小可调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包括上抛放把手、抛放调节杆、上抛放接头组件、下抛放接头组件和抛放力调节装置,其中上抛放把手铰接在固定结构上,抛放调节杆与上抛放把手的一端铰接,抛放调节杆上分别固定地设置有上锁销和下锁销,上锁销和下锁销分别可脱离地插入上抛放接头组件和下抛放接头组件,从而分别固定上、下抛放接头组件中与铰链门的铰链连接的铰链接头,抛放力调节装置夹紧抛放调节杆,并且抛放力调节装置的夹紧力可调。

其中上、下抛放接头组件均包括固定在固定结构上的带有插槽的接头支承座,所述铰链接头的一端与铰链门的铰链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插槽中,上、下锁销分别穿过接头支承座插入铰链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从而使铰链接头固定在接头支承座中。

利用这种结构,由于抛放时为接头与铰链接头脱离,而接头支承座可以与铰链接头设置在不同侧,从而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可安装在铰链接头的另一侧,实现抛放装置的保护,同时抛放力大小可调节。

其中所述插槽为圆形槽,铰链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为球头。这样,在铰链接头与接头支承座之间的锁销抽离时,在门的重力作用下,铰链接头将向下转动,采用球头可使铰链接头与接头支承座接触方式保持不变,减小脱离难度。

其中在铰链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与抛放接头组件的盖板之间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弹性垫。这样,在抛放时,弹性垫可以提供弹力,从接头支承座的插槽中推出链接接头。另外,弹性垫可以对其接触的零件产生保护,防止零件间直接接触。

其中抛放调节杆下端固定有调节导销,抛放力调节装置通过夹紧调节导销,夹紧抛放调节杆。

其中抛放力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结构上的调节盒体,其中在调节盒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导向接头的一端插入与调节螺母配合安装的空心螺栓中,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滑轮,在调节螺母与导向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滑轮陷入设置在调节导销侧面的凹槽中,与安装在调节盒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滑轮共同夹紧调节导销。

其中调节导销可以沿抛放调节杆轴向移动,从而可以改变其位置,这样,可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抛放力调节装置,保证第一滑轮能够准确地陷入到调节导销侧面的凹槽中。

还包括通过钢索与上抛放把手连接的下抛放把手。

采用如上所述的铰链门抛放装置,在应急抛放时,拉动上抛放把手或下抛放把手,上抛放把手绕销轴轴线转动带动抛放调节杆向上拉升,因抛放调节杆、上锁销、下锁销为一体,上、下锁销离开铰链接头后部球头上的安装孔,可使安装在接头支承座中的铰链接头脱离。安装抛放装置时,通过改变调节装置中空心螺栓在调节螺母中旋紧的深度,改变弹簧的压紧力,使调节导销与调节装置相互作用力增大或减小,从而调节抛放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部用圆形围绕的部分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部用圆形围绕的部分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3分别是图1中上部用圆形围绕的部分和下部用圆形围绕的部分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中,固定支座10与固定结构(比如飞行器机体的框、梁等)连接固定,固定支座10带双耳,耳片与上抛放把手20的中间位置附近通过销轴连接,上抛放把手20可绕销轴轴线转动。调节杆接头30带双耳,耳片在上抛放把手20的一端(即,与把手端相对的一端)与上抛放把手20通过销轴连接,上抛放把手20与调节杆接头30之间可绕销轴轴线相互转动。调节杆接头30、抛放调节杆40、以及分别设置在抛放调节杆40上的上锁销50和下锁销100连接固定为一体。抛放调节杆40底部带螺纹,设有调节导销110,调节导销110可沿抛放调节杆40轴向移动,从而调节其位置,并通过上下两处螺母(未图示)连接固定在抛放调节杆40上。

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通过上、下抛放接头组件中与铰链门的铰链连接。由于上、下抛放接头组件结构相同,下面以上抛放接头组件为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也适用于下抛放接头组件。具体参见图2,如图所示,上抛放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支承座60、铰链接头70和盖板90,其中接头支承座60及盖板90与固定结构连接固定,接头支承座60上带有插槽,优选为圆形槽,铰链接头70的一端与铰链门的铰链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另一端的形状优选为球头,这样,在铰链接头与接头支承座之间的锁销抽离时,在门的重力作用下,铰链接头将向下转动,采用球头可使铰链接头与接头支承座接触方式保持不变,减小脱离难度。接头支承座60及铰链接头70的球头部分带有圆孔并同心,上锁销50插入圆孔中,使铰链接头70固定在接头支承座中60中。另外,优选地,在铰链接头70的球头部分与盖板90之间可放置呈压缩状态的弹性垫80,这样,在抛放时,弹性垫可以提供弹力,从接头支承座的插槽中推出链接接头。另外,弹性垫可以对其接触的零件产生保护,防止零件间直接接触。

利用这种结构,由于抛放时为接头与铰链接头脱离,而接头支承座可以与铰链接头设置在不同侧,从而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可安装在铰链接头的另一侧,实现抛放装置的保护,同时抛放力大小可调节。

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还包括抛放力调节装置120,抛放力调节装置120可通过夹紧调节导销110,夹紧抛放调节杆40,通过改变调节导销110与抛放力调节装置120相互作用力大小,可以调节抛放力。

具体地,如图3所示,抛放力调节装置120包括调节盒体111,调节盒体111与固定结构连接固定,调节螺母114安装在调节盒体111中。空心螺栓112带有外螺纹,中间带有通孔,防松螺母113、调节螺母114带内螺纹,与空心螺栓112配合安装。导向接头116前端部(图中左侧)带细长杆,插入空心螺栓112中间通孔中,导向接头116的后端部(图中右侧)带双耳,第一滑轮117通过销轴安装在双耳上,调节螺母114与导向接头116的后端部间放置压缩态的弹簧115,在调节导销110的侧面,沿垂直于调节导销110轴向的方向设有凹槽,第一滑轮117陷入所述凹槽中。调节盒体111上带长圆孔(图中未图示),用于安装第一滑轮117的销轴插入长圆孔中,并可沿长圆孔前后(图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同时限制第一滑轮117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在与所述凹槽相反的一侧,在调节盒体111上安装有两个第二滑轮117',所述两个第二滑轮117'贴紧调节导销110的与设置凹槽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从而第二滑轮117'与陷入凹槽的滑轮117共同夹紧调节导销110。抛放时,调节导销110相对于第一滑轮117向上移动,由于弹簧115产生的弹力将第一滑轮117压入调节导销110的凹槽中,调节导销110需克服弹簧115弹力的向下分力向上移动。通过改变抛放力调节装置120中的空心螺栓112在调节螺母140中旋紧的深度,可改变弹簧的压紧力,从而使调节导销110与抛放力调节装置120相互作用力增大或减小,从而调节抛放力。尽管图中表示了上下布置的两个第二滑轮,不过第二滑轮的数量及布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二滑轮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如上所述,调节导销110可沿抛放调节杆40轴向移动,从而调节其位置,便于使第一滑轮117正好放置在凹槽中,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抛放力调节装置装配误差,保证第一滑轮117能准确地陷入调节导销110侧面的凹槽中。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改为调整抛放力调节装置120的安装位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还可包括下抛放把手140,下抛放把手140通过钢丝绳130与上抛放把手20连接,具体地连接在上抛放把手20的把手端和固定支座10之间,从而实现联动。

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应急抛放时,拉动上抛放把手或下抛放把手,使上抛放把手绕销轴轴线转动带动抛放调节杆向上拉升,因抛放调节杆、上锁销、下锁销为一体,上、下锁销离开铰链接头的球头部分的安装孔,可使安装在接头支承座中的铰链接头脱离。安装抛放装置时,通过改变调节装置中空心螺栓在调节螺母中旋紧的深度,改变弹簧的压紧力,使调节导销与调节装置相互作用力增大或减小,从而调节抛放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