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2717发布日期:2021-12-31 16:4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广泛的运用于钳类或剪类的手持式工具,在此尤指可有效增进省力性能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双柄式钳类、剪类等手持式工具,主要以一转轴枢接两柄部及两颚部,使用者通过手掌施力握持该两柄部,令转轴构成支点,用以杠杆省力作用两颚部遂行夹持或剪切工件,其整体操尚称顺畅。
3.但是,该手持式工具在长度及转轴位置不变下,其杠杆省力作用效能是固定的,所以当工件直径或硬度加大至一定程度时,该手持式工具便有所不足了,不是使用者需相应加大施力,造成手部有肌肉疲劳或受伤情形,便是造成该手持式工具无法遂行夹持或剪切工件,换言之,现有手持式工具确有省力性能局限的缺点。
4.是以,发明人认为现有手持式工具有省力性能局限的问题,及经多方试验设计,终成功发明出能进一步改善该问题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工具,其具有相对现有手持式工具更省力的优点。
6.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工具,其内容包括有:一控把单元,其主要由第一轴枢接第一臂及第二臂组成,令第一臂及第二臂的下部得以第一轴为支点,杠杆省力作用于第一臂及第二臂的上部离合;一工作单元,其主要由第二轴枢接第一颚及第二颚组成,令第一颚及第二颚的下段得以第二轴为支点,杠杆作用于第一颚及第二颚的上段离合;一第三轴,其将第一颚下段枢接于第一臂上部;以及一第四轴,其将第二颚下段枢接于第二臂上部,用以构成四连杆组,定义第一轴至第三轴间距为第一尺寸、第一轴至第四轴间距为第二尺寸,控制第一尺寸等于第二尺寸,再定义第二轴至第三轴间距为第三尺寸、第二轴至第四轴间距为第四尺寸,令第三尺寸等于第四尺寸,进一步控制第三尺寸大于第一尺寸。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臂包括左杆及左柄,该第一臂上部界定为第一轴上方的左杆,第一臂下部则界定为第一轴下方的左柄;所述第二臂包括右杆及右柄,该第二臂上部则界定为与左杆匹配的右杆,而第二臂下部是界定与左柄匹配的右柄;所述第一颚包括左掣动体及左驱块,该第一颚上段界定为第二轴上方的左掣动体,第一颚下段则界定为第二轴下方的左驱块;所述第二颚包括右掣动体及右驱块,该第二颚上段则界定为与左掣动体匹配的右掣动体,而第二颚下段是界定为与左驱块匹配的右驱块;前述第三轴将左驱块枢接于左杆,第四轴则是将右驱块枢接于右杆。
8.进一步的,该左柄、右柄顶缘设有相匹配的锯齿状剥线区;前述左掣动体、右掣动
体顶缘设有相匹配的齿条状夹持区,并在夹持区下方一侧设有相匹配的内齿轮状扳动区,且在夹持区下方另一侧由上向下依序设有端子压着区、剪切区。
9.进一步的,该第一臂在左杆与左柄之间朝右突设有第一枢部,此第一枢部贯穿有第一下孔;第二臂朝左突设有与第一枢部对接的第二枢部,该第二枢部贯穿有匹配第一下孔的第二下孔,令第一轴穿枢该第一下孔及第二下孔;前述第一颚于左掣动体与左驱块之间朝右突设有第三枢部,该第三枢部贯穿有第一上孔;此第二颚朝左突设有与第三枢部对接的第四枢部,该第四枢部贯穿有匹配第一上孔的第二上孔,令第二轴穿枢该第一上孔及第二上孔。
10.进一步的,该左杆顶缘于第一下孔的左上方,贯穿有平行第一下孔的第一左孔,而左驱块于底缘贯穿有与第一上孔平行的第二左孔,令第三轴枢接该第二左孔及第一左孔;该右杆顶缘于第二下孔的右上方,贯穿有平行第二下孔的第一右孔,而右驱块于底缘贯穿有与第二上孔平行的第二右孔,令第四轴枢接该第二右孔及第一右孔。
11.进一步的,该第一枢部与第二枢部更于对接面设有环绕第一轴的下簧槽,用以提供下弹簧安装;该第三枢部与第四枢部于对接面设有环绕第二轴的上簧槽,用以提供上弹簧安装。
12.进一步的,该控把单元另设有一闭锁结构,用以保持所述工作单元处于闭合状态。
13.进一步的,该闭锁结构是在第一枢部设有卡槽,更于第二臂顶缘以一梢件枢设一卡块,当所述控把单元连动工作单元相向闭合时,令该卡块得绕梢件转动而定位于卡槽,用以使所述工作单元保持闭合。
14.进一步的,该第一尺寸等于20.2959mm,而第三尺寸则为27.4274mm。
15.是以,本发明在操作控把单元时,该工作单元可进一步放大控把单元杠杆省力作用,使本发明具有双重杠杆省力作用的特征,其明显地改进了习用单一杠杆省力作用的不足处,所以本发明省力性能确较习用更进步,其夹持或剪切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确实能大大改善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17.图2是第1图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从另一方向分解的示意图。
19.图4是第3图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20.图5是第2图s—s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1.图6是本发明工作单元于闭合状态时前视示意图。
22.图7是本发明工作单元于开启状态时前视示意图。
23.图8是本发明四连杆组运用于折边钳的实施例示意图。
24.图9是本发明四连杆组运用于三合一剪切钳的实施例示意图。
25.图10是本发明四连杆组运用于园艺剪的实施例示意图。
26.图11是本发明四连杆组运用于省力航空剪的实施例示意图。
27.图12是本发明四连杆组运用于卡簧钳的实施例示意图。
28.符号说明:
a控把单元ꢀꢀꢀꢀꢀꢀꢀꢀꢀa1剥线区1第一臂ꢀꢀꢀꢀꢀꢀꢀꢀꢀꢀ11左杆12左柄ꢀꢀꢀꢀꢀꢀꢀꢀꢀꢀ13第一枢部14第一下孔ꢀꢀꢀꢀꢀꢀꢀꢀ15第一左孔2第二臂ꢀꢀꢀꢀꢀꢀꢀꢀꢀꢀ21右杆22右柄ꢀꢀꢀꢀꢀꢀꢀꢀꢀꢀ23第二枢部24第二下孔ꢀꢀꢀꢀꢀꢀꢀꢀ25第一右孔3第一轴b工作单元ꢀꢀꢀꢀꢀꢀꢀꢀꢀb1夹持区b2扳动区ꢀꢀꢀꢀꢀꢀꢀꢀꢀb3端子压着区b4剪切区4第一颚ꢀꢀꢀꢀꢀꢀꢀꢀꢀꢀ41左掣动体42左驱块ꢀꢀꢀꢀꢀꢀꢀꢀꢀ43第三枢部44第一上孔ꢀꢀꢀꢀꢀꢀꢀꢀ45第二左孔5第二颚ꢀꢀꢀꢀꢀꢀꢀꢀꢀꢀ51右掣动体52右驱块ꢀꢀꢀꢀꢀꢀꢀꢀꢀ53第四枢部54第二上孔ꢀꢀꢀꢀꢀꢀꢀꢀ55第二右孔6第二轴7第三轴8第四轴9闭锁结构ꢀꢀꢀꢀꢀꢀꢀꢀꢀ91卡槽92梢件ꢀꢀꢀꢀꢀꢀꢀꢀꢀꢀ93卡块g1下簧槽ꢀꢀꢀꢀꢀꢀꢀꢀꢀg10下弹簧g2上簧槽ꢀꢀꢀꢀꢀꢀꢀꢀꢀg20上弹簧p1第一尺寸ꢀꢀꢀꢀꢀꢀꢀꢀp2第二尺寸p3第三尺寸ꢀꢀꢀꢀꢀꢀꢀꢀp4第四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29.请参看图1至图7,本发明至少包括有:一控把单元a,其具有呈左右并排配置的第一臂1、第二臂2,以及轴向沿前后方向配置的第一轴3,且令第一轴3枢接第一臂1及第二臂2,使该第一臂1及第二臂2的下部得以第一轴3为支点,杠杆省力作用第一臂1及第二臂2的上部离合;具体而言,第一臂1包括左杆11及左柄12,该第一臂1上部界定为第一轴3上方的左杆11,第一臂1下部则界定为第一轴3下方的左柄12,该左柄12长度远较左杆11长,第一臂1另在左杆11与左柄12之间朝右突设有第一枢部13,该第一枢部13贯穿有第一下孔14,而左杆11顶缘更于第一下孔14的左上方,贯穿有平行第一下孔14的第一左孔15;至于该第二臂2则是位于第一臂1的右方,第二臂2包括右杆21及右柄22,此第二臂2上部界定为与左杆11匹配的右杆21、下部则界定与左柄12匹配的右柄22,更朝左突设有与第一枢部13对接的第二枢部23,该第二枢部23贯穿有匹配第一下孔14的第二下孔24,用以使第一轴3能穿枢该第一下孔14及第二下孔24,前述第一枢部13与第
二枢部23更于对接面设有下簧槽g1,该下簧槽g1采用环绕第一轴3的配置,用以提供下弹簧g10安装,使第一臂1、第二臂2运作更为顺畅,此外,该右杆21顶缘于第二下孔24的右上方,则贯穿有平行第二下孔24的第一右孔25;前述左柄12、右柄22顶缘则设有相匹配的锯齿状剥线区a1;一工作单元b,其具有呈左右并排配置的第一颚4、第二颚5,以及轴向沿前后方向配置的第二轴6,且令第二轴6枢接第一颚4及第二颚5,使该第一颚4及第二颚5的下段得以第二轴6为支点,杠杆作用第一颚4及第二颚5的上段离合;具体而言,第一颚4包括左掣动体41及左驱块42,该第一颚4上段界定为第二轴6上方的左掣动体41,第一颚4下段则界定为第二轴6下方的左驱块42,另在左掣动体41与左驱块42之间朝右突设有第三枢部43,该第三枢部43贯穿有第一上孔44,而左驱块42更于底缘贯穿有与第一上孔44平行的第二左孔45;至于该第二颚5则是位于第一颚4的右方,第二颚5包括右掣动体51及右驱块52,其上段界定为与左掣动体41匹配的右掣动体51、下段则界定为与左驱块42匹配的右驱块52,更朝左突设有与第三枢部43对接的第四枢部53,该第四枢部53贯穿有匹配第一上孔44的第二上孔54,用以使第二轴6能穿枢该第一上孔44及第二上孔54,前述第三枢部43与第四枢部53更于对接面设有上簧槽g2,该上簧槽g2采用偏心环绕第二轴6的配置,用以提供上弹簧g20安装,使第一颚4、第二颚5运作更为顺畅,此外,该右驱块52于底缘贯穿有与第二上孔54平行的第二右孔55;前述左掣动体41、右掣动体51顶缘则设有相匹配的齿条状夹持区b1,并在夹持区b1下方一侧设有相匹配的内齿轮状扳动区b2,且在夹持区b1下方另一侧由上向下依序设有端子压着区b3、剪切区b4;一第三轴7,其将左驱块42底缘的第二左孔45枢接于左杆11顶缘的第一左孔15;一第四轴8,其将右驱块52底缘的第二右孔55枢接于右杆21顶缘的第一右孔25,用以使第一臂1、第二臂2、第一颚4及第二颚5构成四连杆组,请配合图6及图7观之,定义第一轴3至第三轴7间距为第一尺寸p1、第一轴3至第四轴8间距为第二尺寸p2,控制第一尺寸p1等于第二尺寸p2而构成下等腰三角形,再定义第二轴6至第三轴7间距为第三尺寸p3、第二轴6至第四轴8间距为第四尺寸p4,令第三尺寸p3等于第四尺寸p4而构成上等腰三角形,且进一步控制第三尺寸p3大于第一尺寸p1,使上等腰三角形大于下等腰三角形,就实际产品测试而言,在第一尺寸p1等于20.2959mm时,第三尺寸p3则为27.4274mm,该控把单元a确可较习用更省力的操作工作单元b遂行剪切或夹持;以及一闭锁结构9,请配合图3及图4观之,其于第一枢部13适当位置设有卡槽91,而第二臂2顶缘则以一梢件92枢设一卡块93,当控把单元a连动工作单元b相向闭合时,令该卡块93得绕梢件92顺时针转动而定位于卡槽91,用以使工作单元b保持闭合,不会因外力碰撞而张开,进而确保使用安全性,如欲解除该状态,只需扳动卡块93绕梢件92逆时针转动,即可释放卡块93、卡槽91,用以使工作单元b得遂行剪切或夹持。
30.如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控把单元a与第一轴3的搭配属一种省力杠杆,在此基础上,令第一尺寸p1等于第二尺寸p2、第三尺寸p3等于第四尺寸p4,更进一步控制第三尺寸p3又大于第一尺寸p1,如此即可使控把单元a驱动工作单元b进行剪切或夹持时,该工作单元b可额外放大控把单元a杠杆省力作用,令本发明具有双重杠杆省力作用的特征及进步性,其明显地改进了习用单一杠杆省力作用的不足处,所以本发明省力性及适用范围能确较习用更进步。
31.烦请参看图8,其说明本发明只须更换相应的第一颚4、第二颚5,即可适用于九十度折边钳,相同的道理,本发明可等效运用于图9所示的铝型材三合一剪切钳、图10所示的园艺剪、图11所示的省力航空剪,或者图12所示的卡簧钳,换言之,本发明该第一臂1、第二臂2、第一轴3、第一颚4、第二颚5、第二轴6、第三轴7及第四轴8构成的四连杆组,可广泛的运用于钳类或剪类工具,其可视市场实际需求而定。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