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8867发布日期:2021-01-23 11:1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密码锁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访问控制系统),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它的种类很多,有简易的电路产品,也有基于芯片的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现在应用较广的电子密码锁是以芯片为核心,通过编程来实现的,电子锁具,它也是以51系列单片机(at89051)为核心,配以相应硬件电路,完成密码的设置、存贮、识别和显示、驱动电磁执行器并检测其驱动电流值、接收传感器送来的报警信号、发送数据等功能。
[0003]
现有的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通常采用指纹开锁和数字密码开锁两种,当电子锁断电时导致不能正常开锁,当使用者双手提重物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开锁,且黑暗中数字密码不容易看清输入,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包括锁壳和滑轨,所述锁壳的正表面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把手的上方设置有方形槽,且方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按键,所述方形槽的边缘固定安装有阻尼转轴,且阻尼转轴的外侧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感应灯,所述方形槽的上方安装有红外摄像头,所述滑轨位于锁壳的左右两侧,且滑轨的内部与滑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滑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端一体化安装有挂钩。
[0007]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的内表面与把手的外表面相贴合,且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橡胶套相贴合的凹槽。
[0008]
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阻尼转轴与方形槽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盖板的竖直中心线与方形槽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9]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指纹识别区,且指纹识别区的左侧设置有锁孔。
[0010]
优选的,所述锁壳通过滑轨和滑条与连接杆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之间相互平行。
[0011]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之间与滑条之间均关于锁壳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且滑条的形状设置为“t”字形结构。
[0012]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通过橡胶套的设置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现象,其次橡胶套柔软能够避免使用者在冬季直接接触表面冰冷的把手,当该装置所处环境黑暗时,可将盖板通过阻尼转轴向上转动,直至盖板与按键之间呈90
°
,盖板打开时位于盖板下表面的感应灯随之点亮,该装置中感应灯的亮灭结构与冰箱内部灯泡亮灭结构相同,节省感应灯的电量,感应灯为该装置进行照明,便于密码输入,当使用者手部提有大量重物时,可将重物悬挂于挂钩上,使得使用者双手释放,便于开锁,该装置中挂钩的安装方式简便,只需将连接杆表面的滑条对准滑轨插入,滑轨的下端密封,因此挂钩被稳定悬挂于锁壳的左右两侧。
[0014]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种开锁方式,可适用于多种环境,其次该装置设置有照明结构,便于在黑暗情况下输入密码开锁,且锁壳左右两侧均设置挂钩,挂钩可悬挂重物,释放使用者双手进行开锁。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的盖板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锁壳、2把手、3橡胶套、4方形槽、5按键、6阻尼转轴、7盖板、8感应灯、9红外摄像头、10指纹识别区、11锁孔、12滑轨、13滑条、14连接杆、1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
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可远程控制智能电子锁,包括锁壳1和滑轨12,锁壳1的正表面安装有把手2,且把手2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3,把手2的上方设置有方形槽4,且方形槽4的内部设置有按键5,方形槽4的边缘固定安装有阻尼转轴6,且阻尼转轴6的外侧连接有盖板7,盖板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感应灯8,方形槽4的上方安装有红外摄像头9,滑轨12位于锁壳1的左右两侧,且滑轨12的内部与滑条13的一端相连接,滑条1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的下端一体化安装有挂钩1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种开锁方式,可适用于多种环境,其次该装置设置有照明结构,便于在黑暗情况下输入密码开锁,且锁壳1左右两侧均设置挂钩15,挂钩15可悬挂重物,释放使用者双手进行开锁。
[0021]
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套3的内表面与把手2的外表面相贴合,且把手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橡胶套3相贴合的凹槽,盖板7通过阻尼转轴6与方形槽4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盖板7的竖直中心线与方形槽4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把手2的下方设置有指纹识别区10,且指纹识别区10的左侧设置有锁孔11,锁壳1通过滑轨12和滑条13与连接杆1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12之间相互平行,连接杆14之间与滑条13之间均关于锁壳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且滑条13的形状设置为“t”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种开锁方式,可适用于多种环境,其次该装置设置有照明结构,便于在黑暗情况下输入密码开锁,且锁壳1左右两侧
均设置挂钩15,挂钩15可悬挂重物,释放使用者双手进行开锁。
[0022]
工作原理:使用时,握住把手2表面的橡胶套3进行转动开门,橡胶套3的设置用于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把手2之间的摩擦力,该装置共设置有三种开锁方式,将钥匙插入锁孔11中进行转动开锁,该种开锁方式最为传统普遍,实用性最高,使用条件最低,能够在该装置断电情况下进行开锁,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10进行指纹的识别开锁,该种开锁方式简便实用,当该装置所处环境黑暗时,可将盖板7通过阻尼转轴6向上转动,直至盖板7与按键5之间呈90
°
,盖板7打开时位于盖板7下表面的感应灯8随之点亮,感应灯8为该装置进行照明,便于密码输入,当使用者手部提有大量重物时,可将重物悬挂于挂钩15上,使得使用者双手释放,便于开锁。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