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6574发布日期:2021-02-26 19:5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拉门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拉门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推拉门锁是在锁体的方舌伸出的状态下,在室外只需轻推或按动拉手,即可开门;在室内只需拉动拉手就可收缩方舌与斜舌,从而把门打开。为实现门锁的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四种开门方式,锁体中需要设置推拉盒作为传动机构。于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为cn207847295u,公开了一种智能推拉门锁,所述门内推拉传动机构和门外推拉传动机构采用相同结构,均由固定壳体、安装于固定壳体内的上下推拉片、上下传动齿臂、复合齿轮和方杆驱动齿轮组成,所述复合齿轮由异形齿轮和圆形齿轮组成,异形齿轮为上部设有齿口与方杆驱动齿轮相啮合,圆形齿轮的圆心和异形齿轮的圆心重合插接一圆管,异形齿轮的圆心镶嵌有轴承,所述上下传动齿臂包括两个分别设于上下推拉片的上面两侧,上下传动齿臂的齿口与圆形齿轮的相啮合,上下推拉片的下端设有方口,异形齿轮的背后设有扭簧。现有技术中都是上下推拉片与上下传动齿臂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所降低,同时部件较多,不利于人们的生产与安装,其次内部由上下传动齿臂上下运动带动齿轮旋转运动,从而带动锁体旋转运动,由于上下传动齿臂分别通过螺丝与上下推拉片进行固定连接,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势必会降低内部设备稳固性,从而不利于开门。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拉门锁结构,其设计合理,避免传动杆由多个部件组装为一体构造,减少了部件,大大提高了一体成型传动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其可通用于左开门或右开门,最终可实现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的四种开锁方式。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推拉门锁结构,包括门锁体,所述门锁体上设置有把手和锁体,所述门锁体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和盖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沿底座上下滑动的传动杆和传动齿轮机构,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齿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推拉限位件,所述传动杆上连接有把手,所述传动齿轮机构与所述锁体传动连接;在传动杆上安装有推拉限位件,当把手进行拉推运动,则会带动传动杆沿着底座上下滑动,传动杆会啮合传动齿轮机构运动,传动齿轮机构带动锁体的伸缩,实现门锁体的推拉开门。
[0007]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包括杆部,以及与杆部一体成型的齿条部,所述杆部安装有推拉限位件。对于与杆部一体成型的齿条部构成的传动杆,减少了较多部件组装在一起,有利于生产制作,也使得在长期使用过程当中损耗,避免了组装起来的部件出现松动现象。
[0008]
优选地,所述齿条部包括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分
别位于所述齿条部的两侧边。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为一体成型,便于生产制作。
[0009]
优选地,所述杆部上推拉限位件包括第一推拉限位孔和第二推拉限位孔,以及第一推拉限位孔或第二推拉限位孔中安装有一推拉限位柱。在第一推拉限位孔或第二推拉限位孔中安装有一推拉限位柱,其是取决于把手拉或推的状态,当把手需要拉动时,只需要将推拉限位柱安装在第一推拉限位孔中即可,当把手需要推动时,只需要将推拉限位柱安装在第二推拉限位孔中即可。
[0010]
优选地,所述推拉限位柱为第一螺丝。其采用第一螺丝部件,部件来源广泛,便于人们的采购,同时也便于人们的安装与使用。
[0011]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防脱落孔,所述防脱落孔中安装有供所述传动杆防止脱落的防脱件。其有利于实现传动杆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传动杆与底座相脱离,更加有利于部件的固定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防脱固定柱,所述防脱固定柱位于所述防脱落孔中间,所述防脱固定柱中间安装有所述防脱件。更加有利于防脱件的安装,从而使得更加能够快速将传动杆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0013]
优选地,所述防脱落孔为操场状,防脱件为第二螺丝,防脱件可在防脱落孔中上下活动。有利于通过防脱件在底座上压住,从而实现传动杆的上下活动。
[0014]
优选地,所述传动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副齿轮和主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所述第一上齿轮套在所述第一下齿轮上,所述第一下齿轮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上齿轮与所述副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所述第二上齿轮套在所述第二下齿轮上,所述第二下齿轮与所述第二啮合齿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上齿轮与所述副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副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有所述主齿轮,所述主齿轮连接有所述锁体。其设计合理,有利于通过传动齿轮机构相互啮合传动,最终实现锁体的推拉开门。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或所述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通过换向卡件固定连接。通过换向卡件能够实现将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或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固定在一起。
[0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齿轮和所述第二上齿轮均为异形齿轮,所述第一下齿轮和第二下齿轮均为半圆形齿轮。其更加有利于人们的安装,也有利于后期的啮合传动,最终实现由传动杆的上下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更加有利于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0017]
优选地,所述换向卡件包括柱体以及与柱体一体成型的卡柱。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人们的安装与制作,同时更加有利于将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或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固定在一体,有利于实现第一上齿轮和第一下齿轮或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做同一方向运动。
[0018]
优选地,所述主齿轮为方杆驱动齿轮。
[0019]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组固定柱、第二齿轮组固定柱、副齿轮固定柱和主齿轮固定座,所述第一齿轮组固定柱和第二齿轮组固定柱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副齿轮固定柱连接有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固定座上安装有所述主齿轮。其底座设计合理,便于人们的快速定位安装。
[0020]
优选地,所述方杆驱动齿轮包括上部盖板和下方齿轮,所述上部盖板中间开有方形孔,且中间开有方形孔上端面的上部盖板周边设置有指示标志,所述上部盖板下方设置有下柱,所述下方齿轮中间开有穿孔,所述穿孔中安装有所述下柱。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上部盖板和下方齿轮的组装成一个方杆驱动齿轮。
[0021]
优选地,所述主齿轮中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所述锁体,通过主齿轮带动连接杆的运动,从而可以实现锁体的伸缩,最终实现门锁体的推拉开门。
[0022]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供传动杆上下滑动的滑槽,与之对应地,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推拉限制槽,在传动杆向上运动时,直至第二限位板一端面与所述推拉限制槽一端面相抵住,在传动杆向下运动时至第二限位板另一端面与所述推拉限制槽另一端面相抵住。其设计有利于实现传动杆上下滑动,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3]
优选地,还包括反锁机构,所述反锁机构包括卡块、用于连接所述卡块的弹簧杆,所述弹簧杆底部设有左右拨动按钮以及引导弹簧杆左高右低斜运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卡槽口,与之对应地,所述主齿轮上设置有凸块,在拨动左右拨动按钮时,卡块上的弹簧杆进行左高右低斜运动,使得主齿轮上的凸块与定位块上的卡槽口进行脱开与卡合,则实现反锁机构的开关状态。有利于实现通过反锁机构实现门锁的反锁,更加有利于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0024]
优选地,所述弹簧杆包括与卡块一体成型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中安装有弹簧。其设计便于人们的安装。
[002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
(1)本实用新型空腔内安装有沿底座上下滑动的传动杆和传动齿轮机构,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齿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推拉限位件,其设计合理,便于组装在一起,便于生产与制作,其可通用于左开门或右开门,最终可实现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的四种开锁方式;
[0027]
(2)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杆包括杆部,以及与杆部一体成型的齿条部,所述杆部安装有推拉限位件,所述齿条部包括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分别位于所述齿条部的两侧边, 其设计合理,避免传动杆由多个部件组装为一体构造,减少了部件,大大提高了一体成型传动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锁体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杆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003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立体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机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组示意图。
[0035]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齿轮示意图。
[0036]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齿轮示意图。
[0037]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齿轮组示意图。
[0038]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上齿轮示意图。
[0039]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下齿轮示意图。
[0040]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向卡件示意图。
[0041]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齿轮示示意图。
[0042]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盖板立体示意图。
[0043]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盖板俯视方向示意图。
[0044]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方齿轮示意图。
[0045]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与锁体连接示意图。
[0046]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锁机构示意图。
[0047]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锁机构立体示意图。
[0048]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锁机构上卡槽口与主齿轮上凸块配合状态示意图。
[0049]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拨动按钮与定位块连接状态示意图。
[0050]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安装示意图。
[0051]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与定位销连接状态示意图。
[0052]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锁机构与底座连接状态示意图。
[0053]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57]
参阅图1、图2和图17,一种推拉门锁结构,包括门锁体1,门锁体1上设置有把手2和锁体3,门锁体1包括底座11和盖板12,底座11和盖板12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安装有沿底座11上下滑动的传动杆4和传动齿轮机构5,传动杆4与传动齿轮机构5传动连接,传动杆4上设置有推拉限位件6,传动杆4上连接有把手2,传动齿轮机构5与锁体3传动连接。在传动杆4上
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当把手2进行拉推运动,则会带动传动杆4沿着底座11上下滑动,传动杆4会啮合传动齿轮机构5运动,传动齿轮机构5带动锁体3的伸缩,实现门锁体1的推拉开门。
[0058]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传动杆4包括杆部41,以及与杆部41一体成型的齿条部42,齿条部42包括第一啮合齿421和第二啮合齿422,第一啮合齿421和第二啮合齿422分别位于齿条部42的两侧边,杆部41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杆部41上推拉限位件6包括第一推拉限位孔61和第二推拉限位孔62,以及第一推拉限位孔61或第二推拉限位孔62中安装有一推拉限位柱63,推拉限位柱63为第一螺丝。传动杆4上设置有防脱落孔43,具体来说传动杆4上齿条部42,防脱落孔43中安装有供传动杆4防止脱落的防脱件44。
[0059]
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11上设置有防脱固定柱111,防脱固定柱111位于防脱落孔43中间,防脱固定柱111中间安装有防脱件44,防脱落孔43为操场状,防脱件44为第二螺丝,防脱件44可在防脱落孔43中上下活动,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组固定柱112、第二齿轮组固定柱113、副齿轮固定柱114和主齿轮固定座115,第一齿轮组固定柱112和第二齿轮组固定柱113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组51和第二齿轮组52,副齿轮固定柱114连接有副齿轮53,主齿轮固定座115上安装有主齿轮54。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16和第二限位板117,第一限位板116和第二限位板117之间形成供传动杆4上下滑动的滑槽118,与之对应地,如图3所示,传动杆4上设置有推拉限制槽45,在传动杆4向上运动时,直至第二限位板117一端面与推拉限制槽45一端面相抵住,在传动杆4向下运动时至第二限位板117另一端面与推拉限制槽45另一端面相抵住。
[0060]
如图6所示,传动齿轮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组51、第二齿轮组52、副齿轮53和主齿轮54,副齿轮53啮合传动连接有主齿轮54,主齿轮54为方杆驱动齿轮,主齿轮54连接有锁体3。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一齿轮组51包括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第一上齿轮511套在第一下齿轮512上,第一下齿轮512与第一啮合齿421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上齿轮511与副齿轮53啮合传动连接。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齿轮组52包括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第二上齿轮521套在第二下齿轮522上,第二下齿轮522与第二啮合齿422啮合传动连接,第二上齿轮521与副齿轮53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或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通过换向卡件55固定连接。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二上齿轮521均为异形齿轮,第一下齿轮512和第二下齿轮522均为半圆形齿轮。如图13所示,换向卡件55包括柱体551以及与柱体551一体成型的卡柱552。
[0061]
如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主齿轮54为方杆驱动齿轮,方杆驱动齿轮包括上部盖板541和下方齿轮542,上部盖板541中间开有方形孔,且中间开有方形孔上端面的上部盖板周边设置有指示标志,上部盖板541下方设置有下柱,下方齿轮542中间开有穿孔,穿孔中安装有下柱。如图18所示,主齿轮54中安装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连接有锁体3,通过主齿轮54带动连接杆31的运动,从而可以实现锁体3的伸缩,最终实现门锁体3的推拉开门。
[0062]
如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和图24所示,还包括反锁机构7,反锁机构7包括卡块71、用于连接卡块71的弹簧杆72,弹簧杆72底部设有左右拨动按钮73以及引导弹簧杆72左高右低斜运动的定位块74,定位块74上设置有卡槽口75,与之对应地,主齿轮54上设置有凸块543,在拨动左右拨动按钮73时,卡块71上的弹簧杆72进行左高右低斜运动,使得主齿轮54上的凸块543与定位块74上的卡槽口75进行脱开与卡合,则实现反锁机构7的开关状
态。弹簧杆72包括与卡块71一体成型的安装柱721,安装柱721上开有安装槽722,安装槽722中安装有定位销723,定位销723中安装有弹簧724,其设计稳定了卡槽口75与凸块543的卡合,同时大大拨动手感,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如图25所示,主齿轮54上的凸块543与定位块74上的卡槽口75进行脱开与卡合,使得主齿轮54与反锁机构7安装在底座11上,与之对应地,底座11上设置有安装板76,安装板76卡合反锁机构7上的凹槽,从而实现两者的快速定位安装,具体的凹槽位于反锁机构7的定位块74下底面上,便于人们的安装。
[0063]
如图26所示,由于门有在左开或右开的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锁结构也存在左开或右开的情况,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推拉门锁结构有在门体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情况:
[0064]

当安装在门体左侧上(当安装门体为左开门)时:左外推—需要推开门时,其会在传动杆4上杆部41的第二推拉限位孔62中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二齿轮组52,第一推拉限位孔61不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一上齿轮511套在第一下齿轮512上。在使用过程中当把手2推动时,传动杆4会沿着第一限位板116和第二限位板117之间形成的滑槽118向下滑动,直到第二限位板117上端面与第二限位板117上端面相对应推拉限制槽45对应面相抵住,此时传动杆4上的第二啮合齿422向下运动,由于第二啮合齿422与第二齿轮组52上的第二下齿轮52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二齿轮组52,从而第二上齿轮521会随着第二下齿轮522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上齿轮511套在第一下齿轮512上,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没有通过换向卡件55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虽然第一啮合齿421的向下运动,也会带动第一齿轮组51上第一下齿轮512顺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第二上齿轮521的逆时针转动会带动副齿轮53顺时针旋转(其中副齿轮53虽然会带动第一齿轮组51上第一上齿轮511逆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副齿轮53会带动主齿轮54旋转,从而主齿轮54带动锁体3运行,最终实现锁体3的锁舌伸缩,从而实现门锁体1的推拉开门。而在上方的反锁机构7可在进行反锁的时候与主齿轮54相互配合使用。
[0065]

当安装在门体左侧上(当安装门体为左开门)时:左内拉—需要拉开门时,其会在传动杆4上杆部41的第一推拉限位孔61中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一齿轮组51,第二推拉限位孔62不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二上齿轮521套在第二下齿轮522上。在使用过程中当把手2拉动时,传动杆4会沿着第一限位板116和第二限位板117之间形成的滑槽118向上滑动,直到第二限位板117下端面与第二限位板117下端面相对应推拉限制槽45对应面相抵住,此时传动杆4上的第一啮合齿421向上运动,由于第一啮合齿421与第一齿轮组51上的第一下齿轮51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一齿轮组51,从而第一上齿轮511会随着第一下齿轮512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上齿轮521套在第二下齿轮522上,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没有通过换向卡件55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虽然第二啮合齿422的向上运动,也会带动第二齿轮组52上第二下齿轮522顺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第一上齿轮511的逆时针转动会带动副齿轮53顺时针旋转(其中副齿轮53虽然会带动第二齿轮组52上第二上齿轮521逆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副齿轮53会带动主齿轮54旋转,从而主齿轮54带动锁体3运行,最终实现锁体3的锁舌伸缩,从而实现门锁体1的推拉开门。而在上方的反锁机构7可在进行反锁的时候与主齿轮54相互配合使用。
[0066]

当安装在门体右侧上(当安装门体为右开门)时:右外推——需要推开门时,其会在传动杆4上杆部41的第二推拉限位孔62中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一齿轮组51,第一推拉限位孔61不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二上齿轮521套在第二下齿轮522上。在使用过程中当把手2推动时,传动杆4会沿着第一限位板116和第二限位板117之间形成的滑槽118向下滑动,直到第二限位板117上端面与第二限位板117上端面相对应推拉限制槽45对应面相抵住,此时传动杆4上的第一啮合齿421向下运动,由于第一啮合齿421与第一齿轮组51上的第一下齿轮51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顺时针转动,且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一齿轮组51,从而第一上齿轮511会随着第一下齿轮512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二上齿轮521套在第二下齿轮522上,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没有通过换向卡件55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虽然第二啮合齿422的向下运动,也会带动第二齿轮组52上第二下齿轮522逆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第一上齿轮511的顺时针转动会带动副齿轮53逆时针旋转(其中副齿轮53虽然会带动第二齿轮组52上第二上齿轮521顺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副齿轮53会带动主齿轮54旋转,从而主齿轮54带动锁体3运行,最终实现锁体3的锁舌伸缩,从而实现门锁体1的推拉开门。而在上方的反锁机构7可在进行反锁的时候与主齿轮54相互配合使用。
[0067]

当安装在门体右侧上(当安装门体为右开门)时:右内拉——需要拉开门时,其会在传动杆4上杆部41的第一推拉限位孔61中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二齿轮组52,第二推拉限位孔62不安装有推拉限位件6,第一上齿轮511套在第一下齿轮512上。在使用过程中当把手2拉动时,传动杆4会沿着第一限位板116和第二限位板117之间形成的滑槽118向上滑动,直到第二限位板117下端面与第二限位板117下端面相对应推拉限制槽45对应面相抵住,此时传动杆4上的第二啮合齿422向上运动,由于第二啮合齿422与第二齿轮组52上的第二下齿轮52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二上齿轮521和第二下齿轮522通过换向卡件55连接成第一齿轮组51,从而第二上齿轮521会随着第二下齿轮522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上齿轮511套在第一下齿轮512上,第一上齿轮511和第一下齿轮512没有通过换向卡件55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虽然第一啮合齿421的向上运动,也会带动第一齿轮组51上第一下齿轮512逆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第二上齿轮521的顺时针转动会带动副齿轮53逆时针旋转(其中副齿轮53虽然会带动第一齿轮组51上第一上齿轮511顺时针转动,但是其没有任何影响),副齿轮53会带动主齿轮54旋转,从而主齿轮54带动锁体3运行,最终实现锁体3的锁舌伸缩,从而实现门锁体1的推拉开门。而在上方的反锁机构7可在进行反锁的时候与主齿轮54相互配合使用。
[0068]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