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3119发布日期:2021-03-27 00:40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轮机导叶轴套检修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导水机构是用于导水的一种设施,它是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是运行中控制进入机组的水流方向和大小的装置,对整个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导水叶是导水机构中的转动部件,是通过活动导叶开度的大小控制进水量调节发电机的出力,活动导叶转轴通过上中下三部内嵌式自润滑轴套固定,上轴套和中轴套镶嵌在导叶套筒上,下轴套内嵌在底环上,水轮机活动导叶安装在轴套中以便灵活转动,实现开度调节,若轴与轴套之间的间隙设计不合理,则可能引起机组关机时导叶关闭不严,漏水过大,机组加闸时间长,中上轴套间隙过大还可能造成顶盖漏水,或引起导叶轴与轴套抱死,操作油压骤然升高,甚至卡死,剪断销剪断等现象,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3.目前轴套材料有锡青铜(zqsn6-6-3)、mc尼龙6# 、尼龙1010以及改性的聚甲醛塑料与青铜板复合材料(fz系列)等,尼龙轴套是常用的材料,但由于对尼龙的吸水性能及温度性能掌握不够,导致某些机组在运行中产生“抱轴”现象,轴套成了转动部件,造成操作油压升高,严重时产生剪断销剪断等故障,目前一般采用增大间隙的办法来解决,但加大轴套间隙会给导叶立面间隙的处理带来困难,且使轴套及导叶本身受力不良,增大了导水机构传动系统的死行程,使得安装调整好的导叶经过数次关闭与开启操作后,立面间隙即行恶化,间隙变大,漏水量增加,进而引起气蚀破坏。只能通过在检修中不断更换轴套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优化检修中现有的轴套压装方式,从而提高检修质量。
4.压装过程中轴套与轴套孔采用的是过盈配合,须将轴套冷冻后,经热胀冷缩的原理,使轴套尺寸变小,将原来的过盈配合转变成间隙配合后再放入轴套孔中,实际工作中,由于轴套加工精度不够,尼龙轴套又容易变形,又受现场冷却设备所限,轴套冷却后无法达到间隙配合所需的最小外径值,故仍需借助外力将轴套压装至轴套孔中,轴套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轴套的精度、寿命和性能,目前最好的轴套压装方法是使用自动式压装机来压装轴套,此种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且压装质量可靠,但此方法只适用于在制造厂大批量的压装,在检修工作中,受限于检修环境、检修工期及出于经济性的考虑,此种方法不宜使用。
5.在日常检修工作中,现在常用的压装方法是人工锤击法,在安装过程中需两人使用铁榔头对称锤击轴套,使轴套被压入至轴套孔中,此种方法在撞击过程中,两人必须同时敲击,且用力大小也要相等,否则轴套很难向前推进,而且轴套的壁很薄,敲击的受力点也不容易掌握,由于采用榔头直接敲击,冲击力大,容易造成轴套的损伤,也容易使轴套受力不均匀,造成轴套歪斜无法向前推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解决了传统方法压装过程中轴套受力不均的问题,更好的保护了轴套。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包括受力压板,所述受力压板的一端中心设置受力圆台,所述受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圆环,所述连接圆环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受力压板的外径与轴套孔内径一致,所述连接圆环外径与轴套内径一致,所述受力圆台为梯形圆台结构。
8.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受力圆台的小径端与受力压板连接。
9.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受力圆台、受力压板、连接圆环均同心设置。
10.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受力圆台顶端设有缓冲垫。
11.方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圆环外部包覆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设置多个圆环形凸起。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3.1、本实用新型压装轴套时只需要一人敲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人敲击的同时性及用力大小相等性的问题,降低了操作风险;
14.2、相比现有技术轴套的压装方式需要2-3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本实用新型只需1名检修人员即可安全有序开展此项工作,解放了人力;
15.3、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操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节约了检修时间,保证了检修的工期;
16.4、由于轴套壁很薄,现有技术直接敲击轴套,受力点不容易掌握,且冲击力大,容易造成轴套的损伤,也容易使轴套受力不均匀,造成轴套歪斜无法向前推进,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缓冲装置,保护了轴套,而梯形受力圆台的设计,使每次敲击更容易对准几何中心位置,解决了敲击中轴套受力不均的问题,保证了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结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结构俯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结使用示意图;
20.其中:1、受力圆台,2、受力压板,3、连接圆环,4、轴套,5、轴套孔,6、导叶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实用新型。
2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轮机导叶轴套压装装置,具体的实施例中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受力压板2,所述受力压板2的一端中心设置受力圆台1,所述受力压板2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圆环3,所述连接圆环3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受力压板2的外径与轴套孔5内径一致,和导叶套筒6的内径也一致,所述连接圆环3外径与轴套4内径一致,所述受力圆台1为梯形圆台结构,所述受力圆台1的小径端与受力压板2连接,所述受力圆台1、受力压板2、连接圆环3均同心设置,所述受力圆台1和受力压板、连接圆环3均为钢制结构。
2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受力圆台1顶端设有缓冲垫,进一步缓冲冲击力,避免对本装置的损伤。
2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圆环3外部包覆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设置多个圆环形凸起,使得连接圆环3与轴套4紧密连接的情况下,还能减少连接圆环3与轴套4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卡接过程中损伤轴套4。
2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是:如图3所示,将连接圆环3卡在轴套4内,然后用力均匀的敲击受力圆台1,这样轴套4便能平稳的被压入轴套孔5内,直至完全被压入,连接圆环3的作用是使轴套4卡在本装置上,防止在敲击过程中,左右摇摆,损坏轴套4,受力圆台1的作用是使每次敲击都能准确的找准圆心,且作用力经受力压板2传递给轴套4四周的分力的大小相等,且方向都垂直向下,使轴套4四周受力均匀,本实用新型不但解决了导叶轴套4压装的技术难题,也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