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体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8927发布日期:2021-07-30 13:0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锁体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锁体及门锁。



背景技术:

锁体作为门锁的核心组件,锁体的结构对门锁的总体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现有的部分锁体虽然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剪刀舌组件和三角舌组件之间的联动,在开锁时,三角舌组件通过联动机构来带动剪刀舌组件进行开锁。但由于现有的联动机构的限制,联动机构在联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或者卡死的问题,使得三角舌组件在伸出锁壳的过程中并无法使剪刀舌稳定地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锁体及门锁,以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剪刀舌组件、锁止机构、三角舌组件以及杠杆机构,锁壳具有收容空间,剪刀舌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收容空间并可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壳;锁止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并可选择性地锁止剪刀舌组件以保持剪刀舌组件处于伸出锁壳的状态,或者,解除对剪刀舌组件的锁止;三角舌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收容空间并可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壳;杠杆机构包括第一杠杆以及第二杠杆,第一杠杆与锁壳转动连接,第一杠杆与锁止机构传动配合,第二杠杆与锁壳转动连接,其中,三角舌组件在伸出锁壳时,三角舌组件带动第二杠杆转动、第一杠杆以及锁止机构转动,锁止机构转动用于解除对剪刀舌组件的锁止;三角舌组件在缩回收容空间时,三角舌组件与第二杠杆分离以解除转动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杠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杠杆的长度的2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杠杆包括第一拨动位、第二拨动位以及铰接位,第一拨动位和第二拨动位分别位于铰接位的相对两侧,第一拨动位用于与锁止机构之间形成传动配合,第二拨动位用于与第二杠杆之间形成传动配合,第一拨动位与铰接位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拨动位与铰接位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拨动位和第二拨动位之间弯折形成钝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杠杆包括相连的拨动端和转动端,拨动端相对转动端邻近第二杠杆设置,锁体包括转动轴,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拨动端和转动端的连接处,拨动端设有第一滑动槽,转动端设有第二滑动槽,锁壳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柱,以及与第二滑动槽相配合的第二滑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槽的滑动行程大于第二滑动槽的滑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止机构包括转动本体、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转动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并排间隔设置且均连接于转动本体的同一侧,第一杠杆与第二延伸臂传动配合,转动本体在转动时选择性地带动第一延伸臂朝向靠近剪刀舌组件的一侧运动,以对剪刀舌组件进行锁止,或者,转动本体在转动时选择性地带动第一延伸臂朝向偏离剪刀舌组件的一侧运动,以解除对剪刀舌组件的锁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一止锁滚轮和第二止锁滚轮,第一止锁滚轮与第二止锁滚轮相间隔地设置于第二延伸臂并形成卡合间隙,第一杠杆部分设于卡合间隙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连接于锁止机构与锁壳之间以对锁止机构进行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弹性件和抵挡件,抵挡件设有通孔,三角舌组件包括三角舌和三角舌固定部,三角舌铰接于三角舌固定部,三角舌固定部穿设于通孔,弹性件套设于固定部的外周并连接于固定部和抵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角舌组件还包括推动臂,推动臂固定连接于三角舌固定部,三角舌组件在伸出锁壳时,推动臂带动第二杠杆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主锁舌组件、拨动组件以及解锁机构,主锁舌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收容空间,且位于三角舌组件以及剪刀舌组件之间,拨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并与主锁舌组件传动配合,以选择性地带动主锁舌组件伸出锁壳或缩回收容空间,解锁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并与拨动组件以及锁止机构传动配合,用于拨动锁止机构解除对剪刀舌组件的锁止,还用于拨动拨动组件转动以驱使主锁舌组件缩回收容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解锁机构包括拨动轴套以及第一拨动臂和第二拨动臂,拨动轴套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第一拨动臂和第二拨动臂围绕拨动轴套的外周间隔设置,拨动轴套沿解锁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拨动臂和第二拨动臂转动,第一拨动臂转动时拨动锁止机构解除对剪刀舌组件的锁止,第二拨动臂转动时拨动拨动组件转动以驱使主锁舌组件缩回锁壳。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把手以及上述任一个锁体,所述把手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外。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三角舌组件在伸缩过程中可以直接拨动第二杠杆转动以带动第一杠杆转动,第一杠杆直接向锁止机构提供转动力,由于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之间的联动关系简单且不会出现卡顿或卡死的问题,使得第一杠杆在转动过程中可以直接拨动锁止机构转动以解除对剪刀舌组件的锁止以使剪刀舌组件稳定地开锁;三角舌在缩回至收容空间时三角舌组件与第二杠杆分离以解除转动力,使得锁止机构能够对剪刀舌组件进行锁止实现稳定地上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可以通过锁壳外的把手与拨动机构以及拨动组件传动配合,用户可以直接转动把手以带动拨动机构和拨动组件转动,进而实现快速地开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锁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锁止机构、杠杆机构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三角舌组件、弹性件以及止挡件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杠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体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体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100,包括锁壳110、剪刀舌组件120、三角舌组件130、锁止机构140以及杠杆机构150。

锁壳110具有收容空间111,剪刀舌组件120可滑动地设置于收容空间111并可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壳110;锁止机构14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并可选择性地锁止剪刀舌组件120;三角舌组件130可滑动地设置于收容空间111并可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壳110;杠杆机构150包括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第一杠杆151与锁壳110转动连接,第一杠杆151与锁止机构140传动配合,第二杠杆152与锁壳110转动连接,其中,三角舌组件130在伸出锁壳110时,带动第二杠杆152转动、第一杠杆151以及锁止机构140转动,锁止机构140转动用于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三角舌组件130在缩回收容空间111时,三角舌组件130与第二杠杆152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100的三角舌组件130在伸缩过程中可以直接拨动第二杠杆152转动以带动第一杠杆151转动,第一杠杆151直接向锁止机构140提供转动力,由于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之间的联动关系简单且不会出现卡顿或卡死的问题,使得第一杠杆151在转动过程中可以直接拨动锁止机构140转动以解除锁止机构140对剪刀舌组件140的锁止以使剪刀舌组件140稳定地开锁;三角舌组件130在缩回至收容空间111后三角舌组件130与第二杠杆150分离以解除转动力,使得锁止机构140能够对剪刀舌组件140进行锁止实现稳定地上锁。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锁壳110包括底板112和侧壳113,侧壳113围设于底板112并形成收容空间111,侧壳113贯穿地设有剪刀舌孔1131以及三角舌孔1132,其中,剪刀舌孔1131的轴线可与三角舌孔1132的轴线大致平行,剪刀舌孔1131和三角舌孔1132均与收容空间111连通以分别用于供剪刀舌组件120、三角舌组件130伸出锁壳110。

在本实施例中,剪刀舌组件120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112并在滑动过程中可以选择性地伸出剪刀舌孔1131或者缩回锁壳1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锁体100还可以包括弹性元件161,弹性元件161连接于剪刀舌组件120和锁壳110以用于对剪刀舌组件120进行复位,弹性元件161可以是弹簧或扭簧等,作为一种示例,弹性元件161为扭簧,扭簧具有两个朝不同方向的扭力臂,其中一个扭力臂可以连接于剪刀舌组件120,另一个扭力臂可以连接于锁壳110或者与锁壳110的固定结构抵接。剪刀舌组件120在完全伸出锁壳110时,扭簧处于自由状态;当剪刀舌组件120受到外力作用下被压回至锁壳110内,两个扭力臂沿不同的方向被扭转并各自产生相反的扭力,连接于剪刀舌组件120的扭力臂产生一个与剪刀舌组件120的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使剪刀舌组件120具有伸出剪刀舌孔1131的运动趋势,当作用于剪刀舌组件120的外力消失时,剪刀舌组件120在扭簧的作用力下伸出剪刀舌孔1131以使剪刀舌组件120保持伸出剪刀舌孔1131的状态。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14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板112并在选择性地锁止剪刀舌组件120以保持剪刀舌组件120处于伸出锁壳110的状态,或者,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其中“锁止”是指在剪刀舌组件120完全伸出剪刀舌孔1131时,如图3所示,锁止机构140至少有部分抵挡于剪刀舌组件120的滑动路径并用于阻挡剪刀舌组件120滑动,使得剪刀舌组件120无法缩回锁壳110内,以保持剪刀舌组件120处于伸出锁壳110的状态;其中“解除锁止”是指锁止机构140远离剪刀舌组件120时,剪刀舌组件120可以沿剪刀舌孔1131的轴向缩回锁壳110,如图4所示,锁止机构140未阻挡在剪刀舌组件120缩回锁壳110的路径,以使剪刀舌组件120能够完全缩回锁壳110。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140包括转动本体141、第一延伸臂142和第二延伸臂143,转动本体141可以大致为长条板状结构,转动本体141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第一延伸臂142和第二延伸臂143并排间隔设置且均连接于转动本体141的同一侧形成大致的“f”字型结构,第二延伸臂143可用于与第一杠杆151传动配合,转动本体141在转动时选择性地带动第一延伸臂142朝向靠近剪刀舌组件120的一侧运动,以对以对剪刀舌组件120进行锁止,或者,转动本体141转动时选择性地带动第一延伸臂142朝向偏离剪刀舌组件120的一侧运动,以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

锁止机构140可以选择性地转动至锁止位置和解除锁止位置,其中锁止位置是指锁止机构140转动至与剪刀舌组件120的运动路径上阻挡剪刀舌组件120滑动的位置;解除锁止位置是指锁止机构140转动至与剪刀舌组件120的运动路径外且不会阻挡剪刀舌组件120滑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锁止机构140还可以锁止板144、第一滚柱145和第二滚柱146,锁止板144可以为板状结构,作为一种示例,锁止板144可以为“t”字型结构,锁止板144可与转动本体141相对间隔设置,锁止板144可以包括锁止本体1411以及锁止臂1442,锁止臂1442连接于锁止本体1411的一侧并可以与第一延伸臂142的朝向相同,锁止臂1442与第一延伸臂142相对设置,第一滚柱145可转动地连接于锁止臂1442和第一延伸臂142,第二滚柱146可转动地连接于锁止本体1411和转动本体141。锁止机构140处于锁止位置时,第一滚柱145可以与剪刀舌组件120相抵,锁止机构140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除锁止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滚柱145在剪刀舌组件120的摩擦力作用下进行转动,降低两者之间摩擦力,以使得锁止机构140较容易地转动至解除锁止位置。第二滚柱146可以与其它的解锁结构或拨动结构进行传动配合,例如,解锁结构在可以拨动第二滚柱146以带动锁止机构140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除锁止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6所示,锁体100还包括复位件162,复位件162连接于锁止机构140与锁壳110之间以对锁止机构140进行复位。复位件162可以是弹簧或者扭簧,作为一种示例,复位件162可以为扭簧,锁壳110还可以设有转轴115、限位柱114,转轴115可以穿设于转动本体141的远离杠杆机构150的一端,转动本体141可以围绕转轴115进行转动,限位柱114与转轴115间隔设置,并可以设于转动本体141的转动路径以限止转动本体141的转动位置,扭簧可以套设于转轴115并位于转动本体141的远离底板112的一侧,扭簧具有两个朝向不同的扭力臂,扭簧的其中一个扭力臂可以连接于转动本体141上的柱体结构,扭簧的另一个扭力臂可以连接于限位柱114,通过直接将扭簧套设于转轴115以及扭簧的扭力臂连接于限位柱114,而不需要单独设置额外的结构来固定扭簧。锁止机构140处于锁止位置时,扭簧处于自由状态;当锁止机构1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6箭头所示的方向)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除锁止位置时,扭簧的两个扭力臂均被扭转而发生形变,被扭转的两个扭力臂可以产生一个与锁止机构140转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使锁止机构140能够转回至锁止位置,也即实现对锁止机构140的复位,实现对锁止机构140的复位。

请参阅图2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三角舌组件130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112并在滑动过程中可选择性地伸出三角舌孔1132或者缩回锁壳110。三角舌组件130包括三角舌131和三角舌固定部132,三角舌固定部132沿三角舌孔1132的轴线滑动设置于底板112,三角舌131铰接于三角舌固定部132的一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角舌组件130还可以包括推动臂133,推动臂133设置于三角舌固定部132的一侧并朝向第二杠杆152设置,三角舌组件130在伸出三角舌孔1132的过程中,推动臂133与第二杠杆152相抵并可以拨动第二杠杆152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锁体100还可以包括弹性件134和抵挡件135,抵挡件135可以设有通孔1351,三角舌固定部132穿设于通孔1351,弹性件134套设于三角舌固定部132的外周并连接于三角舌固定部132和抵挡件135以向三角舌组件130提供回复力。当三角舌组件130完全伸出三角舌孔1132外时,弹性件134处于自由状态;当三角舌组件130受到外力作用而被压回至锁壳110内时,三角舌组件130压缩弹性件134并对三角舌组件130产生一个与三角舌组件130滑动方向的相反作用力,当作用于三角舌组件130的外力消失时,三角舌组件130在弹性件134的回复力作用下滑动至伸出三角舌孔1132的位置。此外,也可以不用设置抵挡件135,弹性件134直接连接于三角舌固定部132与侧壳113之间即可。

请参阅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均位于剪刀舌组件120和三角舌组件130之间,第一杠杆151大致为杆状结构,第一杠杆151包括相连的拨动端1511和转动端1512,转动端1512相对拨动端1511邻近第二杠杆152设置。

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均采用转动的方式设置于锁壳110,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与锁壳110的底板112之间可以间距,避免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在转动过程中与底板112发生摩擦而产生阻力,以使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此外,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采用可分离的方式进行传动配合,而不需要单独设置额外的孔结构、铰接件来连接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便于加工,也使得装配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6所示,锁体100包括转动轴163,转动轴163可转动地连接于拨动端1511和转动端1512的连接处,第一杠杆151可以围绕转动轴163进行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端1511可以设有第一滑动槽1513,转动端1512可以设有第二滑动槽1514,锁壳110设有与第一滑动槽1513相配合的第一滑柱116,以及与第二滑动槽1514相配合的第二滑柱117,第一滑柱116和第二滑柱117分别设于转动轴163相对的两侧,其中第一滑柱116嵌设于第一滑动槽1513,第二滑柱117嵌设于第二滑动槽1514。第一滑动槽1513和第二滑动槽1514可以是圆弧形槽或者椭圆形槽,第一杠杆151在转动过程中,第一滑柱116和第二滑柱117相对于第一杠杆151在第一滑动槽1513、第二滑动槽1514内滑动,第一杠杆151转动至一定的角度后与第一滑柱116和第二滑柱117相抵,通过将第一滑柱116和第二滑柱117分别嵌设于第一滑动槽1513和第二滑动槽1514以对第一杠杆151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其中,第一滑动槽1513的滑动行程可以大于第二滑动槽1514的滑动行程,这样可以使得拨动端1511的转动行程大于转动端1512的转动行程,以使拨动端1511在较小的转动行程下拨动转动端1512转动较大的行程,转动端1512带动锁止机构140转动以使锁止机构140完全偏离剪刀舌组件120的滑动路径,进而解除锁止机构140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杠杆151包括第一拨动位1515、第二拨动位1516以及铰接位1517,第一拨动位1515和第二拨动位1516分别位于铰接位1517的相对两侧,第一拨动位1515用于与锁止机构140之间形成传动配合,其中,第一拨动位1515是指拨动端1511与锁止机构140直接接触的多个受力点的集合形成的位置区域,第二拨动位1516用于与第二杠杆152之间形成传动配合,第二拨动位1516是指转动端1512与第一杠杆151直接接触的多个受力点的集合形成的位置区域,铰接位1517可以是第一杠杆151的转动位置点,第一拨动位1515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l1可以大于第二拨动位1516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l2,其中,第一拨动位1515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l1可以是第一拨动位1515的中心位置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第二拨动位1516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l2可以是第二拨动位1516的中心位置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拨动位1515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l1大于第二拨动位1516与铰接位1517之间的距离l2,在第二拨动位1516移动较小的位移时,第二拨动位1516可以获得较大的位移,以使第二拨动位1516可以拨动锁止机构140转动较大的行程,从而有效地避免锁止机构140的转动行程不够时而导致锁止机构140仍部分地阻挡者剪刀舌组件120而使其无法完全缩回收容空间111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拨动位1515和第二拨动位1516之间可以弯折形成钝角,也即拨动端1511和转动端1512之间可以形成钝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作为一种示例,拨动端1511和相对于转动端1512略微弯折并朝向锁止机构140,当第一杠杆15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拨动端1511在转动过程中可以与锁止机构140相抵并拨动锁止机构1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锁止机构140在拨动端1511的作用力下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除锁止位置以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使得剪刀舌组件120可以缩回锁壳110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杠杆151可以嵌设于锁止机构140并与锁止机构140传动配合,作为一种示例,如图6所示,锁止机构140还可以包括第一止锁滚轮118和第二止锁滚轮119,第一止锁滚轮118可以与第二止锁滚轮119相间隔地设置于第二延伸臂143并形成卡合间隙,其中,第一止锁滚轮118与第二止锁滚轮119可以设置于第二延伸臂143的朝向底板112的一侧,第一止锁滚轮118与第二止锁滚轮119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延伸臂143,第一杠杆151部分设于卡合间隙内。通过将第一杠杆151部分地嵌设于卡合间隙以使第一杠杆151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锁止机构140发生脱离,使得第一杠杆15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拨动锁止机构140,同时第一杠杆151在拨动第一止锁滚轮118或第二止锁滚轮119的过程中,第一止锁滚轮118和第二止锁滚轮119可以进行转动,避免第一杠杆151卡死在第一止锁滚轮118和第二止锁滚轮119之间,使得第一杠杆151转动地更加的顺畅。

请参阅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杠杆152位于第一杠杆151的远离锁止机构140的一侧,第二杠杆152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杠杆151的长度,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杠杆151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杠杆152的长度的2倍,这样只需作用较小的作用力作用于第二杠杆152,便可以通过第二杠杆152带动第一杠杆151转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第二杠杆152与第一杠杆151之间未连接,第一杠杆151在转动过程中可选择性地与转动端1512相抵或者远离转动端1512,而不用通过轴结构进行传动连接,简化杠杆机构150的结构。

第二杠杆152至少有部分位于三角舌组件130的滑动路径上,三角舌组件130在伸出锁壳110的过程中,三角舌组件130的推动臂133可以与第二杠杆152相抵并拨动第二杠杆152转动,如图所示,三角舌组件130在伸出锁壳110的过程中拨动第二杠杆1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杠杆152沿顺时方向的转动过程中可以拨动第一杠杆15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杠杆15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过程中拨动锁止机构1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锁止机构140由锁止位置转动至解除锁止的位置以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00还可以包括主锁舌组件160、拨动组件170以及解锁机构180,主锁舌组件160可滑动地设置于收容空间111,且位于三角舌组件130以及剪刀舌组件120之间。锁壳110还设有供主锁舌组件160伸出的主锁舌孔1133,其中,主锁舌孔1133位于剪刀舌孔1131与三角舌孔1132之间。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主锁舌组件160包括主锁舌161和主锁舌固定部162,主锁舌16可以为方舌或者其他类型的锁舌。主锁舌固定部162为板状结构,主锁舌固定部162大致沿主锁舌孔1133的轴向滑动设置于底板112,主锁舌161连接于主锁舌固定部162并可以在主锁舌固定部162的带动下选择性地伸出主锁舌孔1133或者缩回锁壳110内。在本实施例中,主锁舌固定部162设置有斜槽1621,其中斜槽1621的延伸方向与主锁舌组件160的滑动方向呈夹角设置,其夹角可以大于90°。主锁舌固定部162可以位于杠杆机构150的远离底板112的一侧,也即杠杆机构150位于主锁舌固定部162和底板112之间,使得整个锁体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杠杆机构150不需要占用过多的空间,此外,杠杆机构150可以与主锁舌固定部162可以具有间隙以避免两者发生干涉。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拨动组件17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并与主锁舌组件160传动配合,以选择性地带动主锁舌组件160伸出锁壳110或缩回收容空间111。在本实施例中,拨动组件170可以包括第一上锁件171、第二上锁件172和拨动柱173,其中第一上锁件171和第二上锁件172的结构可以大致相同,以第一上锁件171为例,第一上锁件171包括圆弧部1711和传动臂1712,圆弧部1711可以为圆柱体结构,传动臂1712沿圆弧部1711的径向延伸设置,圆弧部1711转动设置于锁壳110,传动臂1712与主锁舌组件160传动配合。第一上锁件171和第二上锁件172可以相对间隔设置,且两者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其中主锁舌固定部162可以设于第一上锁件171和第二上锁件172之间,拨动柱173穿设于斜槽1621并连接于第一上锁件171和第二上锁件172之间,以使拨动组件170与主锁舌组件160之间装配的更加牢固,避免拨动柱173与斜槽1621发生脱离。第一上锁件171和第二上锁件17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拨动柱173沿斜槽1621进行滑动以带动主锁舌组件160伸出主锁舌孔1133或者缩回锁壳110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拨动组件170还可以包括第一齿轮拨片191,第一齿轮拨片191与第一上锁件171、第二上锁件172传动配合,第一齿轮拨片191可以设置于第一上锁件171、第二上锁件172之间,并可以与第一上锁件171、第二上锁件172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第一齿轮拨片191的外周设有凸齿以用于与其它的驱动机构进行传动配合,例如,第一齿轮拨片191可以通过传动结构或者直接与锁芯等驱动机构传动配合,第一齿轮拨片191的朝向第一上锁件171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凸柱,第一上锁件171可以设置有圆弧槽,凸柱嵌设于圆弧槽内,第一齿轮拨片191转动至一定的行程后可以拨动第一上锁件171进行转动。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组件170还可以包括第二齿轮拨片192,第二齿轮拨片192可转动地设置于底板112,第二上锁件172的转动轴线可以与第二齿轮拨片192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第二齿轮拨片192可以位于第二上锁件172与底板112之间,第二齿轮拨片192与第二上锁件172传动配合,例如,第二上锁件172可以设置有凸柱,第二齿轮拨片192可以设置有与第二上锁件172的凸柱相配合的圆弧槽,第二齿轮拨片192可以通过传动结构或者直接与驱动电机、门把手等驱动机构。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18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并与拨动组件170以及锁止机构140传动配合,用于拨动锁止机构140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还用于拨动拨动组件170转动以驱使主锁舌组件160缩回收容空间111。

请继续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180包括拨动轴套181、第一拨动臂182和第二拨动臂183,拨动轴套181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第一拨动臂182和第二拨动臂183围绕拨动轴套181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一拨动臂182和第二拨动臂183沿拨动轴套181的不同径向设置,拨动轴套181沿解锁方向(其中,解锁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拨动臂182和第二拨动臂183转动,第一拨动臂182转动时拨动锁止机构140拨动锁止机构140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第二拨动臂183转动时拨动拨动组件170转动以驱使主锁舌组件160缩回收容空间111。拨动轴套181可以设置有方轴孔1811,锁壳110可以设置有与方轴孔1811相贯通的装配孔(图未示)。此外,锁体100可以包括旋钮或者把手等结构,旋钮或把手可转动地设置于锁体100的外部并可通过方轴穿设于装配孔、方轴孔1811以与拨动轴套181传动连接。用户通过旋转旋钮或者门把手转动以带动解锁机构180进行转动,解锁机构18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拨动锁止机构140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以及拨动拨动组件170转动以驱使主锁舌组件160缩回锁壳110以实现一键开锁,便于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开锁,在火灾等危险时刻可以快速逃生。

在一种应用环境中,用户通过旋转旋钮或者门把手转动以带动解锁机构180沿顺时方向进行转动,解锁机构18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拨动锁止机构140沿顺时方向转动以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以及拨动拨动组件17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驱使主锁舌组件160缩回锁壳110,三角舌组件130在伸出锁壳110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杠杆152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杠杆15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杠杆151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杠杆15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锁止机构140顺时针方向转动以经一步地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100的三角舌组件130在伸缩过程中可以直接拨动第二杠杆152转动以带动第一杠杆151转动,第一杠杆151直接向锁止机构140提供转动力,由于第一杠杆151和第二杠杆152之间的联动关系简单且不会出现卡顿或卡死的问题,使得第一杠杆151在转动过程中可以直接拨动锁止机构140转动以解除锁止机构140对剪刀舌组件140的锁止以使剪刀舌组件140稳定地开锁;三角舌组件130在缩回至锁壳110后三角舌组件130与第二杠杆150分离以解除转动力,使得锁止机构140能够对剪刀舌组件140进行锁止实现稳定地上锁。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锁200,可以包括上述的锁体100和把手210,把手21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外并与解锁机构180传动连接。其中把手210可以通过方轴与解锁机构180的拨动轴套181(如图7所示)连接。其中,门锁200可以安装于门板,把手210可以设置于门板的朝向室内的一侧,便于用户室内快速开锁,可以实现紧急逃生。

用户可以直接转动把手210带动解锁机构180沿解锁方向转动以及拨动组件170转动,解锁机构18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拨动锁止机构140解除对剪刀舌组件120的锁止,以及拨动拨动组件17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主锁舌组件160缩回锁壳110,进而实现一键开锁,便于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开锁,在火灾等危险时刻可以快速逃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200通过把手210与解锁机构180传动连接,用户可以直接转动把手210以带动拨动机构180和拨动组件170转动,进而实现快速地开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