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4072发布日期:2021-02-26 23:0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执手门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执手门锁。


背景技术:

[0002]
执手式天地锁是一种通过转动执手关闭锁的同时能锁定门上下方制动片的锁具,其工作原理如下:开门时,用钥匙开启锁芯,方舌缩回,下压执手一定的角度(如45
°
),斜舌收回,同时动力杆带动上、下制动片收回,门被打开,松开执手后,斜舌伸出,执手可以回位;锁门时,上抬执手一定的角度(如45
°
),动力杆带动上、下制动片伸出,用钥匙或在室内操作手钮锁定锁芯,方舌也伸出锁定,门被锁定,松开执手后,执手可以回位。由于门被锁定时,会同时受到上下制动片、方舌和斜舌四处的限制,因此安全性提高不少。
[0003]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用户在转动执手时能获得较好的手感,用于使执手转动后能回位的复位弹簧的弹力一般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若采用弹力过大的复位弹簧,则用户在转动执手时会比较费力,而且上抬执手时会比下压执手时更加费力(因为上抬执手时需要同时克服执手的自重和复位弹簧的弹力);而若采用弹力过小的复位弹簧,一方面会影响用户下压执手时的手感,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后执手容易下摆而偏离水平状态,影响美感和后续的使用体验。另外,在长期使用执手式天地锁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执手可能会发生损坏而需要更换,然而当用户所更换的执手的重量过大时,会容易因为复位弹簧的弹力不足而导致执手下摆而偏离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一般为水平状态),而为了使不同重量的执手在更换后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通常的解决手段是增强复位弹簧的弹性力(即,在出厂时会选用比初始设计弹力更大的复位弹簧),然而这无疑会使得用户上抬执手时更加费力,影响用户体验。
[0004]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执手式天地锁难以同时兼顾既可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又可较为省力地上抬执手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执手门锁,其不仅可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使得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而且上抬执手时更省力,使用体验更好。
[0006]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执手门锁,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可与所述执手相联动的转动连接头,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其中,
[0008]
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用于当向上转动所述执手后,为所述执手提供回到其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0009]
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当向下转动所述执手后,为所述执手提供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以及,当所述执手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为所述执手提供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的阻挡力。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转动连接头上,且在所述执手向上转动的回转路径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壳体相抵触。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转动连接头上,其中,在所述执手向上转动的回转路径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抵触;在所述执手向下转动的回转路径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抵触。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具有靠近所述转动连接头设置的阻挡块,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阻挡块的一侧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阻挡块的另一侧相抵触。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呈弹簧状,所述转动连接头内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簧安装槽,且所述转动连接头上开设有与所述弹簧安装槽相通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沿远离其轴线的方向伸出而形成第一弹性伸出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沿远离其轴线的方向伸出而形成第二弹性伸出端,所述第一弹性伸出端穿过所述第一缺口并与所述阻挡块的一侧相抵触,所述第二弹性伸出端穿过所述第二缺口并与所述阻挡块的另一侧相抵触。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头上具有沿远离其转动轴线的方向伸出的凸缘部,其中,在所述执手向下转动的回转路径上,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端部相抵触。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弹簧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沿靠近所述转动连接头的方向伸出并形成第三弹性伸出端,所述第三弹性伸出端与所述凸缘部相抵触。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弹性伸出端沿背向所述凸缘部的方向弯曲设置。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执手门锁,通过在门锁的壳体内增设与第一弹性件搭配使用的第二弹性件,在使用执手开/关门的过程中,可利用第一弹性件回位向上转动后的执手,同时可利用第二弹性件回位向下转动后的执手,而且当执手回位后,还可利用第二弹性件对执手进行阻挡,以防止执手因自重下摆而偏离初始位置,如此,即便第一弹性件采用常规的弹力设计,而且即便更换比原来更重的执手,在第二弹性件的阻挡作用下,更换后的执手仍能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而可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使得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同时,由于上抬执手时所克服的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是常规设计的弹力,因此,与传统为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而增强复位弹簧弹力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执手门锁在上抬执手时会更加省力,使得用户可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执手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执手门锁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动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与转动连接头的结合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
[0026]
1-壳体,11-阻挡块,2-转动连接头,21-方孔,22-凸缘部,23-弹簧安装槽,241-第一缺口,242-第二缺口,3-第一弹性件,31-第一弹性伸出端,32-第二弹性伸出端,4-第二弹性件,41-第三弹性伸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9]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执手门锁,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内并可与执手(图中未示意出)相联动的转动连接头2,以及安装于壳体1内的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其中,第一弹性件3,至少用于当向上转动执手(即,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连接头2)后,为执手提供回到其初始位置的回复力;第二弹性件4,用于当向下转动执手(即,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连接头2)后,为执手提供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以及,当执手处于初始位置时,为执手提供保持在初始位置的阻挡力。图示性地,转动连接头2上具有一方孔21,该方孔21可与常规执手上的方轴相配合,如此,在转动执手时,执手可带动转动连接头2同步转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执手的初始位置由门锁的使用设计而定,一般地,执手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状态。
[0030]
本实施例提出执手门锁,通过在门锁的壳体1内增设与第一弹性件3搭配使用的第二弹性件4,在使用执手开/关门的过程中,可利用第一弹性件3回位向上转动后的执手,同时可利用第二弹性件4回位向下转动后的执手,而且当执手回位后,还可利用第二弹性件4对执手进行阻挡,以防止执手因自重下摆而偏离初始位置,如此,即便第一弹性件3采用常规的弹力设计,而且即便更换比原来更重的执手,在第二弹性件4的阻挡作用下,更换后的执手仍能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而可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使得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同时,由于上抬执手时所克服的第一弹性件3的弹力是常规设计的弹力,因此,与传统为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而增强复位弹簧弹力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执手门锁在上抬执手时会更加省力,使得用户可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0031]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安装于转动连接头2上,且在执手向上转动的回转路径上,第一弹性件3的至少一个端部与壳体1相抵触。
[0032]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在向上转动执手时,第一弹性件3的一端受到壳体1的阻挡而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当松开执手时,在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其中,在向上转动执手的过程中,只需克服第一弹性件3的弹力和执手本身的重力,而无需克服第二弹性件4的弹力(因为在向上转动执手的
过程中,第二弹性件4并未受到转动连接头2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形变),因此上抬执手时较为省力。
[0033]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安装于转动连接头2上,其中,在执手向上转动的回转路径上,第一弹性件3的一端与壳体1相抵触;在执手向下转动的回转路径上,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与壳体1相抵触。
[0034]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无论是向上转动执手还是向下转动执手,第一弹性件3均会受到壳体1的阻挡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当松开执手时,在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而在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的共同作用下,向下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如此,不仅可实现上抬执手时更加省力,而且可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使得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
[0035]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壳体1上具有靠近转动连接头2设置的阻挡块11,其中,第一弹性件3的一端与阻挡块11的一侧相抵触,另一端与阻挡块11的另一侧相抵触。
[0036]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无论是向上转动执手还是向下转动执手,第一弹性件3均会受到阻挡块11的阻挡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当松开执手时,在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而在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的共同作用下,向下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如此,不仅可实现上抬执手时更加省力,而且在执手处于初始位置(如水平状态)时,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可共同抑制执手下摆(其中,此时的第一弹性件3具有抑制执手下摆的弹性趋势,而第二弹性件4可对执手进行阻挡),从而可使得更多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
[0037]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呈弹簧状,转动连接头2内具有用于放置第一弹性件3的弹簧安装槽23,且转动连接头2上开设有与弹簧安装槽23相通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第一缺口241和第二缺口242,其中,第一弹性件3的一端沿远离其轴线的方向伸出而形成第一弹性伸出端31,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沿远离其轴线的方向伸出而形成第二弹性伸出端32,第一弹性伸出端31穿过第一缺口241并与阻挡块11的一侧相抵触,第二弹性伸出端32穿过第二缺口242并与阻挡块11的另一侧相抵触。
[0038]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无论是向上转动执手还是向下转动执手,第一弹性件3均会受到壳体1的阻挡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当松开执手时,在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而在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的共同作用下,向下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同时,在执手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可共同抑制执手下摆。如此,不仅可实现上抬执手时更加省力,而且可适应更多不同重量的执手,使得更多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
[0039]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转动连接头2上具有沿远离其转动轴线的方向伸出的凸缘部22,其中,在执手向下转动的回转路径上,凸缘部22与第二弹性件4的端部相抵触。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当向下转动执手时,第二弹性件4的端部会受
到凸缘部22的推压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当松开执手时,在第二弹性件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
[0041]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呈弹簧状,且第二弹性件4的一端沿靠近转动连接头2的方向伸出而形成第三弹性伸出端41,第三弹性伸出端41与凸缘部22相抵触。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当向下转动执手时,第三弹性伸出端41会受到凸缘部22的推压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当松开执手时,在第二弹性件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后的转动连接头2可连同执手一起实现复位,同时,当执手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三弹性伸出端41可与凸缘部22相抵触而产生阻挡,从而可适应不同重量的执手,使得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
[0043]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伸出端41沿背向凸缘部22的方向弯曲设置。
[0044]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可增强第二弹性件4在第三弹性伸出端41处的弹性强度,如此,可更好地对处于初始位置的执手进行阻挡,使得更多不同重量的执手均能保持在初始位置。
[004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执手门锁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