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智能井盖上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7925发布日期:2021-01-12 07:4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智能井盖上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智能井盖上的锁具。



背景技术:

为便于人们在井内打开井盖实现逃生,相关文献(公布号为:cn109954238a)公开了一种井内井盖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但现有能应用在该井盖逃生装置上的锁具大多结构复杂,且通常只能电动开锁,存在单一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智能井盖上的锁具,该锁具结构简单,且既能通过电机电动开锁,又能通过钥匙机械开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智能井盖上的锁具,包括锁体,锁体上转动装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向下穿出锁体外,转轴的另一端位于锁体内并形成有轴套,锁体上还转动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向上穿出锁体外,连接轴的另一端位于锁体内并沿轴向插装在轴套内,轴套上开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内穿设有插销,连接轴位于轴套内的端部上对应开设有供插销径向插入的插槽,所述的径向通孔内设置有促使插销径向向外伸出并与所述插槽分离的压缩弹簧,且所述插销上对应设有防止其从径向通孔内径向向外脱出的凸台,所述锁体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插销克服压缩弹簧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内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推杆、机械钥匙,电机的输出轴与推杆相联动,所述机械钥匙与推杆之间通过离合结构相联动,所述推杆作用在插销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正常情况下,当人们在井外想开启井盖时,通过电机或者机械钥匙都能带动推杆移动,从而使所述推杆作用在插销上,促使插销克服压缩弹簧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内,此时所述连接轴与转轴就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转动连接轴向上穿出锁体外的一端(该端位于井盖上方),便可带动转轴向下穿出锁体外的一端(该端位于井盖下方)一起旋转,而转轴向下穿出锁体外的一端是跟井盖逃生装置中的锁杆相联动,因此可带动锁杆伸缩,实现对井盖的锁定或解锁。而当人们不开锁时,即推杆不作用在插销上时,所述插销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从插槽内脱出,此时,所述连接轴就与转轴分离,人们在井内想逃生时,通过拉动逃生把手,便可带动转轴跟着一起,从而带动锁杆伸缩,便可打开井盖逃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既能通过电机电动开锁,又能通过钥匙机械开锁。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锁体内固定装设有杆套,所述推杆轴向滑动设置在杆套内,推杆上径向穿设固定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定位销之间通过摆臂连接,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内套、外套、固定套和活动套,内套转动装设在锁体上,所述活动套轴向限位套设在内套上,活动套上径向延伸有与第二定位销相连接的延伸端,活动套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延伸端分设在活动套的轴向两侧,所述固定套固定套装在内套上,固定套上设置有沿轴向插入到弧形槽内的拨块,外套套设在内套外,并与锁体形成固定配合,外套上开设有径向通槽,内套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径向通槽相通的凹槽,径向通槽的径向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钢,径向通槽的径向内端沿径向滑动设置有第二磁钢,第一磁钢与第二磁钢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力,并推动第二磁钢部分插接到内套的凹槽中,所述的机械钥匙包括钥匙本体和连接柱,连接柱插接在内套中,连接柱上固定装设有第三磁钢,第三磁钢与第二磁钢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力,且该磁力大于第一磁钢与第二磁钢之间形成的相斥磁力,并将第二磁钢推离内套的凹槽,钥匙本体的一端与连接柱的一端轴向套接在一起,并通过限位销形成径向定位,所述限位销部分外露,且内套上对应开设有供限位销外露部分径向插入的凹口。

采用上述结构,电机开锁时,电机输出轴转动,通过摆臂及第一定位销推动推杆移动,从而使推杆作用在插销上,促使插销克服压缩弹簧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内,此时所述连接轴与转轴就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转动连接轴,便可相应带动转轴旋转,实现对井盖的解锁,且此时机械钥匙不插入内套中,从而没有第三磁钢的作用,第二磁钢将在第一磁钢的作用下插入到内套的凹槽中,这样内套和外套连接在一起,都固定不动,只有活动套跟着推杆相应转动一定角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在电机开锁时,通过所述离合结构可使内套不跟着旋转,从而不仅有助于推杆的推动,也能有效延长内套以及内套与锁体之间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另,当需要机械开锁时,机械钥匙插入到内套中,从而在第三磁钢的作用下,第二磁钢将被推向第一磁钢,即第二磁钢将从内套的凹槽中脱出,此时人们转动机械钥匙,内套将跟着旋转,从而使得固定套也跟着旋转,通过拨块与弧形槽的配合,可推动活动套旋转,从而带动推杆移动,即使得推杆作用在插销上,促使插销克服压缩弹簧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内,此时所述连接轴与转轴就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转动连接轴,便可相应带动转轴旋转,实现对井盖的解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能通过电机电动开锁,又能通过钥匙机械开锁,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推杆的一端伸出杆套外,并固定连接有能作用在插销上的端头,所述端头的直径大于推杆的直径,推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端头、杆套形成抵接。这样设置,推杆在失去驱动机构的作用后,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臂为扇形,扇形摆臂的圆心角处铰接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扇形摆臂的两端均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定位销位于两端延伸部与扇形摆臂弧面之间所形成的凹腔内。这样设置,当机械钥匙开锁时,第一定位销随推杆的移动只会在两端延伸部与扇形摆臂弧面之间所形成的凹腔内活动,从而使得电机不用跟着转动,进而防止电机出现故障时因电机内部卡死而导致开不了锁。而在电机开锁时,通过扇形摆臂的一端延伸部可推动推杆移动,工作后,电机反转回位时,正常情况下,推杆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但若复位弹簧出现卡死等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扇形摆臂的另一端延伸部将第一定位销反推回去,或者,即使没有复位弹簧也能确保推杆工作后能够正常回复。另外,所述摆臂设置成扇形,第一定位销可以与扇形摆臂的弧面保持相切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销移动起来更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与锁体之间、转轴与锁体之间、以及连接轴与锁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锁具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及摆臂部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给出了一种应用在智能井盖上的锁具,包括锁体1,锁体1上转动装设有转轴2,转轴2的一端向下穿出锁体1外,转轴2的另一端位于锁体1内并形成有轴套21,锁体1上还转动装设有连接轴3,连接轴3的一端向上穿出锁体1外,连接轴3的另一端位于锁体1内并沿轴向插装在轴套21内,轴套21上开设有径向通孔22,所述径向通孔22内穿设有插销23,连接轴3位于轴套21内的端部上对应开设有供插销23径向插入的插槽31,所述的径向通孔22内设置有促使插销23径向向外伸出并与所述插槽31分离的压缩弹簧24,且所述插销23上对应设有防止其从径向通孔22内径向向外脱出的凸台231,所述锁体1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插销23克服压缩弹簧24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31内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推杆5、机械钥匙6,电机4的输出轴与推杆5相联动,所述机械钥匙6与推杆5之间通过离合结构相联动,所述推杆5作用在插销23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正常情况下,当人们在井外想开启井盖时,通过电机4或者机械钥匙6都能带动推杆5移动,从而使所述推杆5作用在插销23上,促使插销23克服压缩弹簧24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31内,此时所述连接轴3与转轴2就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转动连接轴3向上穿出锁体1外的一端(该端位于井盖上方),便可带动转轴2向下穿出锁体1外的一端(该端位于井盖下方)一起旋转,而转轴2向下穿出锁体1外的一端是跟井盖逃生装置中的锁杆相联动,因此可带动锁杆伸缩,实现对井盖的锁定或解锁。而当人们不开锁时,即推杆5不作用在插销23上时,所述插销23将在压缩弹簧24的作用下从插槽31内脱出,此时,所述连接轴3就与转轴2分离,人们在井内想逃生时,通过拉动逃生把手,便可带动转轴2跟着一起,从而带动锁杆伸缩,便可打开井盖逃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既能通过电机电动开锁,又能通过钥匙机械开锁。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锁体1内固定装设有杆套7,所述推杆5轴向滑动设置在杆套7内,推杆5上径向穿设固定有第一定位销51和第二定位销52,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定位销51之间通过摆臂41连接,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内套8、外套9、固定套10和活动套11,内套8转动装设在锁体1上,所述活动套11轴向限位套设在内套8上,活动套11上径向延伸有与第二定位销52相连接的延伸端111,活动套11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弧形槽112,且所述弧形槽112与所述延伸端111分设在活动套11的轴向两侧,所述固定套10固定套装在内套8上,固定套10上设置有沿轴向插入到弧形槽112内的拨块101,外套9套设在内套8外,并与锁体1形成固定配合,外套9上开设有径向通槽91,内套8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径向通槽91相通的凹槽81,径向通槽91的径向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钢92,径向通槽91的径向内端沿径向滑动设置有第二磁钢93,第一磁钢92与第二磁钢93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力,并推动第二磁钢93部分插接到内套8的凹槽81中,所述的机械钥匙6包括钥匙本体61和连接柱62,连接柱62插接在内套8中,连接柱62上固定装设有第三磁钢63,第三磁钢63与第二磁钢93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力,且该磁力大于第一磁钢92与第二磁钢93之间形成的相斥磁力,并将第二磁钢92推离内套8的凹槽81,钥匙本体61的一端与连接柱62的一端轴向套接在一起,并通过限位销64形成径向定位,所述限位销64部分外露,且内套8上对应开设有供限位销64外露部分径向插入的凹口82。

采用上述结构,电机4开锁时,电机4输出轴转动,通过摆臂41及第一定位销51推动推杆5移动,从而使推杆5作用在插销23上,促使插销23克服压缩弹簧24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31内,此时所述连接轴3与转轴2就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转动连接轴3,便可相应带动转轴2旋转,实现对井盖的解锁,且此时机械钥匙6不插入内套8中,从而没有第三磁钢63的作用,第二磁钢93将在第一磁钢92的作用下插入到内套8的凹槽81中,这样内套8和外套9连接在一起,都固定不动,只有活动套11跟着推杆5相应转动一定角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在电机4开锁时,通过所述离合结构可使内套8不跟着旋转,从而不仅有助于推杆5的推动,也能有效延长内套8以及内套8与锁体1之间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另,当需要机械开锁时,机械钥匙6插入到内套8中,从而在第三磁钢63的作用下,第二磁钢93将被推向第一磁钢92,即第二磁钢93将从内套8的凹槽81中脱出,此时人们转动机械钥匙6,内套8将跟着旋转,从而使得固定套10也跟着旋转,通过拨块101与弧形槽112的配合,可推动活动套11旋转,从而带动推杆5移动,即使得推杆5作用在插销23上,促使插销23克服压缩弹簧24作用力径向向内移动并插入到所述插槽31内,此时所述连接轴3与转轴2就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转动连接轴3,便可相应带动转轴2旋转,实现对井盖的解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能通过电机电动开锁,又能通过钥匙机械开锁,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推杆5的一端伸出杆套7外,并固定连接有能作用在插销23上的端头53,所述端头53的直径大于推杆5的直径,推杆5上套装有复位弹簧54,复位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端头53、杆套7形成抵接。这样设置,推杆5在失去驱动机构的作用后,可在复位弹簧54的作用下回复。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臂41为扇形,扇形摆臂41的圆心角处铰接固定在电机4的输出轴上,扇形摆臂41的两端均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411,所述第一定位销51位于两端延伸部411与扇形摆臂弧面412之间所形成的凹腔413内。这样设置,当机械钥匙开锁时,第一定位销51随推杆5的移动只会在两端延伸部411与扇形摆臂弧面412之间所形成的凹腔413内活动,从而使得电机4不用跟着转动,进而防止电机4出现故障时因电机4内部卡死而导致开不了锁。而在电机4开锁时,通过扇形摆臂41的一端延伸部411可推动推杆5移动,工作后,电机4反转回位时,正常情况下,推杆5会在复位弹簧54的作用下回复,但若复位弹簧54出现卡死等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扇形摆臂41的另一端延伸部411将第一定位销51反推回去,或者,即使没有复位弹簧54也能确保推杆5工作后能够正常回复。另外,所述摆臂41设置成扇形,第一定位销51可以与扇形摆臂41的弧面412保持相切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销51移动起来更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8与锁体1之间、转轴2与锁体1之间、以及连接轴3与锁体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12。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锁具的密封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