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2711发布日期:2021-08-13 15:5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安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客户需要,产线需要频繁切换不同尺寸产品,因产品尺寸不同,用于抓取不同尺寸类型的取片手臂也要相应更换,而取片手臂由碳纤维杆构成,碳纤维杆耐冲击性差,容易损伤。

现有技术中,在更换取片手臂时,由2-3人从存放处抬至产线,由于体积过大,人工搬运过程中,难免磕碰,碳纤维杆容易损伤变形,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取片手臂对准安装法兰,在安装过程中,取片手臂受到垂直于外表面积的力,容易翘曲变形,因此取片手臂在存放、搬运和安装过程中,易发生变形,而变形后的取片手臂与安装在杆上的吸盘不在同一平面内,取片手臂利用真空吸附玻璃抓取时,不能形成密闭空间,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真空报警,从而产线需停线对策,影响正常生产。

因此,如何使得取片手臂在存放、搬运和安装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放装置,主要目的是使得取片手臂在存放、搬运和安装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放装置,包括:

活动部、安装板和固定部,所述活动部包括升降台和万向轮,所述升降台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升降台形成预设夹角,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取片手臂。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部包括:

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支撑臂为条状结构,所述条状支撑臂沿垂直于条状结构长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与所述取片手臂的凹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支撑臂伸入所述取片手臂的凹槽内,以用于固定所述取片手臂。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

紧固带,所述紧固带设置在所述升降台设置有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或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紧固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一侧,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臂另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臂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臂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取片手臂的凹槽的分布位置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升降台。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升降台的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部朝向远离所述安装板靠近的边缘区域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臂外表面包覆有缓冲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层为聚氨酯缓冲垫。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台为液压升降台。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带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放装置,包括活动部、安装板和固定部,活动部包括升降台和万向轮,万向轮可以将安装装置移动至任意位置,从而完成水平方向的移动,而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即安装板可以随升降台的升降而升降,安装板与升降台具有预设夹角,安装板上固定有用于固定取片手臂的固定部,从而取片手臂通过固定部和安装板设置在升降台上,进而取片手臂可以随升降台在的升降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可以通过万向轮完成取片手臂在水平方向任意位置的移动。取片手臂通过固定部和安装板设置在升降台上,从而取片手臂能够正常地进行放置,不会被挤压,从而防止取片手臂在放置的时候受力弯曲,在取片手臂的移动过程中,通过万向轮和升降台就能够将取片手臂移动到预设位置,从而取片手臂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因为移动而发生变形。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放装置的设置使得取片手臂在放置和移动过程中均不会发生变形,进而使得取片手臂在安装过程中,取片手臂与安装在杆上的吸盘处于在同一平面内,取片手臂利用真空吸附玻璃抓取时,能够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不会因为取片手臂变形而导致真空报警,保证了正常的生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放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放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装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号如下:

安放装置1,升降台12,台面122,底座124,支杆126,万向轮14,安装板16,支撑臂18,取片手臂2,转轴22,法兰盘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放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放装置1,包括:

活动部、安装板16和固定部,所述活动部包括升降台12和万向轮14,所述升降台12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与所述升降台12形成预设夹角,所述安装板16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取片手臂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放装置1,包括活动部、安装板16和固定部,活动部包括升降台12和万向轮14,万向轮14可以将安装装置移动至任意位置,从而完成水平方向的移动,而安装板16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即安装板16可以随升降台12的升降而升降,安装板16与升降台12具有预设夹角,安装板16上固定有用于固定取片手臂2的固定部,从而取片手臂2通过固定部和安装板16设置在升降台12上,进而取片手臂2可以随升降台12在的升降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可以通过万向轮14完成取片手臂2在水平方向任意位置的移动。取片手臂2通过固定部和安装板16设置在升降台12上,从而取片手臂2能够正常地进行放置,不会被挤压,从而防止取片手臂2在放置的时候受力弯曲,在取片手臂2的移动过程中,通过万向轮14和升降台12就能够将取片手臂2移动到预设位置,从而取片手臂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因为移动而发生变形。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放装置1的设置使得取片手臂2在放置和移动过程中均不会发生变形,进而使得取片手臂2在安装过程中,取片手臂2与安装在杆上的吸盘处于在同一平面内,取片手臂2利用真空吸附玻璃抓取时,能够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不会因为取片手臂2变形而导致真空报警,保证了正常的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

支撑臂18,所述支撑臂18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板16,所述支撑臂18为条状结构,所述条状支撑臂18沿垂直于条状结构长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与所述取片手臂2的凹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支撑臂18伸入所述取片手臂2的凹槽内,以用于固定所述取片手臂2。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支撑臂18,支撑臂18垂直于安装板16,并与安装板16固定连接,支撑臂18为条状结构,条状结构的支撑臂18沿垂直于安装板16的方向设置,且该条状结构沿垂直于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取片手臂2的凹槽形状相适配,从而取片手臂2在通过固定部进行固定时,将支撑臂18伸入取片手臂2的凹槽内,即可完成取片手臂2与支撑臂18的固定,且由于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安装板16,而安装板16与升降台12有预设夹角,从而取片手臂2在通过支撑臂18固定的同时,还受升降台12的支撑。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

紧固带,所述紧固带设置在所述升降台12设置有所述安装板16的一侧或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6上,且所述紧固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臂18的一侧,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臂18另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部还包括紧固带,紧固带设置在升降台12设置上有安装板16的一侧,且紧固带的一端设置在支撑臂18的一侧,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支撑臂18的另一侧,从而当取片手臂2安装在支撑臂18上后,固定在支撑臂18一侧的紧固带绕取片手臂2将取片手臂2捆绑后,紧固带的另一侧再连接于支撑臂18的另一侧,从而进一步对取片手臂2进行固定。紧固带还可以设置在安装板16上,紧固带的一端设置在支撑臂18的一侧,从而当取片手臂2安装在支撑臂18上后,固定在支撑臂18一侧的紧固带绕取片手臂2将取片手臂2捆绑后,紧固带的另一侧再连接于支撑臂18的另一侧,从而进一步对取片手臂2进行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18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臂18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取片手臂2的凹槽的分布位置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臂18为多个,多个支撑臂18间隔设置在安装板16上,且支撑臂18的位置与取片手臂2上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取片手臂2在通过支撑臂18进行固定时,多个支撑臂18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固定取片手臂2。

优选地,支撑臂18的数量与取片手臂2上凹槽的数量相同,多个支撑臂18与取片手臂2上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地,取片手臂2上具有3个凹槽,从而对应地,支撑臂的数量为3个,在取片手臂设置在安放装置上时,将3个支撑臂分别伸入取片手臂的凹槽内,从而完成取片手臂在安放装置上的固定,且3个支撑臂的设置使得取片手臂的固定更加稳定,在取片手臂固定稳定的情况下,移动安放装置或对升降平台进行升降时,取片手臂不会因安放装置的移动而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防止取片手臂发生碰撞而变形,以将无任何变形的取片手臂2移动至合适位置,使得取片手臂2贴合机器人转轴22和法兰盘24,而后拧紧连接螺钉,使得取片手臂2与机器人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6垂直于所述升降台12。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板16垂直于升降台12设置,支撑臂18垂直于安装板16,从而取片手臂2固定在支撑臂18上后,更有利于取片手臂2在升降平台上的安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6设置在靠近所述升降台12边缘的位置,所述固定部朝向远离所述安装板16靠近的边缘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板16设置在靠近升降台12边缘的位置,且固定部朝向远离安装板16靠近的边缘设置,从而在取片手臂2通过固定部安装在安装板16上时,取片手臂2朝向远离安装板16靠近的边缘设置,从而升降台12有空间对取片手臂2进行放置,从而升降台12对取片手臂2起到支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18外表面包覆有缓冲层。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臂18外表面包覆有缓冲层,用于保护支撑臂18,防止支撑臂18发生损坏,其在支撑臂18与取片手臂2的固定过程中,能够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减小因发生碰撞造成的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为聚氨酯缓冲垫。

可选地,缓冲层还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只要具有缓冲作用,能够对支撑臂进行保护,防止支撑臂18发生损坏,其在支撑臂18与取片手臂2的固定过程中,能够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减小因发生碰撞造成的损坏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台12为液压升降台12。

在该实施例中,升降台12包括台面122和底座124,台面122通过支杆126与底座124进行连接,支杆126上设置有液压缸和电机,所述底座124下端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4,升降台12通过电机提供电力,当电力使得液压油达到一定的压力时,压力会使得台面122上升至预设高度,液压升降台12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稳定性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台面122为矩形结构,规则的矩形结构能够更好地进行放置,底座124的形状大小与台面122相同,有利于整个液压升降台的放置以及升降。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带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紧固带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取片手臂2进行固定,使得在安放装置1移动的过程中,取片手臂2更加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取片手臂2为碳纤维杆。

在该实施例中,在进行取片手臂2的更换时,将安装装置移动至更换处,调整升降台12的高度,使之升降至停在合适位置,使得取片手臂2贴合机器人转轴22和法兰盘24,而后拧紧连接螺钉,使得取片手臂2与机器人固定,之后水平退出即可,省时省力,缩短换型时间。通过安放装置1使取片手臂2贴合机器人转轴22和法兰盘24,拧紧取片手臂2与法兰盘24连接螺钉,在避免碳纤维杆受力弯曲的情况下,避免因碳纤维杆变形产生的真空报警,高效完成换型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