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箱门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7316发布日期:2021-06-04 17:4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箱门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箱门锁具,尤其涉及一种车箱门智能锁。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车箱电子门锁多采用挂锁形式,挂锁存在以下不足:
3.(1)不方便固定,易晃动、磨损,使用寿命短;
4.(2)上锁、开锁操作复杂,麻烦,耗时长。
5.因此,市面上出现了改进型的车厢门锁,但在上锁与开锁两个过程中,均需要电机驱动,耗电量大,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箱门智能锁,可实现自动上锁与开锁功能,上锁与开锁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耗电低,可靠性提高。
7.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车箱门智能锁,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一锁舌、设置于壳体内且与锁舌相对应的一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锁舌后方的一锁定弹性件、由外部插入壳体内的一锁头、及设置于壳体内且设置于锁头前方的一推出弹性件,其中,在该锁头上形成有一锁定卡位,在该锁舌端部形成有与锁定卡位相匹配的一锁定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锁头端部形成有一锥形头,所述锁定卡位为形成于锥形头后端且供锁定部卡入的一环形卡槽,且在该环形卡槽中心具有一卡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锁舌的锁定部上形成有供卡轴卡入的一弧形卡槽,在该锁定部两侧且位于弧形卡槽侧边分别形成有导向斜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锁舌靠近驱动组件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一齿条,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减速电机、及连接于减速电机输出端且与齿条相对应的一齿轮,在该齿轮外侧边上形成有至少一组轮齿与至少一段平滑段。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出弹性件包括设置于锁头正前方的一推动件、及设置于推动件与壳体内壁之间的一第一弹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推动件端部形成有供第一弹簧一端部嵌入的一第一限位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弹性件为第二弹簧,在该壳体内位于锁舌正后方设置有一限位板,该第二弹簧限位于限位板与锁舌后端之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锁舌后端部形成有一第二限位槽,在该限位板上形成有一第三限位槽,该第二弹簧一端限位于第二限位槽中,另一端限位于第三限位槽中。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供锁头插入的一锁孔,且在该壳体内形成有供推出弹性件与锁头活动的一条形活动槽。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通过具有特殊结构设计的锁舌、驱动组件、锁定弹性件、锁头及推出弹性件相配合,可实现自动上锁与开锁功能,上锁与开锁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减少操作复杂度与负担;而且,车厢智能锁可固定于车厢门上,相对于挂锁,不会晃动,不易磨损,不易被破坏,可延长使用寿命。
19.(2)在上锁过程中,为纯机械自动上锁,无需电机驱动,无需耗电,可显著提高可靠性。
20.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与锁舌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锁处于上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锁在车箱门上上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30.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箱门智能锁,包括一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一锁舌2、设置于壳体1内且与锁舌2相对应的一驱动组件3、设置于壳体1内且位于锁舌2后方的一锁定弹性件4、由外部插入壳体1内的一锁头5、及设置于壳体1内且设置于锁头5前方的一推出弹性件6,其中,在该锁头5上形成有一锁定卡位51,在该锁舌2端部形成有与锁定卡位51相匹配的一锁定部21。在锁舌2的锁定部21卡入锁头5的锁定卡位51内时,锁头5即被锁舌2限位锁定,锁定稳固,锁头5无法再拔出,实现自动上锁功能。
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所述锁头5端部形成有一锥形头52,所述锁定卡位51为形成于锥形头52后端且供锁定部21卡入的一环形卡槽511,且在该环形卡槽511中心具有一卡轴512;同时,如图3所示,在所述锁舌2的锁定部21上形成有供卡轴512卡入的一弧形卡槽211,在该锁定部21两侧且位于弧形卡槽211侧边分别形成有导向斜面212,导向斜面212的设置,是为了与锥形头52的弧形外表面相匹配,在锁头5不断插入时,锥形头52与锁定部21的导向斜面212相接触,对锁舌2的后移起到导向作用。在处于上锁状态时,锁定部21的端部嵌入环形卡槽511中,且卡轴512卡入弧形卡槽211中,由此对锁头5进行限位锁定,锁定稳固,锁头5无法再拔出。
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在所述锁舌2靠近驱动组件3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一齿条22,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一减速电机31、及连接于减速电机31输出端且与齿条22相对
应的一齿轮32,在该齿轮32外侧边上形成有至少一组轮齿321与至少一段平滑段322,如图5所示。在减速电机31带动齿轮32转动到轮齿321与锁舌2上的齿条22咬合时,锁舌2会随着移动。具体的,当齿轮32带动锁舌2往远离锁头5方向移动时,即可释放对锁头5的锁定,实现开锁功能,同时锁定弹性件4被压缩。而当齿轮32转动到轮齿321离开齿条22,而由齿轮32上的平滑段322对应齿条22时,齿轮32释放对锁舌2的带动作用,再由锁定弹性件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推动锁舌2反向移动复位。
33.具体的,当齿轮32外侧边上的轮齿321数量为一组时,齿轮32每旋转360
°
实现一次开锁动作;当齿轮32外侧边上的轮齿321数量为两组,且相对设置时,齿轮32每旋转180
°
实现一次开锁动作,可根据具体需要做设定。
34.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推出弹性件6包括设置于锁头5正前方的一推动件61、及设置于推动件61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一第一弹簧62,其中,在该推动件61端部形成有供第一弹簧62一端部嵌入的一第一限位槽611,起到对第一弹簧62的限位作用,如图6所示。在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如图1所示,第一弹簧62处于自然状态,当插入锁头5时,锁头5的锥形头52推动推动件61,第一弹簧62被压缩,同时,锁头5由锁舌2锁定,如图7所示;当锁舌2释放对锁头5的锁定时,在第一弹簧62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反向推动锁头5,使锁头5被弹出,实现开锁功能。因此,推出弹性件6的作用是在开锁时,对锁头5进行弹动推出,便于开锁的快速、顺畅进行。
35.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锁定弹性件4为第二弹簧,在该壳体1内位于锁舌2正后方设置有一限位板11,该第二弹簧限位于限位板11与锁舌2后端之间;具体的,在该锁舌2后端部形成有一第二限位槽23,在该限位板11上形成有一第三限位槽111,该第二弹簧一端限位于第二限位槽23中,另一端限位于第三限位槽111中,由此,在第二弹簧进行伸缩动作时,不会出现移位现象,以便于配合锁舌2对锁头5进行精确的锁定动作。具体的,在驱动组件3的齿轮32带动锁舌2往远离锁头5方向移动时,第二弹簧被压缩。而当齿轮32释放对锁舌2的带动作用时,再由第二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推动锁舌2反向移动复位,等待下一次锁头5的插入。
36.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供锁头5插入的一锁孔12,且在该壳体1内形成有供推出弹性件6与锁头5活动的一条形活动槽13,由条形活动槽13对推出弹性件6与锁头5的活动范围进行限位,防止移位,由此,利于提高上锁与开锁动作的精确度。在需要上锁时,锁头5由锁孔12插入壳体1内,并在条形活动槽13内活动。
37.本实施例智能锁的工作原理为:
38.当需要上锁时,将锁头5由锁孔12插入壳体1,锁头5的锥形头52接触并推动锁舌2的锁定部21的导向斜面212,随着锁头5的推入,锁舌2后移,直到锁舌2的锁定部21遇到锁头5的环形卡槽511,在锁定弹性件4的弹性推动作用下,锁舌2的锁定部21的端部嵌入环形卡槽511中,且卡轴512卡入弧形卡槽211中,则锁头5无法再拔出,实现自动上锁功能,如图7所示。此时,推出弹性件6的第一弹簧62被压缩。
39.当需要开锁时,减速电机31带动齿轮32转动,齿轮32上的轮齿321与锁舌2上的齿条22咬合,使得齿轮32带动锁舌2往远离锁头5方向移动,则锁舌2释放对锁头5的锁定;然后,在第一弹簧62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将锁头5弹出,实现开锁功能。此时,锁定弹性件4的第二弹簧被压缩。当齿轮32转动到轮齿321离开齿条22,而由齿轮32上的平滑段322对应齿
条22时,齿轮32释放对锁舌2的带动作用,再由第二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推动锁舌2反向移动复位,等待锁头5下一次插入,如图1所示。
40.本实施例车箱门智能锁在具体使用时,在车箱门的左门上安装本实施例智能锁10,在右门上安装固定模块20,然后在锁头5与固定模块20之间连接钢丝绳30,只要将锁头5锁定于智能锁10中,即可实现上锁功能,如图8所示。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箱门智能锁,是对具体结构进行改进,而对于具体的控制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减速电机及其他部件,可以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原理及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