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切半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0412发布日期:2021-07-23 14:0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切半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甘蔗切半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当人们对甘蔗进行提炼时,由于甘蔗的外皮较坚硬,需要人们对甘蔗进行对半的切割,然后再对甘蔗进行提炼。

目前人们对甘蔗的对半切割普遍是通过人工手持刀具对甘蔗进行对半的切割,如此操作,由于人工的误差,容易对甘蔗的切割不均匀,且由于甘蔗的外侧较光滑,人们对甘蔗进行切割时容易受伤。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甘蔗切半的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通过人工手持刀具对甘蔗进行对半的切割,如此操作,由于人工的误差,容易对甘蔗的切割不均匀,且由于甘蔗的外侧较光滑,人们对甘蔗进行切割时容易受伤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们操作较安全的,且对甘蔗进行对半的切割较均匀的甘蔗切半的切割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甘蔗切半的切割装置,包括:支撑柱,其连接在底座上;第一支撑板,其连接有在上靠近支撑柱的其中一侧;电机,其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进料板,其设在支撑柱上;第一挡板,其连接在进料板上;第二挡板,其连接在第一挡板的其中一侧;连接板,其连接在第二挡板与进料板的一侧之间;刀片,其连接在连接板的其中一侧;拨动结构,其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板的一侧之间;传送机构,其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与底座的其中一侧之间。

优选地,拨动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其连接在连接板另一侧;转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二支撑板其中一侧;皮带传动组,其连接在转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连接块,其连接在转杆的其中一侧;连接杆,其铰接连接在连接块的另一侧;拨动板,其连接在连接杆的另一侧;导向板,其铰接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且导向板的另一侧与连接杆铰接连接。

优选地,传送机构包括:第三挡板,至少设有两块,且其均连接在底座上靠近支撑柱的另一侧;滚轮,其至少设有两个,且其均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三挡板上;传送带,其连接在两个滚轮之间;皮带轮,其至少设有两个,且其分别连接滚轮的其中一侧与转杆的一侧上;平皮带,其连接在两个皮带轮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盖板,其连接在连接板上靠近刀片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收集箱,其放置底座上靠近第三挡板的一侧。

(3)有益效果

通过拨动结构和传送机构的作用,可快速的实现对甘蔗进行均匀的对半切割,无需通过人工手持刀具对甘蔗进行对半的切割,提高了人们对甘蔗进行对半切割的质量和一定的安全性;通过盖板的作用,可避免甘蔗在切割时上下的晃动,影响甘蔗对半切割的精确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对甘蔗进行对半切割的质量;通过收集箱的作用,可将切割完毕的甘蔗收集到收集箱内,避免甘蔗掉落在地上,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对甘蔗进行对半切割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拨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支撑柱,3-第一支撑板,4-进料板,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电机,8-拨动结构,80-第二支撑板,81-转杆,82-连接块,83-连接杆,84-拨动板,85-皮带传动组,86-导向板,9-连接板,10-刀片,11-盖板,12-传送机构,122-皮带轮,123-平皮带,124-滚轮,125-传送带,126-第三挡板,13-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甘蔗切半的切割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柱2、第一支撑板3、进料板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电机7、连接板9、刀片10、拨动结构8和传送机构12,底座1顶部的右前侧连接有支撑柱2,底座1顶部的左前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顶部安装有电机7,支撑柱2顶部倾斜的设有进料板4,进料板4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挡板5,前侧的第一挡板5右端连接有第二挡板6,第二挡板6的底部与进料板4的右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后侧的中部连接有刀片10,电机7的输出轴端与连接板9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拨动结构8,电机7的输出轴端与底座1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12。

拨动结构8包括有第二支撑板80、转杆81、连接块82、导向板86、皮带传动组85、连接杆83和拨动板84,连接板9的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0,第二支撑板80下部的前侧转动式地连接有转杆81,转杆81的左侧与电机7输出轴的右侧之间连接有皮带传动组85,转杆81的右侧连接有连接块82,连接块82的另一侧铰接连接有连接杆83,连接杆83的上部的左侧连接有拨动板84,第二支撑板80下部的后侧铰接连接有导向板86,且导向板86的另一侧与连接杆83的中部铰接连接。

传送机构12包括有皮带轮122、平皮带123、滚轮124、传送带125滑和第三挡板126,底座1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挡板126,第三挡板126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地连接有滚轮124,两个滚轮124之间连接有传送带125,前侧滚轮124的左端与转杆81的中部均连接有皮带轮122,两个皮带轮122之间连接有平皮带123。

当人们需要对甘蔗进行对半的切割时,可将甘蔗放置在倾斜的进料板4上,甘蔗随之滚入到连接板9上,启动电机7,在皮带传动组85的传动作用下,转杆81随之带动连接块82转动,在与导向板86的配合作用下,连接杆83随之带动拨动板84前后的摆动,当拨动板84与甘蔗的一端接触并向后侧摆动时,拨动板84随之推动甘蔗向刀片10处移动,在拨动板84在与刀片10的配合作用下对甘蔗进行切割,当拨动板84摆动到最后侧时,对甘蔗的切割完毕,在电机7转动的同时,皮带轮122随之转动,在平皮带123的传动作用下,滚轮124随之带动传送带125滚动,在传送带125的传动作用下,切割完毕的甘蔗随之落入到底座1上,如此即可快速的实现对甘蔗进行均匀的对半切割,无需通过人工手持刀具对甘蔗进行对半的切割,提高了人们对甘蔗进行对半切割的质量和一定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盖板11,连接板9后侧的顶部连接有盖板11。

在盖板11的导向作用下,可避免甘蔗在切割时上下的晃动,影响甘蔗对半切割的精确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对甘蔗进行对半切割的质量。

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收集箱13,底座1顶部的后侧放置有收集箱13。

在收集箱13的收集作用下,可将切割完毕的甘蔗收集到收集箱13内,避免甘蔗掉落在地上,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对甘蔗进行对半切割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