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结构铝板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2706发布日期:2021-06-01 23:1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铝板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散热结构铝板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通常需要用到多种零件,各类零件需要经过特殊的工件处理后投入使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待加工零件置于加工工装位置的中心处进行定位。

但现有的加工工装在加工铝板时多采用对铝板两侧挤压,导致铝板向中间移动,易出现挤压过度,使铝板出现形变,影响铝板的使用质量,同时铝板固定在工装内部不能很好的进行透气,操作人员在对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时会导致加工零件内部产生大量热量,影响操作人员对铝板进行加工,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散热结构铝板加工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铝板加工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加工工装多对铝板两侧进行挤压固定,易造成铝板出现形变和操作人员在对加工零件加工时导致加工零件表面散发大量热量,热量无法及时散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结构铝板加工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包括底座和加工零件,所述底座上端表面设置有加工零件,所述底座右侧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电动液压杆、第一挤压板、第二挤压板、移动杆、固定套、存放仓、弹簧、卡块、卡槽、连接杆和滑轨,所述支撑板靠近加工零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靠近加工零件的侧边抵触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挤压板远离第一挤压板的一侧中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第二挤压板的一侧表面套接有固定套,所述移动杆内部开设有存放仓,所述存放仓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存放仓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固定套的一侧内壁抵触有卡槽,所述第二挤压板靠近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挤压板的一侧表面套接有滑轨,所述第一挤压板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固定杆、通风口、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所述散热板远离第一挤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挤压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一挤压板靠近支撑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电动液压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电动液压杆对称分布在第一挤压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均设置为半圆环形,所述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内壁与加工零件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卡块设置为梯形,所述卡块靠近存放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卡槽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与卡块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与第一挤压板形状相同,所述散热板内部设置有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固定装置,有效的避免了加工零件中间位置在固定时出现变形的情况,保证了铝板在加工时的质量,该装置设置有散热装置,通过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内壁上的散热板对热量进行吸收。

(1)该装置设置有固定装置,操作人员先将加工零件放置在底座上端表面,通过外接控制器使电动液压杆启动,使第一挤压板内壁与加工零件贴合,再通过手动按压移动杆,使卡块插设到卡槽内部相对应的矩形凹槽中,使第二挤压板的内壁也与加工零件表面贴合,使加工零件能够在底座上端表面得到充分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加工零件中间位置在固定时出现变形的情况,保证了铝板在加工时的质量。

(2)该装置设置有散热装置,当加工零件表面散发热量时,热量通过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内壁上的散热板对热量进行吸收,并且通过通风口和第二防尘网使外界气流能流动到第一挤压板内部,使气流通过散热板内部的孔洞流通,使散热板表面温度能够及时散去,保证散热板能够持续对加工零件表面热量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工装本体;110、底座;120、加工零件;2、固定装置;210、支撑板;220、电动液压杆;230、第一挤压板;240、第二挤压板;250、移动杆;260、固定套;270、存放仓;280、弹簧;290、卡块;2100、卡槽;2110、连接杆;2120、滑轨;3、散热装置;310、散热板;320、固定杆;330、通风口;340、第一防尘网;350、第二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铝板加工工装,包括包括工装本体1,工装本体1包括底座110和加工零件120,底座110上端表面设置有加工零件120,底座110右侧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包括支撑板210、电动液压杆220、第一挤压板230、第二挤压板240、移动杆250、固定套260、存放仓270、弹簧280、卡块290、卡槽2100、连接杆2110和滑轨2120,支撑板210靠近加工零件1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220,电动液压杆220远离支撑板2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板230,第一挤压板230靠近加工零件120的侧边抵触有第二挤压板240,第二挤压板240远离第一挤压板230的一侧中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50,移动杆250远离第二挤压板240的一侧表面套接有固定套260,移动杆250内部开设有存放仓270,存放仓270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280,弹簧280靠近存放仓270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290,卡块290靠近固定套260的一侧内壁抵触有卡槽2100,第二挤压板240靠近底座1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10,连接杆2110远离第二挤压板240的一侧表面套接有滑轨2120,第一挤压板230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板310、固定杆320、通风口330、第一防尘网340和第二防尘网350,散热板310远离第一挤压板2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20,第一挤压板230靠近支撑板210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通风口330,通风口33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340,第一挤压板230靠近支撑板210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350。

电动液压杆220设置有两组,两组电动液压杆220对称分布在第一挤压板230靠近支撑板210的一侧表面,这样可以在操作人员通过外接控制器控制电动液压杆220移动时,电动液压杆220能够带动第一挤压板230进行稳定移动,保证了第一挤压板230移动的稳定性。

第一挤压板230和第二挤压板240均设置为半圆环形,第一挤压板230和第二挤压板240内壁与加工零件120内壁贴合,这样可以方便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挤压板230和第二挤压板240对加工零件120表面进行全方位固定,有效的保证了加工零件120可以固定在底座110上端表面。

卡块290设置为梯形,卡块290靠近存放仓270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凸块,这样可以在卡块290在存放仓270内壁中进行移动时,可以使卡块290两侧的凸块与存放仓270内壁相抵触,避免卡块290在存放仓270内部移动时出现倾斜,保证存放仓270运动的稳定性。

卡块290靠近卡槽2100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卡槽2100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与卡块290直径相适配,这样可以在卡块290运动到卡槽2100内部开设的矩形凹槽时,可以在弹簧280的带动下将卡块290卡在卡槽2100内部的矩形凹槽中,使移动杆250能够在固定套260内部得到固定。

散热板310与第一挤压板230形状相同,散热板310内部设置有孔洞,这样可以方便通过固定杆320将散热板310固定在第一挤压板230和第二挤压板240内部,使散热板310能对加工零件120表面热量进行吸收,散热板310内部的孔洞可以加速散热板310表面热量流动。

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先将加工零件120放置在底座110上端表面,通过外接控制器使电动液压杆220启动,使电动液压杆220带动第一挤压板230向加工零件120一侧进行移动,使第一挤压板230内壁与加工零件120表面贴合,再通过手动按压移动杆250,使移动杆250在固定套260内部移动,使第二挤压板240向加工零件120另一侧表面移动,使卡块290插设到卡槽2100内部相对应的矩形凹槽中,使第二挤压板240的内壁也与加工零件120表面贴合,使加工零件120能在底座110上端表面得到充分固定,当加工零件120表面散发热量时,热量通过第一挤压板230和第二挤压板240内壁上固定的散热板310对热量进行吸收,并且通过通风口330和第二防尘网350使外界气流能流动到第一挤压板230内部,使气流通过散热板310内部的孔洞流通,使散热板310表面温度能够及时散去,保证散热板310能够持续对加工零件120表面热量吸收,有效的避免加工零件120表面温度过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