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1573发布日期:2021-08-24 12:0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往复式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振动的往复式电动工具。

[

背景技术:
]

往复式电动工具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工具,其切割对象可以是木材、金属或者上述材料的混合,由于其切割对象比较广泛且携带方便,适合于家装等场合。往复式电动工具通过锯片的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切割,常用的往复式电动工具(例如往复锯、马刀锯等)将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各种不同的传动机构(例如偏心轮、锥齿轮、摆杆等)转化为往复杆的往复运动。往复式电动工具通常会在传动机构上添加配重作为减振结构,配重旋转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与往复杆往复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但是离心力和惯性力不在同一轴线上,两个力在相互抵消时又会产生额外的力矩。同时,现有的往复式电动工具由于减振结构的存在使得整体结构过大,其操控开关与工件距离相对较远,不易操控,从而使得用户长时间握持容易感觉疲惫,使用感较差。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往复式电动工具,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电动工具,其在减小惯性力时不产生额外的力矩,同时具有结构紧凑且便于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往复式电动工具,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及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的往复杆组件,所述电机具有沿竖向延伸的电机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竖向排布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突伸的偏心销,所述往复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且连接于所述偏心销,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往复杆组件沿纵向作往复运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且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偏心销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内端面上且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圆心设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外端面上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一体成型且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圆心设置。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端面上的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一体成型且在竖向上与所述第一配重块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箱体,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容纳于所述齿轮箱体内,且所述往复杆组件沿纵向延伸出所述齿轮箱体。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穿过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圆心的第一支撑轴及穿过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圆心的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轴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而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齿轮箱体上;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而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齿轮箱体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齿轮箱体包括上下扣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至所述上箱体,且所述第二支撑轴固定连接至所述下箱体。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机轴具有突伸入所述齿轮箱体内的自由末端,所述电机设有位于所述电机轴自由末端的电机轴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时啮合于所述电机轴齿。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往复杆组件包括沿纵向延伸的往复杆、位于所述往复杆纵向一端的刀具夹头及位于所述往复杆纵向另一端的滑动槽,所述偏心销连接至所述滑动槽内,以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带动所述往复杆组件作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竖向排布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于电机轴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有朝向第二传动齿轮突伸的偏心销,所述往复杆组件位于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且连接于偏心销,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往复杆组件沿纵向作往复运动。两个传动齿轮位于往复杆组件的两侧,使得所述传动齿轮在减小惯性力的同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力矩。同时,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啮合于两个传动齿轮的侧边而非两个传动齿轮之间,即电机轴与往复杆组件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涉的问题,由此设置,两个传动齿轮可以设计的更小巧、紧凑,使得该往复式电动工具的整体结构更紧凑,降低了往复式电动工具的尺寸,方便用户握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往复式电动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往复式电动工具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往复式电动工具中电机与传动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机与传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机与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0、往复式电动工具1、壳体11、主体部110、第一容纳空间12、握持部120、第二容纳空间13、控制按钮14、第二握持部2、电机21、电机轴22、电机轴齿23、上端轴承24、下端轴承3、传动机构31、齿轮箱体32、上箱体33、下箱体34、滑套4、第一传动齿轮41、偏心销42、第一配重块43、第一支撑轴5、第二传动齿轮52、第二配重块53、第二支撑轴6、电源组件7、挡板8、往复杆组件81、往复杆82、刀具夹头83、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往复式电动工具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往复式电动工具100为马刀锯,其可操作地以往复运动驱动刀具附件(例如,锯片)以切割工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往复式电动工具100可以是被配置成以往复运动驱动刀具附件的不同类型的装置。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所述往复式电动工具100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电机2、由电机2驱动的传动机构3及由传动机构3驱动的往复杆组件8,所述刀具附件连接至往复杆组件8上。所述壳体1形成有容纳空间,用以安装电机2与传动机构3等部件,所述电机2用于给往复式电动工具100提供动力,所述传动机构3用于将电机2的动力传递至刀具附件,从而驱动刀具附件作往复运动以切割工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往复式电动工具100可以连接不同的刀具附件以对不同的物体进行切割。

所述往复式电动工具100还包括给电机2提供能源的电源组件6及设置在刀具附件前侧的挡板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组件6具体为连接至壳体1纵向后端的电池包。所述挡板7设置于壳体1的纵向前端,且在进行切割作业时,所述挡板7与被切割材料接触,从而能够以更加可靠的方式进行切割。

所述壳体1设有沿竖向设置的主体部11及连接至主体部11后方且沿纵向延伸的握持部12,所述握持部12可供使用者握持且设有用于操作的控制按钮13,所述控制按钮13用于控制往复式电动工具100的工作状态。所述容纳空间包括形成于主体部11内的第一容纳空间110及形成于握持部12内的第二容纳空间120,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与第二容纳空间120在纵向上前后设置。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用于安装电机2、传动机构3等动力元件,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20用于安装操作件、电子元件、电路板等元件。可以理解,为了安装电机2、传动机构3等体积较大的元件,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大于第二容纳空间120,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和第二容纳空间120连通或部分封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的主体部11还形成有位于其顶端前部且可供使用者握持的第二握持部14。在一般切割工况下,使用者握持握持部12即能实现切割作业,但是对于一些质地较硬或表面较粗糙的工件,需要使用者在一只手握持握持部12的同时另一只手握持第二握持部14,从而实现较稳定且较安全的切割作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握持部14还可根据使用者的握持需要形成有握持槽(未图示),所述握持槽基本按照手指握持方向及间隙分布,便于使用者户更加稳固的握持。在这种设计下,使用者能以较佳的状态长期握持往复式电动工具100。如此能适应更复杂的工况,且使用者在操作期间也更加舒适。

请参阅图3与图5所示,所述电机2位于传动机构3的上方且包括自由末端突伸入传动机构3内的电机轴21及位于电机轴21自由末端的电机轴齿22,所述电机轴21沿竖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轴齿22是通过机械加工一体形成于电机轴21上,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轴齿22也可以是组装固定于电机轴21自由末端的小齿轮。结合图2所示,所述电机2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电机轴21上下两端的上端轴承23与下端轴承24,所述上端轴承23固定于主体部11的内壁,所述下端轴承24固定于传动机构3的齿轮箱体31上,从而支承所述电机2于壳体1内。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齿轮箱体31及容纳于齿轮箱体31内的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所述齿轮箱体31位于壳体1内且包括上、下扣合的上箱体32和下箱体33,所述上箱体32和下箱体33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件连接并固定至主体部11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轴21是穿过上箱体32而突伸入齿轮箱体31内,所述往复杆组件8是沿纵向向前延伸出齿轮箱体31的下箱体33,而所述挡板7连接至齿轮箱体31的下箱体33的纵向前端且沿纵向凸伸至往复杆组件8的前方。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沿竖向排布设置且连接于电机轴21的同一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位于第二传动齿轮5的上方。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即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同轴,同时所述旋转轴线与电机轴21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同时啮合于电机2的电机轴齿22。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设有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的内端面上的偏心销41及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的外端面上的第一配重块42,即所述偏心销41与第一配重块42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齿轮4的竖向两侧。所述偏心销41远离第一传动齿轮4的圆心设置且朝向第二传动齿轮5突伸,所述第一配重块42远离第一传动齿轮4的圆心设置且与第一传动齿轮4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设有位于第二传动齿轮5的外端面上的第二配重块52,所述第二配重块52与第二传动齿轮5一体成型且在竖向上与第一配重块42相对应设置,即两者在竖向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配重块42与第二配重块52的设置,用以抵消往复杆组件8作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

所述往复杆组件8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且连接于偏心销41,并且所述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往复杆组件8沿纵向作往复运动。两个传动齿轮位于往复杆组件8的两侧,使得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在减小惯性力的同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力矩,从而达到减小往复式电动工具100振动的效果。

结合图5所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包括穿过第一传动齿轮4的圆心的第一支撑轴4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包括穿过第二传动齿轮5的圆心的第二支撑轴53,所述第一支撑轴43与第二支撑轴53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轴43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一传动齿轮4上,而另一端固定连接至齿轮箱体31的上箱体32;所述第二支撑轴53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二传动齿轮5上,而另一端固定连接至齿轮箱体31的下箱体33。

藉此,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连接至齿轮箱体31内,且所述电机轴21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的同一侧。由此可知,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21啮合于两个传动齿轮的侧边而非两个传动齿轮之间,即电机轴21与往复杆组件8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涉的问题,由此设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可以设计的更加小巧、紧凑,使得该往复式电动工具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降低了往复式电动工具100的尺寸,方便用户握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往复杆组件8包括沿纵向延伸的往复杆81、位于往复杆81纵向一端的刀具夹头82及位于往复杆81纵向另一端的滑动槽83,所述刀具附件连接固定至刀具夹头82。所述偏心销41连接至滑动槽83内,以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带动往复杆组件8作往复运动。同时,所述齿轮箱体31还设有固定连接于下箱体33前端的滑套34,所述往复杆81穿过滑套34且在纵向上作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沿竖向排布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连接于电机轴21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设有朝向第二传动齿轮5突伸的偏心销41,所述往复杆组件8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且连接于偏心销41,所述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往复杆组件8沿纵向作往复运动。两个传动齿轮位于往复杆组件8的两侧,使得所述传动齿轮在减小惯性力的同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力矩。同时,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21啮合于两个传动齿轮的侧边而非两个传动齿轮之间,即电机轴21与往复杆组件8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涉的问题,由此设置,两个传动齿轮可以设计的更小巧、紧凑,使得该往复式电动工具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降低了往复式电动工具100的尺寸,方便用户握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往复式电动工具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