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3085发布日期:2022-10-26 01:0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门锁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门锁。


背景技术:

2.玻璃门锁是一种应用于玻璃门上的锁具,现有的玻璃门锁存在以下的不足:不能玻璃门内外都机械开锁,当电子开锁出现故障后,玻璃门内或外总有一个无法开锁,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玻璃门锁。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门锁,包括被驱动盘、锁舌驱动件、锁舌、锁芯、旋钮、锁芯传动件、锁壳、大伞齿轮、电机和控制板。
5.锁壳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玻璃门上的凹形卡槽。被驱动盘、锁舌驱动件、锁舌、旋钮、大伞齿轮、电机设置在凹形卡槽的一外侧面上,锁芯设置在凹形卡槽的另一外侧面上。 旋钮与锁舌驱动件固定连接,旋钮与锁舌驱动件能够同步转动。大伞齿轮与锁舌驱动件连接并且有相同的转动轴,电机与大伞齿轮连接,所述控制板与电机电气连接。被驱动盘与锁舌驱动件连接并且有相同的转动轴,锁芯通过锁芯传动件与被驱动盘相连接。锁舌驱动件与锁舌相连接。
6.在锁芯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锁芯传动件带动被驱动盘转动,被驱动盘带动锁舌驱动件转动,锁舌驱动件带动锁舌缩至锁壳内,实现解锁;在旋钮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锁舌驱动件带动锁舌缩至锁壳内,实现解锁;在旋钮背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锁舌驱动件带动锁舌伸出锁壳,实现上锁;在所述控制板控制电机的转轴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电机的转轴带动大伞齿轮转动,大伞齿轮带动锁舌驱动件转动,锁舌驱动件带动锁舌缩至锁壳内,实现解锁;在控制板控制电机的转轴背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电机的转轴带动大伞齿轮转动,大伞齿轮带动锁舌驱动件转动,锁舌驱动件带动锁舌伸出锁壳,实现上锁。
7.可选地,锁芯传动件包括柔性绳;柔性绳跨接凹形卡槽的两面。
8.可选地,锁芯传动件还包含u型导向支架;u型导向支架外套在凹形卡槽上。柔性绳为钢丝。
9.柔性绳安装在u型导向支架内。柔性绳的一端与第一挂钩相连接;柔性绳的另一端与锁芯相连接。在锁芯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柔性绳拉动被驱动盘转动,被驱动盘带动锁舌缩至锁壳内,实现解锁。
10.可选地,被驱动盘的主体呈圆形;被驱动盘的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对立设置。第一挂钩与锁芯传动件相接;第二挂钩上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对被驱动盘施加背向解锁方向的作用力,使得被驱动盘能够自动回到初始
位置。
11.可选地,锁芯上装设有驱动盘。柔性绳为回环钢丝。柔性绳套在驱动盘和被驱动盘上。
12.在锁芯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驱动盘转动,驱动盘通过柔性绳带动被驱动盘转动,被驱动盘带动锁舌驱动件转动,锁舌驱动件带动锁舌缩至锁壳内,实现解锁。
13.在锁芯背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驱动盘转动,驱动盘通过柔性绳带动被驱动盘转动,被驱动盘带动锁舌驱动件转动,锁舌驱动件带动锁舌伸出锁壳,实现上锁。
14.可选地,锁舌驱动件的主体呈圆筒状。锁舌驱动件的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拨杆;拨杆垂直于锁舌驱动件的主体的轴线。锁舌驱动件的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拨动柱;拨动柱平行于锁舌驱动件的主体的轴线。被驱动盘装设在拨动柱上。锁舌上设置有驱动槽;拨杆的一端位于驱动槽内;拨杆用于拨动锁舌从锁壳伸出或者拨动锁舌缩入锁壳内。
15.可选地,被驱动盘的主体的一面上设置有一字型拨块。拨动柱有两个,两个拨动柱彼此对立设置。一字型拨块位于两个拨动柱之间。一字型拨块能够在两个拨动柱之间摆动。一字型拨块用于拨动拨动柱。
16.可选地,大伞齿轮外套在锁舌驱动件上,大伞齿轮上设置有拨块,拨块与拨杆相适配,拨块用于拨动拨杆。
17.可选地,大伞齿轮的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块。锁壳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定位块相适配;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板电气连接,用于感应大伞齿轮的位置。
18.可选地,电机的转轴装设有小伞齿轮。大伞齿轮与小伞齿轮相咬合;大伞齿轮的轴线与小伞齿轮的轴线相互垂直。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玻璃门锁的锁舌驱动件分别可由设置在两端的被驱动盘和旋钮控制转动,以实现在玻璃门内、外均能机械解锁,更加安全可靠。
20.(2)该玻璃门锁通过大伞齿轮和被驱动盘带动锁舌驱动件摆动,从而实现电子和机械两种解锁方式,使用更加方便,且避免一种解锁方式发生故障时,而无法解锁。
21.(3)在未使用锁芯解锁的状态下,复位弹簧保持被驱动盘始终处于初始位置,使得被驱动盘不受电子解锁和旋钮解锁的影响。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被驱动盘1、锁舌驱动件2、锁舌3、旋钮5、大伞齿轮8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1中锁壳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1中锁舌驱动件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1中被驱动盘1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1中被驱动盘1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1中大伞齿轮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在旋钮5上锁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在旋钮5解锁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在电机9上锁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在电机9解锁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在锁芯4解锁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其中,图1至图13的附图标记为:被驱动盘1、锁舌驱动件2、锁舌3、锁芯4、旋钮5、锁芯传动件6、锁壳7、大伞齿轮8、电机9;第一挂钩11、第二挂钩12、复位弹簧13、一字型拨块14;拨杆21、拨动柱22;驱动槽31;u型导向支架61、柔性绳62;凹形卡槽71;拨块81、定位块82;小伞齿轮10;驱动盘20。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3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玻璃门锁,包括被驱动盘1、锁舌驱动件2、锁舌3、锁芯4、旋钮5、锁芯传动件6、锁壳7、大伞齿轮8、电机9和控制板。
38.锁壳7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玻璃门上的凹形卡槽71。被驱动盘1、锁舌驱动件2、锁舌3、旋钮5、大伞齿轮8、电机9设置在凹形卡槽71的一外侧面上,锁芯4设置在凹形卡槽71的另一外侧面上。
39.旋钮5与锁舌驱动件2固定连接,旋钮5与锁舌驱动件2能够同步转动。大伞齿轮8与锁舌驱动件2连接并且有相同的转动轴,电机9与大伞齿轮8连接,控制板与电机9电气连接。被驱动盘1与锁舌驱动件2连接并且有相同的转动轴,锁芯4通过锁芯传动件6与被驱动盘1相连接。锁舌驱动件2与锁舌3相连接。锁舌驱动件2设置在大伞齿轮8与被驱动盘1之间;大伞齿轮8与被驱动盘1之间有间隔。
40.参见图13所示,在锁芯4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锁芯传动件6带动被驱动盘1向解锁方向转动,被驱动盘1带动锁舌驱动件2向解锁方向转动,锁舌驱动件2带动锁舌3缩至锁壳7内,实现解锁。
41.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在旋钮5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锁舌驱动件2带动锁舌3缩至锁壳7内,实现解锁;在旋钮5背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锁舌驱动件2带动锁舌3伸出锁壳7,实现上锁。
42.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在控制板控制电机9的转轴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电机9的转轴带动大伞齿轮8向解锁方向转动,大伞齿轮8带动锁舌驱动件2向解锁方向转动,锁舌驱动件2带动锁舌3缩至锁壳7内,实现解锁;在控制板控制电机9的转轴背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电机9的转轴带动大伞齿轮8背向解锁方向转动,大伞齿轮8带动锁舌驱动件2背向解锁方向转动,锁舌驱动件2带动锁舌3伸出锁壳7,实现上锁。
43.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锁芯传动件6包括柔性绳62。柔性绳62跨接凹形卡槽71的两面。
44.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锁芯传动件6还包含u型导向支架61。u型导向支架61外套在凹形卡槽71上。
45.柔性绳62为钢丝。柔性绳62安装在u型导向支架61内。柔性绳62的一端与第一挂钩11相连接,柔性绳62的另一端与锁芯4相连接。在锁芯4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柔性绳62拉动被驱动盘1转动,被驱动盘1带动锁舌3缩至锁壳7内,实现解锁。
46.本实施例中,u型导向支架61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凹形卡槽71上。由于锁芯4与被驱动盘1分别位于凹形卡槽71两个相对的面上,因此利用u型导向支架61使得柔性绳62的两端分别跨接在锁芯4与被驱动盘1上。另外,u型导向支架61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柔性绳62能够来回拉动,而不错位。
47.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被驱动盘1的主体呈圆形。被驱动盘1的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挂钩11、第二挂钩12。第一挂钩11与第二挂钩12对立设置。第一挂钩11与锁芯传动件6相接;第二挂钩12上装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对被驱动盘1施加背向解锁方向的作用力,使得被驱动盘1能够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48.本实施例中,锁芯4带动被驱动盘1向解锁方向转动实现解锁之后,复位弹簧13施力带动被驱动盘1反向旋转,使得被驱动盘1复位,在未使用锁芯4解锁的状态下,复位弹簧13保持被驱动盘1始终处于初始位置,使得被驱动盘1不受电子解锁和旋钮解锁的影响。
49.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锁芯4上装设有驱动盘20。柔性绳62为回环钢丝。柔性绳62套在驱动盘20和被驱动盘1上。
50.在锁芯4朝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驱动盘20转动,驱动盘20通过柔性绳62带动被驱动盘1转动,被驱动盘1带动锁舌驱动件2转动,锁舌驱动件2带动锁舌3缩至锁壳7内,实现解锁。
51.在锁芯4背向解锁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驱动盘20转动,驱动盘20通过柔性绳62带动被驱动盘1转动,被驱动盘1带动锁舌驱动件2转动,锁舌驱动件2带动锁舌3伸出锁壳7,实现上锁。
52.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锁舌驱动件2的主体呈圆筒状。锁舌驱动件2的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拨杆21;拨杆21垂直于锁舌驱动件2的主体的轴线。锁舌驱动件2的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拨动柱22;拨动柱22平行于锁舌驱动件2的主体的轴线。被驱动盘1装设在拨动柱22上。锁舌3上设置有驱动槽31;拨杆21的一端位于驱动槽31内;拨杆21用于拨动锁舌3从锁壳7的锁孔伸出或者拨动锁舌3缩入锁壳7的锁孔内。
53.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被驱动盘1的主体的一面上设置有一字型拨块14。拨动柱22有两个,两个拨动柱22彼此对立设置。一字型拨块14位于两个拨动柱22之间。一字型拨块14能够在两个拨动柱22之间摆动。一字型拨块14用于拨动拨动柱22。
54.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大伞齿轮8外套在锁舌驱动件2上,大伞齿轮8上设置有拨块81,拨块81与拨杆21相适配,拨块81用于拨动拨杆21。
55.具体地,大伞齿轮8的主体呈圆环状;大伞齿轮8的主体外套在旋钮5上;拨块81呈弧形,拨块81设置在大伞齿轮8的主体的一面上;拨块81的弧心与大伞齿轮8的主体的圆心相同;拨块81的半径大于锁舌驱动件2的主体的半径;拨块81外套在锁舌驱动件2的主体上。
56.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大伞齿轮8的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块82。锁壳7上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与定位块82相适配;感应器与控制板电气连接,用于感应大伞齿轮8的位置。
57.在大伞齿轮开锁或上锁后,大伞齿轮8需要回到感应器的中间位置,此时,用旋钮开关锁不会带动大伞齿轮转动。
58.电机9的转轴装设有小伞齿轮10。大伞齿轮8与小伞齿轮10相咬合;大伞齿轮8的轴线与小伞齿轮10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技术中,旋钮5、锁芯4分别位于门的两面,锁舌驱动件2分别可由设置在两端的被驱动盘1和旋钮5控制转动,以实现在玻璃门内、外均能机械解锁,更加方便在玻璃门锁的使用,安全可靠。此外,该玻璃门锁通过大伞齿轮8和被驱动盘1带动锁舌驱动件2摆动,从而实现电子和机械两种解锁方式,使用更加方便,且避免一种解锁方式发生故障时,而无法解锁。大伞齿轮8与被驱动盘1分别设置在锁舌驱动件2的两端且之间有间隔,不影响彼此之间的转动,从而实现锁芯解锁和电子解锁彼此不受影响。
5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它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