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6314发布日期:2021-08-06 18:3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架是乘用车常用零部件总成,一般由中部的铝杆和位于四角的压铸件组成,在生产汽车行李架时,需要将预先制造好的压铸件和铝杆装配到一起。

汽车的顶部为类球面形状,安装行李架时要求行李架的端部与车顶紧密贴合,不能出现缝隙。行李架端部压铸件与车顶接触的表面也是根据不同的车顶表面设计成与之相符的曲面形状,因此端部压铸件为异形件,同时中部的铝杆也是设计成与车顶随形的弯曲状;如何将异形的端部压铸件装配到弯曲的中间铝杆上,并能保证装配精度,使得生产出的行李架总成符合装车要求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的装置,能够准确定位异形的压铸件,并能够将压铸件准确的与行李架中间铝杆装配在一起,进而生产出符合装车要求的行李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包括底架、第一底板、铝杆压紧部分和压铸件压紧部分;铝杆压紧部分用于对汽车行李架中部的固定;压铸件压紧部分用于对汽车行李架端部的压铸件的固定;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底架上;所述铝杆压紧部分和压铸件压紧部分均固定在第一底板上;所述铝杆压紧部分包括压力钳、压块、支撑块、铝杆支撑底板和铝杆;所述铝杆支撑底板固定在第一底板上;所述压力钳和支撑块均固定在铝杆支撑底板上;所述压块可移动的置于压力钳和铝杆之间;所述压铸件压紧部分包括第二底板、压铸件、压钳、锥形胶墩、辅助支撑、铝杆预定位机构、滑动推拉机构、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一底板上;所述锥形胶墩固定在压钳上;所述铝杆预定位机构包括旋转气缸、曲柄、附形挡块、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旋转气缸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曲柄由旋转气缸驱动,附形挡块固定在曲柄下端部;所述滑动推拉机构用于推动压铸件向右侧移动,使得压铸件插入铝杆的内腔;所述滑动推拉机构包括手动推动机构、柔性限位机构、第三底板、调整架、第四底板、上下调整螺栓、里外调整螺栓、辅助支撑、滑轨、第五底板;所述第三底板通过上下调整螺栓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所述调整架固定在第三底板上;所述第四底板固定在第三底板上;所述第五底板通过滑轨固定在第四底板上;所述手动推动机构包括手柄、推杆、推杆支架、连接板和左端底座;所述推杆支架和左端底座均固定在第四底板上;所述手柄左端与左端底座铰接,右下端与连接板铰接;所述推杆左端与连接板铰接;所述推杆可滑动的穿过推杆支架;所述柔性限位机构用于阻止滑动推拉机构过度向右侧移动;所述柔性限位机构包括右限位支架、圆环挡圈、限位柱、左限位支架、第二弹簧、右部螺杆;所述右限位支架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所述左限位支架固定在第五底板的右侧;所述右部螺杆与推杆右端相固定;所述限位柱通过右限位支架上的螺孔以及锁紧螺母与右限位支架相固定;所述右部螺杆与左限位支架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左限位支架的凹槽中,右端与圆环挡圈可拆卸接触。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用于压铸件的里外方向的定位;包括锥形销、本体、第一弹簧、导向杆;所述本体内部设有台阶状通孔;所述导向杆与锥形销相固定;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本体的通孔的上部。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用于压铸件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包括包括锥形销、底座、弹簧和导向杆,所述本体内部设有台阶状通孔;所述导向杆与锥形销底部相固定;导向杆穿过弹簧后设置于本体的通孔内;所述弹簧设置于本体通孔的台阶上部。。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部开有凹槽,凹槽形状与铝杆形状相对应,铝杆置于凹槽中。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附形挡块的倾斜角度和外廓形状与铝杆的端部形状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上下调整螺栓总计8条;外侧四条穿过第三底板上的螺孔与第二底板相接触;内侧四条穿过第三底板上的通孔与第二底板上的螺孔紧固。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限位柱呈圆柱状,外表设有螺纹;右端设有内六角。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锥形销上端部细小下端部粗大,整体呈四面体椎体结构。

上述的一种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为与压铸件的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压铸件的异型情况以及由此造成的重心不稳的情况,设计了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和辅助支撑,对压铸件进行了里外、左右和上下的六方位精准定位;

2、考虑铝杆机加工序存在加工偏差,即弯度和长度,相对铝杆长度尺寸的波动对压铸件匹配间隙有直接影响,为了兼顾铝杆长度正负0.5毫米的波动,设计了铝杆预定位机构和柔性限位机构,将压铸件安装限位设计为弹性限位,满足铝杆长度在极限尺寸状态时满足装配间隙要求,保证了存在加工偏差的情况下装配同样精确,符合零件总体质量要求,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柔性限位机构的放大图;

图5是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压铸件,2、压钳,3、手柄,4、锥形胶墩,5、旋转气缸,6、曲柄,7、附形挡块,8、压块,9、支撑块,10、铝杆、11、气缸支架,12、右限位支架,13、圆环挡圈,14、限位柱,15、左限位支架,16、推杆,17、第三底板,18、调整架,19、第四底板,20、推杆支架,21、连接板,22、底架,23、第一底板,24、第二底板,25、上下调整螺栓,26、里外调整螺栓,27、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28、辅助支撑,29、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30、滑轨,31、第五底板,32、锥形销,33、本体,34、第一弹簧,35、导向杆,36、第二弹簧,37、右部螺杆,38、铝杆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根据端部压铸件为异形件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压铸件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第二底板24、压铸件1、压钳2、锥形胶墩4、辅助支撑28、铝杆预定位机构、滑动推拉机构、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29、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27;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一底板23上。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锥形胶墩4呈下小上大的圆锥体形状,锥形胶墩上端固定在压钳上,下端穿入压铸件1的工艺孔中。所述铝杆预定位机构包括旋转气缸5、曲柄6、附形挡块7、气缸支架(11)。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铝杆预定位机构包括旋转气缸5、曲柄6、附形挡块7、气缸支架11;所述气缸支架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旋转气缸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曲柄由旋转气缸驱动,附形挡块固定在曲柄下端部;气缸支架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旋转气缸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曲柄由旋转气缸驱动,附形挡块固定在曲柄下端部;所述附形挡块7的倾斜角度和外廓形状与铝杆的端部形状相对应。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滑动推拉机构包括手动推动机构、柔性限位机构、第三底板17、调整架18、第四底板19、上下调整螺栓25、里外调整螺栓26、辅助支撑28、滑轨30、第五底板31;所述第三底板通过上下调整螺栓固定在第二底板24上,所述上下调整螺栓用于调整第三底板17的倾斜度,为适应异形压铸件的定位,第三底板调整为左高右低、里高外低;所述调整架固定在第三底板上;所述第四底板固定在第三底板上;所述第五底板通过滑轨固定在第四底板上;所述手动推动机构包括手柄3、推杆16、推杆支架20、连接板21和左端底座;所述推杆支架和左端底座均固定在第四底板19上;所述手柄左端与左端底座铰接,右下端与连接板铰接;所述推杆左端与连接板铰接;所述推杆可滑动的穿过推杆支架;所述柔性限位机构包括右限位支架12、圆环挡圈13、限位柱14、左限位支架15、第二弹簧36、右部螺杆37;所述右限位支架固定在第二底板24上;所述左限位支架固定在第五底板的右侧;所述右部螺杆与推杆右端相固定;所述限位柱通过右限位支架上的螺孔以及锁紧螺母与右限位支架相固定;所述右部螺杆与左限位支架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左限位支架15的凹槽中,右端与圆环挡圈可拆卸接触。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29包括锥形销32、本体33、第一弹簧34、导向杆35;所述本体内部设有台阶状通孔;所述导向杆与锥形销相固定;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本体的通孔的上部。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27包括包括锥形销、底座、弹簧和导向杆,所述本体内部设有台阶状通孔;所述导向杆与锥形销底部相固定;导向杆穿过弹簧后设置于本体的通孔内;所述弹簧设置于本体通孔的台阶上部。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所述铝杆压紧部分包括压力钳、压块8、支撑块9、铝杆支撑底板38和铝杆10;所述铝杆支撑底板固定在第一底板上;所述压力钳和支撑块均固定在铝杆支撑底板上;所述压块可移动的置于压力钳和铝杆之间。

本发明的汽车行李架端部压铸件装配装置的工作原理:

1、铝杆(10)的预定位:旋转气缸5动作,驱动附形挡块7处于定位位置,附形挡块与铝杆对正后,压紧铝杆,同时旋转气缸复位。

2、压铸件(1)的各个工艺孔分别对准压铸件左右限位机构27、压铸件里外限位机构29、辅助支撑28,之后手动压钳2予以紧固。

3、推动手柄3,推杆16推动左限位支架15右移,进而带动第五底板31右移,最终带动压铸件向右移动,压铸件的右端插入铝杆的内腔,最后使用紧固件予以紧固。

4、柔性限位机构的作用:在推动压铸件右移时,为防止用力过度造成零件损伤,设置限位机构,同时,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不同的铝杆(10)存在着长度的制造误差,为此限位机构设计为柔性限位机构;依据最短铝杆的情况调试限位柱14并紧固,当遇到稍长的铝杆时,铝杆与压铸件的两端面接触,压铸件不再右移;当遇到稍短的铝杆时,推杆16可以继续带动压铸件右移,直至限位柱14和右部螺杆37的两端面刚性接触为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