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木工划线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1716发布日期:2021-10-30 11:3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木工划线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木工划线尺。


背景技术:

2.划线尺是木工领域常用工具,用于在工件(木板等)表面作为基准为笔尖导向,便于在工件上画出直线。现有技术中的划线尺通常包括尺条,尺条的其中一面的一个边沿设有刻度线,然而在工件尺寸较大时,所画的直线长度大于尺条总长的两倍,则需要从刻度线的起点画到刻度线的终点后,将尺条平移,使尺条的起点对准上一次所画直线的终点,使尺条保持与直线平行,然后再继续画线。操作比较困难,工作效率低,且很难保持尺条平移后刻度线与上一次所画直线的终点对齐,上一次画线和下一次画线的衔接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木工划线尺,操作简单,能够提高上一次画线与下一次画线的衔接准确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多功能木工划线尺,包括尺条,所述尺条的其中一面的边沿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尺条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的终点对齐。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木工划线尺,使用过程中,将尺条平方在工件上,挪动尺条使第一刻度线的起点与工件上的起始标记对齐,然后使用钉子插入第一轴孔,挤压钉子使钉子扎入工件一定的深度,然后按紧尺条,沿尺条边沿在工件表面画线,画至第一刻度线的终点后,绕第一轴孔中心旋转尺条180度,由于第一刻度线的终点与第一轴孔的中心对齐,因此,尺条旋转180度后,第一刻度线的终点可作为下一步继续画线的起点,且所画直线能够连续,所画直线的长度等于第一刻度线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加上下一步画线的终点到第一刻度线的终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简单,操作方便,下一步画线与上一步画线之间衔接更加准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尺条的另一条相对的边沿设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与所述第二刻度线位于所述尺条的同一面,所述第二刻度线的起点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的终点对齐,所述第二刻度线的终点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的起点对齐。
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尺条旋转180度后,尺条设有第二刻度线的一边旋转至上一步所画直线对齐,且第二刻度线的起点旋转至第一刻度线的终点,便于继续沿上一步所画直线继续画线,所画直线长度等于第一刻度线的长度加上第二刻度线的读数,操作更加便捷,计算更加方便。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尺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的起点对齐。
1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所画直线长度大于尺条长度的两倍时,经过一次画线后绕第一轴孔旋转尺条180,再进行二次画线,二次画线后绕第二轴孔旋
转尺条180度,进行三次画线,以此类推,尺条每次旋转180度,上一步与下一步之间衔接不断,计算方便,使画线长度和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尺条边沿在所述第一刻度线的起点处设有第一定位缺口,所述第一定位缺口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定位缺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的起点对齐。
1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画线时,需要将笔尖与第一刻度线的起点对齐,将笔尖插入第一定位缺口,便于笔尖与第一刻度线的起点快速对齐。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尺条的边沿在所述第一刻度线的终点处设有第二定位缺口,所述第二定位缺口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定位缺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的终点对齐。
1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笔尖画到第一刻度线的终点时,笔尖进入第二定位缺口,笔尖在第二定位缺口处形成一条折线,作为计数标记,画完整条直线后,通过计算折线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画线的长度,以免忘记画线过程中经过了多少次整个尺条的边沿。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尺条的边沿在所述第二刻度线的起点处设有第三定位缺口,所述第三定位缺口为半圆形,所述第三定位缺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刻度线的起点对齐。
1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尺条旋转180度后,第三定位缺口与第一二定位缺口处的折线重合,便于笔尖快速定位到第二刻度线的起点,从而继续画线。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尺条的边沿在所述第二刻度线的终点处设有第四定位缺口,第四定位缺口为半圆形,所述第四定位缺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刻度线的终点对齐。
1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笔尖画到第四第四定位缺口时,笔尖进入第四定位缺口并在第四定位缺口内形成一道折线,便于对画线周期进行计数。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木工划线尺还包括定位销钉,所述定位销钉包括第一定位部、导向部、第二定位部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为圆锥状,所述插入部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直径与所述插入部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相等,所述导向部为圆台状,所述第二定位部远离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导向部直径较小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直径,所述导向部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直径与所述导向部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以及所述插入部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轴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轴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轴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导向部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的轴向长度为l1,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远离的一端的轴向长度为l2,尺条的厚度为t,其中,l2≥t≥l1。
2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将销钉插入第一轴孔或第二轴孔的过程中,插入导向部对销钉进行导向,插入部的锥尖插入工件后,第二定位部对整个销钉进行定位,使销钉与工件之间无法相对运动,第一定位部与第一轴孔或第二轴孔内壁抵接,对尺条
进行定位,避免尺条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在旋转尺条时,拔出一颗销钉,即可使尺条绕另一颗销钉旋转。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木工划线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23.图3是图1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尺条;110、第一刻度线;120、第一轴孔;130、第二刻度线;140、第二轴孔;150、第一定位缺口;160、第二定位缺口;170、第三定位缺口;180、第四定位缺口;200、定位销钉;210、第一定位部;220、导向部;230、第二定位部;240、插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8.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功能木工划线尺,包括尺条100,尺条100的其中一面的边沿设有第一刻度线110,尺条100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轴孔120,第一轴孔120的中心与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对齐。
29.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木工划线尺,使用过程中,将尺条100平方在工件上,挪动尺条100使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与工件上的起始标记对齐,然后使用钉子插入第一轴孔120,挤压钉子使钉子扎入工件一定的深度,然后按紧尺条100,沿尺条100边沿在工件表面画线,画至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后,绕第一轴孔120中心旋转尺条100180度,由于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与第一轴孔120的中心对齐,因此,尺条100旋转180度后,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可作为下一步继续画线的起点,且所画直线能够连续,所画直线的长度等于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加上下一步画线的终点到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简单,操作方便,下一步画线与上一步画线之间衔接更加准确。
3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尺条100的另一条相对的边沿设有第二刻度线130,第一刻度线110与第二刻度线130位于尺条100的同一面,第二刻度线130的起点与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对齐,第二刻度线130的终点与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对齐。
31.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尺条100旋转180度后,尺条100设有第二刻度线130的一边旋转至上一步所画直线对齐,且第二刻度线130的起点旋转至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便于继续沿上一步所画直线继续画线,所画直线长度等于第一刻度线110的长度加上第二刻度线130的读数,操作更加便捷,计算更加方便。
32.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尺条10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孔140,第二轴孔140的中心与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对齐。
33.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所画直线长度大于尺条100长度的两倍时,经过一次画线后绕第一轴孔120旋转尺条100180,再进行二次画线,二次画线后绕第二轴孔140旋转尺条100180度,进行三次画线,以此类推,尺条100每次旋转180度,上一步与下一步之间衔接不断,计算方便,使画线长度和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34.请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尺条100边沿在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处设有第一定位缺口150,第一定位缺口150为半圆形,第一定位缺口150的中心与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对齐。
35.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画线时,需要将笔尖与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对齐,将笔尖插入第一定位缺口150,便于笔尖与第一刻度线110的起点快速对齐。
36.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尺条100的边沿在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处设有第二定位缺口160,第二定位缺口160为半圆形,第二定位缺口160的中心与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对齐。
37.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笔尖画到第一刻度线110的终点时,笔尖进入第二定位缺口160,笔尖在第二定位缺口160处形成一条折线,作为计数标记,画完整条直线后,通过计算折线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画线的长度,以免忘记画线过程中经过了多少次整个尺条100的边沿。
38.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尺条100的边沿在第二刻度线130的起点处设有第三定位缺口170,第三定位缺口170为半圆形,第三定位缺口170的中心与第二刻度线130的起点对齐。
39.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尺条100旋转180度后,第三定位缺口170与第一二定位缺口处的折线重合,便于笔尖快速定位到第二刻度线130的起点,从而继续画线。
4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尺条100的边沿在第二刻度线130的终点处设有第四定位缺口180,第四定位缺口180为半圆形,第四定位缺口180的中心与第二刻度线130的终点对齐。
41.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笔尖画到第四第四定位缺口180时,笔尖进入第四定位缺口180并在第四定位缺口180内形成一道折线,便于对画线周期进行计数。
42.请参考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功能木工划线尺还包括定位销钉200,定位销钉200包括第一定位部210、导向部220、第二定位部230和插入部240,插入部240为圆锥状,插入部240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二定位部230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定位部230为圆柱状,第二定位部230的直径与插入部240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相等,导向部220为圆台状,第二定位部230远离插入部240的一端与导向部220直径较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部220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部230的直径,导向部220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一定位部210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210为圆柱状,第一定位部210的直径与导向部220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相等,第一定位部210、导向部220、第二定位部230以及插入部240的中轴线重合,第一定位部210的直径与第一轴孔120的直径相等,第一轴孔120的直径与第二轴孔140的直径相等,第一定位部210与导向部220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的轴向长度为l1,第一定位部210与第二定位部230相互远离的一端的轴向长度为l2,尺条100的厚度为t,其中,l2≥t≥l1。
43.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将销钉插入第一轴孔120或第二轴孔140的过程中,插入导向部220对销钉进行导向,插入部240的锥尖插入工件后,第二定位部230对整个销钉进行定位,使销钉与工件之间无法相对运动,第一定位部210与第一轴孔120或第二轴孔140内壁抵接,对尺条100进行定位,避免尺条100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在旋转尺条
100时,拔出一颗销钉,即可使尺条100绕另一颗销钉旋转。
44.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