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3713发布日期:2022-01-15 05:1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驾驶观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2.智能驾驶观光车为半封闭低速非公路旅游观光车,无驾驶员及服务人员,其供乘客上下的通道没有门阻挡。
3.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乘客在智能驾驶观光车行驶过程中跳上车或跳下车,在乘客上下通道中增加一种门或装置。如中国专利cn211809600u公开的一种上翻车厢门,包括上厢门、下厢门、拉紧机构以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车厢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拉紧机构和上厢门相连接,所述上厢门与下厢门转动连接,当拉紧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上厢门拉动至开启状态时,所述下厢门垂直于地面,从而减少车厢门上翻时的占用空间,避免车厢门上翻给乘客上车带来不便的问题。
4.又如中国专利cn203623336u公开的一种电动观光车侧门机构,在车门总成的左端设置旋转轴,旋转轴的上、下端装上轴承,两个轴承装在车厢架上,为了保证车门总成的安装牢靠,在轴承的下端装上轴安装板,轴安装板的左端使用两个m8x40螺杆固定在车厢架上,为了保证侧门总成能够关紧,在侧门总成的右上端装上插销,当上车后,将门关闭,侧门总成上的旋转轴在轴承上转动,然后将插销向下插进位于车厢架上的插孔里,使车门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下车时,将插销向上提拉,推开侧门总成,侧门处于打开状态,方便上下车。
5.上述结构车门翻转结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车门翻转打开状态下,车门需要占用外部空间,占用体积较大,车门无法隐藏到车身内,且对原车造型造成破坏,且乘客上下车时车门对头部或左右侧空间占用较大,不利于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可将车门旋转机构内藏在车身上,占用空间小,对原车造型没有影响,整体美观,可将车门折叠进入车身空间,有利于提高车门的通行空间,提高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用于安装观光车的车门,包括:立柱、旋转轴、轴套、电动推杆和门板;所述轴套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部,所述旋转轴的轴体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套内,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且另一端沿径向设置有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铰接所述立柱的下部且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采用长条形的立柱结构结合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和立柱的轴线近乎平行设置,且距离近,减小了车门旋转机构的空间,结构紧凑,车门旋转结构可整体设置车身内部,且对整车造型影响不大,占用车内外空间小,美观。采用翻转收纳结构,实现了车门收纳在车身内,有利于提高车门的
通行空间,提高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
9.采用电动推杆做动力,电动推杆有自锁功能,因电动推杆集成了电机、减速器、丝杆和导环为一体,使得该车门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车辆外观造型。
10.优选的,所述轴套和所述电动推杆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门板之间的位置。该设计能使得整个结构的轴向距离紧凑,进一步减小车门旋转结构的占用空间。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向所述电动推杆一侧设置有第一球头销,所述第一球头销和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配合连接。采用球头销可较好实现电动推杆伸缩时带动连接板及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门板转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12.优选的,所述立柱构造为方钢结构,所述立柱上部和下部分别螺栓连接有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采用方钢结构成本低,有利于螺栓连接设置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轴套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上,所述下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球头销,所述第二球头销和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配合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吧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固定在立柱上,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成本低。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长条形的立柱结构结合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和立柱的轴线近乎平行设置,且距离近,减小了车门旋转机构的空间,结构紧凑,车门旋转结构可整体设置车身内部,且对整车造型影响不大,占用车内外空间小,美观。
15.2、采用电动推杆做动力,电动推杆有自锁功能,因电动推杆集成了电机、减速器、丝杆和导环为一体,使得该车门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车辆外观造型。
16.3、采用翻转收纳结构,实现了车门收纳在车身内,有利于提高车门的通行空间,提高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20.图中:1-立柱,2-旋转轴,3-轴套,4-电动推杆,5-门板,6-连接板,7-第一球头销,8-第二球头销,9-上固定座,10-下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1:
24.如图1~图3所示,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用于安装观光车的车门,包括:立柱1、旋转轴2、轴套3、电动推杆4和门板5;所述轴套3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上部,所述
旋转轴2的轴体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套3内,所述旋转轴2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5且另一端沿径向设置有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铰接所述立柱1的下部且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6。
2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动推杆4伸长时,带动连接板6向上转动,进而带动旋转轴2逆时针转动,最后带动门板5向上转动,实现关门,此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相反,电动推杆4收缩,拉着旋转轴2做顺时针旋转,门板5向下旋转,碰到行程开关后停止,实现开门。
26.实施例2:
27.如图1~图3所示,一种内藏式车门旋转结构,用于安装观光车的车门,包括:立柱1、旋转轴2、轴套3、电动推杆4和门板5;所述轴套3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上部,所述旋转轴2的轴体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套3内,所述旋转轴2能在所述轴套3内转动,进而带动门板5上下翻。
28.所述旋转轴2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5,所述旋转轴2的另一端沿径向凸起设置有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具体的连接板6和所述旋转轴2为一体成型结构,能保证足够的承载能力。
29.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铰接所述立柱1的下部且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6。本实施例采用长条形的立柱1结构结合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和立柱1的轴线近乎平行设置,且距离近,减小了车门旋转机构的空间,结构紧凑,车门旋转结构可整体设置车身内部,且对整车造型影响不大,占用车内外空间小,美观。采用翻转收纳结构,实现了车门收纳在车身内,有利于提高车门的通行空间,提高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
30.本实施例采用电动推杆4做动力,电动推杆4有自锁功能,因电动推杆4集成了电机、减速器、丝杆和导环为一体,使得该车门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车辆外观造型。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3和所述电动推杆4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和所述门板5之间的位置,所述轴套3和所述电动推杆4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正前方,而所述连接板6和所述门板5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前方两侧。该设计能使得整个结构的轴向距离紧凑,进一步减小车门旋转结构的占用空间。
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6上向所述电动推杆4一侧设置有第一球头销7,所述第一球头销7和所述电动推杆4的上端铰接配合连接。采用球头销可较好实现电动推杆4伸缩时带动连接板6及旋转轴2转动,进而带动门板5转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33.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构造为方钢结构,所述立柱1上部和下部分别螺栓连接有上固定座9和下固定座10,采用方钢结构成本低,有利于螺栓连接设置上固定座9和下固定座10,所述轴套3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9上,所述下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二球头销8,所述第二球头销8和所述电动推杆4的下端铰接配合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吧上固定座9和下固定座10固定在立柱1上,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