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摇动座折头螺栓分解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3701发布日期:2021-09-22 22:0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转向架摇动座折头螺栓分解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装置属于铁路货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铁路货车一种转k5型转向架摇动座折头螺栓分解工具。


背景技术:

2.转k5型转向架是国铁现役货车车辆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转向架,由于其原始设计中转向架摇动座安装紧固用螺栓为折头螺栓。在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工具很难对此螺栓进行很好的固定和限位,导致在拆卸过程中螺栓滑脱,拆卸部件过程中费时费力,极大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现在使用的液压夹钳造价较高,现场使用损坏频率也很高,导致工具使用费用增大。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实现转向架摇动座折头螺栓拆卸分解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转k5转向架摇动座圆面折头螺栓难以夹紧并拆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向架摇动座折头螺栓分解工具。
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转向架摇动座折头螺栓分解工具,包括一个轴状或杆状的控制手柄,控制手柄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一内六角套筒的轴线与控制手柄的长中心线垂直;控制手柄上在靠近第一内六角套筒的位置转动安装有一个与第一内六角套筒相配的螺栓取出器,所述螺栓取出器包括一个连接臂以及安装在连接臂一端的至少一个插脚,连接臂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控制手柄上;插脚能够转动至第一内六角套筒上并伸入第一内六角套筒内。
5.使用时,将第一内六角套筒套在待拆卸的折头螺栓的头部,通过锤击将第一内六角套筒固定套在螺栓头部,然后转动拆卸折头螺栓下方的螺母,由于此时螺栓头部被限位,拆卸螺母时,螺栓头部不会随着螺母的转动而转动,可以顺利完成螺母的拆卸;然后将螺栓取出器的插脚转动至第一内六角套筒内并顶住螺栓头部,通过锤击插脚顶部使得第一内六角套筒与螺栓实现分离,拆卸作业完成。
6.进一步的,控制手柄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二内六角套筒的轴线与控制手柄的长中心线垂直;控制手柄上在靠近第二内六角套筒的位置,转动安装有一个与第二内六角套筒相配的螺栓取出器,该螺栓取出器的插脚能够转动至第二内六角套筒上并伸入第二内六角套筒内。
7.控制手柄上安装有两个内六角套筒,两个内六角套筒可采用不同的规格,可针对不同规格的螺栓进行拆卸作业。一根控制手柄上安装两个内六角套筒,充分利用了控制手柄的长度,节约了成本。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经济社会效益:
9.1、通过过盈配合将被作业螺母锁紧在螺母锁紧机构上,作业人员单手就可以完全控制螺母轴向的旋转,方便作业,大大减轻现场工作人员的劳动作业强度。
10.2、通过击打插脚锤击处即可击出螺栓,易于取出因过盈配合锁紧的螺栓,提高了
工作效率,缩短作业工时长度。
11.3、此种工具可以面向集团公司以及同行业全面推广,在整个车辆系统内进行推广使用,大面积解决转k5转向架折头螺栓难以拆解的问题,同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节支降耗。
附图说明
12.图1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 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本实用新型插脚未伸入套筒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16.图5本实用新型插脚伸入套筒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17.图6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7折头螺栓安装在转向架摇动座上的示意图。
19.图8本实用新型拆卸螺栓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0]1‑
第一内六角套筒,2

旋转卡槽,3

控制手柄,4

第二内六角套筒,5

螺栓取出器,6

螺母,7

螺栓头部,8

转向架摇动座;
[0021]
21

安装板,22

转轴螺母,23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

3,一种转向架摇动座折头螺栓分解工具,包括一个轴状或杆状的控制手柄3,控制手柄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内六角套筒1,所述第一内六角套筒1的轴线与控制手柄3的长中心线垂直;控制手柄3上在靠近第一内六角套筒1的位置转动安装有一个与第一内六角套筒1相配的螺栓取出器5,所述螺栓取出器5包括一个连接臂以及安装在连接臂一端的至少一个插脚,连接臂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控制手柄3上;插脚能够转动至第一内六角套筒1上并伸入第一内六角套筒1内。
[0023]
控制手柄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内六角套筒4,所述第二内六角套筒4的轴线与控制手柄3的长中心线垂直;控制手柄3上在靠近第二内六角套筒4的位置,转动安装有一个与第二内六角套筒4相配的螺栓取出器5,该螺栓取出器的插脚能够转动至第二内六角套筒4上并伸入第二内六角套筒4内。
[0024]
如图4、5所示,每个螺栓取出器5通过旋转卡槽2转动安装在控制手柄3上;所述旋转卡槽2包括固定在控制手柄3上的安装板21以及固定在安装板21上的一对转轴螺母22(焊接在安装板上),安装板21与控制手柄3垂直交叉,转轴螺母22之间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轴23(与控制手柄垂直交叉),螺栓取出器5的连接臂的另一端安装在转轴23上。
[0025]
如图4、5可以看出,内六角套筒一侧的侧壁开有缺口(缺口处也可以选择与控制手柄焊接),控制手柄3穿过缺口并与内六角套筒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焊接);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控制手柄和套筒的连接强度,方便锤击(控制手柄和套筒的连接点作为锤击点);插脚为两个且间隔一定距离,螺栓取出器5转动至内六角套筒内时,插脚与控制手柄3不发生干涉。两个插脚顶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一起并与连接臂焊接固定,插脚所在的平面与连接臂大体上垂直,这样连接臂转动至套筒上方时,插脚能够深入套筒内。
[0026]
第一内六角套筒1内径规格为m36,第二内六角套筒4内径规格为m34,以满足不同
规格螺栓拆卸的需要。
[0027]
两个插脚间隔一定距离,这样在螺栓取出器转动至内六角套筒时,两个插脚刚好位于控制手柄两侧,且插脚的圆弧状连接结构与控制手柄之间有一定间距,不会相互干涉,便于通过锤击插脚使套筒与折头螺栓脱离;两个插脚的顶部圆弧连接处可以作为锤击点;控制手柄的两端与内六角套筒连接的位置也可作为锤击点,使套筒与折头螺栓实现过盈配合。
[0028]
该工具通过锤击前段的手柄延伸端(即深入套筒内的部分)上方,将被作业螺栓与内六角套筒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锁紧;使得圆形周身面的被作业螺栓轴向旋转得到完全限制;操作工人可以利用手柄前后倾角变化控制螺栓轴向锁紧力大小,以确保被作业螺栓锁紧牢固,此时通过控制手柄即可固定被作业螺栓;作业螺栓在被锁紧同时,螺栓顶部将会使铰链连接的两个插脚顶起,打开插脚(如图4);此时在螺栓固定的情况下,即可对螺栓进行作业,将其下方螺母拆下;随后即可将工具与被作业螺母一同取下,置于配件回收桶上方,将螺栓取出器转动至螺栓上部(如图5),通过锤击插脚上方的锤击处,位于被作业螺栓顶面上端的两个插脚将会在向下的冲击力作用下将被作业螺栓击出,使内六角套筒脱离螺栓。
[0029]
图7为转动架摇动座上的螺栓安装情形,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六角套筒将螺栓头部固定住的情形,此时通过敲击螺栓取出器插脚的顶部,可使套筒与螺栓脱离。
[0030]
工具成本核算
[0031]
(1)新工具单价计算
[0032]
新工具使用的材料均为生产废料,车间自行加工,成本低廉;在成本计算中将按照材料报废回收单价进行计算,加工费用将按照市场均价进行核算。
[0033]
经核算评估,新工具单价62元/套,远低于原工具成本,单一工具在现场使用中仅在材料购进、设备支出方面已经做到极大程度上的节支降耗。
[0034]
(2)工具使用成本对比。
[0035]
成本节支计算:(以单个工作台位,一年的工具支出为一个成本计算周期)
[0036]
新工具成本=工具周期成本费用
[0037]
=新工具单价
×
周期使用数量
[0038]
=62
×4[0039]
=248元
[0040]
原有工具成本=液压钳成本费用+钳头损耗
[0041]
=液压钳单价
×
周期使用数量+钳头单价
×
周期使用数量
[0042]
=650
×
6+200
×
24
[0043]
=8700元。
[0044]
(3)工具使用成本比率、节支
[0045]
周期工具成本节支=原工具周期内成本

新工具周期内成本
[0046]
=8700

248
[0047]
=8452元
[0048]
周期内成本比率== =2.85%
[0049]
成本节支=周期成本节支
×
台位数=8452
×
2=16904元
[0050]
根据以上计算,换用新的工具之后,每个成本计算周期内(一年度),每个工作台位将会节约工具固定支出共计16904元,新的工具使用成本仅占原有工具成本的2.85%,大大节约了工具使用带来的固定支出,实现了节支降耗。
[0051]
2、人工成本核算
[0052]
(1)人工单价计算
[0053]
人工成本核算按照大同检修车间台车组岗位工资以及平均工时进行核算。
[0054][0055]
单位时间人工成本===33.72(元/小时)。
[0056]
(2)人工成本对比
[0057]
原工具单件人工成本=单位时间人工成本
×
原工具工时
[0058]
=33.72
×
15/60
[0059]
=8.43元
[0060]
新工具单件人工成本=单位时间人工成本
×
新工具工时
[0061]
=33.72
×
3/60
[0062]
=1.686元。
[0063]
(3)人工时间成本比率、节支
[0064]
单件成本比率= = =20%
[0065]
每年度大同检修车间检修转k5转向架平均共计约200台,每个台车4个此种螺栓。
[0066]
年度工作时间成本节支=(原工具人工成本

新工具人工成本)
×
件数
[0067]
=(8.43

1.686)
×
200
×4[0068]
=5395.2元
[0069]
根据以上计算,换用新的工具之后,每个成本计算周期内(一年度),共计节约人工成本支出共计5395.2元,新的工具人工成本仅占原有工具成本的20%,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工成本,实现节支降耗。
[0070]
(4)人力成本节支
[0071]
原有工作需要2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使用新的工具之后,每个台位将会节省一人的劳工成本,按每人5936为计算基础,大同检修车间共计2个台位。
[0072]
一年内节约台位人工成本=5936
×2×
12=142464元。
[0073]
3、总成本节约计算
[0074]
年度成本节约=节约工具成本+节约人工时间成本+节约人工成本
[0075]
ꢀꢀꢀꢀꢀꢀꢀꢀꢀꢀꢀꢀ
=16904+5395.2+142464
[0076]
ꢀꢀꢀꢀꢀꢀꢀꢀꢀꢀꢀꢀ
=164763.2元
[0077]
4、工作效率核算
[0078]
工作效率提升比率=== 80% 。
[0079]
根据以上计算,新工具的使用将会提升80%的工作效率,节省的时间将会用于其它工序的精细检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