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5462发布日期:2022-02-08 02:2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内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工件加工时,常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以便加工。对于待夹持的具有一贯穿通孔的工件,现有的夹具一般通过旋转气缸带动与凸轮环连接的夹爪转动以实现对工件的夹紧。然而,目前的夹具占用体积大,结构复杂,且易对工件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内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撑装置,包括:
5.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内撑组件和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内撑组件用于支撑工件的内壁面,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内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内撑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6.第二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内撑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内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工件的内壁面,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内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内撑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及
7.驱动机构,包括本体、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的所述内壁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一内撑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内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内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一内壁面;
9.所述第二内撑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内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内撑部用于支撑工件的所述第二内壁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壁面还包括第三内壁面,所述第三内壁面位于所述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三内撑组件,所述第三内撑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内撑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11.所述第三内撑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和第三内撑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三内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内壁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壁面还包括第四内壁面,所述第四内壁面与第三内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第四内撑组件,所述第四内撑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用于带动所述第四内撑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13.所述第四内撑组件包括相连的第四连接部和第四内撑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四内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四内壁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内撑组件还包括第五支撑部,所述第五支撑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五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内壁面。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第一伸展方向,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沿所述第一伸展方向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内撑机构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内撑机构抵持所述工件的内壁面,所述第一伸展方向与所述第一内撑组件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展方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沿所述第二伸展方向驱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内撑机构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内撑机构抵持所述工件的内壁面,所述第二伸展方向与所述第二内撑组件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具有第二滑槽,所述本体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上。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有腔体,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本体还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接所述腔体,所述通气孔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腔壁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部分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腔壁连接;
18.所述驱动机构还具有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本体,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收容腔的腔壁,所述第二伸缩件设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本体,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容腔的腔壁。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20.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第一移动组件是否回复至初始位置;
21.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是否回复至初始位置。
22.本技术的内撑装置通过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动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内撑组件和第二内撑组件支撑工件的内壁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占用体积小,结构简单,且不易对工件表面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内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所示的内撑装置和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1中的驱动机构在iii-iii方向的剖视图。
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7.内撑装置
ꢀꢀꢀꢀꢀꢀꢀꢀꢀꢀꢀꢀꢀꢀꢀꢀꢀꢀꢀꢀꢀꢀꢀꢀ
100
28.工件
ꢀꢀꢀꢀꢀꢀꢀꢀꢀꢀꢀꢀꢀꢀꢀꢀꢀꢀꢀꢀꢀꢀꢀꢀꢀꢀꢀꢀ
200
29.第一内壁面
ꢀꢀꢀꢀꢀꢀꢀꢀꢀꢀꢀꢀꢀꢀꢀꢀꢀꢀꢀꢀꢀꢀ
210
30.第二内壁面
ꢀꢀꢀꢀꢀꢀꢀꢀꢀꢀꢀꢀꢀꢀꢀꢀꢀꢀꢀꢀꢀꢀ
220
31.第三内壁面
ꢀꢀꢀꢀꢀꢀꢀꢀꢀꢀꢀꢀꢀꢀꢀꢀꢀꢀꢀꢀꢀꢀ
230
32.第四内壁面
ꢀꢀꢀꢀꢀꢀꢀꢀꢀꢀꢀꢀꢀꢀꢀꢀꢀꢀꢀꢀꢀꢀ
240
33.第一支撑机构
ꢀꢀꢀꢀꢀꢀꢀꢀꢀꢀꢀꢀꢀꢀꢀꢀꢀꢀꢀꢀ
10
34.第一内撑组件
ꢀꢀꢀꢀꢀꢀꢀꢀꢀꢀꢀꢀꢀꢀꢀꢀꢀꢀꢀꢀ
12
35.第一连接部
ꢀꢀꢀꢀꢀꢀꢀꢀꢀꢀꢀꢀꢀꢀꢀꢀꢀꢀꢀꢀꢀꢀ
122
36.第一内撑部
ꢀꢀꢀꢀꢀꢀꢀꢀꢀꢀꢀꢀꢀꢀꢀꢀꢀꢀꢀꢀꢀꢀ
124
37.第一移动组件
ꢀꢀꢀꢀꢀꢀꢀꢀꢀꢀꢀꢀꢀꢀꢀꢀꢀꢀꢀꢀ
14
38.第一滑槽
ꢀꢀꢀꢀꢀꢀꢀꢀꢀꢀꢀꢀꢀꢀꢀꢀꢀꢀꢀꢀꢀꢀꢀꢀ
142
39.第一收容腔
ꢀꢀꢀꢀꢀꢀꢀꢀꢀꢀꢀꢀꢀꢀꢀꢀꢀꢀꢀꢀꢀꢀ
144
40.第三内撑组件
ꢀꢀꢀꢀꢀꢀꢀꢀꢀꢀꢀꢀꢀꢀꢀꢀꢀꢀꢀꢀ
16
41.第三连接部
ꢀꢀꢀꢀꢀꢀꢀꢀꢀꢀꢀꢀꢀꢀꢀꢀꢀꢀꢀꢀꢀꢀ
162
42.第三内撑部
ꢀꢀꢀꢀꢀꢀꢀꢀꢀꢀꢀꢀꢀꢀꢀꢀꢀꢀꢀꢀꢀꢀ
164
43.第五支撑部
ꢀꢀꢀꢀꢀꢀꢀꢀꢀꢀꢀꢀꢀꢀꢀꢀꢀꢀꢀꢀꢀꢀ
166
44.第二支撑机构
ꢀꢀꢀꢀꢀꢀꢀꢀꢀꢀꢀꢀꢀꢀꢀꢀꢀꢀꢀꢀ
20
45.第二内撑组件
ꢀꢀꢀꢀꢀꢀꢀꢀꢀꢀꢀꢀꢀꢀꢀꢀꢀꢀꢀꢀ
22
46.第二连接部
ꢀꢀꢀꢀꢀꢀꢀꢀꢀꢀꢀꢀꢀꢀꢀꢀꢀꢀꢀꢀꢀꢀ
222
47.第二内撑部
ꢀꢀꢀꢀꢀꢀꢀꢀꢀꢀꢀꢀꢀꢀꢀꢀꢀꢀꢀꢀꢀꢀ
224
48.第二移动组件
ꢀꢀꢀꢀꢀꢀꢀꢀꢀꢀꢀꢀꢀꢀꢀꢀꢀꢀꢀꢀ
24
49.第二滑槽
ꢀꢀꢀꢀꢀꢀꢀꢀꢀꢀꢀꢀꢀꢀꢀꢀꢀꢀꢀꢀꢀꢀꢀꢀ
242
50.第二收容腔
ꢀꢀꢀꢀꢀꢀꢀꢀꢀꢀꢀꢀꢀꢀꢀꢀꢀꢀꢀꢀꢀꢀ
244
51.第四内撑组件
ꢀꢀꢀꢀꢀꢀꢀꢀꢀꢀꢀꢀꢀꢀꢀꢀꢀꢀꢀꢀ
26
52.第四连接部
ꢀꢀꢀꢀꢀꢀꢀꢀꢀꢀꢀꢀꢀꢀꢀꢀꢀꢀꢀꢀꢀꢀ
262
53.第四内撑部
ꢀꢀꢀꢀꢀꢀꢀꢀꢀꢀꢀꢀꢀꢀꢀꢀꢀꢀꢀꢀꢀꢀ
264
54.第六支撑部
ꢀꢀꢀꢀꢀꢀꢀꢀꢀꢀꢀꢀꢀꢀꢀꢀꢀꢀꢀꢀꢀꢀ
266
55.驱动机构
ꢀꢀꢀꢀꢀꢀꢀꢀꢀꢀꢀꢀꢀꢀꢀꢀꢀꢀꢀꢀꢀꢀꢀꢀ
30
56.本体
ꢀꢀꢀꢀꢀꢀꢀꢀꢀꢀꢀꢀꢀꢀꢀꢀꢀꢀꢀꢀꢀꢀꢀꢀꢀꢀꢀꢀ
31
57.滑轨
ꢀꢀꢀꢀꢀꢀꢀꢀꢀꢀꢀꢀꢀꢀꢀꢀꢀꢀꢀꢀꢀꢀꢀꢀꢀꢀꢀꢀ
311
58.腔体
ꢀꢀꢀꢀꢀꢀꢀꢀꢀꢀꢀꢀꢀꢀꢀꢀꢀꢀꢀꢀꢀꢀꢀꢀꢀꢀꢀꢀ
312
59.通气孔
ꢀꢀꢀꢀꢀꢀꢀꢀꢀꢀꢀꢀꢀꢀꢀꢀꢀꢀꢀꢀꢀꢀꢀꢀꢀꢀ
314
60.第一驱动件
ꢀꢀꢀꢀꢀꢀꢀꢀꢀꢀꢀꢀꢀꢀꢀꢀꢀꢀꢀꢀꢀꢀ
32
61.第二驱动件
ꢀꢀꢀꢀꢀꢀꢀꢀꢀꢀꢀꢀꢀꢀꢀꢀꢀꢀꢀꢀꢀꢀ
33
62.第一伸缩件
ꢀꢀꢀꢀꢀꢀꢀꢀꢀꢀꢀꢀꢀꢀꢀꢀꢀꢀꢀꢀꢀꢀ
34
63.第二伸缩件
ꢀꢀꢀꢀꢀꢀꢀꢀꢀꢀꢀꢀꢀꢀꢀꢀꢀꢀꢀꢀꢀꢀ
35
64.第一感应片
ꢀꢀꢀꢀꢀꢀꢀꢀꢀꢀꢀꢀꢀꢀꢀꢀꢀꢀꢀꢀꢀꢀ
40
65.第一感应器
ꢀꢀꢀꢀꢀꢀꢀꢀꢀꢀꢀꢀꢀꢀꢀꢀꢀꢀꢀꢀꢀꢀ
50
66.第二感应片
ꢀꢀꢀꢀꢀꢀꢀꢀꢀꢀꢀꢀꢀꢀꢀꢀꢀꢀꢀꢀꢀꢀ
60
67.第二感应器
ꢀꢀꢀꢀꢀꢀꢀꢀꢀꢀꢀꢀꢀꢀꢀꢀꢀꢀꢀꢀꢀꢀ
70
6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6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70.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他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他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7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72.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内撑装置100,用于支撑工件200的内壁面。具体地,内撑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0、第二支撑机构20及驱动机构30。在本实施例中,工件200为框形结构。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工件200为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内撑装置100可用于与机械臂连接,用以夹取工件。
73.第一支撑机构10包括第一内撑组件12和第一移动组件14,第一内撑组件12用于支撑工件200的内壁面,第一移动组件14与第一内撑组件12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内撑组件1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支撑机构20与第一支撑机构10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机构20包括第二内撑组件22和第二移动组件24,第二内撑组件22用于支撑工件200的内壁面,第二移动组件24与第二内撑组件22连接,用于带动第二内撑组件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驱动机构30包括本体31、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3,第一驱动件32与第二驱动件33连接于本体31,第一驱动件32与第一移动组件14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移动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33与第二移动组件24连接,用于驱动第二移动组件24沿第二方向移动。
7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见图2,第一内撑组件12和第二内撑组件22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件200的内壁面的弹性支撑。工件200的内壁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面210及第二内壁面220,第一内壁面210和第二内壁面220平行设置,第一内撑组件12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一内撑部124,第一连接部122连接于第一移动组件14,第一内撑部124用于支撑工件200的第一内壁面21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2为折弯的弹性板,第一内撑部124大致为圆柱状,第一内撑部124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连接部122内,第一内撑部124的侧面可用于抵接工件200的第一内壁面210,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一内撑部124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件200的第一内壁面210的弹性支撑。
75.第二内撑组件2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2和第二内撑部224,第二连接部222连接于第二移动组件24,第二内撑部224用于支撑工件200的第二内壁面22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22为折弯的弹性板,第二内撑部224大致为圆柱状,第二内撑部224的一端插设于第二连接部222内,第二内撑部224的侧面可用于抵接工件200的第二内壁面220,第二连接部222和第二内撑部224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件200的第二内壁面220的弹性支撑。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件200的内壁面还包括第三内壁面230,第三内壁面230位于第一内壁面210及第二内壁面220之间,第一支撑机构10还包括第三内撑组件16,第三内撑组
件16与第一移动组件14连接,第一移动组件14还用于带动第三内撑组件16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内撑组件16包括相连的第三连接部162和第三内撑部164,第三连接部162连接于第一移动组件14,第三内撑部164用于支撑第三内壁面23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62为折弯的弹性板,第三内撑部164大致为圆柱状,第三支撑部的一端插设于第三连接部162内,第三支撑部的侧面可用于抵接工件200的第三内壁面230,第三连接部162和第三内撑部164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件200的第三内壁面230的柔性支撑。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壁面还包括第四内壁面240,第四内壁面240与第三内壁面230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机构20还包括第四内撑组件26,第四内撑组件26与第二移动组件24连接,第二移动组件24还用于带动第四内撑组件26沿第二方向移动,第四内撑组件26包括相连的第四连接部262和第四内撑部264,第四连接部262连接于第二移动组件24,第四内撑部264用于支撑第四内壁面24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262为折弯的弹性板,第四内撑部264大致为圆柱状,第四内撑部264的一端插设于第四连接部262内,第三四内撑部的侧面抵接工件200的第四内壁面240,第四连接部262和第四内撑部264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件200的第四内壁面240的柔性支撑。
7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内撑组件16还包括第五支撑部166,第五支撑部166与第三连接部162连接,第五支撑部166用于支撑第一内壁面21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五支撑部166包括折弯的弹性板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插设于弹性板,支撑杆的侧面抵接工件200的第一内壁面210,弹性板和支撑杆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件200的第一内壁面210的柔性支撑。
7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支撑组件还包括第六支撑部266,第六支撑部266与第四连接部262连接,第六支撑部266用于支撑第二内壁面22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六支撑部266包括折弯的弹性板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插设于弹性板,支撑杆的侧面抵接工件200的第二内壁面220,弹性板和支撑杆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件200的第二内壁面220的柔性支撑。
8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包括第一伸展方向,第一伸展方向为第一移动组件14远离本体31的移动方向,第一驱动件32用于沿第一伸展方向驱动第一移动组件14带动第一内撑机构移动,以使第一内撑机构抵持工件200的内壁面,第一伸展方向与第一内撑组件12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方向包括第二伸展方向,第二伸展方向为第二移动组件24远离本体31的移动方向,第二驱动件33用于沿第二伸展方向驱动第二移动组件24带动第二内撑机构移动,以使第二内撑机构抵持工件200的内壁面,第二伸展方向与第二内撑组件22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伸展方向与第二伸展方向的方向相反。
81.第一方向还包括第一收缩方向,第一收缩方向为第一移动组件14远离工件200的内壁面的移动方向,与第一伸展方向的方向相反,第一驱动件32用于沿第一收缩方向驱动第一移动组件14带动第一内撑机构移动,以使第一内撑机构远离工件200的内壁面。第二方向还包括第二收缩方向,第二收缩方向为第二移动组件24远离工件200的内壁面的移动方向,第二驱动件33用于沿第二伸展方向驱动第二移动组件24带动第二内撑机构移动,以使第二内撑机构远离工件200的内壁面。第一收缩方向与第二收缩方向的方向相对。
8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14具有第一滑槽142,第二移动组件24具有第二滑槽242,本体31上设有滑轨311,第一滑槽142和第二滑槽242均可滑动地设于滑轨311上。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14的底部设有一滑块,滑块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42,第二移
动组件24的底部设有一滑块,滑块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42,第一滑槽142和第二滑槽242相对设置,均可滑动地装配于同一滑轨311,滑轨3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
8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本体31具有一腔体腔体312,第一驱动件32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腔体312内,第一驱动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组件14连接,第二驱动件33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腔体312内,第二驱动件33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组件24连接,本体31还具有通气孔314,通气孔314的一端连通于腔体312的孔壁且位于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3之间,通气孔314的另一端贯穿本体31的一外侧壁且与外部气源连通,通过向通气孔314通入气体或者放出气体可使得第一驱动件3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第二驱动件33沿第二方向移动。
8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14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收容腔144,第一驱动件32的部分设于第一收容腔144内且其一端与第一收容腔144的腔壁连接;第二移动组件24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收容腔244,第二驱动件33的部分设于收容腔内且其一端与第二收容腔244的腔壁连接。
85.驱动机构30还具有第一伸缩件34和第二伸缩件35,第一伸缩件34设于第一收容腔144内,第一伸缩件34的一端连接本体31,第一伸缩件3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收容腔144的腔壁,第二伸缩件35设于第二收容腔244内,第二伸缩件35的一端连接本体31,第二伸缩件3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收容腔244的腔壁。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34和第二伸缩件35均为拉伸弹簧。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撑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第一感应片40、第一感应器50、第二感应片60及第二感应器70。
87.第一感应片40设于第一移动组件14,第一感应器50设于驱动机构30的一侧,用于感应第一感应片40,以确定第一移动组件14是否回复至初始位置;
88.第二感应片60设于第二移动组件24,第二感应器70设于驱动机构30的与第一感应器50相对的一侧,用于感应第二感应片60,以确定第二移动组件24是否回复至初始位置。
89.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通过向通气孔314通入气体可使得第一驱动件3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第二驱动件33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第一驱动件32驱动第一移动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内撑部124和第五支撑部166在滑轨311的导向下移动并支撑工件200的第一内壁面210以及第三支撑部在滑轨311的导向下移动并支撑工件200的第三内壁面230,以及第二内撑部224和第六支撑部266在滑轨311的导向下移动并支撑工件200的第二内壁面220以及第四内撑部264在滑轨311的导向下移动并支撑工件200的第四内壁面240,以对工件200进行作业;当作业结束后,通过通气孔314排气,在第一伸缩件34和第二伸缩件35的作用下,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3可回复至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感应器50可确定第一移动组件14是否回复至初始位置,以及第二感应器70可确定第二移动组件24是否回复至初始位置。
90.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撑装置100通过驱动机构30的第一驱动件32驱动第一移动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33驱动第二移动组件24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内撑组件12和第二内撑组件22支撑工件200的内壁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占用体积小,结构简单,且不易对工件200表面造成损伤。
9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
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它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
9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