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测温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6036发布日期:2022-02-12 11:4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测温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测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测温机器人。


背景技术:

2.为了方便测温,工作场所经常会应用到测温仪器,目前主要是普通手持型和智能测温型,因普通手持型需要人员参与,并且需要大量的数据记录,当遇到人流量大的时候,整个操作紧张,对操作人员的体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减轻人员的工作强度,且准确记录人体的体温,不少学校、医疗单位采用智能测温装置测量人体的体温,智能测温装置类一个门,在上部安装红外测温器,但是由于智能测温装置的设计不合理,智能测温装置的调节繁琐,当被测人员身高高于测温装置时,只能将身体弯曲才可通过智能测温装置,给被测人员身高带来不便。
3.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智能测温机器人,方便测温,便于调节,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测温机器人,具有方便测温,便于调节,可以提高用户体验等优点。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测温机器人,包含用于测量人体额头表面的温度的测温主体,还包含用于固定所述测温主体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测温主体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且通过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结构至少包含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撑臂和用于将两个所述支撑臂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支撑臂为可伸缩机构,由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圆筒和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圆筒内的连接筒组成,所述圆筒表面且沿所述圆筒轴向方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筒上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锁紧件固定,为位于远离所述连接臂一侧的圆筒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为同心设计,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径相同。
7.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螺栓,其表面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侧设有的内螺纹相互配合。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周向外表面与所述圆筒的内侧壁相互紧贴,且所述圆筒可以自由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表面设有刻度线,且所述刻度线沿所述连接筒的轴向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两端分别设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可沿所述连接臂的轴向方向向远离所述连接臂中心一侧延伸,所述延伸管为两端相通的圆管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管下端靠近所述支撑臂的一侧设有开口通道,所述连接臂内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开口通道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所述延伸管沿所述凸起部表面移动。
12.进一步的,沿所述延伸管的轴向方向所述开口通道长度小于所述延伸管的长度。
13.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外形为圆柱体,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臂焊接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设有万向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16.第一、本设计的智能测温机器人,由于所述支撑臂为可伸缩机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圆筒和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圆筒内的连接筒组成,所述圆筒表面且沿所述圆筒轴向方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筒上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锁紧件固定。通过调节圆筒沿连接筒移动(沿连接筒的轴向移动),以调节支撑臂的高度,进而完成对智能测温机器人的高度调节,由于测温主体用于测量人体额头表面,可以快速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以便对被测人员体温进行测量,增加用户体验。
17.第二、由于所述圆筒表面且沿所述圆筒轴向方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筒上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锁紧件固定。通过锁紧件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方便固定圆筒与连接筒,调节简单,便于操作。
18.整个结构具有方便测温,便于调节,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9.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温机器人的结构简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延伸管的立体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臂的立体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测温主体
ꢀꢀꢀꢀꢀꢀꢀꢀꢀꢀꢀꢀꢀꢀꢀꢀꢀꢀꢀꢀꢀꢀꢀꢀꢀꢀꢀꢀꢀꢀꢀꢀꢀꢀꢀꢀꢀ
2支撑臂
27.3连接臂
ꢀꢀꢀꢀꢀꢀꢀꢀꢀꢀꢀꢀꢀꢀꢀꢀꢀꢀꢀꢀꢀꢀꢀꢀꢀꢀꢀꢀꢀꢀꢀꢀꢀꢀꢀꢀꢀꢀꢀ
4圆筒
28.5连接筒
ꢀꢀꢀꢀꢀꢀꢀꢀꢀꢀꢀꢀꢀꢀꢀꢀꢀꢀꢀꢀꢀꢀꢀꢀꢀꢀꢀꢀꢀꢀꢀꢀꢀꢀꢀꢀꢀꢀꢀ
6第一固定孔
29.7第二固定孔
ꢀꢀꢀꢀꢀꢀꢀꢀꢀꢀꢀꢀꢀꢀꢀꢀꢀꢀꢀꢀꢀꢀꢀꢀꢀꢀꢀꢀꢀꢀꢀꢀꢀꢀꢀ
8锁紧件
30.9刻度线
ꢀꢀꢀꢀꢀꢀꢀꢀꢀꢀꢀꢀꢀꢀꢀꢀꢀꢀꢀꢀꢀꢀꢀꢀꢀꢀꢀꢀꢀꢀꢀꢀꢀꢀꢀꢀꢀꢀꢀ
10延伸管
31.11开口通道
ꢀꢀꢀꢀꢀꢀꢀꢀꢀꢀꢀꢀꢀꢀꢀꢀꢀꢀꢀꢀꢀꢀꢀꢀꢀꢀꢀꢀꢀꢀꢀꢀꢀꢀꢀꢀ
12凸起部
32.1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34.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3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36.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37.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38.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39.关于本文中的“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关于本文中的“多组”包括“两组”及“两组以上”。
40.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41.某些用以描述本技术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技术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4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智能测温机器人,包含用于测量人体额头表面的温度的测温主体1,还包含用于固定测温主体1的壳体结构,其中,测温主体1位于壳体结构的内部,且通过电路板与壳体结构的内壁连接,壳体结构至少包含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撑臂2和用于将两个支撑臂2连接的连接臂3,支撑臂2为可伸缩机构,由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圆筒4和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圆筒4内的连接筒5组成,圆筒4表面且沿圆筒4轴向方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6,连接筒5上设有配合第一固定孔6的第二固定孔7,且第一固定孔6和所第二固定孔7通过锁紧件8固定(测温主体1设置在连接臂3上以便测量人体额头表面的温度),为位于远离连接臂3一侧的圆筒4的一端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
43.具体的说,本设计的智能测温机器人,由于支撑臂2为可伸缩机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圆筒4和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圆筒4内的连接筒5组成,圆筒4表面且沿圆筒5轴向方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6,连接筒5上设有配合第一固定孔6的第二固定孔7,且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通过锁紧件8固定。通过调节圆筒4沿连接筒移动(沿连接筒5的轴向移动),以调节支撑臂2的高度,进而完成对智能测温机器人的高度调节,由于测温主体用于测量人体额头表面,可以快速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以便对被测人员体温进行测量,增加用户体验。由于圆筒4表面且沿圆筒4轴向方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6,连接筒5上设有配合第一固定孔6的第二固定孔7,且第一固定孔6和所第二固定孔7通过锁紧件8固定。通过锁紧件8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方便固定圆筒4与连接筒5,调节简单,便于操作。整个结构具有方便测温,便于调节,以提高用户体验。
4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锁紧件8的固定,便于锁紧件8与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连接,例如,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为同心设计,且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的孔径相同。
45.如图1和图5所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使用,例如,锁紧件8为螺栓。进一步强调的是,为了使得锁紧件8与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的连接更加紧密,固定更加牢固,例如,在锁紧件8的表面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内侧设有的内螺纹相互配合。
46.另外,为了避免连接筒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例如,设计连接筒5的周向外表面与圆筒4的内侧壁相互紧贴,且圆筒4可以自由移动。
47.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准确调节,例如,连接筒5表面设有刻度线9,且刻度线9沿连接筒5的轴向设置。
4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连接臂3的长度,例如,在连接臂3两端分别设有延伸管10,延伸管10可沿连接臂3的轴向方向向远离连接臂3中心一侧延伸,延伸管10为两端相通的圆管结构。
49.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延伸管10移动,例如,延伸管10下端靠近支撑臂3的一侧设有开口通道11(长条开孔),连接臂3内设有用于配合开口通道11的凸起部12,凸起部12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延伸管10沿凸起部12表面移动。另一方面凸起部12还可以限定延伸管12以避免延伸管10脱离连接臂3。
50.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沿延伸管10的轴向方向开口通道11长度小于延伸管10的长度,可以进一步与凸起部12配合,可以限定延伸管10的移动,保证延伸管10的安全使用,可以扩大整个装置的使用面积(支撑臂2可以左右方向进行调节)。
51.实施例中,凸起部12的外形以圆柱体说明,而在实际应用时,凸起部12的外形还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为了避免赘余,再次不再举例说明。另外,为了使得凸起部12与连接臂3连接紧密,固定牢固,例如,凸起部12与连接臂3焊接连接。
52.此外,安装或拆除时,为了方便移动,例如,支撑臂2远离连接臂3的一端设有万向轮13。
53.以上实施例可以彼此组合,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