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专用管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3623发布日期:2021-12-22 16:5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专用管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专用管钳。


背景技术:

2.天然气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热源,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天然气管道作为天然气的传输通道,其密封性对天然气的运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使用普通牙型钳口式金属管钳安装管道时,由于燃气管道密封性要求高、安装所需力度大,钳口的齿牙会深深地扎进管道的外壁,另外还因为管钳与管壁是两点接触,夹持受力差,致使管钳在管壁上易发生打滑刮削。以上两种情况下,使用普通管钳安装将对管道涂层的造成较高的刮花损伤率,虽后期进行补漆,但仍降低管道抗侵蚀的能力且会增大施工成本,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中国专利文献cn 204546394 u记载了一种无损管钳,通过固定柄、活动柄及弓形的活动卡夹对钢管进行拆装,该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将管钳进行自我锁止,因此存在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 205799332 u记载了一种无损伤管钳,但是改结构在使用时,受力把柄与第二卡管器容易脱离,且无法调整夹持力的大小,使用受限,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专用管钳,解决了钢管在安装和抄写过程中,钢管受到得夹持力不够,管钳夹持时不能固定,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操作繁琐,钢管外侧容易受到损坏,管钳不能进行夹持力的调整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专用管钳,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铰接,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支撑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卡头,支撑台通过连接件和手柄铰接,支撑台上设有基准块,卡头上滑设有挡件,挡件可拆卸的滑设在基准块上。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两侧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夹持部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二夹持部铰接, 支撑台上设有第二通孔,支撑台通过第二螺钉和连接件铰接。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通过连接块连接,夹板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钉和手柄铰接。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固定头,固定头的厚度和第一卡槽的开口尺寸相匹配,固定头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直径和第一通孔相等。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手柄包括固定部和手持部,固定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贯穿设有第四通孔,支撑板通过第二螺钉和连接件铰接,支撑板一侧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上分布有多个第一卡齿。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手柄相对支撑板距离远的一侧还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底部设有弹簧,第一盲孔的轴线方向和第四通孔垂直,第一盲孔一侧贯穿第四通孔,第一盲孔
内螺纹连接有调整钉。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螺钉包括限位台和连杆,连杆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面。
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挡件包括横杆,横杆一侧设有竖杆,竖杆的端部设有挡块,挡块内设有凹腔,凹腔的尺寸和基准块相匹配。
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台相对第一卡槽距离远的一侧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底部设有弹簧,第一盲孔的轴线方向和第二通孔垂直,第一盲孔一侧贯穿支撑台,第一盲孔内螺纹连接有调整钉。
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第一螺钉铰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设有用于增加转动阻尼的缓冲垫片。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件,保证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钢管时更加方便灵活,同时调整钉可以调整钢管夹持力的大小以满足安装的要求,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工艺成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部结构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部右视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夹持部结构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正视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底视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螺钉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挡件结构示意图。
27.图中:第一夹持部1;第一卡槽101;第一通孔102;支撑台103;第二通孔104;基准块105;第二盲孔106;第二夹持部2;卡头201;固定头202;第三通孔203;第二卡齿204;滑道205;连接件3;夹板301;连接块302;手柄4;支撑板401;第四通孔402;第一卡齿403;第一盲孔404;弧形槽405;第一螺钉5;第二螺钉6;限位台601;连杆602;支撑面603;调整钉7;弹簧8;缓冲垫9;挡件10;横杆1001;竖杆1002;挡块1003;凹腔1004;锁止块1005。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

10中,一种钢管专用管钳,包括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铰接,第一夹持部1的一侧设有支撑台103,第二夹持部2的一侧设有卡头201,支撑台103通过连接件3和手柄4铰接,支撑台103上设有基准块105,卡头201上滑设有挡件10,挡件10可拆卸的滑设在基准块105上。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内侧壁的弧度相同,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内侧分别设有用于保护钢管外侧壁的缓冲垫9。卡头201设有滑道205,挡件10滑设在滑道205内,基准块105底部设有螺杆,基准块105通过螺杆和支
撑台103螺纹连接,,基准块105外侧设有十字滚花纹路,以增加表面的摩擦阻力,防止挡件10脱离。由此结构,以使得夹持时可以对涂层钢管的外侧壁间隔接触,避免了夹持时对涂层钢管产生损伤,以使得在保证钢管夹持力的同时,通过连接件3能让整体操作更加灵活,夹持更加方便,当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将钢管夹持到稳定位置时,由于当第二夹持部2夹持钢管时,第二夹持部2受到反作用力有脱离第一夹持部的趋势,此时推动挡件10并完全贴合基准块105,则可以完全将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牢固的连接,在此条件下,双手可脱离管钳,管钳将钢管牢牢的夹持住。
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101,第一卡槽101两侧贯设有第一通孔102,第一夹持部1通过第一螺钉5和第二夹持部2铰接, 支撑台103上设有第二通孔104,支撑台103通过第二螺钉6和连接件3铰接。由此结构,以使得第一卡槽101对第二夹持部2进行限位,夹持时的精度高,支撑台103通过连接件3将夹持时的受力点向手柄4一侧移动,调整更加方便。
3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301,两个夹板301通过连接块302连接,夹板301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钉6和手柄4铰接。由此结构,两个301同步动作,受到手柄4的驱动力同时,均衡稳定传递到第一夹持部1,以使得手柄4和第一夹持部1连接稳定牢固,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力更加均衡。
3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持部2的一侧设有固定头202,固定头202的厚度和第一卡槽101的开口尺寸相匹配,固定头202上设有第三通孔203,第三通孔203直径和第一通孔102相等。卡头201一侧分布有多个第二卡齿204,第二卡齿204和第一卡齿403外形相匹配。由此结构,以使得第二夹持部2和第一夹持部1连接牢固,第二夹持部2在转动的过程中,在转程范围内精度高,重复性好。
3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手柄4包括固定部和手持部,固定部设有支撑板401,支撑板401上贯穿设有第四通孔402,支撑板401通过第二螺钉6和连接件3铰接,支撑板401一侧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上分布有多个第一卡齿403。手持部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方便握持的弧形槽405。由此结构,以使得手柄4能灵活将第二夹持部2固定,同时通过连接件3对第一夹持部1限位,进而保证了对钢管的有效夹持,根据需要调整第二螺钉6在腰圆孔402内的位置,即可调整夹持力的大小,操作快速方便。
3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手柄4相对支撑板401距离远的一侧还设有第一盲孔404,第一盲孔404底部设有弹簧8,第一盲孔404的轴线方向和第四通孔402垂直,第一盲孔404一侧贯穿第四通孔402,第一盲孔404内螺纹连接有调整钉7。弹簧8一侧抵靠在盲孔404底部,弹簧8另一侧抵靠在第二螺钉6的一侧,调整钉7的底部抵靠在第二螺钉6的另一侧。第四通孔402为一腰圆孔,由此结构,以使得调整钉7可以根据需要旋入盲孔404的深度,从而调整了第二螺钉6在腰圆孔402内的位置,弹簧8提供稳定的支撑回复力,也即调整了受力点的位置,改变了手柄4和第二夹持部2固定时的夹持力的大小。
3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螺钉6包括限位台601和连杆602,连杆602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面603。由此结构,以使得第二螺钉6通过支撑面603分别和弹簧8以及调整钉7有效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响应快速,稳定性更好。
3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挡件10包括横杆1001,横杆1001一侧设有竖杆1002,竖杆1002的端部设有挡块1003,挡块1003内设有凹腔1004,凹腔1004的尺寸和基准块105相匹配。横
杆1001一侧螺纹连接有锁止块1005,凹腔1004内设有橡胶层,橡胶层用于增大摩擦,当凹腔1004和基准块105卡接时,能够起到防止自由滑动的作用。由此结构,以使得横杆1001滑设在滑道205内,锁止块1005对横杆1001起到限位的作用,当第一卡接部1和第二卡接部2将钢管夹持到稳定状态时,推动竖杆1002,凹腔1004对准基准块105的位置插入,从而把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防止了第二夹持部2的脱离,保证了整体的夹持力和夹持精度。
3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台103相对第一卡槽101距离远的一侧设有第二盲孔106,第二盲孔106底部设有弹簧8,二盲孔106的轴线方向和第二通孔104垂直,第二盲孔106一侧贯穿支撑台103,第二盲孔106内螺纹连接有调整钉7。弹簧8一侧抵靠在第二盲孔106底部,弹簧8另一侧抵靠在第二螺钉6的一侧,调整钉7的底部抵靠在第二螺钉6的另一侧。第二通孔104为腰圆孔,由此结构,以使得调整钉7可以根据需要旋入第二盲孔106的深度,从而调整了第二螺钉6在腰圆孔104内的位置,弹簧8提供稳定的支撑回复力,也即调整了受力点的位置,改变了手柄4和第二夹持部2固定时的夹持力的大小。
3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通过第一螺钉5铰接,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之间设有用于增加转动阻尼的缓冲垫片。由此结构,以使得通过调整第一螺钉5可以调整缓冲垫片的受挤压程度,从而改变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之间转动时的摩擦阻力的大小,防止在完成钢管安装后对管钳进行进行拆卸时,第二夹持部2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摆动。
38.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