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的高稳定性承载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2447发布日期:2022-03-05 01:2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机器人的高稳定性承载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底座,具体为一种智能机器人的高稳定性承载底座,属于智能机器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迅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开始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使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智能机器人在工作时需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在安装时一般需要承载底座支撑智能机器人,现有的承载底座一般都是固定的,不便于调整智能机器人的方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的高稳定性承载底座。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的高稳定性承载底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滑动连接由滑板,所述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本体,所述承载座本体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嵌设有橡胶垫,所述基座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槽口,所述滑板的底端对称开设有四个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槽口并螺纹套接有螺母。
5.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设置有滚轮。
6.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座。
7.优选的,所述滑座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座,其中一个所述支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
8.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把。
9.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布,所述防尘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支撑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卡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滑板和承载座本体的设计,操作者将滑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通过固定螺栓将滑板与基座固定安装,操作者将橡胶垫放进各个安装槽内,操作者将智能机器人通过螺栓安装在承载座本体的顶端,待智能机器人本体安装好后,智能机器人的底端与承载座本体的顶端接触,橡胶垫被挤压在承载座本体与智能机器人底端之间,以增大承载座本体与智能机器人底端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使机器人在安装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基座与滑板的连接可实现智能机器人的移动。
11.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布的设计,操作者移动滑座至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拉开防尘布能够覆盖基座顶端较大的范围,操作者顺时针转动调节杆至调节杆的一端与基座的
侧面接触以固定滑座;操作者顺时针转动手把,使转杆转动,将防尘布释放出来,操作者一手拉动卡杆向支撑座的方向移动,并将卡杆卡在卡座内,以将基座的顶端进行覆盖,对基座进行防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槽口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基座;2、滑板;3、支撑座;4、承载座本体;5、橡胶垫;6、槽口;7、阶梯槽;8、固定螺栓;9、方槽;10、滚轮;11、滑槽;12、滑座;13、支座;14、转杆;15、防尘布;16、卡杆;17、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智能机器人的高稳定性承载底座,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2,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支撑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本体4,承载座本体4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承载座本体4的顶端开合有四个螺栓孔,安装槽的内部嵌设有橡胶垫5,橡胶垫5表面粗糙,基座1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槽口6,滑板2的底端对称开设有四个阶梯槽7,阶梯槽7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固定螺栓8,固定螺栓8的一端贯穿槽口6并螺纹套接有螺母。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基座1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方槽9,方槽9的内部设置有滚轮10,滚轮10为硬质橡胶结构,放置在方槽9的内部,当滑板2固定在基座1上时挤压滚轮10,即滑板2的底端与基座1的顶端接触,当滑板2未通过固定螺栓8进行固定时,在滚轮10进行进行移动时,滚轮10的外侧与滑板2的底端接触。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基座1的顶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1,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座12,滑槽11呈t形结构,滑座12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基座1的侧面接触,用于固定滑座12。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滑座12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座13,其中一个支座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4,支座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内壁与转杆14的外侧固定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杆14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座13并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把;转杆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布15,即防尘布15缠绕在转杆14的外侧,防尘布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16,支撑座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卡座17,基座1的另一端同样通过防尘布15遮盖。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者将滑板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通过固定螺栓8将滑板2与基座1固定安装,操作者在安装槽的内部刷上胶水,操作者将橡胶垫5放进各个
安装槽内待胶水干结后,操作者将智能机器人通过螺栓安装在承载座本体4的顶端,待智能机器人本体安装好后,智能机器人的底端与承载座本体4的顶端接触,橡胶垫5被挤压在承载座本体4与智能机器人底端之间,以增大承载座本体4与智能机器人底端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使机器人在安装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3.操作者转动调节杆至调节杆的一端与基座1的侧面分离后,操作者移动滑座12,以便于拉开防尘布15能够覆盖基座1顶端较大的范围,待滑座1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顺时针转动调节杆至调节杆的一端与基座1的侧面接触,以固定滑座12;操作者顺时针转动手把,使转杆14转动,将防尘布15释放出来,操作者一手拉动卡杆16向支撑座3的方向移动,并将卡杆16卡在卡座17内。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1、滑板2和承载座本体4的设计,操作者将滑板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通过固定螺栓8将滑板2与基座1固定安装,操作者将橡胶垫5放进各个安装槽内,操作者将智能机器人通过螺栓安装在承载座本体4的顶端,待智能机器人本体安装好后,智能机器人的底端与承载座本体4的顶端接触,橡胶垫5被挤压在承载座本体4与智能机器人底端之间,以增大承载座本体4与智能机器人底端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使机器人在安装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5.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布15的设计,操作者移动滑座12至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拉开防尘布15能够覆盖基座1顶端较大的范围,操作者顺时针转动调节杆至调节杆的一端与基座1的侧面接触以固定滑座12;操作者顺时针转动手把,使转杆14转动,将防尘布15释放出来,操作者一手拉动卡杆16向支撑座3的方向移动,并将卡杆16卡在卡座17内,以将基座1的顶端进行覆盖,对基座1进行防尘。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