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5393发布日期:2022-03-09 11:5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2.挂车只有与牵引车或其他汽车一起才能组成完整的运输工具。特点是本身无动力,独立承载,依靠其他车辆牵引行驶的车辆挂车是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由汽车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特殊用途。挂车上一般设置有车厢,车厢后方设置有尾门。
3.现有的挂车车厢尾门开关时需要人工打开,由于尾门较重因此开关较为费力,使得人力资源消耗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挂车车厢尾门开关时需要人工打开,由于尾门较重因此开关较为费力,使得人力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包括车厢和封锁组件,所述车厢的后侧通过合页安装有尾门,所述车厢的内部后方两侧安装有开关组件,且开关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衔接块,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靠近尾门的一侧固定有衔接块,所述封锁组件固定于尾门的外表面,所述尾门的上下侧及靠近合页的一侧外部均固定有尾门卡套,所述车厢后侧外圈均固定有车厢卡套,所述车厢的内部上方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车厢的两侧安装有侧门,且侧门的上方前后两侧一体化固定有活动外罩,所述侧门的前后两侧边外部固定有侧门卡套。
6.优选的,所述尾门通过衔接块与第一转轴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之间为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封锁组件包括设备盒、固定安装块、气缸、活塞杆、顶升块、顶杆和定位卡杆,所述设备盒的内部中间焊接有固定安装块,且固定安装块的上下侧及外侧均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顶升块,所述顶升块的外侧固定有顶杆,且顶杆的两侧均连接有定位卡杆。
8.优选的,所述顶杆和定位卡杆通过顶升块与活塞杆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活塞杆与设备盒之间为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板、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固定安装板位于车厢的内部上方中部,且固定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与活动外罩之间为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活动外罩和侧门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电机之间构成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与活动外罩之间呈垂直状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尾门左右两侧外部的尾门卡套与车厢后侧左右两部的车厢卡套及侧门卡套位于同一横向中心线,且尾门卡套、车厢卡套和侧门卡套的内部均呈矩形中空状结构。
12.优选的,所述所述侧门的底部固定有卡块,所述车厢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卡框,且限位卡框的内侧胶接有橡胶层。
13.优选的,所述卡块与限位卡框之间呈卡合连接,且限位卡框呈“l”形结构,并且限位卡框与车厢之间为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能够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开关,并且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对外部进行封锁,外部封锁时上下侧和左右侧均具备锁合功能,无需人工封锁,使用便捷。
15.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开关组件,通过第一电机便于带动第一转轴的转动,使得第一转轴与能够通过衔接块带动尾门的转动,使得尾门能够通过合页和衔接块与车厢之间进行转动开合,从而便于该尾门的开关,自动机械化的开关方式,可避免人力开合较重的尾门,节约人力资源。
16.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封锁组件,通过气缸和活塞杆便于带动顶升块的伸缩,从而便于带动顶升块、顶杆和定位卡杆的伸缩,使得定位卡杆能够卡入到对应的尾门卡套、车厢卡套和侧门卡套的内部,从而对封闭状态的尾门外部进行封锁紧固,避免尾门松动的情况。
17.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侧门和卡块,通过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便于带动活动外罩和侧门的转动,从而便于侧门的开合,方便挂车车厢的卸货,侧门闭合时,其底部的卡块嵌入至限位卡框的内部并与橡胶层相贴合,呈“l”形结构的限位卡框固定于车厢的下侧,两者之间能够形成矩形卡槽,从而能够对卡块进行卡合固定,避免侧门封闭时紧固性不足的情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的打开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的后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的定位卡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车厢;2、合页;3、尾门;4、开关组件;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转轴;403、衔接块;5、封锁组件;501、设备盒;502、固定安装块;503、气缸;504、活塞杆;505、顶升块;506、顶杆;507、定位卡杆;6、尾门卡套;7、车厢卡套;8、驱动组件;801、固定安装板;802、第二电机;803、第二转轴;9、活动外罩;10、侧门;11、侧门卡套;12、卡块;13、限位卡框;14、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包括车厢1和封锁组件5,车厢1的后侧通过合页2安装有尾门3,车厢1的内部后方两侧安装有开关组件4,且开关组件4包括有第一电机401、第一转轴402和衔接块403,第一电机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402,且第一转轴402靠近尾门3的一侧固定有衔接块403,尾门3通过衔接块403与第一转轴402之间构成
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转轴402与第一电机401之间为转动连接。
24.如图2-3所示,通过第一电机401便于带动第一转轴402的转动,使得第一转轴402与能够通过衔接块403带动尾门3的转动,使得尾门3能够通过合页2和衔接块403与车厢1之间进行转动开合,从而便于该尾门3的开关,车厢1的内部上方安装有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固定安装板801、第二电机802和第二转轴803,固定安装板801位于车厢1的内部上方中部,且固定安装板80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机802,第二电机8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803,且第二转轴803与活动外罩9之间为固定连接;活动外罩9和侧门10通过第二转轴803与第二电机802之间构成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803与活动外罩9之间呈垂直状结构;通过第二电机802和第二转轴803便于带动活动外罩9和侧门10的转动,从而便于侧门10的开合,方便挂车车厢1的卸货,封锁组件5固定于尾门3的外表面,封锁组件5包括设备盒501、固定安装块502、气缸503、活塞杆504、顶升块505、顶杆506和定位卡杆507,设备盒501的内部中间焊接有固定安装块502,且固定安装块502的上下侧及外侧均安装有气缸503,气缸503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504,且活塞杆504的顶端固定有顶升块505,顶升块505的外侧固定有顶杆506,且顶杆506的两侧均连接有定位卡杆507;顶杆506和定位卡杆507通过顶升块505与活塞杆504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活塞杆504与设备盒501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气缸503和活塞杆504便于带动顶升块505的伸缩,从而便于带动顶升块505、顶杆506和定位卡杆507的伸缩,使得定位卡杆507能够卡入到对应的尾门卡套6、车厢卡套7和侧门卡套11的内部,从而对封闭状态的尾门3外部进行封锁紧固,避免尾门3松动的情况,尾门3的上下侧及靠近合页2的一侧外部均固定有尾门卡套6,车厢1后侧外圈均固定有车厢卡套7,车厢1的两侧安装有侧门10,且侧门10的上方前后两侧一体化固定有活动外罩9,侧门10的前后两侧边外部固定有侧门卡套11;尾门3左右两侧外部的尾门卡套6与车厢1后侧左右两部的车厢卡套7及侧门卡套11位于同一横向中心线,且尾门卡套6、车厢卡套7和侧门卡套11的内部均呈矩形中空状结构;呈矩形中空状结构的尾门卡套6、车厢卡套7和侧门卡套11与定位卡杆507之间的形状尺寸相吻合,便于对定位卡杆507进行卡合固定。
25.如图4所示,侧门10的底部固定有卡块12,车厢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卡框13,且限位卡框13的内侧胶接有橡胶层14;卡块12与限位卡框13之间呈卡合连接,且限位卡框13呈“l”形结构,并且限位卡框13与车厢1之间为固定连接。呈“l”形结构的限位卡框13固定于车厢1的下侧,两者之间能够形成矩形卡槽,从而能够对卡块12进行卡合固定,避免侧门10封闭时紧固性不足的情况。
26.综上,该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使用时,首先可以开合尾门3,开启时可以使用自动打开的方式,通过第一电机401带动第一转轴402的转动,使得第一转轴402与能够通过衔接块403带动尾门3的转动,使得尾门3能够通过合页2和衔接块403与车厢1之间进行转动开合,从而便于该尾门3的打开,同理也可通过开关组件4闭合该尾门3;
27.尾门3闭合后,可以启动封锁组件5的气缸503,通过气缸503和活塞杆504带动顶升块505的伸缩,从而带动顶升块505、顶杆506和定位卡杆507的伸缩,使得定位卡杆507能够卡入到对应的尾门卡套6、车厢卡套7和侧门卡套11的内部,呈矩形中空状结构的尾门卡套6、车厢卡套7和侧门卡套11与定位卡杆507之间的形状尺寸相吻合,便于对定位卡杆507进行卡合固定,从而对封闭状态的尾门3外部进行封锁紧固,避免尾门3松动的情况;
28.卸货时可以通过通过第二电机802和第二转轴803带动活动外罩9和侧门10的转
动,从而便于侧门10的开合,而侧门10闭合时,其底部的卡块12嵌入至限位卡框13的内部并与橡胶层14相贴合,呈“l”形结构的限位卡框13固定于车厢1的下侧,两者之间能够形成矩形卡槽,从而能够对卡块12进行卡合固定,避免侧门10封闭时紧固性不足的情况,就这样完成了该新型挂车车厢尾门的开关机构的使用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