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0011发布日期:2022-03-16 23:0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光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滤光片是一种光学器件,用来选取所需辐射波段,滤光片分为颜色滤光片和薄膜滤光片,滤光片的作用很大,广泛应用于摄影界,现有摄影装置的电荷耦合元件上一般都固定有滤光片,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在光学通讯、光学成像、遥感高光谱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对滤光片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固定结构对滤光片进行固定。
3.但是,现有的固定结构使用灵活性较低,固定完成后对滤光片的加工不方便,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固定结构使用灵活性较低,固定完成后对滤光片的加工不方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基座和负压底座,所述固定基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滑杆,所述固定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基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凹槽,且凹槽位于滑槽一侧的上方,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马达,且马达与滑槽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马达的下端安装有丝杆,所述固定滑杆一侧的下方安装有驱动块,且丝杆贯穿驱动块,所述固定滑杆的上端安装有吸附嘴。
6.优选的,所述负压底座位于固定基座的下端,所述负压底座与固定基座之间设置有若干负压伸缩软管,且负压伸缩软管的一端嵌入固定滑杆的内部,且负压伸缩软管的另一端嵌入负压底座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负压底座外部的一侧安装有负压吸附管,且负压吸附管与负压底座密封固定。
8.优选的,所述负压底座的下端安装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端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且负压底座与安装底板焊接连接。
9.优选的,所述负压伸缩软管与固定基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负压伸缩软管和固定基座均密封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基座与负压底座通过立板连接,且立板与固定基座和负压底座均焊接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附管连接负压真空泵,泵体工作经负压吸附管将负压底座抽至负压真空状态,再通过多个负压伸缩软管使吸附嘴具备负压吸附力,吸附嘴与滤光片
接触实现吸附固定,对滤光片的固定方式简单,操作方便,且对滤光片的固定稳固,且与滤光片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方便对滤光片的加工;
13.2、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工作可驱动丝杆转动,驱动块驱动固定滑杆沿着滑槽轴向移动,可根据滤光片的尺寸自行选择固定滑杆的伸出个数以及伸出位置,将滤光片顶起,使滤光片下端预留有较大的加工空间,从而进一步方便了对滤光片的加工,整体固定基座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滤光片,能够对多种滤光片进行固定,使用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的俯视面三维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的仰视面三维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固定基座;2、滑槽;3、固定滑杆;4、凹槽;5、马达;6、丝杆;7、驱动块;8、吸附嘴;9、负压底座;10、立板;11、负压伸缩软管;12、负压吸附管;13、密封圈;14、安装底板;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和负压底座9,固定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槽2,滑槽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滑杆3,固定滑杆3与滑槽2滑动连接,固定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凹槽4,且凹槽4位于滑槽2一侧的上方,凹槽4的内部安装有马达5,且马达5与滑槽2通过螺钉连接,马达5的下端安装有丝杆6,固定滑杆3一侧的下方安装有驱动块7,且丝杆6贯穿驱动块7,马达5工作可驱动丝杆6转动,驱动块7驱动固定滑杆3沿着滑槽2轴向移动,可根据滤光片的尺寸自行选择固定滑杆3的伸出个数以及伸出位置,将滤光片顶起,使滤光片下端预留有较大的加工空间,固定滑杆3的上端安装有吸附嘴8,吸附嘴8具备负压吸附力,吸附嘴8与滤光片的表面接触,实现对滤光片的吸附固定。
20.进一步,负压底座9位于固定基座1的下端,负压底座9与固定基座1之间设置有若干负压伸缩软管11,且负压伸缩软管11的一端嵌入固定滑杆3的内部,且负压伸缩软管11的另一端嵌入负压底座9的内部,负压底座9通过多个负压伸缩软管11使固定滑杆3上端的吸附嘴8具备负压吸附力,将待进行固定的滤光片置于固定基座1的上端,吸附嘴8与滤光片的表面接触,实现对滤光片的吸附固定。
21.进一步,负压底座9外部的一侧安装有负压吸附管12,且负压吸附管12与负压底座9密封固定,负压吸附管12连接负压真空泵,泵体工作经负压吸附管12将负压底座9抽至负压真空状态。
22.进一步,负压底座9的下端安装有安装底板14,安装底板14上端的边角处均设置有
安装孔15,且负压底座9与安装底板14焊接连接,方便对固定基座1进行安装,装拆方便。
23.进一步,负压伸缩软管11与固定基座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且密封圈13与负压伸缩软管11和固定基座1均密封连接,提高整体结构的密封性。
24.进一步,固定基座1与负压底座9通过立板10连接,且立板10与固定基座1和负压底座9均焊接连接,连接方式简单,结构的整体性较高,不易损坏。
25.工作原理:使用时,负压吸附管12连接负压真空泵,泵体工作经负压吸附管12将负压底座9抽至负压真空状态,负压底座9再通过多个负压伸缩软管11使固定滑杆3上端的吸附嘴8具备负压吸附力,将待进行固定的滤光片置于固定基座1的上端,吸附嘴8与滤光片的表面接触,实现对滤光片的吸附固定,吸附嘴8与滤光片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从而方便了对滤光片的加工,马达5工作可驱动丝杆6转动,驱动块7驱动固定滑杆3沿着滑槽2轴向移动,可根据滤光片的尺寸自行选择固定滑杆3的伸出个数以及伸出位置,将滤光片顶起,使滤光片下端预留有较大的加工空间,从而进一步方便了对滤光片的加工,整体固定基座1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滤光片,能够对多种滤光片进行固定。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和负压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滑杆(3),所述固定滑杆(3)与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凹槽(4),且凹槽(4)位于滑槽(2)一侧的上方,所述凹槽(4)的内部安装有马达(5),且马达(5)与滑槽(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马达(5)的下端安装有丝杆(6),所述固定滑杆(3)一侧的下方安装有驱动块(7),且丝杆(6)贯穿驱动块(7),所述固定滑杆(3)的上端安装有吸附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底座(9)位于固定基座(1)的下端,所述负压底座(9)与固定基座(1)之间设置有若干负压伸缩软管(11),且负压伸缩软管(11)的一端嵌入固定滑杆(3)的内部,且负压伸缩软管(11)的另一端嵌入负压底座(9)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底座(9)外部的一侧安装有负压吸附管(12),且负压吸附管(12)与负压底座(9)密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底座(9)的下端安装有安装底板(14),所述安装底板(14)上端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15),且负压底座(9)与安装底板(14)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伸缩软管(11)与固定基座(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且密封圈(13)与负压伸缩软管(11)和固定基座(1)均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与负压底座(9)通过立板(10)连接,且立板(10)与固定基座(1)和负压底座(9)均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射式多通道滤光片的固定结构,涉及滤光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使用灵活性较低,固定完成后对滤光片的加工不方便的问题。所述固定基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滑杆,所述固定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基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凹槽,且凹槽位于滑槽一侧的上方,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马达,且马达与滑槽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马达的下端安装有丝杆,所述固定滑杆一侧的下方安装有驱动块,且丝杆贯穿驱动块,所述固定滑杆的上端安装有吸附嘴,所述负压底座位于固定基座的下端,所述负压底座与固定基座之间设置有若干负压伸缩软管,且负压伸缩软管的一端嵌入固定滑杆的内部。内部。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俊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