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0098发布日期:2022-06-11 00:2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膝关节助力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


背景技术:

2.膝关节是人体功能最重要、构造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几乎所有的下肢运动都需要膝关节直接或间接参与;老年人因膝关节退化,肢体健全的残障人士因膝关节乏力,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他们的下肢运动能力,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拐杖、轮椅等辅助性产品无法提供用户所需的下肢助力功能,从而需要可穿戴型下肢膝关节助力机器人。
3.现有的下肢助力机器人在助力使用过程结束后无法对其进行折叠收藏,从而不便于日常的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现有的下肢助力机器人在助力使用过程结束后无法对其进行折叠收藏,从而不便于日常的携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包括:
6.脚底板,所述脚底板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助力电机,所述第一助力电机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活动杆;
7.第二助力电机,其安装在所述第三活动杆上方的一侧,所述第二助力电机的上方设有腰部绑带,且腰部绑带一端安装有承接板;
8.连接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侧,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活动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卡扣,所述连接板上方的一侧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方连接有套接杆;
9.拉杆箱,其安置在所述承接板的上方。
10.优选的,所述脚底板与第一活动杆活动连接,且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活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助力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二活动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第二助力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三活动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卡扣与第一活动杆相互卡合,且连接板与第一活动杆可拆卸连接,并且套接杆与伸缩杆之间构成拉伸结构。
13.优选的,所述拉杆箱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承接板的横截面尺寸,且拉杆箱与承接板可拆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承接板还设有:
15.固定绑带,其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方的两侧,所述固定绑带与拉杆箱之间构成半
包围结构;
16.魔术贴带,其安装在所述承接板的一侧;
17.限位带,设置在所述承接板的两侧。
18.优选的,所述拉杆箱还设有:
19.箱门,其滑动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的一端;
20.子母扣,其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的两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可以通过尺寸大于承接板的拉杆箱,便于承接板拆卸后放置在拉杆箱内,同时通过连接板与第一活动杆的拆卸以及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三活动杆的转动收纳,能够将装置全部放置进拉杆箱内,便于收纳携带。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脚底板能够便于使用者脚部的放置,通过脚底板与第一活动杆以及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活动,便于使用者踝关节的运动,第一助力电机能够带动第二活动杆进行转动,从而能对膝关节运动进行助力,第二助力电机能够带动第三活动杆进行转动,能够对使用者大腿顶部进行助力,从而通过第二活动杆与第三活动杆的配合转动,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行走;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能够便于连接板与第一活动杆之间的相互的拆装,通过套接杆与伸缩杆之间的相互拉伸,能够对使用者行走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行走的稳定性,拉杆箱的尺寸大于承接板尺寸,从而能够便于承接板拆卸后放置在拉杆箱内,同时通过连接板与第一活动杆的拆卸以及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三活动杆的转动收纳,能够将装置全部放置进拉杆箱内,便于收纳携带,解决了现有的下肢助力机器人在助力使用过程结束后无法对其进行折叠收藏,从而不便于日常的携带的问题;
24.3.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绑带能够与魔术贴带配合将拉杆箱绑在承接板上方,通过限位带与子母扣的配合能够从两侧对拉杆箱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杆箱水平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接板竖直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脚底板;2、第一活动杆;3、第二活动杆;4、第一助力电机;5、第三活动杆;6、第二助力电机;7、腰部绑带;8、连接板;9、卡扣;10、伸缩杆;11、套接杆;12、承接板;13、拉杆箱;14、固定绑带;15、限位带;16、箱门;17、子母扣;18、魔术贴带。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如图1-图2
所示,包括:脚底板1,脚底板1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动杆2,且第一活动杆2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活动杆3,脚底板1通过转轴与第一活动杆2相连接连接,脚底板1与第一活动杆2活动连接,且第一活动杆2与第二活动杆3活动连接;通过脚底板1能够便于使用者脚部的放置,通过脚底板1与第一活动杆2以及第一活动杆2与第二活动杆3的活动,便于使用者踝关节的运动;第二活动杆3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助力电机4,第一助力电机4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活动杆5,第一助力电机4通过输出轴与第二活动杆3相连接,从而第一助力电机4能够通过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活动杆3进行转动;第二助力电机6,其安装在第三活动杆5上方的一侧,第二助力电机6的上方设有腰部绑带7,且腰部绑带7一端安装有承接板12,第二助力电机6通过输出轴与第三活动杆5相连接,从而第二助力电机6能够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三活动杆5进行转动;第一助力电机4通过输出轴与第二活动杆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第二助力电机6通过输出轴与第三活动杆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第一助力电机4能够带动第二活动杆3进行转动,从而能对膝关节运动进行助力,第二助力电机6能够带动第三活动杆5进行转动,能够对使用者大腿顶部进行助力,从而通过第二活动杆3与第三活动杆5的配合转动,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行走;连接板8,其安装在第一活动杆2的外侧,连接板8与第一活动杆2的连接处安装有卡扣9,连接板8上方的一侧连接有伸缩杆10,且伸缩杆10的上方连接有套接杆11;连接板8通过卡扣9与第一活动杆2相互卡合,且连接板8与第一活动杆2可拆卸连接,并且套接杆11与伸缩杆10之间构成拉伸结构;通过卡扣9能够便于连接板8与第一活动杆2之间的相互的拆装,通过套接杆11与伸缩杆10之间的相互拉伸,能够对使用者行走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行走的稳定性。
32.请参阅图1、3和4,一种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包括:拉杆箱13,其安置在承接板12的上方;拉杆箱13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承接板12的横截面尺寸,且拉杆箱13与承接板12可拆卸连接;拉杆箱13的尺寸大于承接板12尺寸,从而能够便于承接板12拆卸后放置在拉杆箱13内,同时通过连接板8与第一活动杆2的拆卸以及第一活动杆2、第二活动杆3和第三活动杆5的转动收纳,能够将装置全部放置进拉杆箱13内,便于收纳携带,解决了现有的下肢助力机器人在助力使用过程结束后无法对其进行折叠收藏,从而不便于日常的携带的问题;固定绑带14,其安装在承接板12上方的两侧,固定绑带14与拉杆箱13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魔术贴带18,其安装在承接板12的一侧;限位带15,设置在承接板12的两侧;箱门16,其滑动安装在拉杆箱13的一端;子母扣17,其安装在拉杆箱13的两侧;通过固定绑带14能够与魔术贴带18配合将拉杆箱13绑在承接板12上方,通过限位带15与子母扣17的配合能够从两侧对拉杆箱13进行限位。
3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下肢助力机器人用折叠收纳机构时,首先将固定绑带14的一端粘贴在魔术贴带18上,即可将拉杆箱13绑在承接板12上方,再将限位带15与子母扣17相互卡合即可从两侧对拉杆箱13进行限位;其次使用者将装置背在身上,将腰部绑带7固定在腰部,将双脚分别放置在脚底板1上,再通过绑带对双脚进行固定,行走过程中,第二助力电机6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三活动杆5进行转动,即可对使用者大腿顶部进行助力,第一助力电机4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二活动杆3进行转动,从而即可对膝关节运动进行助力;然后脚底板1与第一活动杆2之间连接有转轴,从而当第二活动杆3和第三活动杆5转动的同时,脚底板1和第一活动杆2之间进行联动,便于使用者踝关节的运动,从而即可通过第二助力电机6与第一助力电机4的配合带动第二活动杆3与第三活动杆5同步转动,在使用者行走时进行助
力,在第二活动杆3与第三活动杆5同步转动的过程中,套接杆11与伸缩杆10随之进行相互拉伸,对使用者行走过程中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最后使用完成后,将装置取下,拧下套接杆11上方的螺丝后,通过卡扣9将连接板8从第一活动杆2的一侧拆下,再通过转轴将第一活动杆2转动至脚底板1平行的位置,通过第一助力电机4和第二助力电机6分别对第一活动杆2、第二活动杆3和第三活动杆5进行转动收纳,使其收缩至体积最小的程度,再打开箱门16,将承接板12以及收缩后的第一活动杆2、第二活动杆3、第三活动杆5和套接杆11全部放置在拉杆箱13内,即可便于装置的日常携带。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