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5851发布日期:2022-12-10 04:2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因此轴承的使用很广泛。在某些场合中,轴承在运行中磨损很频繁,需经常拆卸进行更换,但是若轴承安装的位置有阻挡,轴承拆卸困难,就会大大降低作业效率。
3.例如,zj112高速卷烟机的风室体内有一个关键性的零件叫压丝轮,作用是将平整器修整后的烟丝束进行挤压后输送到烟枪。如图1所示,压丝轮100两端轴径上各安装了一个球轴承200,由于压丝轮长时间高速运转,风室内烟末粉尘较多进入轴承等原因,球轴承200的损坏很频繁。当压丝轮组件损坏后,生产出的烟支容易出现圆周不稳、空头、竹节,甚至跑条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烟支填充密度,烟支压降,烟支硬度等指标,对烟支的燃吸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设备的有效作业率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压丝轮轴承需要经常更换。
4.目前,压丝轮轴承的拆卸方式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两把平口起子撬,采用该方法时,配合采用的是过渡配合近似于过盈配合,配合较紧密,拆卸困难。另一种方法是用起子对准有间隙的地方用锤子敲打使其轴承向外退出,但由于该压丝轮精度要求高,而且必须耐磨,由于该压丝轮精度要求高,而且必须耐磨,因此压丝轮多采用的是硬质合金加工而成,由于轴径较细,一旦径向受力压丝轮的轴颈就容易断裂,从而影响压丝轮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上述方法难以在不损坏压丝轮的情况下将轴承从压丝轮上取下。
5.公开号为cn204321991u,名称为一种用于轴承拆卸的机构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拆卸机构包括了支撑板、固定夹板、螺杆等部件,其夹持部为两个半圆弧,通过夹持部上方的移动槽调节位置,存在夹紧力不够的问题,难以通过一次装夹来拆卸压丝轮轴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轴承拆卸的机构夹紧力不够,难以通过一次装夹来拆卸压丝轮轴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夹紧力强,可通过一次装夹将压丝轮轴承拆卸下来。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包括:
8.夹持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通孔;夹持部上还设置有开口,开口与通孔相通且贯穿夹持部的上下端面;开口两侧的部分通过紧固件紧固,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夹持部上;
9.支撑部,连接于夹持部的上方,支撑部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螺纹孔;
10.卸出螺纹件,通过第一螺纹孔可拆卸连接于支撑部上。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夹持部上设置开口,以达到夹持面积大的同时使夹持部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夹持部夹持轴承。同时开口两侧的部分通过紧固件紧固,而紧固件可
拆卸连接于夹持部上,又可以保证夹持部在夹持轴承后进行锁紧,夹紧力强,夹持部抱紧轴承后再利用卸出螺纹件进行拆卸,可一次拆卸成功。
12.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夹持部上设置有锁紧孔,锁紧孔包括沉头孔和第二螺纹孔,沉头孔与第二螺纹孔分别设置于开口的两侧。
13.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紧固件包括与锁紧孔相配合的锁紧螺钉。
14.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部设置于通孔的上方,第一螺纹孔与通孔的中心相对。
15.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部只覆盖通孔上方的部分区域。
16.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部包括:两侧板,用于与夹持部相连接;顶板,连接于两侧板的顶部,第一螺纹孔设置于顶板上。
17.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两侧板的宽度小于通孔的直径,且侧板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通孔的中心对称。
18.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卸出螺纹件的上端部设置端头,端头上设置有凹槽。
19.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卸出螺纹件的上端部设置有把手。
20.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开口的宽度为2mm。
附图说明
21.图1示出背景技术中压丝轮以及其安装轴承的示意图;
22.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轴承拆卸装置的示意图;
23.图3示出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24.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轴承拆卸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25.图中,100-压丝轮、200-轴承、300-拆卸装置、310-夹持部、311-通孔、312-开口、313-锁紧孔、3131-沉头孔、3132-第二螺纹孔、320-支撑部、321-第一螺纹孔、330-锁紧螺钉、340-卸出螺纹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
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如图2及图3所示,包括夹持部310,夹持部310的中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通孔311;夹持部310的外形若为圆柱形,则夹持部310为一圆环。可替换地,夹持部310的外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它形状,只需满足夹持部310的外形不与轴承拆卸部位干涉即可。在夹持部310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312,开口312与通孔311相通且贯穿夹持部310的上下端面,使夹持部310在开口312的两侧剧透的而一定的活动空间。开口312的设置使得夹持部310保持一定的弹性,便于将卡接部卡接到轴承上。开口312两侧的部分通过紧固件紧固,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夹持部310上。在夹持部310的上方设置有支撑部320,支撑部320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21。还包括卸出螺纹件340,通过第一螺纹孔321可拆卸连接于支撑部320上。
3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夹持部310上设置开口312,以达到夹持部310夹持面积大的同时使夹持部310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夹持轴承时方便卡入。同时开口312两侧的部分通过紧固件紧固,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夹持部310上,又可以保证夹持部310在夹持轴承后进行锁紧,夹紧力强,夹持部310抱紧轴承后再利用卸出螺纹件340进行拆卸,可一次拆卸成功。
34.具体地,依据实际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开口312可以设置一个。当然为增加夹持部310的弹性,也可以设置两个。具体的开口312的宽度可以为2mm。
35.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夹持部3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锁紧孔313,锁紧孔313与开口312交叉且贯穿开口312,锁紧孔313用于待夹持部310夹持到轴承上后,将开口312的开口312锁紧,使夹持部310可以抱紧轴承。具体的,锁紧孔313包括沉头孔3131和第二螺纹孔3132两部分,沉头孔3131和第二螺纹孔3132分别设置于开口312两侧的侧壁上。进一步,紧固件包括与锁紧孔313相配合的锁紧螺钉330,锁紧螺钉330穿过沉头孔3131,拧入第二螺纹孔3132时,可将夹持部310锁紧。可替换地,第二螺纹孔3132也可以设置为光孔,锁紧螺钉330穿过锁紧孔313延伸到侧壁之外后,利用螺母与锁紧螺钉330螺接来实现锁紧。在卡接部卡接在轴承上后,通过锁紧螺钉330安装在锁紧孔313中,将卡接部与轴承进行紧固,抱紧轴承。抱紧力强,拆卸过程中无需再重复夹紧轴承。
36.具体的,支撑部320设置于孔的上方,第一螺纹孔321的中心与通孔311的中心相对,使得卸出螺纹件340拆卸时,可保持平衡,使轴承受力均匀,便于轴承的卸出。
37.具体的,支撑部320只覆盖通孔311的上方的部分区域,支撑部320与夹持部310连接的范围越少,越有利于保证夹持部310的弹性。进一步,支撑部320沿夹持部310的中心对
称设置,可在保证夹持部310具有弹性的情况下,还使得整个拆卸装置对称平衡。
38.示例性地,支撑部320包括两侧板,用于与所述夹持部310相连接;以及顶板,连接于两侧板的顶部,第一螺纹孔321设置于顶板上。具体的,两侧板的宽度小于通孔311的直径,且侧板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通孔311的中心对称,使轴承拆卸装置既能保持平衡,又可以保持夹持部310的弹性。同时,在保证支撑部320的强度下,侧板和顶板的厚度越小越好,以减轻整个拆卸装置的重量。
39.具体的,卸出螺纹件340的上端部设置端头,端头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可以为十字花槽、单一凹槽,也可以为内六角凹槽,便于利用工具卡在凹槽中对卸出螺纹件340进行旋转。可以想到,卸出螺纹件340可直接为螺钉。如一具体场景中,卸出螺纹件340为m6的螺钉。
40.可替换地,卸出螺纹件340的上端部设置有把手,可通过握紧把手旋转卸出螺纹件340。
41.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应用在压丝轮轴承拆卸上以及与压丝轮轴承结构相类似的拆卸场景中。
42.如图4所示,用于拆卸压丝轮轴承时,将轴承拆卸装置的夹持部310安装在要拆卸的轴承200上,将锁紧螺钉330安装在锁紧孔313中,拧紧锁紧螺钉330,使夹持部310抱紧轴承200。然后将卸出螺纹件340拧入第一螺纹孔321,旋转卸出螺纹件340一直到卸出螺纹件340的端部与压丝轮100相接触,之后继续转动卸出螺纹件340,则在螺纹的作用下,支撑部320与夹持部310慢慢上移,进而将与夹持部310抱死的轴承200慢慢从压丝轮100的轴径上卸出。
43.本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材料采用一般的a3钢加工即能达到使用要求,加工成本较低。拆卸过程中,夹持部310可对轴承提供高的夹紧力,采用螺旋传动的原理,使轴径端面轴向受力均匀,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压丝轮轴径上的轴承取出,而又不损坏压丝轮;有效缩短了设备的维修时间,提高配件的使用率,也提高了设备的有效作业率,也达到了提质降耗效果。
44.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