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2618发布日期:2022-05-11 14:54阅读:1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门锁是一种常用的防止非法侵入的门户防护装置,通常包括锁体和安装于门内、门外的门把手以及用于安装门把手的把手座;通过转动门把手使门把手在把手座上转动,从而带动门框扣盒内的锁舌缩回锁体内,实现门锁的开启;
3.为了实现门把手转动开门后能自动复位,在门把手上安装有复位扭簧,其中复位扭簧一端部抵靠在门锁底板,另一端部抵靠在门把手上;转动门把手时,使复位扭簧进行蓄能,松开门把手,复位扭簧使门把手复位;现有门锁使用时间长后,复位扭簧端部出现偏移,使复位扭簧端部未能抵靠在门把手上,两者之间会存在间隙,从而转动把手时出现空挡问题;使得门锁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门板上的门锁底板和用于安装门把手的把手座,其中把手座转动设置于门锁底板上;所述门锁底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抵触脚,所述把手座上间隔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抵触脚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二抵触脚;
7.所述第一抵触脚倾斜设置有第一抵触面,所述第二抵触脚设有与第一抵触面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二抵触面;
8.其中所述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相互交叉设置形成扭簧抵靠部,其中复位扭簧的两端部均抵靠在相应扭簧抵靠部上。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门锁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复位扭簧的安装部,其中复位扭簧套设于安装部。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座一端部设有用于连接方轴的方轴孔,另一端部与门把手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座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其中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将门把手固定在把手座上。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所述门锁底板上的第一抵触脚倾斜设置有第一抵触面,所述把手座上的第二抵触脚设有与第一抵触面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二抵触面;其中所述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相互交叉设置形成扭簧抵靠部,其中复位扭簧的两端部均抵靠在相应扭簧抵靠部上;其中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使得复位扭簧的端部在把手转动开门并复位后能自行滑向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的交叉处,从而复位扭簧端部能同时
抵靠在第一抵触脚和第二抵触脚上;所述复位扭簧端部与把手和门锁底板之间均不会有间隙,避免转动把手时出现空挡现象,使得门锁使用手感更好,提高产品体验感。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的应用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的复位扭簧在门锁底板的安装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的把手座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门锁底板;11、第一抵触脚;111、第一抵触面;12、安装部;2、把手座;21、第二抵触脚;211、第二抵触面;22、方轴孔;23、安装孔;3、扭簧抵靠部;4、复位扭簧;5、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照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门板上的门锁底板1和用于安装门把手5的把手座2,其中把手座2转动设置于门锁底板1上;所述门锁底板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抵触脚11,所述把手座2上间隔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抵触脚11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二抵触脚21;所述第一抵触脚11倾斜设置有第一抵触面111,所述第二抵触脚21设有与第一抵触面111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二抵触面211;其中所述第一抵触面111和第二抵触面211相互交叉设置形成扭簧抵靠部3,其中复位扭簧4的两端部均抵靠在相应扭簧抵靠部3上;其中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抵触面111和第二抵触面211使得复位扭簧4的端部在把手转动开门并复位后能自行滑向第一抵触面111和第二抵触面211的交叉处,从而复位扭簧4端部能同时抵靠在第一抵触脚11和第二抵触脚21上;所述复位扭簧4端部与把手和门锁底板1之间均不会有间隙,避免转动把手时出现空挡现象,使得门锁使用手感更好,提高产品体验感。
20.其中所述门锁底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复位扭簧4的安装部12,其中复位扭簧4套设于安装部12。
21.其中所述把手座2一端部设有用于连接方轴的方轴孔22,另一端部与门把手5相连接;所述把手座2上设有若干安装孔23,其中紧固件穿过安装孔23将门把手5固定在把手座2上;使得门把手5能牢固的固定在把手座2上,结构牢固、稳定。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门板上的门锁底板和用于安装门把手的把手座,其中把手座转动设置于门锁底板上;其特征是:所述门锁底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抵触脚,所述把手座上间隔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抵触脚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二抵触脚;所述第一抵触脚倾斜设置有第一抵触面,所述第二抵触脚设有与第一抵触面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二抵触面;其中所述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相互交叉设置形成扭簧抵靠部,其中复位扭簧的两端部均抵靠在相应扭簧抵靠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门锁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复位扭簧的安装部,其中复位扭簧套设于安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把手座一端部设有用于连接方轴的方轴孔,另一端部与门把手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把手座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其中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将门把手固定在把手座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把手复位扭簧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门板上的门锁底板和用于安装门把手的把手座,其中把手座转动设置于门锁底板上;所述门锁底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抵触脚,所述把手座上间隔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抵触脚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二抵触脚;所述第一抵触脚倾斜设置有第一抵触面,所述第二抵触脚设有与第一抵触面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二抵触面;其中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使得复位扭簧的端部在把手转动开门并复位后能自行滑向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的交叉处,从而复位扭簧端部能同时抵靠在第一抵触脚和第二抵触脚上;所述复位扭簧端部与把手和门锁底板之间均不会有间隙,避免转动把手时出现空挡现象,门锁使用手感更好。门锁使用手感更好。门锁使用手感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廖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卡宾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