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极框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7448发布日期:2022-06-22 00:4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氢能极框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半导体以及氢能极框提取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极框提升机。


背景技术:

2.光伏、半导体以及氢能行业中,因工艺需求,在不同的加工环节需要对极框、极板、硅片进行夹取以及提升动作,此类工件的尺寸直径由1米至2.5米不等,这就导致普通的提升机无法满足多尺寸的产品,这样需要对不同尺寸的工件提供不同规格的提升机,占用厂房空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氢能极框提升机,该提升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氢能极框提升机,包括底座;底座上两端分别设有提升机构;两个提升机构对称设置;提升机构包括主立柱、移动框架,移动框架通过纵向导轨安装在主立柱上,通过纵向导轨实现移动框架在主立柱上上下移动,移动框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主立柱之间通过齿轮齿条连接;移动框架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中间安装板,每个中间安装板分别安装在下层安装板上,移动框架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气缸;气缸固定端安装在中间安装板上,输出端安装在下层安装板上;每个下层安装板一端分别设有带导杆气缸;带导杆气缸上设有转轴,每个下层安装板下端均设有电磁铁。
5.所述电磁铁相临处设有接近开关。
6.移动框架上、中间安装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销孔;提升机构配设有手拔销用于定位移动框架与中间安装板的连接位置。每个提升机构中手拔销设有两组。
7.进一步的,齿条安装在主立柱上,齿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用于实现驱动移动框架在主立柱上通过纵向导轨上下移动;
8.进一步的,每个提升机构中的纵向导轨设有两组;
9.进一步的,移动框架与每个中间安装板之间通过上层导轨连接;每个中间安装板通过下层导轨安装在下层安装板上;
10.进一步的,每个提升机构中的上层导轨、下层导轨分别设置四组。
11.所述接近开关、气缸、伺服电机、带导杆气缸分别与plc系统相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能极框提升机涉及极框、极板、硅片的柔性夹取与提升,在满足同时兼容多规格的产品外,还将结构优化至极致,达到节省空间以及节能的效果。
14.氢能极框提升机具备以下能力:1、满足直径1米至2.5米极框极板类零件夹取;2、满足提升到任意高度;3、减少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氢能极框提升机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升机构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升机构左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氢能极框提升机工作状态示意图。
21.图中1.提升机构,2.底座,101.主立柱,102.齿条,103.齿轮,104伺服电机,105.移动框架,106.手拔销,107.上层导轨,108.中间安装板,109.下层导轨,110.下层安装板,111.气缸,112.带导杆气缸,113.转轴,114.电磁铁,115.纵向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与plc系统相连接的接近开关、气缸、伺服电机、带导杆气缸均不限定某一具体型号,实现其功能和工作即可。
23.实施例1
24.氢能极框提升机,如图1-图5所示,包括底座2;底座2上两端分别设有提升机构1;两个提升机构1对称设置;提升机构1包括主立柱101、移动框架105,移动框架105通过纵向导轨115安装在主立柱1上,通过纵向导轨115实现移动框架105在主立柱101上上下移动,移动框架105上设有伺服电机104,伺服电机104与主立柱101之间通过齿轮103齿条102连接;移动框架105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中间安装板108,每个中间安装板108分别安装在下层安装板110上,移动框架105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气缸111;气缸111固定端安装在中间安装板108上,气缸111输出端安装在下层安装板110上;每个下层安装板110一端分别设有带导杆气缸112;带导杆气缸112上设有转轴113,每个下层安装板110下端均设有电磁铁114。每个提升机构1之间的电磁铁114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提升机构1之间的距离设置满足直径1米至2.5米极框极板类零件夹取。
25.所述电磁铁114相临处设有接近开关。
26.移动框架105上、中间安装板108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销孔;提升机构1配设有手拔销106用于定位移动框架105与中间安装板108的连接位置。每个提升机构1中手拔销106设有两组。
27.进一步的,齿条102安装在主立柱101上,齿轮103安装在伺服电机104的输出轴上,齿轮103与齿条102啮合;用于实现驱动移动框架105在主立柱101上通过纵向导轨115上下移动;
28.进一步的,每个提升机构1中的纵向导轨115设有两组;
29.进一步的,移动框架105与每个中间安装板108之间通过上层导轨107连接;每个中间安装板108通过下层导轨109安装在下层安装板110上;
30.进一步的,每个提升机构1中的上层导轨107、下层导轨109分别设置四组。
31.进一步的,底座2上还设有工件放置位。
32.所述接近开关、气缸111、伺服电机104、带导杆气缸112分别与plc系统相连接。
33.将工件放置底座2上后,伺服电机104带动齿轮103在齿条102上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框架105在主立柱101上向下移动。当电磁铁114接触至工件表面后,接近开关将信号反馈给plc系统,plc系统给带导杆气缸112信号;带导杆气缸112推动转轴113从而推动工件移动,达到工件对心的目的。工件对心后,带导杆气缸112撤回,电磁铁114工作,吸附工件,伺服电机104带动齿轮103在齿条102上运动,带动移动框架105在主立柱101上向上移动,当移动到指定高度后,机械手来夹取工件,电磁铁114失电,放开工件,气缸111通过下层导轨103带动下层安装板110向外侧移动从而避开工件,达到让机械手取走工件的目的。
34.当产品尺寸无法满足电磁铁114的吸附范围内时,可手动推动中间安装板108在上层导轨107上滑动调整,直至电磁铁114到达可吸附范围内,最后用手拔销106将中间安装板108与移动框架105进行相对固定。
35.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包括底座(2);底座(2)上两端分别设有提升机构(1);两个提升机构(1)对称设置;提升机构(1)包括主立柱(101)、移动框架(105),移动框架(105)通过纵向导轨(115)安装在主立柱上,通过纵向导轨(115)实现移动框架(105)在主立柱(101)上上下移动,移动框架(105)上设有伺服电机(104),伺服电机(104)与主立柱(101)之间通过齿轮(103)齿条(102)连接;移动框架(105)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中间安装板(108),每个中间安装板(108)分别安装在下层安装板(110)上,移动框架(105)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气缸(111);气缸(111)固定端安装在中间安装板(108)上,气缸111输出端安装在下层安装板(110)上;每个下层安装板(110)一端分别设有带导杆气缸(112);带导杆气缸(112)上设有转轴(113),每个下层安装板(110)下端均设有电磁铁(1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铁(114)相临处设有接近开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移动框架(105)上、中间安装板108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销孔;提升机构(1)配设有手拔销(106)用于定位移动框架(105)与中间安装板(108)的连接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齿条(102)安装在主立柱(101)上,齿轮(103)安装在伺服电机(104)的输出轴上,齿轮(103)与齿条(102)啮合;用于实现驱动移动框架(105)在主立柱(101)上通过纵向导轨(115)上下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每个提升机构(1)中的纵向导轨(115)设有两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移动框架(105)与每个中间安装板(108)之间通过上层导轨(107)连接;每个中间安装板(108)通过下层导轨(109)安装在下层安装板(110)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每个提升机构(1)中的上层导轨(107)、下层导轨(109)分别设置四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底座(2)上还设有工件放置位。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氢能极框提升机,其特征是,所述接近开关、气缸(111)、伺服电机(104)、带导杆气缸(112)分别与plc系统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半导体以及氢能极框提取设备领域,公开了氢能极框提升机。包括底座;底座上两端分别设有提升机构;两个提升机构对称设置;提升机构包括主立柱、移动框架,移动框架通过纵向导轨安装在主立柱上,通过纵向导轨实现移动框架在主立柱上上下移动,移动框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主立柱之间通过齿轮齿条连接;移动框架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中间安装板,每个中间安装板分别安装在下层安装板上,移动框架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气缸;气缸固定端安装在中间安装板上,输出端安装在下层安装板上;每个下层安装板一端分别设有带导杆气缸;带导杆气缸上设有转轴,每个下层安装板下端均设有电磁铁。该提升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操作简便。操作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宁保锋 吴德强 李军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智(大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