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2102发布日期:2022-12-17 04:4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合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建筑构造物的合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具有介于轴可相对旋转地连结的第1片和第2片的合叶,其第1片安装于侧框,第2片安装于门扇(包括窗扇),这是迄今为人所知的一种合叶安装结构。为了以大角度打开门扇,在以往合叶安装结构中,合叶轴都是配置在比侧框的前面靠向前方的。然而,这样配置合叶轴的话,合叶轴从侧框探出,外观差,这是存在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合叶安装结构,让合叶轴朝后退,将合叶轴的中心配置于与侧框的前面线同一的位置。已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31891号发明专利公开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4.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合叶安装结构中,只能让合叶轴朝后退到合叶轴的中心与侧框的前面线同一的位置,合叶轴的一半仍然从侧框的前面突出来。故,外观并不能好看多少。
5.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外观得到改观的合叶安装结构。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合叶安装结构,合叶具有介于轴可相对旋转地连结的第1片和第2片,上述第1片安装于侧框,上述第2片安装于门扇;其中,在上述侧框设比壁面还朝前方突出的凸部,将上述轴的中心配置在比上述侧框的上述凸部的前面线靠后方。发明的效果
7.根据本发明,由于轴的中心设在比侧框的凸部的前面线靠后方,所以能使外观得到改观。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中所使用的合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上述合叶的动作图(其中,图2(a)给出第2片的关闭位置,图2(b)给出第2片的90度打开位置,图2(c)给出第2片的180度打开位置)。图3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门扇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立体图。图4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门扇处于关闭位置时)的水平剖视图。
图5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侧框的立体图。图6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侧框和罩的立体图。图7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合叶和门扇的立体图。图8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门扇和罩的立体图。图9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9(a)给出门扇的关闭位置,图9(b)给出门扇的90度打开位置,图9(c)给出门扇的180度打开位置)。图10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立体图(从门扇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1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立体图(从壁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2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12(a)给出门扇的关闭位置,图12(b)给出门扇的90度打开位置,图12(c)给出门扇的180度打开位置)。图13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门扇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立体图。图14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侧框的立体图。图15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门扇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立体图。图16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17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合叶和门扇的立体图。图18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侧框和门扇的立体图。图19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19(a)给出门扇的关闭位置,图19(b)给出门扇的90度打开位置,图19(c)给出门扇的180度打开位置)。图20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20(a)给出门扇的关闭位置,图20(b)给出门扇的90度打开位置,图20(c)给出门扇的180度打开位置)。图21是上述合叶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22是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中所使用的合叶的立体图(其中,图22(a)给出安装了罩的状态,图22(b)给出拆下了罩的状态)。图23是上述合叶的立体分解图。图24中的图24(a)是上述合叶的作为上下调节部的偏心凸轮的立体图,图24(b)是上述合叶的作为前后调节部的偏心凸轮的立体图。图25是示意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作上下方向位置调节的立体图(其中,图25(a)给出安装板的上端位置,图25(b)给出安装板的下端位置)。图26是示意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作前后方向(图26中左右方向)位置调节之图(其中,图26(a)给出中间板的左端位置,图26(b)给出中间板的右端位置)。图27是示意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作左右方向(图27中前后方向)位置调节之图(其中,图27(a)给出中间板的后端位置,图27(b)给出中间板的前端位置,图27(c)是沿图27(a)的a-a线的剖视图,图27(d)是沿图27(b)的b-b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合叶;2:轴;3:第1片;4:第2片;5:门扇;6:侧框;6b:凹部;7a:壁面;8:凸部;8a:凸部的前面;8c:凸部的外侧面;12a,12b:第1片的套部;12a1,12b1:套部的前面;12a2,12b2:套部的外侧面;14:第2片的套部;14a:套部的前面;14b:套部的外侧面;16:罩;21:合叶;22:轴;23:第1片;24:第2片;32a,32b:第1片的套部;32a1,32b1:套部的前面;32a2,32b2:套部的外侧面;34:第2片的套部;34a:套部的前面;34b:套部的外侧面;41:合叶;43:
第1片;44:第2片;45:安装板;46:中间板;47:第2片主体;c:轴的中心;x:凸部的前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9.以下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但本发明合叶安装结构可以各种形态具体实现,并非限于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不过是为了通过使说明书公开充分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充分理解发明范围这一目的而提供的。(第1实施方式)
10.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中所使用的合叶的立体分解图。合叶1具备轴2、和介于轴2可相对旋转地连结的第1片3与第2片4。第1片3具备基本为矩形的主体部11、套部12a、12b。2个套部12a、12b一体形成于主体部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第2片4具备基本为矩形的主体部13和套部14。1个套部14一体形成于主体部13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轴2插入第1片3的套部12a、12b和第2片4的套部14。第2片4的套部14配置于第1片3的套部12a、12b之间。第2片4的主体部13的高度与第1片3的主体部11的高度基本相同。须指出,第1片3和第2片4的形状不过为一例,不仅限于此。
11.图2是合叶1的动作图。图2的上部为合叶1的俯视图,图2的下部为合叶1的立体图。其中,图2(a)给出第2片4的关闭位置(0度打开位置),图2(b)给出第2片4的90度打开位置,图2(c)给出第2片4的180度打开位置。第2片4可相对第1片3旋转0度到大致180度。
12.俯视下,第1片3基本为i形,第2片4基本为l形。在第2片4的关闭位置,第1片3的主体部11和第2片4的主体部13(基本为l形的主体部的长边侧)平行。在第2片4的90度打开位置,第1片3和第2片4正交。在第2片4的180度打开位置,第1片3和第2片4均处于展开状态且平行。须指出,第1片3和第2片4的俯视形状并非限于基本为i形和基本为l形。
13.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门扇5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门扇5处于关闭位置时)的水平剖视图。以下,为便于描述,基于从打开侧正面观察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5时的各方向即图3和图4中前后、上下、左右的各方向来描述合叶安装结构。
14.合叶1的第1片3安装于在门扇5的左右配置的侧框6、6(参见图4)中一方的侧框6。合叶1的第2片4安装于门扇5的端面(切面)。侧框6安装于壁7。在侧框6设比壁面7a还朝前方突出的凸部8。凸部8上下方向延伸,长度在门扇5的高度以上。在侧框6的内侧面以大于门扇5厚度的进深宽度y形成有适当深度的切槽部6a。
15.如图5所示,在侧框6的切槽部6a形成矩形的凹部6b。第1片3安装于该凹部6b。15是供螺钉17(参见图3)拧入的孔。凹部6b的一部分6b1(前端部)沿左右方向贯通侧框6的凸部8。据此,就容易将合叶1的轴2(参见图3)配置于凸部8内了。如图6所示,第1片3安装于凹部6b后,凹部6b用罩16覆盖。据此,能将螺钉17隐蔽起来,外观得到改观。罩16是靠其挂钩16a可自由拆卸地安装于侧框6的。须指出,本实施方式的框可为铝、钣金等金属制的,但侧框6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另外,凹部6b也可形成于凸部8的前面。
16.如图7所示,在门扇5的端面形成上下方向延伸的凹部5a。第2片4安装于该凹部5a。如图8所示,第2片4安装于凹部5a后,用罩18覆盖凹部5a。据此,能隐藏螺钉19(参见图7),改善外观。罩18通过挂钩18a可拆卸地安装于门扇5。
17.图9给出本实施方式合叶安装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9(a)给出门扇5的关闭
位置,图9(b)给出门扇5的90度打开位置,图9(c)给出门扇5的180度打开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a)所示,合叶1的轴2的中心c配置在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据此,能使得合叶1不惹人注意,能使外观得到改观。另外,门扇5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之间越过了凸部8而旋转之际,门扇5与凸部8之间间隙能变小,能防止譬如使用者不慎将手指夹在其间。
18.如图9(a)所示,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5处在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处于图9(a)所示关闭位置的门扇5往打开位置旋转之际,门扇5越过凸部8。于是,如图9(c)所示,在门扇5的打开位置,门扇5至少有一部分处在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据此,门扇5能大角度打开。须指出,处于打开位置的门扇5的开角并非限于180度,可以是190度、170度等任意角度。
19.如图9(b)所示,轴2的中心c配置于凸部8的内侧面8b与外侧面8c之间。据此,在门扇5的90度打开位置,能扩大开口尺寸l(参见图4)。
20.图10和图11是本实施方式合叶安装结构(门扇5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立体图。图10是从门扇5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1是从壁侧观察的立体图。
21.如图10所示,在门扇5的关闭位置,第1片3的套部12a、12b的前面12a1、12b1及第2片4的套部14的前面14a实质上与凸部8的前面8a处在同一面。如图11所示,在门扇5的关闭位置,第1片3的套部12a、12b的外侧面12a2、12b2及第2片4的套部14的外侧面14b实质上与凸部8的外侧面8c处在同一面。据此,能使得外观得到改观。凸部8的前面8a与外侧面8c成直角;第1片3的套部12a、12b的前面12a1、12b1与外侧面12a2、12b2成直角;第2片4的套部14的前面14a与外侧面14b成直角。
22.须指出,虽然此处凸部8的前面8a及外侧面8c、第1片3的套部12a、12b的前面12a1、12b1及外侧面12a2、12b2、第2片4的套部14的前面14a及外侧面14b均形成为平面,但是也可形成为水平剖面为圆弧形的曲面。(第2实施方式)
23.图12给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12(a)给出门扇5的关闭位置,图12(b)给出门扇5的90度打开位置,图12(c)给出门扇5的180度打开位置。由于壁7、侧框6、合叶1的结构同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一样,所以标同一标号,省略其说明。
24.如图12(a)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一样,合叶1的轴2的中心c也是配置于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另外,如图12(b)所示,轴2的中心c配置于凸部8的内侧面8b与外侧面8c之间。
25.在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中,于门扇5的打开位置,门扇5至少一部分处在比前面线x靠后方。对此,如图12(c)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中,于门扇5的打开位置,门扇5处在比前面线x靠前方,但合叶1的第2片4至少一部分处在比前面线x靠后方。
26.如图12(a)所示,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5处在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处于图12(a)所示关闭位置的门扇5往打开位置旋转之际,门扇5越过凸部8。于是,如图12(c)所示,在门扇5的打开位置,合叶1的第2片4的一部分处在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据此,能大角度打开门扇5。须指出,处于打开位置的门扇5的开角并非限于180度,可以是190度、170度等任意角度。(第3实施方式)
27.图13至图15给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第1实施方式中侧框6是金
属制的,对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侧框6为木制。由于合叶1的结构同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1基本一样,所以标同一标号,省略其说明。
28.如图13所示,合叶1的第1片3用螺钉安装于侧框6,合叶1的第2片4用螺钉安装于门扇5的端面。在侧框6设比壁面7a靠前方突出的凸部8。如图14所示,在侧框6的内侧面形成凹部6b。第1片3安装于该凹部6b。27是供螺钉拧入的螺孔。
29.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门扇5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立体图。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合叶1的轴2的中心c(参见图9(a))配置在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另外,合叶1的轴2的中心c配置于凸部8的内侧面8b与外侧面8c之间。在门扇5的关闭位置,第1片3的套部12a、12b的前面12a1、12b1及第2片4的套部14的前面14a实质上与凸部8的前面8a处在同一面内,第1片3的套部12a、12b的外侧面12a2、12b2及第2片4的套部14的外侧面14b实质上与凸部8的外侧面8c处在同一面内。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一样的效果。(第4实施方式)
30.图16给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21是合叶,23是合叶21的第1片,24是合叶21的第2片,6是侧框,20是上框,7a是壁面,5是门扇。在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从壁面7a突出的侧框6的凸部8的水平剖面形状基本上形成为四边形(参见图4),对此,第4实施方式中,从壁面7a突出的侧框6的凸部8的水平剖面形状基本上形成为三角形(参见图19(a))。如图19所示,凸部8的外侧面8c相对壁面7a成直角,凸部8的内侧面8b相对外侧面8c倾斜。门扇5的端面(切面)相应于凸部8的内侧面8b而倾斜。如图16所示,合叶21的第1片23安装于侧框6。合叶21的第2片24顺着门扇5的端面而安装于门扇5的内面5b。
31.如图17(a)所示,合叶21具备轴22、可介于轴22相对旋转地连结的第1片23和第2片24。第1片23具备基本为矩形的主体部31和套部32a、32b。第2片24具备基本为矩形的主体部33和套部34。第2片24的套部34配置于第1片23的套部32a、32b之间。轴22插入第1片23的套部32a、32b和第2片24的套部34。俯视观察下,第1片23和第2片24譬如基本上是l形。
32.如图17(a)所示,在门扇5的内面5b形成基本为矩形的凹部5b1。如图17(b)所示,第2片24用螺钉安装于该凹部5a。
33.如图18(a)所示,在侧框6形成矩形的凹部6b。凹部6b的一部分6b1(前端部)沿左右方向贯通侧框6的凸部8。如图18(b)所示,在第2片24安装门扇5后,用螺钉将第1片23安装于侧框6的凹部6b。15是供螺钉26拧入的螺孔。
34.图19给出本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局部含侧框6和门扇5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19(a)给出门扇5的关闭位置,图19(b)给出门扇5的90度打开位置,图19(c)给出门扇5的180度打开位置。图20与图19一样也给出本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局部含合叶21高度处的侧框6和门扇5的水平剖视图)。
35.如图20(a)所示,合叶21的轴22的中心c配置在比凸部8(参见图19(a))的前面线x靠后方。据此,如图21所示,能使得合叶21不惹人注意。另外,如图19所示,门扇5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之间越过了凸部8而旋转之际,能使门扇5与凸部8之间间隙变小,能防止譬如使用者不慎将手指夹在其间。
36.如图20(a)所示,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5处在比凸部8的前面线x靠后方。如图20(c)所示,在门扇5的打开位置,门扇5至少有一部分和第2片24至少有一部分处在比凸部8的前
面线x靠后方。据此,门扇5能大角度打开。
37.如图20(a)所示,轴22的中心c配置于凸部8的内侧面8b与外侧面8c(参见图19(a))之间。据此,在门扇5的90度打开位置,能扩大开口尺寸l。
38.图21为本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门扇5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立体图。在门扇5的关闭位置,第1片23的套部32a、32b的前面32a1、32b1及第2片24的套部34的前面34a实质上与凸部8的前面线x处在同一面。另外,在门扇5的关闭位置,第1片23的套部32a、32b的外侧面32a2、32b2及第2片24的套部34的外侧面34b实质上与凸部8的外侧面8c处在同一面。据此,能使得外观得到改观。
39.须指出,虽然如图19(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凸部8的前面8a的水平剖面形成为圆弧形等,但是也可形成为平面。根据第4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一样的效果。(第5实施方式)
40.图22给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合叶安装结构中所使用的合叶41。其中,图22(a)给出在合叶41的第1片43和第2片44安装了罩48、49的状态,图22(b)给出从第1片43和第2片44拆下了罩48、49的状态。
41.第5实施方式的合叶41,和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1一样,具有轴42(参见图23)、可介于轴42相对旋转地连结的第1片43和第2片44。与第1实施方式的合叶1一样,第1片43安装于侧框6,第2片44安装于门扇5的端面。须指出,图22、图23所示合叶41处于90度打开位置。
42.如图22(b)所示,合叶41的第2片44具备在门扇5安装的安装板45、设有供轴42插入的套部68的第2片主体47、在安装板45与第2片主体47之间配置的中间板46。在第2片44设作为上下调节部的偏心凸轮50、作为前后调节部的偏心凸轮61、作为左右调节部的左右调节螺钉62。通过转动它们,能对处于关闭位置门扇5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
43.须指出,门扇5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是指从打开侧正面观察处于关闭位置的门扇5时的方向,即图22(b)和图23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
44.图23给出合叶41的立体分解图。第1片43具备基本为矩形的主体部53和套部54a、54b。轴42插入套部54a、54b。在轴42的端部形成用于止转的花键42a。在套部54a、54b安装用于掩藏轴42的端部的盖55。
45.45为安装板,46为中间板,47为第2片主体。安装板45折曲成在中央部形成凹部45a。在安装板45形成供用于把安装板45往门扇5安装的螺钉(省略图示)通过的通孔45b。
46.作为上下调节部的偏心凸轮50可旋转地安装于安装板45。如图24(a)所示,偏心凸轮50具有轴部50b、对轴部50b偏心的头部50a。如图23所示,轴部50b插入安装板45的通孔56,将轴部50b铆固,据此,偏心凸轮50就可旋转地安装于安装板45。偏心凸轮50的头部50a抵接中间板46的上下的端部46b。转动偏心凸轮50时,能调节安装板45相对于中间板46在上下方向的位置。
47.与安装板45一样,中间板46也折曲成在中央部形成凹部46a。在中间板46形成供用于把中间板46往安装板45固定的螺钉57通过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58。螺钉57与安装板45的螺孔59螺接。
48.作为前后调节部的偏心凸轮61可旋转地安装于中间板46。如图24(b)所示,偏心凸
轮61具有轴部61b、对轴部61b偏心的头部61a。如图23所示,轴部61b插入中间板46的通孔63,将轴部61b铆固,据此,偏心凸轮61就可旋转地安装于中间板46。偏心凸轮61的头部61a嵌入后述的第2片主体47的长孔64。转动偏心凸轮61时,能调节中间板46相对于第2片主体47在左右方向(附图中左右方向)的位置。
49.在中间板46形成沿左右方向(附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65。长孔65的一端部开放。作为左右调节部的左右调节螺钉62可旋转地安装于中间板46。左右调节螺钉62形成有小口径部62a。通过从开放端部将小口径部62a插入该长孔65,左右调节螺钉62即可旋转地安装于中间板46。左右调节螺钉62的大口径的螺纹部62b与第2片主体47的螺孔66螺接。转动左右调节螺钉62时,能调节中间板46相对于第2片主体47在前后方向(附图中前后方向)的位置。
50.第2片主体47具备嵌入中间板46的凹部46a的基本为l形的主体部69、套部68。轴42插入套部68。在套部68安装防止第1片43与第2片主体47接触的轴环70。
51.在第2片主体47形成沿左右方向(附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71。长孔71供用于把第2片主体47往中间板46固定的螺钉72通过。在中间板46形成供螺钉72螺接的螺孔73。
52.在第2片主体47形成供左右调节螺钉62螺接的螺孔66。将第2片主体47往中间板46组装之际,在第2片主体47螺接了左右调节螺钉62之后,将左右调节螺钉62的小口径部62a插入中间板46的长孔65。于是,使中间板46相对第2片主体47朝右方滑动,使偏心凸轮61的头部61a嵌入第2片主体47的长孔64。
53.门扇5的位置调节按如下方式进行。图25(a)给出相对中间板46将安装板45调节到了上端位置的状态,图25(b)给出调节到了下端位置的状态。如图25(a)、25(b)所示,调节门扇5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时,松缓螺钉57,调节到安装板45可相对中间板46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状态之后,使偏心凸轮50旋转(即使偏心凸轮50的头部50a偏心旋转),相对中间板46,对安装板45作上下方向位置调节。位置调节后,拧紧螺钉,将安装板45固定于中间板46。
54.图26(a)给出相对第2片主体47将中间板46调节到了左端位置(第2片44处于90度打开位置时的左端位置)后的状态,图26(b)给出调节到了右端位置的状态。如图26(a)、26(b)所示,调节门扇5的前后方向的位置时,松缓螺钉72,调节到中间板46可相对第2片主体47沿左右方向(附图中左右方向)移动的状态之后,使偏心凸轮61旋转(即边使偏心凸轮61的头部61a在第2片主体47的长孔64内上下滑动边使头部61a偏心旋转),相对第2片主体47,对中间板46作左右方向(附图中左右方向)位置调节。位置调节后,拧紧螺钉72,将第2片主体47固定于中间板46。
55.图27(a)给出相对第2片主体47将中间板46调节到了后端位置(第2片44处于90度打开位置时的后端位置)后的状态,图27(b)给出调节到了前端位置的状态,图27(c)给出图27(a)的a-a线剖视图,图27(d)给出图27(b)的b-b剖视图。如图27(a)~(d)所示,调节门扇5的左右方向的位置时,松缓螺钉72,调节到中间板46可相对第2片主体47沿前后方向(附图中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之后,使左右调节螺钉62旋转,相对第2片主体47,使中间板46以第2片主体47的端部为支点旋转(参见图27(c)和27(d)),对中间板46作前后方向(附图中前后方向)位置调节。位置调节后,拧紧螺钉72,将第2片主体47固定于中间板46。
56.根据第5实施方式的合叶,由于把三维位置调节机构集约于第2片44侧,所以只要打开门扇5即可调节门扇5的三维位置。因此,容易作门扇5位置调节。另外,由于没有必要在
第1片43侧设位置调节机构,所以能将第1片43作得较薄,无需在侧框6设较深的凹部。
57.本说明书基于2020年5月29日提出的特愿2020-094092号和2020年11月27日提出的特愿2020-196876号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在此包含其全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