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和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4265发布日期:2023-04-19 02:0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铰链和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和门机构,该铰链和门机构能够设置于需要密闭性且调整较为困难的大型且有重量的门,从而使施工时的调整变得容易并且使开闭时的操作性提高。


背景技术:

1、以往,在大雨引起洪水、高潮、海啸等灾害时,若作为建筑物内外的开口部的出入口、通路浸水,则水会浸入建筑物内,若为居住空间、公共设施等,则无法在该场所进行生活、活动,若为店铺、仓库,则陈列商品、库存会浸水而蒙受巨大的损害。

2、另外,近年来,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短时间内的集中暴雨无关地区均倾向于多发,特别是,设置于成为基础设施的中心的发电站、其中转基地且收纳有控制对电力的供给的电气设备、机械等的电气室、机械室等的重要设备浸水的情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的供给被切断的情况,因此不仅对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还在之后的修复工程中也成为很大的障碍,对水灾的防灾对策成为当务之急的课题。

3、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在这样的电气室、机械室等中需要能够供设备等搬入、搬出的大型的门,考虑到水密性等密闭性而正在研究能够使用双轴型的铰链尽可能地以均等压力将门向门框施力。

4、然而,具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大型的门非常重,因此,利用人工将使用了可动区域不稳定的双轴型的铰链的门以成为均等压力的方式准确地向门框闭合并非易事,再者,如图8a所示,即使将多个双轴型的铰链h配设于吊挂基部侧,由于各个铰链h被单独地连接于框体111和门p,因此也无法充分地确保支承门p的刚度,门前端侧容易相对于吊挂基部侧下降(f)。

5、而且,在将这样的大型的门p设置于建筑物等时,为了使门p无负载地顺畅开闭而调整为使多个铰链h的轴心的倾斜度一致是极为困难的,无法忽视施工时的复杂性。

6、在这样的状况下,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1等所公开的双轴型铰链中,经由在对框体1和门20进行连结的连结翼构件5形成的螺纹孔6a,使调整构件16构成为在门20方向上进退自如,并且利用调整构件16将门20的可动区域缩小至预定范围,容易尽可能地利用人工将门以大致均等压力向门框闭合。

7、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6所公开的双轴型铰链中构成为,利用与吊挂基部侧的框体1连接的固定翼构件2对沿上下延伸的1根第1枢轴9的两端部进行支承,使第1枢轴9轴贯穿于多个连结翼构件5各自的一方,并且使各个单独的第2枢轴14由轴贯穿于连结翼构件5的另一方的多个可动翼构件11枢轴止动,利用可动翼构件11将各个单独的第2枢轴14连接于门20,由此,提高用于支承门20的刚度,再者,铰链的轴心的倾斜度调整变得容易。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35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的确,专利文献1的双轴型铰链在如下方面是优异的:只要能够将门的可动区域缩小至预定范围,则容易尽可能地利用人工将门以大致均等压力向门框闭合;在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的铰链中,通过由1根轴构成第1枢轴,能够使支承门的刚度提高并且抑制门前端侧的下降;再者,铰链的轴心的倾斜度调整变得比较容易。

3、然而,即使能够利用调整构件缩小门的可动区域,由于依然会产生以第2枢轴为起点的门的旋转,因此,既然是双轴型,就不会随着以第1枢轴为起点的门的旋转消除不稳定的可动区域,利用人工将大型的门以成为大致均等压力的方式准确地闭合并非易事。

4、另外,对于1根第1枢轴,仅将其两端部由固定翼构件连接于吊挂基部侧的框体,相对于该第1枢轴,独立的可动翼构件经由多个连结翼构件而与门连接,因此长条的第1枢轴整体上容易变形,而且,吊挂基部侧的门成为由单体的铰链独立地连接的状态,因此用于支承门的刚度并未大幅提高。

5、再者,分别单独地使第2枢轴枢轴止动的多个可动翼构件即使经由连结翼构件与第1枢轴连结,而在施工时为了使门无负载地顺畅开闭而对将可动翼构件连接于门时的各第2枢轴的微妙的倾斜度进行调整的复杂操作也依然存在。

6、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铰链和门机构,该铰链和门机构通过设置于需要密闭性且调整较为困难的大型且有重量的门,能够提高刚度,使施工时的调整变得容易并且使开闭时的操作性提高。

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8、为了实现如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欲提供一种这样的铰链,即,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铰链包括1根支点轴、长条的1根调整轴和调整用主体固定部,该支点轴形成为与门的高度近似且沿上下延伸的长条,该调整轴以与所述支点轴大致相同的长度与所述支点轴相邻且平行地配设,该调整用主体固定部在主体固定部中具备将连杆部相对于门侧固定部调整自如地大致固定为任意的角度的连杆调整部,该主体固定部包括:框体侧固定部,所述支点轴被止动于该框体侧固定部,且其固定于框体侧;所述门侧固定部,所述调整轴被止动于所述门侧固定部,且其固定于所述门侧;以及所述连杆部,所述支点轴和所述调整轴轴贯穿于该连杆部,且其将所述框体侧固定部和所述门侧固定部连结,所述连杆调整部包括在所述调整轴的左右侧沿所述门方向进退自如地分别配设的调整构件,该铰链至少具备两个以上的所述调整用主体固定部。

10、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铰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至少在铰链的两端部具备所述调整用主体固定部,在其间隙具备所述主体固定部。

11、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铰链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调整部构成为通过所述调整构件的进退操作来使所述调整构件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连杆部的前侧面抵接自如。

12、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欲提供一种这样的门机构,即,在该门机构中,将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铰链用于平开门。

13、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门机构由在上下方向上分割自如的所述门构成。

14、发明的效果

15、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铰链包括1根支点轴、长条的1根调整轴和调整用主体固定部,该支点轴形成为与门的高度近似且沿上下延伸的长条,该调整轴以与支点轴大致相同的长度与支点轴相邻且平行地配设,该调整用主体固定部在主体固定部中具备将连杆部相对于门侧固定部调整自如地大致固定为任意的角度的连杆调整部,该主体固定部包括:框体侧固定部,支点轴被止动于该框体侧固定部,且其固定于框体侧;门侧固定部,调整轴被止动于该门侧固定部,且其固定于门侧;以及连杆部,支点轴和调整轴轴贯穿于该连杆部,且其将框体侧固定部和门侧固定部连结,连杆调整部包括在调整轴的左右侧沿门方向进退自如地分别配设的调整构件,该铰链至少具备两个以上的调整用主体固定部,由此,在初始调整时,使门侧固定部成为绕调整轴旋转自如的状态并以大致均等压力进行闭合地将门向框体侧按压,在此基础上,利用连杆调整部对以调整轴为起点的门侧固定部的旋转进行大致固定,由此,能够在具有双轴的同时仅使支点轴有助于门的旋转,因此在使用时可动区域一元化,即使是大型的门,也能够利用人工以成为大致均等压力的方式容易地进行准确的闭合。

16、另外,长条的支点轴和调整轴沿框体侧和门侧的吊挂基部侧的长度方向配设,由此,铰链成为一体而支承门,因此能够使整体的刚度大幅提高。

17、再者,使所有的连杆部成为连结于同一支点轴和调整轴的一体构造,由此,能大幅减少在施工时对两个轴各自的倾斜度进行调整的复杂性,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使门无负载地顺畅开闭的调整作业,而且,连杆调整部包括在调整轴的左右侧沿门方向进退自如地分别配设的调整构件,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对以调整轴为起点的门侧固定部的旋转进行大致固定。

18、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至少在铰链的两端部具备调整用主体固定部,在其间隙具备主体固定部,由此,能够使整体的刚度进一步提高。

19、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连杆调整部构成为通过调整构件的进退操作来使调整构件的前端部相对于连杆部的前侧面抵接自如,由此,能够以相同的主体固定部为基部而容易地构成具备连杆调整部的调整用主体固定部,能够廉价地制造铰链。

20、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通过使用了上述的铰链的平开门的门机构,能够将门维持为高刚度,因此即使是大型的门,在施工后轴心也不会偏移、门前端侧也不会下降,能够无负载地顺畅地对门进行开闭,再者,开闭时的操作性与由单轴的铰链构成的门同样简单,而且,能够利用人工以成为大致均等压力的方式容易地进行准确的闭合,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密闭性较高的门机构。

21、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通过将上述的铰链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分割自如的平开门而成的门机构,从而能够提供即使在因门的设置环境而无法将大型的门保持不变地搬入的状况下,也能够通过将门分割并搬入从而容易地进行施工的门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