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及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8719发布日期:2022-11-09 09:0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及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件固定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以外还涉及一种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工件的固定是工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工件固定装置是工件的生产设备中不可缺少的装置。
3.工件的固定速度直接影响到了工件生产的效率,特别是大型结构件、金属或者非金属板等工件加工,翻转变位过程中实现快速准确可靠压紧是行业的一大难点。
4.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压板和螺栓来压紧大型结构件、金属或者非金属板等工件,这使得在压紧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人工操作,自动或程度低,且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5.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其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压紧,且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工件。
7.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设备,其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压紧,且加工效率高。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成对的移动座,各对所述移动座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夹压放置于置物台上的工件,各所述移动座均包括能够转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包括用于在所述移动座彼此远离时通过重力带动该偏心轮转动而松开所述工件的配重部、用于在所述移动座彼此靠近时与所述工件相抵接的抵接部、以及用于在该抵接部与所述工件相抵接而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时夹压所述工件的施压部。
9.具体地,各所述移动座均包括底座、至少一对转轴支架和设于所述转轴支架上的转轴,所述偏心轮可旋转地空套在所述转轴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设于所述置物台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导轨结构,所述置物台上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结构与所述导轨槽配合,且所述移动座还与驱动装置连接,以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槽移动。
11.可选地,所述转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于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以能够实现将所述工件压装在所述置物台上;或者,所述支架本体设于所述底座的中部,以能够实现将所述工件夹装在所述施压部与所述底座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支架还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支架底座自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延伸至远离所述工件的一侧;或者所述支架底座自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部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底座上远离
所述工件的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座与所述导轨结构平行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压缸或液压缸或螺杆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为销轴。
15.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施压部之间设有凹陷结构,以形成能够容纳所述工件的工件容纳腔。
16.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施压部上与所述工件的接触面均设置为外凸的曲柱面,所述曲柱面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偏心轮的厚度方向一致。
17.进一步地,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设备,该及加工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其通过设置在移动座上的偏心轮的转动来实现对工件的压紧或是夹装,具体地,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设有相对设置的成对的移动座能够实现在工件上的多个点处对工件进行的夹装或者压装,从而能够保证工件夹装或是压装的可靠性;各对移动座中的两个移动座能够靠近或远离放置于两移动座之间的工件,能够在对工件夹装后通过两个移动座的移动,实现将工件移动至设定的位置,或者在压紧或夹紧前将工件移动至设定的位置,再进一步地夹紧或压紧工件,以方便进行加工;此外,偏心轮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偏心轮在其上的抵接部与工件相抵接,并进一步向工件靠近时,即可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同步带动施压部向工件转动并向工件施加朝向置物台的压力,以将工件压装在置物台上,这使得对工件进行固定时,固定动作简单,所需的时间少,且在移动座远离工件时,偏心轮能够在其中的配重部的重力作用下自行转动归正,使施压部向远离工件的方向转动(即是施压部抬起),实现松开工件,这使得工件松开的动作简单,所需的时间少,从而能够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此外,偏心轮在压紧工件时,其转动角度完全是根据工件的厚度自适应变化的,因此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工件。
19.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生产设备,由于其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因此,其同样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压紧,且加工效率高。
2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与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松开工件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压紧工件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中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移动座
ꢀꢀꢀꢀꢀꢀꢀꢀꢀꢀꢀꢀꢀꢀꢀꢀꢀꢀꢀꢀ
11-底座
28.111-导轨结构
ꢀꢀꢀꢀꢀꢀꢀꢀꢀꢀꢀꢀꢀꢀꢀꢀ
12-转轴支架
29.121-支架本体
ꢀꢀꢀꢀꢀꢀꢀꢀꢀꢀꢀꢀꢀꢀꢀꢀ
122-支架底座
30.13-转轴
ꢀꢀꢀꢀꢀꢀꢀꢀꢀꢀꢀꢀꢀꢀꢀꢀꢀꢀꢀꢀꢀ
14-偏心轮
31.141-配重部
ꢀꢀꢀꢀꢀꢀꢀꢀꢀꢀꢀꢀꢀꢀꢀꢀꢀꢀ
142-抵接部
32.143-施压部
ꢀꢀꢀꢀꢀꢀꢀꢀꢀꢀꢀꢀꢀꢀꢀꢀꢀꢀ
2-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和“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35.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成对的移动座1,各对移动座1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夹压放置于置物台(图中未示出)上的工件2,各移动座1均包括能够转动的偏心轮14,偏心轮14包括用于在移动座1彼此远离时通过重力带动该偏心轮转动而松开工件的配重部141、用于在移动座1彼此靠近时与工件2相抵接的抵接部142、以及用于在该抵接部142与工件2相抵接而驱动偏心轮转动时夹压工件的施压部143。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其通过设置在移动座上的偏心轮14的转动来实现对工件的压紧或是夹装,具体地,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设有相对设置的成对的移动座1,以能够实现在工件2上的多个点处对工件进行的夹装或者压装,从而能够保证对工件2夹压的可靠性;各对移动座1中的两个移动座1能够靠近或远离放置于两移动座之间的工件2,能够在对工件2夹装后通过两个移动座的移动,实现将工件2移动至设定的位置,或者在压紧或夹紧前将工件移动至设定的位置,再进一步地夹压工件,以方便进行加工;此外,偏心轮14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偏心轮14在其上的抵接部142与工件2相抵接,并且移动座1进一步向工件2靠近时,即可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同步带动施压部143向工件2转动并向工件2施加朝向置物台的压力,以将工件2压装在置物台上,这使得对工件12进行固定时,固定动作简单,所需的时间少,且在移动座远离工件12时,偏心轮14能够在其中的配重部141的重力作用下自行转动归正,使施压部143向远离工件2的方向转动(即是施压部143抬起),实现松开工件,这使得工件2松开的动作简单,所需的时间少,从而能够提高工件2的加工效率;此外,偏心轮14在压紧工件2时,其转动角度完全是根据工件2的厚度自适应变化的,因此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工件2。
37.具体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各移动座1均包括底座11、至少一对转轴支架12和设于转轴支架12上的转轴13,偏心轮14可旋转地套在转轴13上;其中,转轴13设于转轴支架12上能够使得转轴13与置物台平面或是与底座1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能够方便实现对工件2的夹压;转轴13可设置为易于拆装的销轴,从而能够方便对偏心轮14进行维护或是更换。
38.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座1可以直接设至于置物台上,具体地,工件2放置在置物台的中部,相对设置的成对的移动座1设置于置物台的两侧,以能够相互靠近夹压工件2,或者相互远离松开工件2,为能够实现移动座1的自动化运作,以实现对工件2的自动化夹压或松开,可以在底座11的底部设置导轨结构111,在置物台上设置相对应的导轨槽,并将移动座1与驱动装置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导轨结构111与导轨槽的配合,使得移动座1能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导轨槽移动,其中,
驱动装置可以是气压缸或液压缸,但是对于气压缸或液压缸的伸缩量的调节较为复杂,且调节精度相对较低,不便于实现对于工件2的精准定位,因此,驱动装置可以优选为螺杆驱动装置,即是电机螺杆驱动装置,电机带动螺杆进行正传或反转,从而能够通过螺杆的转动来驱动移动座1靠近或远离工件2,其中,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从而能够更为精准地控制螺杆的转动量,进而能够实现对移动座的移动量的精准控制,能够保证工件2定位的准确性。
39.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支架12包括支架本体121,支架本体121设于底座11上靠近工件2的一侧,使得底座11上不适于放置工件2,以能够实现将工件2直接压装在置物台上,该结构设置能够使得施压部143与支撑工件2的支撑面(即是置物台的台面)之间能够具有更大的距离,更加适用于压装固定一些厚度较大的工件;可以理解的是,支架本体121也可以设置在底座11的中部,也即是要在底座11上靠近工件2的一侧预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放置工件2,从而能够实现将工件2夹装在施压部143与底座11之间,该设计虽然会使得施压部143与支撑工件2的支撑面(即是底座1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较小,不适于对厚度较大的工件进行夹装,但是对工件进行夹装,使得工件2相当于是置于移动座1上的,能够方便对工件2进行移动,方便将工件2移动至所需位置,使得对工件的定位精度更高。
40.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保证在移动座1靠近工件2并将工件2夹紧的过程中转轴支架12与底座11之间的连接强度,如图3和图4所示,可将转轴支架12设置为还包括支架底座122,支架底座122设于支架本体121与底座11之间,且支架底座122自底座11上靠近工件2的一侧延伸至远离工件2的一侧;或者支架底座122自支架底座122的底部靠近工件2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底座11上远离工件2的一侧,从而能够增加转轴支架12与底座11之间的连接面积,且将支架底座122设置为向远离工件2的一侧,能够使得在抵接部142与工件2抵接时,支架底座122向远离工件2的一侧延伸的部分能够起到对抗与工件2抵接时工件2对转轴支架12施加的作用力的作用,也即是相当于加长了力臂,能够将工件2对转轴支架12施加的作用力进行分散,避免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提高转轴支架12与底座11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支架底座121应当与导轨结构111平行设置,也即是与移动座1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使得对抗工件2对转轴支架12施加的作用力的有效力臂更长,提高结构强度。
41.可以理解的是,若支架本体121是设于底座11上靠近工件2的一侧,则无论支架底座122是自底座11上靠近工件2的一侧还是自支架底座122的底部靠近工件2的一侧向远离工件2的一侧延伸,实际上都是使得底座11上不适于放置工件2,以能够实现将工件2直接压装在置物台上;若支架本体121是设于底座11的中部,则若是支架底座122是自底座11上靠近工件2的一侧向远离工件2的一侧延伸,能够使得转轴支架12与底座11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且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使得转轴支架12与底座11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但是,该结构设计使得工件2夹装在施压部143与底座11之间,实际上是夹装在了施压部143与支架底座122之间,这会使得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与工件2的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对工件2与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接触部位造成压伤等损坏,因此,可以将支架底座122设置为自支架底座122的底部靠近工件2的一侧向远离工件2的一侧延伸,从而能够使得工件2能够直接夹装在施压部143与底座11之间,进而使得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与工件2的接触面积较大,不易产生应力集中,能够避免对工件2产生破坏。
42.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在抵接部142与施压部143之间设有凹陷结构,以形成能够容纳工件2的工件容纳腔,从而保证在夹压工件2时施压部143以外的地方不与工件的受压面相接触,以防止工件受压面的边缘处的棱角结构对偏心轮14造成损伤,且可以理解的是,配重部141的质量需要能够保证使得偏心轮14的重心相对于偏心轮14的旋转中心是向配重部141处偏移的,且施压部143应当设置在自偏心轮14的旋转中心向配重部141远离的区域处,以使得仅在重力的作用下,配重部141能够自然下垂(向下转动),施压部143能够相应的上仰(向上转动);此外,抵接部142与施压部143上与工件2的接触面均设置为外凸的曲柱面,曲柱面的轴线方向与偏心轮14的厚度方向一致,可以理解的是,偏心轮14在与工件2接触后会产生转动,也即是使得抵接部142和施压部143在与工件2接触后依然会与工件2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因此,将抵接部142与施压部143上与工件2的接触面均设置为外凸的曲柱面,曲柱面的轴线方向与偏心轮14的厚度方向一致,能够使得抵接部142与施压部143在与工件2产生产生相对滑动时对工件2产生的损伤更小。
43.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生产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生产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自适应快速压紧装置,因此,其同样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压紧,且加工效率高,可以理解的是,生产设备可以是机加工设备等需要对工件进行夹压的设备。
44.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