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1273发布日期:2023-01-03 23:4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管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


背景技术:

2.管材是用于做管类零部件的原材料,管材在加工前,特别是对于重量超重或长度超长的管材,通常会通过行吊,将大量的管材统一放置到一个储料架内,当生产中需要用到管材时,由转运车把管材一根根运到产线上进行加工;
3.然而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的转运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高节奏,而现有的储料架不具有把管材一根根输送到产线上的能力,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4.需要说明的是,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管材生产中,储料架的功能单一,只能进行简单的管材储存,无法与产线进行智能的衔接;
6.而这种情况对于重量较轻或长度较短的管材,通过转运的方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是对于重量较重或长度较长的管材,传统的转运通常需要行吊参与,人工无法单独完成,从而在管材储料架和产线之间必须借助专用设备,这无疑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同时转运速度较慢,无法跟上快节奏的生产,此现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7.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达到从管材原材料开始到管材进入产线,都由储料架一体完成,使储料架和产线之间智能的衔接,从而解决管材转运而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包括至少两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储存和输送管材,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一侧的两组搬运组件,用于对所述管材进行搬运,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的出料端外侧的送料架,用于承接所述输送组件传输的所述管材,及把所述管材传输的产线中,安装于所述输送组件的出料端的斜轨,所述斜轨用于连接所述输送组件和所述送料架,及安装在所述输送组件出料端的暂存架,且位于所述斜轨远离送料架的一侧,所述暂存架上设置有第三放置部,以及用于所述管材储存和输送过程中控制的输送控制系统。
9.进一步的,所述搬运组件包括第二底座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平移部和举升部,所述举升部上端固定有横杆,所述平移部用于带动举升部在所述第二底座上平移,所述举升部用于带动横杆垂直运动,所述横杆沿所述输送组件输送方向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上设置有第一放置部,所述第二托架上设置有第二放置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托架上还设置有推料部和斜坡,所述推料部位于所述第二托
架左端,所述斜坡位于第二托架右端。
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上还安装有阻挡架,所述阻挡架位于所述暂存架的右侧,所述暂存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腔室密封滑动连接,所述阻挡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腔室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管道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上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暂存架的右侧安装有摄像头。
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的侧边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输送组件的两侧,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沿所述管材输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斜线部和直线部。
14.进一步的,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5.第一步,利用行吊把管材放置在输送组件上,然后启动输送控制系统,管材在输送组件上向搬运组件方向传输;
16.第二步,在管材的传输过程中,利用限位组件对管材进行矫正和导向;
17.第三步,利用搬运组件把管材依次搬运在暂存架上,同时利用搬运组件把暂存架上的管材依次搬运到斜轨上。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通过设置有输送组件和搬运组件,可以对管材进行智能的传输和转运,从而使得管材一根根地、有节奏的从储料架进入产线,进而使储料架和管材之间直接衔接,解决管材转运而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的整体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去除管材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中d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2中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2中c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2中搬运组件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28.图8为图7中e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图4中暂存架和阻挡架液压连接管路示意图;
30.图10为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钢管转运位置切换状态示意图;
3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2.1、输送组件;11、驱动端;110、第一底座;111、电机;112、减速器;113、主动轮;114、
从动轴;115、从动轮;116、第一输送轮;117、第一链条;12、从动端;120、输送轴;121、第二输送轮;122、第二链条;13、支撑部;
33.2、限位组件;21、第一支架;22、限位架;221、直线部;222、斜线部;
34.3、搬运组件;31、第二底座;32、平移部;320、第一气缸;321、第一安装部;322、第一滑轨;323、滑座;324、第二安装部;33、举升部;330、第二支架;331、第二气缸;332、第二滑轨;333、顶板;34、第一托架;341、第一放置部;35、第二托架;351、第二放置部;352、推料部;353、斜坡;354、第二压力传感器;36、横杆;
35.4、送料架;
36.5、管材;
37.6、斜轨;
38.7、暂存架;71、第一腔室;72、第一弹簧;73、第三放置部;74、第一活塞;75、第一压力传感器;
39.8、阻挡架;81、第二腔室;82、第二弹簧;83、第二活塞;84、伸缩杆;85、容纳孔;86、控制阀;
40.9、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4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生产用储料架,包括输送组件1和放置在其上的管材5,输送组件1至少设置两组,使得管材5可以横放在输送组件1上,根据生产的需要,当管材5的长度小于7m,此时设置两组输送组件1,而当管材5的长度大于7m时,需要设置三组输送组件1才能完成对管材5的支撑,同时输送组件1长度均在15m以上,故可以容纳大量的管材5;
46.如图2所示,输送组件1由支撑部13、驱动端11和从动端12构成,支撑部13为输送组件1的主体,其由矩形管焊接而成,驱动端11设置在支撑部13的左侧,该侧为管材5的出料端,而从动端12设置在支撑部13的右侧,驱动端11和从动端12之间传动连接;
47.如图3所示,驱动端11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底座110,及固定在第一底座110上方的减速器112,在减速器112的一侧固定有电机111,电机111与减速器112传动连接,第一底座110设置在输送组件1的一侧;
48.如图2-图4所示,减速器112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轮113,同时在支撑部13的左侧轴承连接有从动轴114,在从动轴114上依次固定有一处从动轮115以及两处第一输送轮116,其中从动轮115与主动轮113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117,从而通过主动轮113的旋转,可以带动从动轴11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送轮116同步转动;
49.如图2及图5所示,在支撑部13的右侧轴承连接有输送轴120,该输送轴120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处第二输送轮121,第二输送轮121与第一输送轮116之间连接有第二链条122,第二链条122突出于支撑部13上端,并由支撑部13进行限位和导向,同时管材5位于第二链条122的上端,从而在第一输送轮116转动时,链条同步直线传动,进而带动其上的管材5向产线方向运输,如图1所示,在第二链条122的带动下,管材5可以在第二链条122从右向左依次传送;
50.如图2及图6所示,在支撑部13的中间段,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2,该限位组件2由第一支架21和限位架22组成,其中第一支架21与支撑部13的侧边焊接,限位架22焊接于第一支架21的上端,限位架22分为直线部221和斜线部222两部分,直线部221和斜线部222均沿管材5传输方向设置,且两者均对管材5的端面进行限位,并对管材5进行限位,其中斜线部222设置在右侧,而直线部221设置在左侧,且直线部221和斜线部222焊接处圆弧过渡连接,方便管材5顺利通过,另外斜线部222用于对杂乱排放的管材5进行矫正,而直线部221是帮助管材5在后续的传输中,能够尽量对称的分布在支撑部13的上方;
51.如图1-图3及图7所示,在两组输送组件1的一侧均设置有搬运组件3,该搬运组件3与驱动端11分别位于输送组件1的两侧,同时搬运组件3也位于管材5的出料端;
52.搬运组件3包括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二底座31,及设置在第二底座31上的平移部32和举升部33,其中平移部32包括固定在第二底座31右侧的第一气缸320,该第一气缸320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安装部321,同时在第二底座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轨322,在第一滑轨3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座323,而在滑座323的右侧固定有第二安装部324,在使用时,第一安装部321和第二安装部324固定,从而在第一气缸320伸缩的同时,可以带动滑座323在第一滑轨322中的最左端和最右端之间左右往复移动;
53.举升部33包括固定在滑座323上端两侧的第二支架330,也包括固定在滑座323上端中间的第二气缸331,在第二支架33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轨332,同时第二气缸331的输出端固定有顶板333,该顶板333与第二滑轨332滑动连接,在使用时,在第二气缸331伸缩的同时,顶板333可以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往复上下运动;
54.如图7和图8所示,在顶板333的上端固定有横杆36,横杆36长度方向沿管材5传输方向设置,在横杆36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托架34和第二托架35,其中第一托架34上设置有用于托起管材5的第一放置部341,第二托架35上同样设置有用于托起管材5的第二放置部351,在第二放置部351的右侧设置有斜坡353,该斜坡353用于保证每次第二放置部351
内,只托起一根管材5,同时如图4所示,在支撑部13上固定有暂存架7,用于对管材5的暂时存放,在使用时,随着第一气缸320和第二气缸331的协同作用,第二放置部351把管材5托起并放置在暂存架7上,第一放置部341把放置在暂存架7上的管材5取走,实现管材5的有序输送,在第二托架35上还设置有推料部352,在第二托架35向左运动时,通过推料部352推动右侧的管材5,使得管材5摆放的整齐、有序,在推料部352的侧壁固定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54;
55.如图1-图3所示,在支撑部13的左侧设置有送料架4,该送料架4用于把输送过来的单根管材5输送到产线中,如图4所示,在支撑部13的左端固定有斜轨6,该斜轨6成倾斜状设置,其最低端位于送料架4的上端,斜轨6用于承接第一放置部341运送过来的管材5,同时通过斜轨6输送到送料架4内;
56.如图4和图9所示,暂存架7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放置部73,该放置部用于存放管材5,在暂存架7的下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71,在第一腔室7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72,第一弹簧72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活塞74,该第一活塞74与第一腔室71滑动密封连接;
57.同时在支撑部13的侧面固定有阻挡架8,阻挡架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81,该第二腔室8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82,第二弹簧82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活塞83,该第二活塞83与第二腔室81滑动密封连接;
58.在第一腔室71和第二腔室81的内部均填充有液压油,且第一腔室71和第二腔室81通过管路连接,从而在暂存架7上放置有管材5时,第一活塞74会因为受到压力而下移,从而挤压液压油进入第二腔室81内,在液压油的作用下,第二活塞83会上移,其上端会挡住后续的管材5继续往前输送,在第一活塞7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75,该第一压力传感器75用于感应第一活塞74上端是否有管材5;
59.继续参考图4和图9,在第二腔室81内部设置有容纳孔85,在容纳孔85内固定有伸缩杆84,其中伸缩杆84的固定端固定在容纳孔85内,而伸缩杆84的活动端可以自由伸缩,并在伸长时伸出容纳孔85,并对第二活塞83起到限位作用,而在伸缩杆84的活动端缩回时,会完全收纳在容纳孔85中,从而不会对第二活塞83产生影响,在伸缩杆84在容纳孔85内安装完成后,容纳孔85的外端进行密封处理,放置液压油的泄露;
60.如图4所示,在暂存架7的右侧安装有摄像头9,该摄像头9用于观察阻挡架8和暂存架7之间的管材5的数量,防止阻挡架8和暂存架7之间的管材5数量太多,推料部352在推料时压力过大;
61.在储料架的一侧还设置有输送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与电机111、减速器112、第一气缸320、第二气缸331、伸缩杆84、摄像头9及第一压力传感器75均电连接,用于控制各电器元件的协同工作。
62.实施例一:
63.在管材5加工时,通过行吊把大量的管材5放在两组输送组件1上,当需要把管材5向产线上一根根输送时,启动电机111和减速器112,在电机111和减速器112的作用下,第二链条122开始从右向左运动,从而带动其上的管材5一起运动,因为大量的管材5在第二链条122上摆放杂乱,在管材5随着第二链条122传输的过程中,管材5会通过两端的斜线部222进行位置矫正,使得管材5的两端尽量齐平,然后经过直线部221进行导引,慢慢的输送到两组输送组件1的左端;
64.虽然管材5经过了矫正和导引,但是在管材5运行到输送组件1的左端时,可能会成
为倾斜状态,从而需要对管材5在后续的搬运过程中进行二次矫正;
65.当管材5输送到输送组件1的左端后,开始对管材5进行依次搬运,其具体流程如下:
66.参考图10,该图10为管材5依次搬运的四个状态图:
67.初始状态下,第一气缸320伸长,第二气缸331收缩,在此状态下,第一托架34和第二托架35均处于左侧下方;
68.第二状态,第一气缸320收缩,第二气缸331收缩,在此状态下,第一托架34和第二托架35均处于右侧下方;
69.第三状态,第一气缸320收缩,第二气缸331伸长,在此状态下,第一托架34和第二托架35均处于右侧上方;
70.第四状态,第一气缸320伸长,第二气缸331收缩,在此状态下,第一托架34和第二托架35均处于左侧下方,从而会到初始位置;
71.在四个状态的循环过程中,管材5被依次从输送组件1上,由第二托架35搬运到暂存架7上,然后通过第一托架34,把暂存架7上的管材5再搬运到斜轨6上,最后由管材5的自身重力的作用,沿斜轨6的斜面进入到送料架4中,再由送料架4输送到产线上,从而实现了管材5一根根、有序的从储料架到产线上的智能搬运过程,全程无人工参与;
72.在第二托架35把管材5搬运到暂存架7之前,由推料部352把管材5推动,直到第二托架35到达最右侧下方位置,通过中间一段的贴合过程,从而使得管材5能够与推料部352的右侧贴合,进而保证管材5与传输方向完全成垂直方向放置,方便在后续的搬运过程中,管材5能够准确无误的进入到第二托架35的第二放置部351中。
73.实施例二:
74.在管材5传输搬运的过程中,利用摄像头9采集暂存架7右侧和阻挡架8左侧之间管材5的数量,摄像头9为间隔采集状态,采集的时间由输送控制系统控制,只有当第一活塞74上有管材5,同时推料部352在推料时,摄像头9才会进行采集;
75.当摄像头9采集的管材5的数量n≥2时,此时输送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杆84伸出,因为此时暂存架7上放置有管材5,因此第二活塞83会在液压的作用下,向上伸出,并堵住后续管材5向前输送,而伸缩杆84的伸出的位置位于第二活塞83的下端,因此第二活塞83无法下移,从而继续挡住后续的管材5传输,如此可以保证在暂存架7右侧和阻挡架8左侧之间管材5的数量始终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推料部352在推料的时候阻力过大,从而影响输送控制系统的运行;
76.直到摄像头9采集的管材5的数量n<2时,此时伸缩杆84才会缩回,从而在后续的管材5的搬运循环中,第二活塞83才能往下运动,并让后续的管材5进入到暂存架7右侧和阻挡架8左侧之间,实现管材5的持续循环搬运;
77.在一次循环过程中,摄像头9只采集一次信息,伸缩杆84也只进行一次动作,具体地,摄像头9采集的时间段和伸缩杆84运动的时间段相同,均为四个循环状态的第二状态,即第一压力传感器75能感应到压力,同时第二压力传感器354感应到压力的状态,从而保证管材5的有序输送和缓解推料部352的压力,实现管材5的智能搬运;
78.实施例三
79.为了对第二活塞83进行控制,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在第一腔室71和第二腔室81
的连通管道上设置的控制阀86,同样可以达到伸缩杆84同样的效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80.在管材5搬运的第二状态时,利用摄像头9采集暂存架7右侧和阻挡架8左侧之间管材5的数量:
81.当摄像头9采集的管材5的数量n≥2时,控制阀86关闭,此时即使第一活塞74上的管材5被搬运走,第二腔室81内的液压油也不能回到第一腔室71中,从而第二活塞83不会下移,并继续挡住后续的管材5传输;
82.直到摄像头9采集的管材5的数量n<2时,控制阀86开启,此时当第一活塞74上的管材5被搬运走后,第二活塞83才能往下运动,并让后续的管材5进入到暂存架7右侧和阻挡架8左侧之间,实现管材5的持续循环搬运;
83.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9采集的时机和实施例二相同,即在管材5搬运的第二状态采集。
84.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85.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8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8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