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27153发布日期:2023-02-01 05:4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


背景技术:

2.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
3.智能锁出现的初衷就是安全和不携带钥匙的便捷性,智能门锁一般通过干电池或者内置可充电的电池进行供电,当电池的电量用完后只能通过钥匙进行解锁,或者通过外接电源充电宝等方式才能对其供电使用,操作不够便捷,并且由于智能锁安装的位置与腰部平齐,在解锁的时候需要弯腰看着解锁面板进行操作,智能锁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发生密码泄露或者指纹被恶意采集的状况,每次使用完成后如不对其进行清理,安全风险较大。
4.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电池的电量用完后只能通过钥匙进行解锁,或者通过外接电源充电宝等方式才能对其供电使用,操作不够便捷,并且由于智能锁安装的位置与腰部平齐,在解锁的时候需要弯腰看着解锁面板进行操作以及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包括锁体和设置在锁体上的机械结构、供电机构和擦拭机构,供电机构包括安装在锁体后方的固定块以及安装在固定块内的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组、备用电池和电路板,电池组通过第一负极导线和第一正极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备用电池的一端通过第二负极导线与第一负极导线电性连接,备用电池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正极导线,第三正极导线上串联有二极管,供电组件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正极导线上的第二正极导线,第三正极导线与第二正极导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正极导线和第二正极导线一端的固定绝缘块,固定绝缘块设置有两组且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固定绝缘块的中间均设置有导电块,导电块分别与第三正极导线和第二正极导线连接,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微型电磁铁,微型电磁铁与电池组电性连接,微型电磁铁的一端活动设置有铁片,铁片的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铁片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位于两组所述的固定绝缘块之间,导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电块相对应的导电片。
7.进一步地,机械结构包括安装在锁体上的锁芯和锁体侧面的锁舌,锁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动力驱动机构,锁芯和动力驱动机构均可分别控制锁舌的伸缩。
8.进一步地,锁体的前后均设置有把手,锁体的前方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嵌合槽,锁体的内部位于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
9.进一步地,擦拭机构包括角度调节组件、传动组件和擦拭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解锁面板,解锁面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解锁面板上安装有触控屏幕和指纹模块,解锁面板的后方安装有第一磁块,嵌合槽的内部嵌合设置有第二磁块,且第二磁块与第一磁块相对应。
10.进一步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锁体内部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辊,锁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传动辊与主动辊之间安装有传动带。
11.进一步地,传动带上均匀分布有齿位,且齿位的分布范围为传动带外周的一半区域,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在锁体和固定块内部的弧形齿条,弧形齿条的一端与解锁面板底部内侧连接,锁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固定连接,且第一直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第二直齿轮与齿位相对应。
12.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锁体内部的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且第三直齿轮与齿位相对应,第三直齿轮和第一直齿轮分别位于传动带的两侧,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
13.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锁体内部两侧的第二传动轴和丝杆,第二传动轴和丝杆呈垂直分布,第二传动轴与第二伞齿轮呈垂直分布,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和第一斜齿轮,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端面齿轮,且第一端面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
14.进一步地,擦拭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壳体,壳体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前方并位于解锁面板的正前方,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直齿条。
15.进一步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端面齿轮,第一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联动轴转动连接有啮合轮,啮合轮与直齿条啮合连接,联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二端面齿轮啮合连接,壳体的后方均匀分布有擦拭构件,且擦拭构件呈上下交错分布,擦拭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传动件,传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的一端安装有棉块,且棉块向后贯穿壳体并延伸,传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上的槽对应啮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正常状态下电池组为整个锁体进行供电,正常状态下微型电磁铁在电池组作用下将铁片吸附,当电池组电量耗尽后,微型电磁铁断电,铁片在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导电片移动至两组的导电块之间并使得第三正极导线和第二正极导线进行连通,此时备用电池通过第三正极导线、第二正极导线、第一正极导线、第二负极导线和第一负极导线为电路板进行供电,当对电池组充电后,备用电池与电路板处于断开的状态,可以保证备用电池只在电池组没电的时候接通电路,实现了在没带钥匙以及电池组没电的状况下依然能进行解锁,操作简便。
17.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解锁的时候,减速电机转动使得齿位对着第二直齿轮位置,在减速电机带动传动带转动的时候,齿位啮合
第二直齿轮可使得第一直齿轮发生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的时候啮合弧形齿条使得解锁面板围绕转轴转动,通过在触控屏幕或者指纹模块处完成解锁后,动力驱动机构驱动锁舌缩回,随后减速电机反向转动使得解锁面板复位,解锁面板复位后减速电机带动传动带转动使得齿位正对第三直齿轮处,然后在传动带转动的时候带动丝杆转动,两组的丝杆转动的时候带动壳体在解锁面板的前方上下移动,壳体移动的过程中啮合轮啮合直齿条发生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斜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的时候,擦拭构件转动并对解锁面板前方的触控屏幕和指纹模块进行擦拭,防止指纹残留在触控屏幕上泄露密码以及指纹模块上的指纹被提取,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拆分图;图3为本发明的供电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的锁体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触控屏幕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擦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角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传动组件结构拆分图;图11为本发明的擦拭组件结构拆分图;图12为本发明的擦拭组件部分结构爆炸图。
19.图中:1、锁体;11、把手;12、凹槽;13、嵌合槽;14、安装槽;2、机械结构;21、锁芯;22、锁舌;23、动力驱动机构;3、供电机构;31、固定块;32、供电组件;321、外壳;322、电池组;323、备用电池;324、电路板;325、第一负极导线;326、第一正极导线;327、第二负极导线;328、第二正极导线;329、第三正极导线;3291、二极管;33、连接组件;331、固定绝缘块;332、微型电磁铁;333、复位弹簧;334、铁片;335、导向杆;336、导电片;337、导电块;4、擦拭机构;41、角度调节组件;411、解锁面板;4111、转轴;4112、触控屏幕;4113、指纹模块;412、第一磁块;413、第二磁块;414、弧形齿条;415、减速电机;416、主动辊;417、传动辊;418、传动带;4181、齿位;419、第一直齿轮;4191、第二直齿轮;42、传动组件;421、第一传动轴;422、第三直齿轮;423、第一伞齿轮;424、第二传动轴;425、第二伞齿轮;426、第一斜齿轮;427、丝杆;428、第一端面齿轮;43、擦拭组件;431、壳体;432、直齿条;433、啮合轮;4331、联动轴;434、第二斜齿轮;435、第二端面齿轮;436、蜗杆;437、擦拭构件;4371、蜗轮;4372、传动件;4373、安装盘;4374、棉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为了解决电池的电量用完后只能通过钥匙进行解锁,或者通过外接电源充电宝等方式才能对其供电使用,操作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应急电源供电功能的机电双控智能锁,包括锁体1和设置在锁体1上的机械结构2、供电机构3和擦拭机构4,供电机构3包括安装在锁体1后方的固定块31以及安装在固定块31内的供电组件32,供电组件32包括外壳321,外壳32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组322、备用电池323和电路板324,电池组322通过第一负极导线325和第一正极导线326与电路板324电性连接;备用电池323的一端通过第二负极导线327与第一负极导线325电性连接,备用电池32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正极导线329,第三正极导线329上串联有二极管3291,供电组件32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正极导线326上的第二正极导线328,第三正极导线329与第二正极导线328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33;连接组件3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正极导线329和第二正极导线328一端的固定绝缘块331,固定绝缘块331设置有两组且固定安装在外壳321内部,固定绝缘块331的中间均设置有导电块337,导电块337分别与第三正极导线329和第二正极导线328连接,连接组件33还包括安装在外壳321内部的微型电磁铁332,微型电磁铁332与电池组322电性连接,微型电磁铁332的一端活动设置有铁片334,铁片334的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333,复位弹簧33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321内,铁片334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35,导向杆335位于两组的固定绝缘块331之间,导向杆335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电块337相对应的导电片336。
22.具体的,正常状态下电池组322为整个锁体1进行供电,正常状态下微型电磁铁332在电池组322作用下将铁片334吸附,当电池组322电量耗尽后,微型电磁铁332断电,铁片334在复位弹簧333的复位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导电片336移动至两组的导电块337之间并使得第三正极导线329和第二正极导线328进行连通,此时备用电池323通过第三正极导线329、第二正极导线328、第一正极导线326、第二负极导线327和第一负极导线325为电路板324进行供电,当对电池组322充电后,备用电池323与电路板324处于断开的状态,可以保证备用电池323只在电池组322没电的时候接通电路,实现了在没带钥匙以及电池组322没电的状况下依然能进行解锁,操作简便。
23.为了解决智能锁安装的位置与腰部平齐,在解锁的时候需要弯腰看着解锁面板进行操作,智能锁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发生密码泄露或者指纹被恶意采集的技术问题,如图5-图12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机械结构2包括安装在锁体1上的锁芯21和锁体1侧面的锁舌22,锁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动力驱动机构23,锁芯21和动力驱动机构23均可分别控制锁舌22的伸缩。
24.锁体1的前后均设置有把手11,锁体1的前方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置有嵌合槽13,锁体1的内部位于凹槽12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14。
25.擦拭机构4包括角度调节组件41、传动组件42和擦拭组件43,角度调节组件41包括解锁面板411,解锁面板411通过转轴4111转动连接在凹槽12的内部,解锁面板411上安装有触控屏幕4112和指纹模块4113,解锁面板411的后方安装有第一磁块412,嵌合槽13的内部
嵌合设置有第二磁块413,且第二磁块413与第一磁块412相对应。
26.角度调节组件4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锁体1内部的减速电机415,减速电机4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辊416,锁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辊417,传动辊417与主动辊416之间安装有传动带418。
27.传动带418上均匀分布有齿位4181,且齿位4181的分布范围为传动带418外周的一半区域,角度调节组件41还包括滑动连接在锁体1和固定块31内部的弧形齿条414,弧形齿条414的一端与解锁面板411底部内侧连接,锁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419和第二直齿轮4191,第一直齿轮419和第二直齿轮4191固定连接,且第一直齿轮419与弧形齿条414啮合连接,第二直齿轮4191与齿位4181相对应;减速电机415转动的时候通过主动辊416可带动传动带418转动,当传动带418上的齿位4181移动至第二直齿轮4191位置的时候会带动第二直齿轮4191转动,通过控制减速电机415的正向和反向转动,可使得第二直齿轮4191和第一直齿轮419正向反向转动,第一直齿轮419啮合弧形齿条414可带动解锁面板411围绕转轴4111转动,进而调节了解锁面板411的角度,便于进行解密。
28.传动组件42包括转动连接在锁体1内部的第一传动轴421,第一传动轴4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422,且第三直齿轮422与齿位4181相对应,第三直齿轮422和第一直齿轮419分别位于传动带418的两侧,第一传动轴42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23。
29.传动组件42还包括转动连接在锁体1内部两侧的第二传动轴424和丝杆427,第二传动轴424和丝杆427呈垂直分布,第二传动轴424与第二伞齿轮425呈垂直分布,第二传动轴4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425和第一斜齿轮426,第二伞齿轮425与第一伞齿轮423啮合连接,丝杆4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端面齿轮428,且第一端面齿轮428与第一斜齿轮426啮合连接,减速电机415带动传动带418转动的时候,当齿位4181移动至第三直齿轮422位置的时候可带动第三直齿轮422转动,第三直齿轮422转动的时候通过第一传动轴421、第一伞齿轮423和第二伞齿轮425带动第二传动轴424转动,第二传动轴424进而通过第一斜齿轮426和第一端面齿轮428带动丝杆427转动。
30.擦拭组件43包括螺纹连接在丝杆427上的壳体431,壳体431滑动连接在凹槽12的内部前方并位于解锁面板411的正前方,安装槽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直齿条432,丝杆427转动的时候可带动壳体431上下移动。
31.壳体4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436,蜗杆43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端面齿轮435,第一传动轴421的两端通过联动轴4331转动连接有啮合轮433,啮合轮433与直齿条432啮合连接,联动轴4331的一端延伸至壳体43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434,第二斜齿轮434与第二端面齿轮435啮合连接,壳体431的后方均匀分布有擦拭构件437,且擦拭构件437呈上下交错分布,擦拭构件437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431内的传动件4372,传动件43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4373,安装盘4373的一端安装有棉块4374,且棉块4374向后贯穿壳体431并延伸,传动件43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4371,蜗轮4371与蜗杆436上的槽对应啮合,壳体431上下移动的时候,啮合轮433受到直齿条432的啮合发生转动,进而通过联动轴4331、第二斜齿轮434和第二端面齿轮435带动蜗杆436转动,蜗杆436转动的时候啮合蜗轮4371可使得棉块4374发生转动,棉块4374在壳体43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转动可对触控屏幕4112和指纹模块4113进行擦拭,以便擦除表面指纹。
32.具体的,解锁的时候,减速电机415转动使得齿位4181对着第二直齿轮4191位置,在减速电机415带动传动带418转动的时候,齿位4181啮合第二直齿轮4191可使得第一直齿轮419发生转动,第一直齿轮419转动的时候啮合弧形齿条414使得解锁面板411围绕转轴4111转动,通过在触控屏幕4112或者指纹模块4113处完成解锁后,动力驱动机构23驱动锁舌22缩回,随后减速电机415反向转动使得解锁面板411复位,解锁面板411复位后减速电机415带动传动带418转动使得齿位4181正对第三直齿轮422处,然后在传动带418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三直齿轮422转动,第三直齿轮422通过第一传动轴421、第一伞齿轮423、第二伞齿轮425、第二传动轴424、第一斜齿轮426和第一端面齿轮428带动丝杆427转动,两组的丝杆427转动的时候带动壳体431在解锁面板411的前方上下移动,壳体431移动的过程中啮合轮433啮合直齿条432发生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斜齿轮434和第二端面齿轮435带动蜗杆436转动,蜗杆436转动的时候,擦拭构件437转动并对解锁面板411前方的触控屏幕4112和指纹模块4113进行擦拭,防止指纹残留在触控屏幕4112上泄露密码以及指纹模块4113上的指纹被提取,提升安全性。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