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扳手及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6840发布日期:2023-08-04 07:3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电子扳手及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电子扳手,特别是指一种电子扳手及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1、台湾新型专利第m567166号,揭示一种智能型手机设定的扭力扳手,其主要于扳手上设有传感装置及电源部,传感装置至少包括有无线讯号收发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能够将扳手的扭力值讯号发送至智能型手机进行处理,而电源部设有电池盒,用以供应电力予传感装置。

2、然而,前述扭力扳手的传感装置的开发与设计上受限于无线讯号收发模块,而无法有效采用模块化设计,不利于降低成本;当扭力扳手的机械结构损坏时,原有的无线讯号收发模块虽无损坏,其因非模块化设计,必须连同整支扳手丢弃,有浪费之虞;且电池盒非为充电式,使用上不够环保及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揭露一种电子扳手及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并能够拆离地结合于电子扳手,并与电子扳手的感测控制装置作电性连接,且当电子扳手机械结构损坏而无法使用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能够自原有的电子扳手拆下,并重新装设于另一电子扳手继续使用。

2、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能够拆离地结合一电子扳手,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包括一载板、一无线连接单元、一充电电元及一充电电池。壳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能够插设组接于电子扳手的一端内部,第二端沿轴向设有一插槽,且第一端具有一模块电连接部,用以与电子扳手电性连接,载板设置于插槽,并与模块电连接部电性连接;无线连接单元设置于载板;充电单元设置于载板;充电电池设于壳体内,并与模块电连接部及载板电性连接。

3、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一第一长形半壳及一第二长形半壳相互盖合,第一长形半壳径向设有一隔板,以将壳体内区隔成一第一区及一第二区,充电电池设置于第一区,载板设置于第二区。

4、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第一长形半壳远离模块电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一凹部,两第一凹部系设于第一长形半壳的内侧且分别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长形半壳设有两个第二凹部与两第一凹部相对应,且两第一凹部与两第二凹部共同形成插槽。

5、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第一长形半壳与第二长形半壳邻近于模块电连接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互结合,并以一锁固件穿设两者而固定。

6、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尾盖,尾盖一端设有一容设槽,用以套设于壳体的第二端,容设槽内缘设有两个轴向对称的凸块,第一长形半壳远离模块电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一落差部,两第一落差部系设于第一长形半壳的外侧且分别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长形半壳设有两个第二落差部与两第一落差部相对应,每一个第一落差部与每一个第二落差部共同形成一定位槽,用以配合于容设槽的一个凸块,使尾盖不会相对壳体旋转。

7、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尾盖另一端设有一充电孔连通于容设槽,并对应于充电单元,且尾盖设有一防尘件选择性遮盖于充电孔。

8、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还包括复数个锁设件,系分别穿设于尾盖与第二长形半壳。

9、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扳手,其包括一管体、一感测控制装置、一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管体一端具有一驱动部,管体另一端具有一内腔,内腔设有一扳手电连接部;感测控制装置设于管体,感测控制装置与扳手电连接部电性连接;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能够拆离地结合于内腔: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包括一壳体、一载板、一无线连接单元、一充电单元及一充电电池。壳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设有一模块电连接部,壳体系能够插设于内腔,使模块电连接部与扳手电连接部电性连接,第二端沿轴向设有一插槽;载板设置于插槽,并与模块电连接部电性连接;无线连接单元与充电单元均设置于载板;充电电池设于壳体内,并与模块电连接部及载板电性连接。

10、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一第一长形半壳及一第二长形半壳相互盖合,第一长形半壳与第二长形半壳之间共同形成插槽,还包括一尾盖,系套设于壳体的第二端且不会相对旋转。

11、于本发明另一项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握把套,系套设于管体并远离驱动部的位置,壳体的第二端能够相对握把套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于第一位置时,壳体能够自管体拆离,于第二位置时,壳体则受握把套限制而无法自管体拆离;壳体露出管体的第二端的外周缘设有两挡部,握把套内缘环设有两挡缘及两穿槽,于第一位置,两挡部能自由位移于两穿槽,于第二位置,两挡缘于管体的轴向上止挡两挡部。

12、藉此,本发明的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能够拆离地结合于电子扳手,当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结合于电子扳手时,而提供供电与无线传输讯号的功能,而当电子扳手的机械结构损坏而无法使用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能够自原有的电子扳手拆下,并重新装设于另一电子扳手继续使用,使得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能够延续使用寿命,不必连同整支电子扳手丢弃,具有降低购买新扳手的成本。

13、再者,本发明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且与电子扳手的感测控制装置分开制造,而能降低各自开发与设计的限制,使电子扳手在功能、外型的设计上具有较大设计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能够拆离地结合一电子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第一长形半壳及一第二长形半壳相互盖合,该第一长形半壳径向设有一隔板,以将该壳体内区隔成一第一区及一第二区,该充电电池设置于该第一区,该载板设置于该第二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形半壳远离该模块电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一凹部,该两第一凹部系设于该第一长形半壳的内侧且分别沿着长度方向设置,该第二长形半壳设有两个第二凹部与该两第一凹部相对应,且该两第一凹部与该两第二凹部共同形成该插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形半壳与该第二长形半壳邻近于该模块电连接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相互结合,并以一锁固件穿设两者而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尾盖,该尾盖一端设有一容设槽,用以套设于该壳体的该第二端,该容设槽内缘设有两个轴向对称的凸块,该第一长形半壳远离该模块电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一落差部,该两第一落差部系设于该第一长形半壳的外侧且分别沿着长度方向设置,该第二长形半壳设有两个第二落差部与该两第一落差部相对应,每一个第一落差部与每一个第二落差部共同形成一定位槽,用以配合于该容设槽的一个凸块,使该尾盖不会相对该壳体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尾盖另一端设有一充电孔连通于该容设槽,并对应于该充电单元,且该尾盖设有一防尘件选择性遮盖于该充电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锁设件,系分别穿设于该尾盖与该第二长形半壳。

8.一种电子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第一长形半壳及一第二长形半壳相互盖合,该第一长形半壳与该第二长形半壳之间共同形成该插槽,还包括一尾盖,系套设于该壳体的该第二端且不会相对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握把套,系套设于该管体并远离该驱动部的位置,该壳体的第二端能够相对该握把套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壳体能够自该管体拆离,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则受该握把套限制而无法自该管体拆离;该壳体露出该管体的该第二端的外周缘设有两挡部,该握把套内缘环设有两挡缘及两穿槽,于该第一位置,该两挡部能自由位移于该两穿槽,于该第二位置,该两挡缘于该管体的轴向上止挡该两挡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扳手及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能够拆离地结合于电子扳手,并与电子扳手的感测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系采模块化设计,具备有充电以及无线传输讯号的功能,当电子扳手机械结构损坏而无法使用时,无线连接及充电模块能够自原有的电子扳手拆下,并重新装设于另一电子扳手继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昇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