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二级锁结构的轨道屏蔽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3231发布日期:2023-03-03 21: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二级锁结构的轨道屏蔽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屏蔽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二级锁结构的轨道屏蔽门组件。


背景技术:

2.轨道屏蔽门是指在站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幕墙上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设置屏蔽门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屏蔽门在运行使用中,曾经发生过乘客被夹在屏蔽门内侧与地铁车厢外部之间的事故,使得被困人员处于一个极为危险的环境中,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2761440b,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集成式锁紧装置,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集成式锁紧装置,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壁的背面开设有长槽,所述活动腔内壁靠近第一固定杆的侧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固定杆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握杆,所述活动腔的正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活动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握杆穿过活动槽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表面,所述连接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活动连接在第二通槽的内壁,所述长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连接杆的正面开设有导位孔,所述导位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导位杆,所述导位杆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正面,所述导位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扣块,所述扣块活动连接在第一通槽的内壁。
3.上述专利通过技术方案实现了,乘客在被困在屏蔽门与地铁车厢之间的自救解锁装置,但是上述解锁自救方式需要乘客对身后的屏蔽门施加推力,如“乘客夹在门板与车之间,身体与凸杆接触,挤压凸杆”等处记载,根据物理常识可知,在对身后的屏蔽门施加推力时,必然会受到反作用力,推动被困人员向地铁车厢方向倾斜,反而提高了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二级锁结构的轨道屏蔽门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二级锁结构的轨道屏蔽门组件,包括第一分组丝杆、第二分组丝杆、丝杆螺套、屏蔽门板、电容触摸面板、空腔气层和负压吸附孔,所述第一分组丝杆与所述第二分组丝杆同轴线轴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分组丝杆与所述第二分组丝杆之间设置有二级锁结构,所述二级锁结构能够控制切换第一分组丝杆与第二分组丝杆同步旋转和单独旋转两种状态,所述第一分组丝杆与所述第二分组丝杆相对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定位轴机构,所述第一分组丝杆与所述第二分组丝杆的外部均分
别螺旋安装有丝杆螺套,所述屏蔽门板与所述丝杆螺套固定安装,所述屏蔽门板面向轨道的一侧表面贴设固定有电容触摸面板,所述屏蔽门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气层,所述屏蔽门板面向轨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负压吸附孔,所述负压吸附孔与所述空腔气层相互连通,所述空腔气层的下部开口,且下部开口处设置有具有封堵功能的电控排尘结构。
6.所述二级锁结构包括锁齿盘、锁插盘、容置环槽、限位齿片、定位插槽、锁合插片、锁合盘、安装固定盘、锁合推簧、穿插孔位和解锁电磁铁。
7.所述第一分组丝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锁齿盘,所述第二分组丝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锁插盘,所述锁齿盘与所述锁插盘同轴设置,且二者之间互不接触,所述锁齿盘面向锁插盘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环槽,所述容置环槽呈圆环状,且其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齿片,所述限位齿片呈圆周阵列式均匀分布。
8.所述锁插盘的内部轴向贯穿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插槽的内部穿插设置有锁合插片,所述锁合插片的一端能够与限位齿片相互之间的间隙限位配合,另一端与锁合盘固定安装,所述锁合盘活动套设安装在第二分组丝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分组丝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固定盘,所述第二分组丝杆的外部套设安装有锁合推簧,所述锁合推簧位于锁合盘与安装固定盘之间。
9.所述安装固定盘的表面开设有穿插孔位,所述穿插孔位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解锁电磁铁,所述解锁电磁铁能够吸引锁合盘轴向移动。
10.所述定位轴机构包括定位端孔、弹簧腔、稳定连轴、轴端压盘、复位推簧和轴推电机。
11.所述定位端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分组丝杆与第二分组丝杆相对的端部表面位置,所述第一分组丝杆的内部开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与所述定位端孔同轴连通,所述定位端孔的内部穿插设置有稳定连轴,所述稳定连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轴端压盘,所述轴端压盘位于弹簧腔的内部,所述轴端压盘与所述弹簧腔的内壁表面之间设置有复位推簧,所述第二分组丝杆所对应的定位端孔内部固定设置有轴推电机,所述轴推电机能够推动稳定连轴轴向移动。
12.所述电控排尘结构包括倾斜导尘条、竖直档条、常闭堵板、支撑台板、台板孔、堵板插柱、常闭推簧、磁吸底盘和除尘电磁铁。
13.所述倾斜导尘条固定设置在空腔气层的内壁表面靠近下部位置,所述倾斜导尘条呈对称设置,且向中间对称轴处向下倾斜,所述倾斜导尘条向下倾斜的一端均分别竖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档条,两条所述竖直档条的下方升降设置有常闭堵板,所述常闭堵板中间位置向上拱起,所述空腔气层的内壁表面位于常闭堵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台板,所述支撑台板的表面上下贯穿开设有台板孔,所述台板孔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堵板插柱,所述堵板插柱的上端与常闭堵板固定安装,所述堵板插柱的外部套设安装有常闭推簧,所述常闭推簧位于常闭堵板与支撑台板之间,所述堵板插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磁吸底盘,所述空腔气层的内壁表面位于磁吸底盘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除尘电磁铁,所述除尘电磁铁能够吸引磁吸底盘下移。
14.所述第一分组丝杆的端部传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分组丝杆的端部传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丝杆螺套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吊板,所述安装吊板与所述屏蔽门板固定安装,所述屏蔽门板的外部固定连通设置有
负压连接管,所述负压连接管与所述空腔气层连通,所述负压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电控气阀,所述电容触摸面板的表面开设有横向孔槽,所述横向孔槽与所述负压吸附孔对应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带有二级锁结构的轨道屏蔽门组件,在有人员卡在屏蔽门内侧与地铁之间时,仅通过皮肤触摸电容触摸面板便能够实现施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按压解锁的机构,能够避免被困人员在按压时,受到反作用力而向地铁车厢前倾,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17.且在施救时,通过设置的负压吸附孔和空腔气层能够使得屏蔽门板的内侧产生负压吸力,利用吸力辅助乘客紧贴屏蔽门,减少乘客被地铁车厢刮擦的可能,同时利用吸力气流能够使得被困人员的衣裙、手提包等携带物同时紧贴屏蔽门板,避免由于衣裙等外物被开动的车厢刮到而对被困人员造成拖拽,避免严重事故发生。
18.利用二级锁结构解锁来实现第一分组丝杆与第二分组丝杆的单独旋转,从而能够开启单侧的屏蔽门板,使得被困人员能够能够自行平移走出,避免直接开启被困人员背靠的屏蔽门板而引起摔倒的问题,在摔倒过程中反而增加与地铁车厢接触的可能,更具安全隐患;且在日常使用中,通过二级锁结构使得第一分组丝杆与第二分组丝杆相互传动锁合,能够增加第一分组丝杆与第二分组丝杆工作的稳定性,当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单独损坏时,屏蔽门仍能够被驱动开启。
19.通过设置的电控排尘结构,能够对空腔气层内部的积尘定期自动清理,同时不影响空腔气层的气封,避免在负压连接管在产生负压吸力时被灰尘堵塞,具有自动维护功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24.图5为图4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立体半剖示意图。
26.图7为图6中c区域放大示意图。
27.图8为图6中d区域放大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立体半剖主视图。
29.图10为图9中e区域放大示意图。
30.图中:1、第一分组丝杆;2、第二分组丝杆;3、丝杆螺套;4、屏蔽门板;5、电容触摸面板;6、空腔气层;7、负压吸附孔;101、锁齿盘;102、锁插盘;103、容置环槽;104、限位齿片;105、定位插槽;106、锁合插片;107、锁合盘;108、安装固定盘;109、锁合推簧;110、穿插孔位;111、解锁电磁铁;112、定位端孔;113、弹簧腔;114、稳定连轴;115、轴端压盘;116、复位推簧;117、轴推电机;601、倾斜导尘条;602、竖直档条;603、常闭堵板;604、支撑台板;605、台板孔;606、堵板插柱;607、常闭推簧;608、磁吸底盘;609、除尘电磁铁;118、第一电机;201、第二电机;301、连接部;302、安装吊板;401、负压连接管;402、电控气阀;501、横向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二级锁结构的轨道屏蔽门组件,包括第一分组丝杆1、第二分组丝杆2、丝杆螺套3、屏蔽门板4、电容触摸面板5、空腔气层6和负压吸附孔7,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同轴线轴端相对设置,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之间设置有二级锁结构,二级锁结构能够控制切换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同步旋转和单独旋转两种状态,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相对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定位轴机构,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的外部均分别螺旋安装有丝杆螺套3,屏蔽门板4与丝杆螺套3固定安装,屏蔽门板4面向轨道的一侧表面贴设固定有电容触摸面板5,电容触摸面板5与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幕原理相同,通过对人体触摸时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具有触摸位置识别能力,屏蔽门板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气层6,屏蔽门板4面向轨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负压吸附孔7,负压吸附孔7与空腔气层6相互连通,空腔气层6的下部开口,且下部开口处设置有具有封堵功能的电控排尘结构。
33.二级锁结构包括锁齿盘101、锁插盘102、容置环槽103、限位齿片104、定位插槽105、锁合插片106、锁合盘107、安装固定盘108、锁合推簧109、穿插孔位110和解锁电磁铁111。
34.第一分组丝杆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锁齿盘101,第二分组丝杆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锁插盘102,锁齿盘101与锁插盘102同轴设置,且二者之间互不接触,锁齿盘101面向锁插盘10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环槽103,容置环槽103呈圆环状,且其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齿片104,限位齿片104呈圆周阵列式均匀分布。
35.锁插盘102的内部轴向贯穿开设有定位插槽105,定位插槽105的内部穿插设置有锁合插片106,锁合插片106的一端能够与限位齿片104相互之间的间隙限位配合,另一端与锁合盘107固定安装,锁合盘107活动套设安装在第二分组丝杆2的外部,第二分组丝杆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固定盘108,第二分组丝杆2的外部套设安装有锁合推簧109,锁合推簧109位于锁合盘107与安装固定盘108之间。
36.安装固定盘108的表面开设有穿插孔位110,穿插孔位1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解锁电磁铁111,解锁电磁铁111能够吸引锁合盘107轴向移动。
37.定位轴机构包括定位端孔112、弹簧腔113、稳定连轴114、轴端压盘115、复位推簧116和轴推电机117。
38.定位端孔112分别开设在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相对的端部表面位置,第一分组丝杆1的内部开设有弹簧腔113,弹簧腔113与定位端孔112同轴连通,定位端孔112的内部穿插设置有稳定连轴114,稳定连轴114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轴端压盘115,轴端压盘115位于弹簧腔113的内部,轴端压盘115与弹簧腔113的内壁表面之间设置有复位推簧116,第二分组丝杆2所对应的定位端孔112内部固定设置有轴推电机117,轴推电机117内部由电机和丝杆传动结构组成,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轴向推动力,从而推动稳定连轴114轴向移动,设置稳定连轴114能够增加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在日常使用时的稳
定性,通过稳定连轴114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同轴度更高,避免二者端部对接偏移。
39.电控排尘结构包括倾斜导尘条601、竖直档条602、常闭堵板603、支撑台板604、台板孔605、堵板插柱606、常闭推簧607、磁吸底盘608和除尘电磁铁609。
40.倾斜导尘条601固定设置在空腔气层6的内壁表面靠近下部位置,倾斜导尘条601呈对称设置,且向中间对称轴处向下倾斜,倾斜导尘条601向下倾斜的一端均分别竖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档条602,两条竖直档条602的下方升降设置有常闭堵板603,常闭堵板603中间位置向上拱起,空腔气层6的内壁表面位于常闭堵板60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台板604,支撑台板604的表面上下贯穿开设有台板孔605,台板孔605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堵板插柱606,堵板插柱606的上端与常闭堵板603固定安装,堵板插柱606的外部套设安装有常闭推簧607,常闭推簧607位于常闭堵板603与支撑台板604之间,堵板插柱60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磁吸底盘608,空腔气层6的内壁表面位于磁吸底盘608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除尘电磁铁609,除尘电磁铁609能够吸引磁吸底盘608下移。
41.第一分组丝杆1的端部传动设置有第一电机118,第二分组丝杆2的端部传动设置有第二电机201,丝杆螺套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部301,连接部30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吊板302,安装吊板302与屏蔽门板4固定安装,屏蔽门板4的外部固定连通设置有负压连接管401,负压连接管401与空腔气层6连通,负压连接管401的内部设置有电控气阀402,在使用时,负压连接管401通过管道与外界负压气源连通,电容触摸面板5的表面开设有横向孔槽501,横向孔槽501与负压吸附孔7对应连通。
42.本发明在使用时,但两扇屏蔽门板4完全关闭后,电容触摸面板5启动检测,当有乘客被困在屏蔽门与车厢之间时,乘客的手部或腿部任意处皮肤与电容触摸面板5接触时,会被电容触摸面板5检测到人体触摸电流,从而触发救援和保护;在乘客上下车过程中,若有乘客触摸电容触摸面板5时不触发救援。
43.当救援触发时,首先电控气阀402电控开启,使得负压连接管401对空腔气层6内部抽气,使得负压吸附孔7产生吸力,将乘客吸附在屏蔽门板4面板上,避免乘客身体前倾与开动的车厢接触,同时将衣物和携带物吸附在屏蔽门板4表面,避免与车厢出现挂拽,电容触摸面板5具有位置检测功能,能够对乘客的触摸点位进行判断,使得后续远离乘客的一侧屏蔽门板4开启,避免直接开启乘客背靠的屏蔽门板4,而引起乘客摔倒,在乘客摔倒时,容易出现翘腿等动作,增加了与车厢接触的风险。
44.远离乘客的一侧屏蔽门板4开启前,首先对解锁电磁铁111供电,使得解锁电磁铁111吸引锁合盘107轴向移动,进而使得锁合插片106从限位齿片104中拔出,此时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实现解锁,能够单独旋转,实现单侧的屏蔽门板4开启,通过控制对应的第一电机118或第二电机201运行,便能够驱动远离乘客的一侧屏蔽门板4开启,然后乘客缓慢平移走出夹缝之间,实现安全救援。
45.解锁电磁铁111断电状态下,锁合插片106插设在限位齿片104中,实现锁合,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分组丝杆1与第二分组丝杆2传动关联,能够在第一电机118或第二电机201单独出现损坏时,仍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保障能力。
46.本发明在日常维护时,通过程序对除尘电磁铁609和轴推电机117定期供电控制即可实现自动维护,当除尘电磁铁609产生间歇性磁力时,能够吸引常闭堵板603上下震动,使
得空腔气层6内部积累的灰尘从常闭堵板603上方的两侧排出,避免在救援运行时,灰尘被大量吸入负压连接管401中引起堵塞故障;轴推电机117在通电后能够推动稳定连轴114轴向移动,避免稳定连轴114长期静止与第一分组丝杆1或第二分组丝杆2锈蚀粘连,避免在开启单扇屏蔽门板4时,引起另一扇屏蔽门板4打开。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