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5480发布日期:2022-10-05 03:3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接口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接口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口锁。


背景技术:

2.现有rj45接口是目前非常常用的网络接口,使用此种接口的网络设备有:交换机、电脑主机路由器等。在电力工业安全领域,使用的rj45接口基本都没有进行闭锁,这样会造成人员误插。网口插接不当有资料被盗和中毒的风险,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是直接把专用网络与非专用网络错误接通,引发网络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目前常采用网口锁对网口进行锁闭,在使用时,网口锁插入网口,网口的边沿下压网口锁的锁止件,网口锁完全进入网口后,锁止件抵紧网口的内侧,网口锁进行锁定。
4.在上述过程中,网口锁的锁芯与锁止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使用者无法通过锁芯感知锁止件锁定,存在漏锁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锁,实现锁止件与锁芯联动,供使用者通过锁芯感知锁止件锁定,避免漏锁。
6.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7.接口锁,包括锁体和接口,所述锁体的一端设有插头,所述插头设有锁止件,所述锁体内设有锁芯和传动机构;
8.所述锁芯与所述锁体形成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锁体轴向滑动配合而形成第一滑动位及第二滑动位,所述锁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锁止件活动的传动配合,
9.所述锁芯及传动机构滑动至第一滑动位时,达第一状态下,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止件移动而形成锁定状态;
10.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锁芯及传动机构滑动至第二滑动位时,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止件移动而形成解锁状态。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或所述锁止件设有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作用部的高度,所述传动机构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动位,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第一作用部与所述锁止件相作用,所述传动机构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动位,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第二作用部与所述锁止件相作用。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作用部包括沿锁体轴向排布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在所述锁止件上,所述第二台阶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或所述第一台阶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二台阶设置在所述锁止件上,所述第二作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台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台阶的第一端与第二台阶的第一端相对布置。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一作用部设有相对应的阻尼部,阻
尼部相对时,其滑动阻尼大于阻尼部相错开时的阻尼。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体内还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弹力作用在所述锁止件上。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体内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弹力作用在所述锁芯上。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芯的外表面设有定位件,所述锁体的内壁设有沿所述锁体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定位件与定位槽滑动配合。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体的另一端设有锁孔,所述锁芯穿过所述锁孔至所述锁体的外部,所述锁芯套设有按钮,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锁体的外部。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芯设有朝向锁孔布置的插孔,所述按钮包括加密芯片,所述加密芯片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插孔相对布置。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芯包括内壳、锁舌,所述内壳与所述锁体轴向滑动配合,所述锁舌的一端贯穿内壳,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锁舌与所述锁体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锁舌与所述锁体轴向滑动配合。
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21.该接口锁通过锁芯与锁止件相互配合,对接口进行锁闭,具体实施过程为:将锁体的插头插入接口后,锁芯朝向第一滑动位移动,带动传动机构移动,到达第一滑动位后,锁芯进入第一状态,不再移动,同时传动机构带动锁止件移动,锁止件紧抵紧网口的内侧,形成锁定状态,锁芯通过钥匙转变成第二状态后,锁芯朝向第二滑动位移动,带动传动件移动,达到第二滑动位后,锁止件在传动机构带动下,远离接口,形成解锁状态,实现锁止件与锁芯联动,供使用者通过锁芯感知锁止件锁定,避免漏锁。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锁的尾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锁的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锁与接口的装配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锁的锁闭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锁的解锁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锁的锁闭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锁的解锁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0、锁体;101、插头;102、定位槽;103、凹位;
31.20、锁止件;201、第一台阶;
32.30、锁芯;301、按钮;302、加密芯片;303、转块;3031、插孔;304、定位件;305、锁舌;3051、开口;306、第三复位弹簧;
33.40、传动机构;401、第二台阶;
34.50、第一复位弹簧;60、第二复位弹簧;70、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36.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37.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8.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39.如图1至7所示,接口锁包括锁体10和接口70,所述锁体10的一端设有插头101,所述插头101设有锁止件20,所述锁体10内设有锁芯30和传动机构;所述锁芯30与所述锁体10形成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传动机构40 与所述锁体10轴向滑动配合而形成第一滑动位及第二滑动位,所述锁芯3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与所述锁止件20活动的传动配合,所述锁芯30及传动机构40滑动至第一滑动位时,达第一状态下,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锁止件 20移动而形成锁定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锁芯30及传动机构40滑动至第二滑动位时,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锁止件20移动而形成解锁状态。
40.该接口锁通过锁芯30与锁止件20相互配合,对接口70进行锁闭,具体实施过程为:将锁体10的插头101插入接口70后,锁芯30朝向第一滑动位移动,带动传动机构40移动,到达第一滑动位后,锁芯30进入第一状态,不再移动,同时传动机构40带动锁止件20移动,锁止件20紧抵紧网口的内侧,形成锁定状态,锁芯30通过钥匙转变成第二状态后,锁芯30朝向第二滑动位移动,带动传动件移动,达到第二滑动位后,锁止件20在传动机构40带动下,远离接口70,形成解锁状态,实现锁止件20与锁芯30联动,供使用者通过锁芯30感知锁止件20锁定,避免漏锁。
41.请重点结合图4、图5,所述传动机构40或所述锁止件20设有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所述传动机构40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动位,所述传动机构40 通过第一作用部与所述锁止件20相作用,所述传动机构40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动位,所述传动机构40通过第二作用部与所述锁止件20相作用。
42.所述第一作用部包括沿锁体10轴向排布的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401,所述第一作用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作用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台阶201设置在所述锁止件20上,所述第二台阶401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40上,或所述第一台阶201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40上,所述第二台阶401设置在所述锁止件20 上,所述第二作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20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台阶401 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台阶201的第一端与第二台阶401的第一端相对布置。需要说明的,第一台阶201的第一端为第一台阶201临近锁芯3的一端,第二台阶401的第一端为第一台阶201临近所述插头101的一端。
43.所述传动机构40和所述第一作用部设有相对应的阻尼部,阻尼部相对时,其滑动阻尼大于阻尼部相错开时的阻尼。可以理解地,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401部设置在锁止件20和传动机构40上,传动机构40朝向第一滑动位滑动的过程中,传动机构40的第二作用部与锁止件20的第二作用部产生轴向的平面摩擦,阻力较小,锁止件20与传动机构40的阻尼部处于相错开的状态,传动机构40继续沿轴向滑动,第一作用部的高度大于第二作用部
的高度,传动机构40与锁止件20的阻尼部相抵,锁止件20与传动机构40的阻尼部相抵,产生相互作用力,传动机构40受到的轴向阻力相对增大,传动机构40再继续滑动,锁止件20与传动机构40越过对应的阻尼部,传动机构40的第二台阶 401与锁止件20的第二作用部、锁止件20的第一台阶201与传动机构40的第二作用部产生轴向的平面摩擦,阻力变小,直至传动机构40到达第一滑动位,阻尼部相对时,阻力通过传动机构40传递至锁芯30上,使用者通过锁芯30 滑动的阻力获得锁止件20锁闭的手感,另外,阻尼部在相错开时,第一台阶 201与传动机构40的第二作用部、第二台阶401与锁止件20的第二作用部平面滑动,第一台阶201与第二台阶401轴向排布,避免锁止件20受力不均匀,防止出现卡涩,移动更顺畅。
44.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作用部可为台阶、倾斜面等结构,锁止件20为“l”形结构,锁止件20的第一端沿锁体10轴向延伸,锁止件20的第二端用于抵紧接口70的内侧,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设置在锁止件20的第一端或传动机构40上。
45.需要说明的,传动机构40可采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滑块机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过多的限制。
46.请重点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锁体10内还设有第一复位弹簧5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0弹力作用在所述锁止件20上。可以理解地,在第二状态下,锁止件20通过第一复位弹簧50的弹力复位移动,需要说明的,第一复位弹簧 50还可以采用橡胶、弹性金属片等替代。
47.所述锁体10内设有第二复位弹簧60,所述第二复位弹簧60弹力作用在所述锁芯30上。可以理解地,在第二状态下,锁芯30通过第二复位弹簧60的弹力复位移动,需要说明的,第二复位弹簧60还可以采用橡胶、弹性金属片等替换。
48.所述锁芯30的外表面设有定位件304;所述锁体10的内壁设有沿锁体10 的轴线延伸的定位槽102,所述定位件304与定位槽102滑动配合。可以理解地,通过定位件304与定位槽102的相互配合,定位槽102限定锁芯30的滑动行程,避免锁芯30从锁体10上脱落,在具体实施中,定位件304除了设置在锁芯30上,还可以设置在锁体10上,定位件304设置在锁体10,相对应的,定位槽102设置在锁芯30。
49.请重点结合图4至图7所示,所述锁体10的另一端设有锁孔,所述锁芯 30穿过所述锁孔至所述锁体10的外部,所述锁芯30套设有按钮301,所述按钮301设置在所述锁体10的外部。可以理解地,外力按压按钮301,按钮301 带动锁芯30轴向移动,传动机构40在锁芯30的带动下一同滑动至第一滑动位。
50.所述锁芯30设有朝向锁孔布置的插孔3031,所述按钮301包括加密芯片 302,所述加密芯片302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插孔3031相对布置。
51.锁芯30的插孔3031供钥匙插入,通过扭动钥匙,使锁芯30从第一状态变成第二状态,在具体实施中,加密芯片302为码片,钥匙内部具有电磁铁锁和纽扣电池,钥匙插入锁孔,钥匙的外壳固定在缩孔上,钥匙的第一端插入插孔3031内,钥匙内设有感应芯片,感应芯片通过rfid技术识别到对应的加密芯片302,纽扣电池停止供电给电磁铁锁,钥匙的第一端与外壳相对转动,钥匙内设有驱动件,驱动件与钥匙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驱动件延伸止外壳的外部,扭动驱动件,带动钥匙的第一端转动,第一端使锁芯30变成第二状态。
52.请重点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锁芯30包括内壳、锁舌305,所述内壳与所述锁体10轴向滑动配合,所述锁舌305的一端贯穿内壳,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锁舌305与所述锁体10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锁舌 305与所述锁体10轴向滑动配合。可以理解
地,所述锁体10的内壁设有凹位 103,凹位103具体为盲孔或凹台,锁芯30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锁芯30内的锁舌305移动,所述锁体10的内壁设有凹位103,当锁芯30移动至第一滑动位时,锁舌305贯穿内壳的一端落入凹位103内,锁舌305与锁体10先对固定,使锁芯30无法后退,持续驱动锁止件20抵紧接口70的内侧,插头101 无法从网口处拔出,在第二状态下,锁舌305脱离凹位103,并与锁体10轴向滑动配合。
53.具体实施中,所述锁芯30包括第三复位弹簧306,所述第三复位弹簧306 设置在所述内壳内,所述第三复位弹簧306弹力作用于所述锁舌305的另一端,所述锁舌305的侧面设有开口3051,所述锁芯30包括转块303,所述转块303 与所述内壳转动配合,且与所述开口3051相配合。
54.第三复位弹簧306通过弹性将锁舌305抵紧在锁体10的内壁上,当锁芯 30移动至第一滑动位时,第三弹性件将锁舌305推入凹位103内,锁芯30从第一状态变成第二状态的过程为:将钥匙插入锁芯30,钥匙与转块303连接,转块303的端部设在开口3051内,转块303的端部的长宽比不相同,转动钥匙,钥匙带动转块303转动,转块303的端部的长边和短边相互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推动开口3051的内壁,使锁舌305脱离凹位103,锁芯30和传动机构40复位至第二滑动位,完成开锁。
55.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所述接口锁具体应用在网络接口70上,但还可应用在其他类型的接口70上,对此不作过多限制。
56.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