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5728发布日期:2023-06-08 13:1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页轴,尤其是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


背景技术:

1、合页铰链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主要应用于门、窗等,传统合页由左右两个合页片连接在合页轴上组成,现有的合页轴,多为金属轴体精加工后套接而成,部件间降低摩擦力主要靠润滑油,但是金属部件间长年累月的摩擦会造成磨损,会增加轴体间的摩擦力使开关门窗变得越来越费劲,时间久了还会有异响,不得已需要频繁添加润滑油,而频繁添加润滑油会导致门窗使用环境卫生糟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中轴下轴柱设置在中轴下端,石墨烯润滑套设置在中轴的上下端口,门轴顶端轴与设置在中轴上端的石墨烯润滑套套接,门轴底端轴与设置在中轴下轴柱的石墨烯润滑套套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石墨烯润滑套来连接门轴顶端轴、中轴、门轴底端轴解决了现有合页轴实用磨损率高,使用时间久后需要频繁添加润滑油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包含门轴顶端轴、石墨烯润滑套、中轴、中轴下轴柱、门轴底端轴,所述中轴下轴柱设置在中轴下端,所述石墨烯润滑套设置在中轴的上下端口,所述门轴顶端轴与设置在中轴上端的石墨烯润滑套套接,所述门轴底端轴与设置在中轴下轴柱的石墨烯润滑套套接,所述中轴上端设置有中轴上轴柱,所述中轴上轴柱侧面为上轴柱侧壁,所述中轴上轴柱底部设置上轴柱圆弧,所述上轴柱圆弧外圆周设置有上轴柱圆台,所述中轴内设中轴空心仓,所述中轴下端设置中轴下端口,所述中轴下端面设置有中轴下端口端面,所述中轴下端口圆周设置中轴下端口倒角,所述中轴下轴柱上端设置有下轴柱安装底座,所述中轴下轴柱下端设置有下轴柱侧壁,所述下轴柱安装底座下端设置有下轴柱圆弧,所述石墨烯润滑套一端设置有端轴安装口,所述石墨烯润滑套另一端设置有中轴安装口,所述中轴安装口一端外侧设置有外侧圆弧台、外侧壁圆台,所述端轴安装口一端外侧设置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圆弧台、外侧壁、外侧壁圆台表面设置有外侧石墨烯润滑层,所述中轴安装口一端内侧设置有内侧圆弧台、内侧壁圆台,所述端轴安装口一端内侧设置有内侧壁,所述内侧圆弧台、内侧壁、内侧壁圆台表面设置有内侧石墨烯润滑层。

4、进一步设置,所述门轴顶端轴内设顶端轴轴孔,所述门轴顶端轴下端面为顶端轴轴孔端面,所述顶端轴轴孔侧面为顶端轴轴孔内侧面,所述顶端轴轴孔底端设置有顶端轴轴孔倒角,所述门轴底端轴内设底端轴轴孔,所述门轴底端轴上端面为底端轴轴孔端面,所述底端轴轴孔侧面为底端轴轴孔内侧面,所述底端轴轴孔上端设置有底端轴轴孔倒角。

5、进一步设置,所述石墨烯润滑套套接设置在中轴上轴柱上,所述上轴柱侧壁与内侧壁接触,所述上轴柱圆台与内侧壁圆台接触,所述内侧圆弧台圆弧半径大于上轴柱圆弧圆弧半径。

6、进一步设置,所述下轴柱安装底座从中轴下端口由下往上嵌入式设置在中轴空心仓内,所述下轴柱圆弧上端点设置与中轴下端口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石墨烯润滑套套接设置在中轴下轴柱上,所述下轴柱侧壁与内侧壁接触,所述中轴下端口端面与内侧壁圆台接触,所述内侧圆弧台圆弧半径大于下轴柱圆弧圆弧半径。

7、进一步设置,所述门轴顶端轴与石墨烯润滑套套接,所述端轴安装口设置在顶端轴轴孔内,所述外侧壁与顶端轴轴孔内侧面接触,所述外侧壁圆台与顶端轴轴孔端面接触,所述顶端轴轴孔倒角的上下2边不与外侧圆弧台接触,所述门轴底端轴与石墨烯润滑套套接,所述端轴安装口设置在底端轴轴孔内,所述外侧壁与底端轴轴孔内侧面接触,所述外侧壁圆台与底端轴轴孔端面接触,所述底端轴轴孔倒角的上下2边不与外侧圆弧台接触。

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石墨烯润滑套来连接门轴顶端轴、中轴、门轴底端轴解决了现有合页轴实用磨损率高,使用时间久后需要频繁添加润滑油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其特征在于:包含门轴顶端轴(01)、石墨烯润滑套(02)、中轴(03)、中轴下轴柱(04)、门轴底端轴(05),所述中轴下轴柱(04)设置在中轴(03)下端,所述石墨烯润滑套(02)设置在中轴(03)的上下端口,所述门轴顶端轴(01)与设置在中轴(03)上端的石墨烯润滑套(02)套接,所述门轴底端轴(05)与设置在中轴下轴柱(04)的石墨烯润滑套(02)套接,所述中轴(03)上端设置有中轴上轴柱(03-1),所述中轴上轴柱(03-1)侧面为上轴柱侧壁(03-3),所述中轴上轴柱(03-1)底部设置上轴柱圆弧(03-2),所述上轴柱圆弧(03-2)外圆周设置有上轴柱圆台(03-4),所述中轴(03)内设中轴空心仓(03-5),所述中轴(03)下端设置中轴下端口(03-6),所述中轴(03)下端面设置有中轴下端口端面(03-7),所述中轴下端口(03-6)圆周设置中轴下端口倒角(03-8),所述中轴下轴柱(04)上端设置有下轴柱安装底座(04-1),所述中轴下轴柱(04)下端设置有下轴柱侧壁(04-3),所述下轴柱安装底座(04-1)下端设置有下轴柱圆弧(04-2),所述石墨烯润滑套(02)一端设置有端轴安装口(02-1),所述石墨烯润滑套(02)另一端设置有中轴安装口(02-2),所述中轴安装口(02-2)一端外侧设置有外侧圆弧台(02-3)、外侧壁圆台(02-5),所述端轴安装口(02-1)一端外侧设置有外侧壁(02-4),所述外侧圆弧台(02-3)、外侧壁(02-4)、外侧壁圆台(02-5)表面设置有外侧石墨烯润滑层(02-6),所述中轴安装口(02-2)一端内侧设置有内侧圆弧台(02-7)、内侧壁圆台(02-9),所述端轴安装口(02-1)一端内侧设置有内侧壁(02-8),所述内侧圆弧台(02-7)、内侧壁(02-8)、内侧壁圆台(02-9)表面设置有内侧石墨烯润滑层(0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轴顶端轴(01)内设顶端轴轴孔(01-1),所述门轴顶端轴(01)下端面为顶端轴轴孔端面(01-2),所述顶端轴轴孔(01-1)侧面为顶端轴轴孔内侧面(01-3),所述顶端轴轴孔(01-1)底端设置有顶端轴轴孔倒角(01-4),所述门轴底端轴(05)内设底端轴轴孔(05-1),所述门轴底端轴(05)上端面为底端轴轴孔端面(05-2),所述底端轴轴孔(05-1)侧面为底端轴轴孔内侧面(05-3),所述底端轴轴孔(05-1)上端设置有底端轴轴孔倒角(0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润滑套(02)套接设置在中轴上轴柱(03-1)上,所述上轴柱侧壁(03-3)与内侧壁(02-8)接触,所述上轴柱圆台(03-4)与内侧壁圆台(02-9)接触,所述内侧圆弧台(02-7)圆弧半径大于上轴柱圆弧(03-2)圆弧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柱安装底座(04-1)从中轴下端口(03-6)由下往上嵌入式设置在中轴空心仓(03-5)内,所述下轴柱圆弧(04-2)上端点设置与中轴下端口端面(03-7)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石墨烯润滑套(02)套接设置在中轴下轴柱(04)上,所述下轴柱侧壁(04-3)与内侧壁(02-8)接触,所述中轴下端口端面(03-7)与内侧壁圆台(02-9)接触,所述内侧圆弧台(02-7)圆弧半径大于下轴柱圆弧(04-2)圆弧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轴顶端轴(01)与石墨烯润滑套(02)套接,所述端轴安装口(02-1)设置在顶端轴轴孔(01-1)内,所述外侧壁(02-4)与顶端轴轴孔内侧面(01-3)接触,所述外侧壁圆台(02-5)与顶端轴轴孔端面(01-2)接触,所述顶端轴轴孔倒角(01-4)的上下2边不与外侧圆弧台(02-3)接触,所述门轴底端轴(05)与石墨烯润滑套(02)套接,所述端轴安装口(02-1)设置在底端轴轴孔(05-1)内,所述外侧壁(02-4)与底端轴轴孔内侧面(05-3)接触,所述外侧壁圆台(02-5)与底端轴轴孔端面(05-2)接触,所述底端轴轴孔倒角(05-4)的上下2边不与外侧圆弧台(02-3)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外嵌润滑套的三节合页轴,中轴下轴柱设置在中轴下端,石墨烯润滑套设置在中轴的上下端口,门轴顶端轴与设置在中轴上端的石墨烯润滑套套接,门轴底端轴与设置在中轴下轴柱的石墨烯润滑套套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石墨烯润滑套来连接门轴顶端轴、中轴、门轴底端轴解决了现有合页轴实用磨损率高,使用时间久后需要频繁添加润滑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康市宸铭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