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纱窗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4481发布日期:2023-04-29 23:4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纱窗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纱窗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窗扇可以调节的纱窗铰链。


背景技术:

1、纱窗通过铰链安装于纱窗框内,铰链将纱窗支撑悬挂,通过铰链的张开或闭合能够使纱窗平滑地转动,从而达到纱窗开启或关闭的目的。现在市场上存在的纱窗铰链有隐藏式铰链、三连杆滑撑式铰链、四连杆滑撑式铰链等,均能够实现纱窗窗扇的安装。但是传统的纱窗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纱窗与纱窗框存在闭合间隙的问题,使得窗扇开合不够顺畅。

2、另外传统的铰链使得整个窗扇的重量完全集中在连杆上,普通的三连杆滑撑式铰链、四连杆式滑撑式铰链的可能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力太大,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窗框固定底板、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窗扇固定板,双层窗框固定底板包括可以相对滑动的上层底板和下层底板,上层底板与下层底板通过一偏心调节钉连接,双层窗框固定底板一端靠近上部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板铰接,双层窗框固定底板另一端的中部与第一转动臂铰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铰接,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窗扇固定板一端的外部铰接,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铰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窗扇固定板铰接,采用偏心调节钉连接连接双层窗框固定底板,通过旋转偏心调节钉即可实现上层底板与下层底板的相对滑动,对调节纱窗的间隙极为方便。同时,由于使用了多个转动臂及连接板,有效的分散了窗体对连接板的压力,减小了连接板的承重力,提高了铰链的使用寿命,消除了安全隐患。

2、所述上层底板设有与所述偏心调节钉相匹配的偏心孔是椭圆形的。

3、所述下层底板的一端设有一个垂直的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上设有一个夹持片一,下层底板的中部和另一端分别设置一个夹持片二,所述下层底板中部所设的夹持片对应的上层底板位置设有一个通孔一,在安装铰链时,调整夹持片的位置即可实现对窗框型材的夹紧,不需要再进行打钉等操作,减少了安装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4、所述窗扇固定板与第一转动臂铰接的一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左侧设有两个圆柱形凸起结构,所述圆柱形凸起结构的左侧设有一个夹持片三,限位结构使安装人员在安装窗扇时不用考虑安装位置问题,圆柱形凸起结构和夹持片能够有效的保持窗扇的稳定性。

5、所述固定板远离限位结构的一端设有一个长方形凸起结构,所述长方形凸起结构上设有两个通孔二,所述长方形凸起结构与所述夹持片三之间设有一个圆形通孔,长方形凸起结构可以顶住窗扇,保持窗扇的稳定,设有的通孔可以用来安装螺丝紧固铰链与窗扇。

6、所述第一转动臂与双层窗框固定底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双层窗框固定底板之间、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之间、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二连接板与窗扇固定板之间、第二转动臂与窗扇固定板之间均采用铆钉铰接连接。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纱窗开启及关闭顺畅,纱窗间隙调节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窗框固定底板(1)、第一转动臂(2)、第二转动臂(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和窗扇固定板(6),双层窗框固定底板包括可以相对滑动的上层底板(11)和下层底板(12),上层底板(11)与下层底板(12)通过一偏心调节钉(13)连接,双层窗框固定底板(1)一端靠近上部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板(4)铰接,双层窗框固定底板(1)另一端的中部与第一转动臂(2)铰接,第一连接板(4)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3)铰接,第一转动臂(2)与第二转动臂(3)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第二转动臂(3)的另一端与窗扇固定板(6)一端的外部铰接,第一转动臂(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5)铰接,第二连接板(5)的另一端与窗扇固定板(6)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板(11)设有与所述偏心调节钉(13)相匹配的偏心孔(14)是椭圆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底板(12)的一端设有一个垂直的定位挡板(121),所述定位挡板(121)上设有一个夹持片一(122),所述下层底板(12)的中部和另一端分别设置一个夹持片二(123),所述下层底板(12)中部所设的夹持片二(123)对应的上层底板(11)位置设有一个通孔一(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固定板(6)与第一转动臂铰接的一端设有限位结构(61),所述限位结构(61)的左侧设有两个圆柱形凸起结构(62),所述圆柱形凸起结构(62)的左侧设有一个夹持片三(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远离限位结构(61)的一端设有一个长方形凸起结构(64),所述长方形凸起结构(64)上设有两个通孔二(65),所述长方形凸起结构(64)与所述夹持片三(63)之间设有一个圆形通孔(6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2)与双层窗框固定底板(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双层窗框固定底板(1)之间、第一转动臂(2)与第二转动臂(3)之间、第一转动臂(2)与第二连接板(5)之间、第二连接板(5)与窗扇固定板(6)之间、第二转动臂(3)与窗扇固定板(6)之间均采用铆钉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调节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2)与双层窗框固定底板(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双层窗框固定底板(1)之间、第一转动臂(2)与第二转动臂(3)之间、第一转动臂(2)与第二连接板(5)之间、第二连接板(5)与窗扇固定板(6)之间、第二转动臂(3)与窗扇固定板(6)之间采用铆钉铰接处设有垫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了可调节纱窗铰链,包括双层窗框固定底板、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第一转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窗扇固定板,双层窗框固定底板包括可以相对滑动的上层底板和下层底板,上层底板与下层底板通过一偏心调节钉连接,上层底板一端靠近上部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板铰接,另一端的中部与第一转动臂铰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铰接,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窗扇固定板一端的外部铰接,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铰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窗扇固定板铰接,窗扇固定板与第一转动臂铰接的一端设有凸起结构。本技术通过旋转偏心调节钉实现调节窗扇与窗框之间的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罗逢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赛雷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