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8098发布日期:2023-04-29 21:2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紧固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套筒。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套筒是套筒扳手的简称,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作为一种上紧或松卸螺丝的专业工具来使用。

2、现有的套筒,其一端具有用于连接扳手的扳手槽,另一端具有上紧或松卸螺丝的卡紧槽,现有套筒的紧固方式仅包括使用扳手紧固,紧固方式单一,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套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套筒的紧固方式单一和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套筒,包括用于与紧固工具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螺丝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3、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用于卡接扭力扳手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形状为能够卡接扳手的第一多棱柱;

4、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用于卡接螺丝的第二卡接槽;

5、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供紧固棒穿过的通孔。

6、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槽内还卡接有空心多棱柱组件,所述空心多棱柱组件包括依次卡合嵌套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空心多棱柱体,所述空心多棱柱体的内壁用于卡接螺丝。

7、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内壁形状为第二多棱柱;

8、所述空心多棱柱体的外壁形状为与所述第二多棱柱相卡合连接的第三多棱柱;

9、所述空心多棱柱体的内壁形状为第四多棱柱。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多棱柱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11、所述第二多棱柱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12、所述第三多棱柱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13、所述第四多棱柱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14、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形状为第五多棱柱。

15、优选的,所述第五多棱柱为倒圆角多棱柱。

16、优选的,所述第五多棱柱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内壁形状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1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直径。

1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20、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三种紧固方式,第一种为设置第一卡接槽,使用扭力扳手卡接第一卡接槽进行紧固,第二种为设置第一多棱柱,使用扳手卡接第一多棱柱进行紧固,第三种为设置通孔,使用紧固棒穿过通孔进行紧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套筒紧固方式多,能适应各种工况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紧固工具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螺丝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还卡接有空心多棱柱组件,所述空心多棱柱组件包括依次卡合嵌套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空心多棱柱体,所述空心多棱柱体的内壁用于卡接螺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内壁形状为第二多棱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棱柱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形状为第五多棱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多棱柱为倒圆角多棱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多棱柱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8.根据权利要求1~4、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内壁形状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

9.根据权利要求1~4、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4、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紧固工具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螺丝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用于卡接扭力扳手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形状为能够卡接扳手的第一多棱柱;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用于卡接螺丝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供紧固棒穿过的通孔。本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套筒的紧固方式单一和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辉,林铭研,秦理,王文华,黄利明,庄泳林,陈伟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