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9524发布日期:2022-12-14 04:5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毛去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


背景技术:

2.外耳道壁的外1/3由软骨组成,软骨表面被覆的皮肤组织具有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在这一区域生长的毛发称为“耳毛”。耳毛是人体耳部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可以阻止污垢或异物进入外耳道,也可以对强声波起到反射作用减轻对鼓膜的声强刺激。但是因个体差异,毛发茂盛的人外耳道耳毛浓密且纤长,对耳科医生的操作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1)在医生需要经外耳道入路进行操作或手术时,耳毛会遮挡医生视野,会污染内窥镜镜头等;(2)在医生对外耳道外涂药物时,部分药品会粘附在耳毛上无法直接作用在外耳道壁,降低治疗效率。因此,修剪耳毛对于耳科治疗极为重要。人的外耳道直径约0.7cm,且呈“s”型弯曲,因此外耳道深处较为黑暗,现有剪耳毛器不具有照明功能,工作人员无法清楚判断外耳道内耳毛的生长情况,影响了修剪工作,因此研发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是符合临床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由于耳道内部较为黑暗,操作人员无法清楚判断耳道内耳毛的生长情况,从而影响耳毛修剪工作的问题,进而研发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
4.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所述剪耳毛器包括外壳、led灯开关、电机开关、可替换刀头组件、电机、电池座、电池、电机托板和四个led灯泡,所述电池座设置在外壳内部下侧,且电池座与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外壳的外壁上与电池座对应区域加工有缺槽,缺槽处设有电池扣盖,电池扣盖与外壳拆卸连接,电机托板设置在电池座的上方,且电机托板与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电机设置在电机托板上,且电机中输出轴的轴线与外壳的轴线共线设置,电机的壳体与电机托板固定连接,电池安装在电池座上,电机的电量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池座的电量输出端相连,电机与电池座相连的导线上串联有电机开关,电机开关嵌装在外壳上,外壳的顶端中心处加工有插槽,且插槽与电机的输出轴对应设置,可替换刀头组件设置在插槽中,且可替换刀头组件插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插槽的外圆壁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四个灯槽,每个灯槽的底部设有一个灯座,每个led灯泡对应插装在一个灯座上,每个灯座通过导线与主线路的一端相连,主线路的另一端与电池座的电量输出端相连,主线路上串联有led灯开关嵌装在外壳上;
5.进一步地,所述可替换刀头组件包括刀头外壳、刀头、传动杆、支撑轴承组和配合套,所述传动杆插设在刀头外壳中,且传动杆的轴线与刀头外壳的轴线共线设置,传动杆与刀头外壳之间设有支撑轴承组,且传动杆通过支撑轴承组与刀头外壳转动连接,传动杆的一端上设有配合套,且传动杆与配合套一体成型设置,传动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刀头外壳的顶端并插装在刀头上,可替换刀头组件通过配合套插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承组包括三个转动轴承,三个转动轴承沿传动杆的轴线延伸方向依次套装在传动杆的外圆面上,且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刀头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连接套,连接套与配合套对应配合设置,配合套对应套装在连接套上;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的外圆壁上沿周向等距设有四个限位凸起,配合套的内圈壁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四个限位凹槽,每个限位凹槽对应一个限位凸起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可替换刀头组件还包括刀头外罩,刀头外罩套设在刀头上,且刀头外罩与刀头外壳的顶部拆卸连接;
1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剪耳毛器,在转动的根部设置了四个led灯作为照明部分,照明部分具有独立的开关,可以和刀头转动部分分开进行工作,在转动的根部设置照明部分是考虑到剪耳毛工作时剪耳毛器的工作路径,从后向前进行照明可以保证光源的直射性,便于照亮耳道内部,相比于侧方设置补充光源来说,照射光线不会受到剪毛器壳体的阻碍造成挡光的情况,在剪耳毛器顶部周向设置四个led灯其目的也是边缘在照射时形成环形光圈,可以从周向对耳道进行照明,采用四个led灯代替环形灯泡的优势在于,四个led灯中有一个出现损坏,在等待替补灯泡更换和采购的时间时也可以进行工作,避免环形灯泡在使用时出现损坏直接导致照明功能失效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本技术中的刀头部分是可以进行拆卸替换的,现有的剪耳毛器中刀头的尺寸都是固定的,普遍是针对于成年人的,以选择合适尺寸的刀头,提高修剪耳毛工作的安全性。
13.而对于一些少年或儿童患者,他们的耳道尚未完全发育,相比成年人的耳道更为狭窄和迂曲,使用成人剪耳毛器会因刀头尺寸过大造成外耳道壁的损伤。因此本技术中关于刀头部分设计成可拆卸的单元,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选择适配尺寸的刀头,提高了修剪耳毛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未安装可替换刀头组件);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可替换刀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俯视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配合套的仰视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俯视示意图;
21.图中:1外壳、11灯槽、2led灯开关、3电机开关、4可替换刀头组件、41刀头外壳、42刀头、43传动杆、44支撑轴承组、45配合套、5led灯泡、6电机、61连接套、7电池座、8电池和9电机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剪耳毛器,所述剪耳毛器包括外壳1、led灯开关2、电机开关3、可替换刀头组件4、电机6、电池座7、电池8、电机托板9和四个led灯泡5,所述电池座7设置在外壳1内部下侧,且电池座7与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外壳1的外壁上与电池座7对应区域加工有缺槽,缺槽处设有电池扣盖,电池扣盖与外壳1拆卸连接,电机托板9设置在电池座7的上方,且电机托板9与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电机6设置在电机托板9上,且电机6中输出轴的轴线与外壳1的轴线共线设置,电机6的壳体与电机托板9固定连接,电池8安装在电池座7上,电机6的电量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池座7的电量输出端相连,电机6与电池座7相连的导线上串联有电机开关3,电机开关3嵌装在外壳1上,外壳1的顶端中心处加工有插槽,且插槽与电机6的输出轴对应设置,可替换刀头组件4设置在插槽中,且可替换刀头组件4插装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插槽的外圆壁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四个灯槽11,每个灯槽11的底部设有一个灯座,每个led灯泡5对应插装在一个灯座上,每个灯座通过导线与主线路的一端相连,主线路的另一端与电池座7的电量输出端相连,主线路上串联有led灯开关2嵌装在外壳1上。
23.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可替换刀头组件4包括刀头外壳41、刀头42、传动杆43、支撑轴承组44和配合套45,所述传动杆43插设在刀头外壳41中,且传动杆43的轴线与刀头外壳41的轴线共线设置,传动杆43与刀头外壳41之间设有支撑轴承组44,且传动杆43通过支撑轴承组44与刀头外壳41转动连接,传动杆43的一端上设有配合套45,且传动杆43与配合套45一体成型设置,传动杆43的另一端延伸出刀头外壳41的顶端并插装在刀头42上,可替换刀头组件4通过配合套45插装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24.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点在于,所述支撑轴承组44包括三个转动轴承,三个转动轴承沿传动杆43的轴线延伸方向依次套装在传动杆43的外圆面上,且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传动杆43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刀头外壳41的内壁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25.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套装有连接套61,连接套61与配合套45对应配合设置,配合套45对应套装在连接套61上。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26.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套61用于与配合套45进行定位连接,相比于配合套45通过联轴器或是直接插装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其定位性也更强,插接准确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27.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点在于,所述连接套61的外圆壁上沿周向等距设有四个限位凸起,配合套45的内圈壁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四个限位凹槽,每个限位凹槽对应一个限位凸起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28.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在插装时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作时连接的紧密性,另一方面通过摩擦力进行连接,在拆卸时不需要考虑其他的连接部件,也较为方便。
29.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点在于,所述可替换刀头组件4还包括刀头外罩,刀头外罩套设在刀头42上,且刀头外罩与刀头外壳41的顶部拆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30.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刀头外罩对刀头42进行保护,在剪耳毛器不进行工作时,可以防止刀头42上的切削刃伤人,也可以方式灰尘沿刀头42与刀头外壳4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刀头外壳41内部。
31.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32.工作原理:
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各个部件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具体实施方式六中所述的方案组装好,在利用本技术所述的剪耳毛器进行修剪工作时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耳道尺寸选择合适的修剪刀头尺寸,并将带有合适修剪刀头的可替换刀头组件4安装在外壳1上,安装时应注意配合套45与连接套61配合的紧密程度,在进行修剪时,先将刀头42插设在患者的耳道中,同时启动led灯开关2将四个led灯泡5打开,对耳道内壁进行照明,并在灯光的照射下观察耳道内壁的情况,确定耳毛的分布区域后,在离外耳道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启动电机开关3,对耳毛区域进行清理修剪,待修剪完成后从耳道中取出剪毛器,再使用挖耳勺对修剪后的耳毛碎屑进行清理,保证耳道内壁的洁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