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5969发布日期:2023-03-10 22:4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脉锁。


背景技术:

2.静脉识别是一种识别安全性更高的的技术,利用血液中的血红素吸收红外光的原理,采集肉眼不可见的血液走向的结构图像,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利用这个识别判断为依据来执行锁的开关,是比较安全的技术。
3.静脉锁生产产家一般都会在外屏外部装配一个滑盖,以对外屏上的静脉识别器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滑盖与锁身之间仅仅为滑动装配,当用户输入密码的时候,需要用手保持滑盖的位置使其不能落下,以完成密码输入,只有当密码输入完成后,才能放下滑盖,十分麻烦。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010079u,授权公告日:2018.10.26)公开了智能锁滑盖结构,该方案通过设置下拉机构,简化了开门过程,旋转把手的同时可解锁连接机构对滑盖的限位,使滑盖能够自动向下滑动至遮挡信号采集区位置,操作方便快捷。
4.然而,该方案虽然解决了驱动滑盖开启或盖合的问题,但整个滑盖结构的组成零部件较多,组装制作工序相对较为繁琐,生产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静脉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的前侧下方安装有把手,所述锁体的前侧面中部安装有静脉识别器,所述锁体的前侧面上方安装有按键区,所述锁体的左右端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滑槽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盖板与锁体之间设置有解锁机构。
8.其中,顶出机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套装有第一弹簧和滑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块与盖板固定连接。
9.其中,解锁机构包括按动柱和抵柱,所述按动柱与抵柱一体化连接,且按动柱与抵柱均滑动穿设进锁体的内部,所述按动柱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滑动穿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锁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按动柱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锁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配合块。
10.其中,所述配合块上设置有倒角,所述抵柱的顶端呈半球状。
11.其中,所述锁体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
12.其中,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套装有防滑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静脉锁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组装
制作方便,生产制作成本相对较低,通过解锁机构对滑动装配的盖板进行解锁,然后在顶出机构的作用下盖板将向上滑动移动,且在顶出机构的作用下盖板将保持在锁体的顶部上方,进而方便人员对露出的静脉识别器或按键区进行解锁。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静脉锁的立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静脉锁的立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静脉锁的侧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一种静脉锁的解锁机构结构部分示意图。
18.图中:1-锁体,2-抵柱,3-把手,4-按动柱,5-静脉识别器,6-盖板,7-按键区,8-配合块,9-滑杆,10-第一弹簧,11-滑槽,12-第二弹簧,13-限位柱,14-限位块,1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静脉锁,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的前侧下方安装有把手3,所述锁体1的前侧面中部安装有静脉识别器5,所述锁体1的前侧面上方安装有按键区7,显然,锁体1内还可安装有现有技术中控制器和电子锁芯,控制器分别与静脉识别器5、按键区7的按压触点以及电子锁芯电连接,所述锁体1的左右端面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与滑槽11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盖板6与锁体1之间设置有解锁机构。
21.使用时,按下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对滑动装配的盖板6进行解锁,然后在顶出机构的作用下盖板6将向上滑动移动,且在顶出机构的作用下盖板6将保持在锁体1的顶部上方,进而方便人员对露出的静脉识别器5或按键区7进行解锁。
22.其中,顶出机构包括滑杆9,所述滑杆9固定连接在滑槽11的内部,所述滑杆9的外表面滑动套装有第一弹簧10和滑块,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滑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块与盖板6固定连接。
23.当解锁机构对盖板6解锁后,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盖板6将向上滑动移动,并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盖板6将保持在锁体1的顶部上方。
24.其中,解锁机构包括按动柱4和抵柱2,所述按动柱4与抵柱2一体化连接,且按动柱4与抵柱2均滑动穿设进锁体1的内部,所述按动柱4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上滑动穿设有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的顶端与锁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按动柱4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弹簧12,所述第二弹簧12的一端与锁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与固定块15固定连接,所述盖板6上固定连接有配合块8。解锁机构和顶出机构的结构设计相对简单,组成零部件相对较少,组装制作方便,可有效降低组装制作成本。
25.其中,所述配合块8上设置有倒角,所述抵柱4的顶端呈半球状。所述锁体1可采用
铝合金铸造而成,当然,也可采用其他金属材料制成,提升锁体1的质感。
26.使用解锁机构时,向下按动按动柱4,此时按动柱4将带动抵柱2向锁体1的内部移动,抵柱2将脱离盖板6上的配合块8,进而盖板6将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移出,当人员向下移动盖板6时,配合块8上的倒角将抵接到抵柱4上,由于抵柱4的顶端呈半球状,进而配合块8将带动抵柱4向下移动,当盖板6向下运动完全复位后,抵柱2将重新抵住配合块8,进而将盖板6进行锁定。
27.实施例2:请参阅图1~2,一种静脉锁,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把手2的外表面套装有防滑套。设置的防滑套可提高把手2的防滑能力,便于人员转动把手2。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解锁机构时,向下按动按动柱4,此时按动柱4将带动抵柱2向锁体1的内部移动,抵柱2将脱离盖板6上的配合块8,进而盖板6将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移出,且在第一弹簧10作用下盖板6将保持在锁体1的顶部上方,进而方便人员对露出的静脉识别器5或按键区7进行解锁,当人员向下移动盖板6时,配合块8上的倒角将抵接到抵柱4上,由于抵柱4的顶端呈半球状,进而配合块8将带动抵柱4向下移动,当盖板6向下运动完全复位后,抵柱2将重新抵住配合块8,进而将盖板6进行锁定。
2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